水蛭吸血後可長久保存受害者健康信息,可用於醫學儲存基因的材料

動物 螞蟥 神農本草經 中醫 SCI醫學科研 2017-04-12

專業、有趣的醫學科研知識,每日更新,請關注我們!

水蛭吸血後可長久保存受害者健康信息,可用於醫學儲存基因的材料

水蛭,俗名螞蟥,在《神農本草經》中已有記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 ;在內陸淡水水域內生長繁殖,是中國傳統的特種藥用水生動物,其乾製品泡製後中醫入藥,具有治療中風、高血壓、清瘀、閉經、跌打損傷等功效。近年新發現水蛭製劑在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

它在歷史上以自然捕撈為主,因近年農藥、化肥等濫用,及工農業“三廢”對環境的汙染,野生自然資源銳減,隨著水蛭藥用價值的深度開發,其市場需求潛力巨大。中國南方在1995年前後,開始捕撈自然苗種,首次進行人工飼養,獲得成功。北方地區因苗種和技術原因一直未有養殖。

水蛭看起來也許很“草根”,但它的食血性與能夠止痛的唾液卻被當做有效工具用於全世界的醫療行業中。而且,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它們黏滑的吸管能夠為人類提供另一項服務:幫助科學家追蹤那些生活在熱帶雨林中的稀有動物的健康情況。

在水蛭吸食了某種動物的血液後,這部分血液將在它體內保存數月,研究人員已經開始利用水蛭的這種能力去尋找那些神出鬼沒的哺乳動物,比如中南大羚,一種生活在越南叢林中非常稀有的鹿。

研究人員表示,這揭示野生水蛭在它們吸血過後的數週內都能保存“受害者”的健康信息,與它們作為醫學用途時儲存基因材料一樣長久。該研究團隊表示,這個研究能提供一種更簡單的方式,追蹤那些人們難以進入其棲息地的患病野生動物。

畢竟尋找野生水蛭不是什麼難事,尤其對於那些勇敢的研究人員來說,某些水蛭也非常樂意在他們身上飽餐一頓。

專注醫學SCI論文服務、醫學科研課題設計、醫學科研基金服務,如果您是醫學工作者,請添加公眾號:sciinet(長按複製粘貼),為您帶來專業、有趣的科研知識和技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