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的華容印象

洞庭湖 胡楊 廣播 時政 岳陽網 2017-06-22
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的華容印象

今年是我來到湖南的第八個年頭。八年來,我一直奮戰在新聞戰場的一線,但是作為一名來自山東的外鄉人,還很難說真正瞭解了湖南,因為我從沒有機會投身到基層,感受到它的真實樣貌,感謝華容給了我這樣的機會。

我們常說湖湘文化,湖當然指八百里洞庭。洞庭湖北岸的華容縣算得上是湖區文化的典型。而我掛職的注滋口鎮緊靠洞庭湖大堤,為我瞭解湖區提供了最好的素材。今天是來到華容的第三天,對這裡也有了初步印象。

湖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

到達華容注滋口鎮,是當天晚上七點半,一整天的舟車勞頓讓我人困馬乏,本想著可以稍作休整,安頓一下住處,可是黨委書記虢漢平似乎有點“不近人情”,喘口氣喝口水的功夫都沒有,直接拉我參加黨委會議。

鄉幹部晚上還要開會?我心裡有點驚訝。可能是做個樣子給我這個外來人看,走走過場而已,我這樣猜測。事實證明,我大錯特錯了。會議整整開了四個小時,一直到接近半夜十二點。內容涉及倡導婚喪新風、防汛工作、發展後備黨員、人事招聘等10個近乎繁瑣的議題。

但令我最吃驚的還不是超長的會議時間,而是會議的氛圍。每個議題,每個與會委員都直截了當的說觀點,提意見,沒有官腔,沒有敷衍。有撓頭想辦法,有互相爭論,完全不是想象中張張口、舉舉手的會議場景。也完全不把我當外人,拉著一起討論。一個晚上,讓我看到了基層幹部的辛苦工作和踏實作風。事後我才知道,像這樣的會議是他們的常態。

基層幹部是和群眾接觸最多,聯繫最緊的人,有這樣務實的基層幹部,當是華容百姓之福。基層幹部務實肯幹,這是華容給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洞庭波兮木葉下,煙波浩渺、氣勢磅礴的洞庭湖一直深深刻在我腦海中的詩意情景。然而我不知道的是,湖區其實有著巨大的抗洪防汛壓力。來到這裡的第三天,我跟隨全體鎮黨委班子成員對各處堤壩和洩洪閘進行檢查。

檢查不是走過場,真的是在找問題。書記拿著手電筒,穿著雨靴,帶頭鑽到閘門洩洪道里,一處處檢查有沒有裂縫,有沒有安全隱患。哪一處堤壩矮了,哪一處有安全隱患,清清楚楚。

一整天下來,我這個年輕人都有點吃不消。路上,有鄉幹部告訴我,今年我算是“幸運”。去年這個時候雨水多,洞庭湖已經開始漲水,鄉鎮幹部全部都投身到抗洪工作中了。

美麗而又真實,這是華容給我的第二印象。洞庭不改舊時波,華容不改真本色。

我在西北讀大學,西北人對一種樹特別有感情,胡楊。胡楊長在沙漠中,極其耐旱,某種度上,是西北人與惡劣的自然條件抗爭的象徵。來到華容,我才知道,這裡遍地生長“意楊”,與耐旱的胡楊正好相反,意楊極其耐澇,哪怕水沒過樹頂,水退以後依然能茁壯生長。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胡楊也好,意楊也罷,其實何嘗不是一種精神寫照?正所謂疾風知勁草,或許,不可捉摸的洞庭湖水,某種程度上磨礪了華容人紮實肯幹,不畏艱苦的品格,也未可知。洞庭賦予華容人以品格,這種品格獨一無二。紮根洞庭而胸懷天下,這大概是華容人的眼光和襟懷。早有耳聞華容人愛讀書,人才輩出,我相信絕不是虛言。

千錘萬煉還堅韌,這是華容留給我的文化印象。未來的日子很長,相信華容會給我留下更多美好的印象。

(孫洪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