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男神學霸':3年發表10篇SCI,收到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邀請

青春最美好的樣子是什麼?是在自己熱愛的領域奮進亦有所堅持,是在積極進取的路途上不斷銳意創新。在武漢工程大學,就有這麼一個"男神學霸",讀研3年,發表了8篇第一作者SCI論文(JCR一區3篇、JCR二區4篇、JCR四區一篇,武工大均為第一單位)和2篇共同第一作者SCI論文(JCR一區1篇、JCR二區1篇,武工大均為第一單位),連續三次獲得一等獎學金、連續兩次獲得特等獎學金、連續兩次獲得國家獎學金……他,就是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2016級碩士生——劉星。

湖北'男神學霸':3年發表10篇SCI,收到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邀請

什麼是SCI論文?

SCI是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編輯出版的引文索引類刊物,它從全球數萬種學術期刊中選出3300種科技期刊,涉及基礎科學的100多個領域,而進入SCI這一刊物的論文即為SCI論文。SCI論文通常就被認為是含金量高的論文,其代表了很高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因而全球很多高校和科研機構都將SCI論文數當成評價其科研成果產出的重要指標。

2016年,劉星以化環學院第一名的成績考上了武工大研究生。研究生階段不同於本科學習,課堂之外還要完成導師佈置的學術任務。剛進實驗室的一段時間,他並沒有能迅速適應這裡高強度的科研環境,實驗進展也不算順利。其導師董志兵教授很快察覺到了劉星的"不佳"狀態,便時常與他交流談心。

湖北'男神學霸':3年發表10篇SCI,收到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邀請

董志兵,湖北鄂州人,1980 年生," 楚天學者計劃 " 楚天學子特聘教授,德國慕尼黑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培養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有機合成方法學研究,用以合成有藥物活性的化合物以及開發功能性新材料。

導師董志兵教授告訴他,在實驗室工作,努力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廣泛的交流討論;除此之外,要積極涉獵最新的前沿科技論文,對自己科研領域內的最新進展有深入瞭解,才不會迷失方向。在老師的幫助下,劉星開始"步入正軌",利用課餘時間,閱讀了大量其課題相關論文,並逐步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在此期間,他給自己設定了階段性的目標——階段性的去完成一定數量的探索實驗,並參考科技文獻隨時修正自己的實驗方案,隨後完成必要的拓展實驗和機理驗證實驗,最終參考課題組前期的研究完成SCI論文的撰寫。

正因為有了這樣明確的目標和合理的規劃,劉星才能在漫長且崎嶇的科研征途上,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研一結束之後,他已經發表了1篇一區、1篇二區、1篇四區的SCI研究論文。

湖北'男神學霸':3年發表10篇SCI,收到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邀請

攻讀研究生期間,劉星幾乎沒什麼娛樂時間,唯一的消遣就是在沒有做實驗的時候,閱讀有機化學同行發表的論文。閱讀的文獻多了,他慢慢就能提出自己對某些問題的見解,在和導師討論後,自己能逐步設計實驗方案並進行嘗試。雖然絕大多數嘗試都是失敗的,但是在這些失敗的結果告訴他,已經嘗試的這些方案是行不通的,需要另覓他途。

湖北'男神學霸':3年發表10篇SCI,收到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邀請

"董老師經常告訴我們Chemistry = Chem is try,這就意味著化學必須要多嘗試,而且應該是在合理規劃後的不斷嘗試"。如今,劉星的實驗記錄本上清晰地記錄了他2000多個單元實驗的過程,其科研強度可見一斑。在董志兵教授赴德國做訪問學者的一年期間裡,劉星並沒有因此鬆懈,而是更加嚴於律己,按照導師的要求和安排,快速且有序的推進自己的課題,並帶領實驗室的其他組員做好了實驗室的各項工作。

湖北'男神學霸':3年發表10篇SCI,收到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邀請

對於自己的學習和研究經驗,他也毫不吝嗇地和組員分享,熱心幫助其他同學解決實驗上的小問題。正是有了這種嚴謹有序、緊張高效的工作氛圍,他所在的1421實驗室在2018年發表了16篇SCI論文,組裡基本每個研究生畢業時會有至少4篇第一作者的SCI論文。

湖北'男神學霸':3年發表10篇SCI,收到日本東京大學攻讀博士邀請

目前,劉星已經同時收到著名有機化學家日本東京大學Shu Kobayashi(小林修)教授武漢大學雷愛文教授攻讀博士學位的邀請。而即便取得了這些驕人的成績,他也依舊保持著謙虛和低調,因為於他而言,成績只屬於過去,對於未來,需繼續抱持著對科研孜孜以求的態度,不斷挑戰自己,砥礪前行!

歡迎廣大考生和家長關注"武漢工程大學招辦"頭條號並積極留言互動,我們將會全程陪伴考生的備考和報考過程,為考生服務!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武漢工程大學新聞網、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官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