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天津中心城區規劃打造一主五副“地下城”

東麗湖 交通 社會 北方網 北方網 2017-09-01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從市規劃局獲悉,《天津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總體規劃(2017—2030年)》方案日前編制完成,正式面向社會公示。按照該方案,中心城區將結合地鐵網絡建設形成“一主五副”重點地區的地下空間和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實現地下空間網絡共享。

據悉,《天津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總體規劃(2017—2030年)》的規劃範圍面積達到11917平方公里,規劃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區域空間結構,落實天津市城鄉總體規劃的要求,在“雙城雙港、相向拓展、一軸兩帶、南北生態”的總體空間發展戰略、“一軸、兩帶、三區”的市域空間結構以及市域城鄉居民點體系基礎上,將市域地下空間體系劃分為三個層次:核心建設區、重點建設區以及一般建設區。

重磅!天津中心城區規劃打造一主五副“地下城”重磅!天津中心城區規劃打造一主五副“地下城”

核心建設區為天津城鄉居民點體系中的“主城”,包括中心城區和濱海新區核心區。中心城區的地下空間建設應重點推動區域服務職能提升,為疏解中心城區人口與非核心職能、建設網絡化發展的都市區奠定堅實的基礎。濱海新區核心區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應重點突出本區國際化發展的特色,建設示範性、綜合性的地下空間。重點建設區為天津城鄉居民點體系中的“輔城”與“功能組團”,包括7個輔城與7個功能組團。輔城分別為西青城區、津南城區、武清城區、寶坻城區、寧河城區、靜海城區和薊州城區;功能組團分別為京津科技城組團、未來科技城組團、東麗湖組團、北辰產業組團、子牙組團、京津新城組團、州河產業組團。一般建設區為天津城鄉居民點體系中的“小城鎮”,是農村居民就近就地城鎮化的重要載體。

此次規劃,按照地下空間豎向深度劃分為四個層次:淺層、中層、次深層和深層。從地表至地下50米,分層主要開發利用功能為中小型市政管線管廊、地下商業、停車設施、人防工程專項設施、地鐵等。地下50米以下,主要開發利用功能為地源熱泵、樁基礎等。

根據中心城區地下空間規劃,總體結構為“一主五副,網絡共享”。一主為小白樓文化中心地區;五副為天鋼柳林地區、西站地區、侯臺地區、津濱地區及北部地區公共副中心。至2030年,保障中心城區公益性設施地下空間建設成網,主要包括地下軌道系統、地下綜合管廊系統以及網絡衍生的地下公共停車場等地下空間佈局。

重磅!天津中心城區規劃打造一主五副“地下城”重磅!天津中心城區規劃打造一主五副“地下城”

中心城區地下空間近期建設規劃目標為,結合地鐵建設小白樓文化中心地區、天鋼柳林地區、西站地區、侯臺地區、津濱地區及北部地區公共副中心等地下空間重點發展地區和一批地下空間重點建設項目,初步形成中心城區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基本結構,通過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改善城市交通,優化城市重點地區佈局,為地下空間的系統化利用打下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基礎。近期建設重點地區包括,文化中心周邊地區、北部地區核心區、解放南路核心區、新八大里地區、大衚衕地區、西站地區、天鋼柳林地區。棚戶區改造地區包括聯合農具廠、銅帶廠、數控機床廠、鋼渣山地塊以及龍瀚南園。(“津雲”—北方網編輯曲璐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