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擬2030年前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53平方公里

東江 農業 農村 西枝江 中國甘肅網 中國甘肅網 2017-09-08

水和土,是一個地方生態環境最基本的元素。對於有著生態高顏值的惠州來說,嚴格保持好水土資源,也是建設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必然要求。

近日,惠州市水務局在其官網上公佈了《惠州市水土保持規劃(2016—2030年)(草案)》(以下簡稱《規劃草案》)以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截止時間為9月27日。

該《規劃草案》涵蓋了預防保護、綜合治理、綜合監管、水土保持監測和水土保持投資等方面的內容。惠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解釋,規劃的實施對推進惠州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和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促進宜居城鄉建設等都將具有良好的作用。

生產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在增加

惠州歷年來都重視非常生態的保護。2016年底,惠州市森林覆蓋率達62.42%,而東江干流惠州段水質長期保持穩定優良,今年以來達到國家二類水質標準,全市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優質的生態一直是惠州的一塊金字招牌。

但是,隨著城市化的持續推進,惠州的水土流失問題也不容忽視。

特別是在各類建築、基礎設施的建設下,惠州近年來迎來了一輪建設高潮,較高強度的建設,帶來了水土流失的影響。而在該市的山丘區,農業開發活動也比較活躍,在山丘區存在著開山種果、毀林墾植等不合理生產方式。

惠州市水務局相關數據顯示,和2010年相比,2015年該市的土壤侵蝕面積減少了78.92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侵蝕面積減少了43.87平方公里,人為侵蝕減少了35.05平方公里。人為侵蝕中,坡地開發侵蝕減少了109.7平方公里,但生產建設項目造成的工程侵蝕面積卻增加了66.61平方公里。

惠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惠州正朝著綠色化現代山水城市的定位加快發展,生態維護意義重大。而由於特定的自然地理環境,惠州的降雨充沛,加之土壤可蝕性高、區域河網密佈等因素,使得本區一旦植被被破壞,就很容易引發水土流失。因此需要制定更為嚴格的生態保護標準。

形成兩江三片區和預防保護示範區的治理格局

據惠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解釋,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的劃分,是水土保持規劃的重要內容,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按照《規劃草案》的劃分,惠州市涉及國家級重點預防區3處,屬東江上中游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含龍門縣、博羅縣、惠東縣等3個縣(區)所有鎮街,國土面積8634.52平方公里,約佔惠州市國土面積的76.27%。

《規劃草案》明確提出了水土治理的目標——到2030年之前,全市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53.14平方公里,其中,自然水土流失面積826.79平方公里,人為水土流失面積326.35平方公里。

惠州總的防治思路是:突出重點,先急後緩,以點帶面,形成兩江、三片區和預防保護示範區的治理格局。

“兩江”,是指東江和西枝江兩江四岸,對水質維護等重要水土保持基礎功能的區域以及水土流失潛在易發區,實施重點預防治理;“三片區”,主要為惠東片區、博羅片區、龍門片區,對危害嚴重的區域,實施重點治理,通過重點項目,以小流域為單元,實施綜合治理;“預防保護示範區”,主要為以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水源保護區為載體,加強監督執法及相關預防保護措施,建立水土保持示範區。

《規劃草案》對預防區和治理區分別進行了劃定,並明確了不同的舉措。

從預防範圍看,包含了全市所有陸域範圍的生產建設項目,以及“兩江”“三片區”等重點地區。預防措施體系包括管理措施、封山育林、植被恢復、林分改造、局部治理及農村能源替代、農村垃圾及汙水處置等措施,旨將潛在水土流失危害消除在萌芽狀態,從源頭上有效控制水土流失。

而治理區域的範圍,則主要包括受侵蝕劣地和退化土地,比如自然侵蝕中的崩崗、溝蝕區以及林下、退化林草地等處的水土流失,人為侵蝕中的坡地、生產建設項目水土流失等,則需要採取綜合治理。

“《規劃草案》系統地劃定了全市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和重點治理區,確定了惠州市水土流失防治重點,從而更有利於因地制宜地開展全市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惠州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記者/葉石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