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劍《人類源流史》中亞北亞古代民族∶康居人與康居國

康居人與康居國

康居人是古代生活在中亞地區的遊牧民族,活動範圍主要在今哈薩克斯坦南部及錫爾河中下游。漢朝時期,居住於大宛西北,大月氏(即月氏)之北,烏孫以西,奄蔡之東,丁令、堅昆以南等地帶。

康居國“去長安萬二千里”,跟當時的大月氏屬於同種。公元前2世紀,有人口八九萬;前1世紀末,人口達六十萬,擁有軍隊十二萬,以卑闐城為中心(今塔什干或奇姆肯特)。和所有遊牧民族一樣,康居人隨季節的變化而遷徙。冬季他們南下於錫爾河一帶,夏季北上至“蕃內”,兩地相距數千裡之遙。

張騫從西域返回漢都後,帶來了很多關於康居的信息。漢武帝太初二年(前103年)伐大宛時,康居曾答應援助大宛,但未遂。漢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匈奴發生內亂,五單于紛爭。直至五鳳二年(前56年),呼屠吾斯自立為郅支單于,與其弟呼韓邪單于對敵。呼韓邪部降漢南遷。郅支部則向西北遷徙,後應康居王的邀請,移至康居領土,並在都賴水(怛邏斯河)河畔興建了郅支城(今俄國江布爾)。漢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西域都護甘延壽、副校尉陳湯穿越帕米爾進攻郅支,破城殺郅支單于,但康居對漢仍報有敵對態度。公元前後,康居開始強盛,曾一度威脅其鄰大月氏。1世紀中葉,隨著貴霜統一大月氏,其國勢轉盛,康居則逐漸衰敗。至3世紀時似依舊遊牧於錫爾河中游,但勢力遠不如兩漢時期。

東漢時期,康居國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領地很大。據《後漢書》記載,康居國西南都城與安息國相鄰,東南與貴霜王朝的大月氏國相鄰,北部奄蔡國、嚴國均已臣屬康居,中部為康居國本土,形成中亞地區月氏、康居、安息三個大國鼎立的局面。

東漢時的西域,因東漢與西域三絕三通,西漢末的五十餘國到東漢初,經過相互攻伐兼併,已形成莎車、于闐、鄯善三國並立的局面,其中莎車勢力最大,中亞大宛國已經臣屬於莎車。到公元73年班超出使西域前,莎車又被于闐國攻滅。自西漢末王莽統治時,西域各國因對邊疆政策不滿,匈奴乘虛而入,重新控制了西域,龜茲國漸漸崛起,勢力擴展到疏勒。

早在公元前7~前54(漢宣帝五鳳年間),匈奴內亂,五單于並立爭奪霸主。亂世中,郅支單于向西擴展,後來被康居王接去,安置在與烏孫國相鄰的地方,聯手對付烏孫,搞得烏孫西部千里空無人煙,顯然此時康居的勢力範圍逐漸擴大。《漢書•陳湯列傳》稱:“郅支數借兵擊烏孫,深入至赤谷城,殺略民人,驅畜產,烏孫不敢追,西邊空虛,不居者且千里。郅支單于自以大國,威名尊重,又乘勝驕,不為康居王禮,怒殺康居王女及貴人、人民數百,或支解投都賴水中。發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歲乃已。又遣使責闔蘇、大宛諸國歲遺,不敢不予。”

郅支單于西遷康居時期,已經有相當多的匈奴人在康居定居。郅支單于的擴張也給康居提供了機遇。

郅支單于被漢朝剿滅後,康居在中亞的勢力範圍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勢力大增。漢成帝年間,康居國成了烏孫小昆彌的庇護地。當時,小昆彌子拊的弟弟日貳殺兄篡位後,因恐漢朝討伐而逃往康居避難。公元前11年(元延二年),烏孫小昆彌末振將曾率八萬餘眾北附康居,想借康居兵兼併大小兩昆彌。

班超平定西域各國叛亂期間,康居國對班超和東漢政權有過幫助,也有過阻撓。那時,班超率疏勒、于闐、紆彌等國兵一萬餘人攻破龜茲國姑墨石城。此時的康居、月氏、烏孫等國都有歸附漢朝的願望,想幫助班超併力攻滅龜茲,打通與漢朝往來的通道。後來,莎車王勾結疏勒王反叛漢朝,康居王曾派兵援助疏勒王,導致班超久攻不下。這個時期的康居和貴霜剛剛和親結盟,班超派使者給月氏王送去厚禮,通過月氏王向康居王勸諭,康居退兵,並將疏勒王押到月氏,轉送漢朝。三年後,疏勒王又向康居借兵打回來,佔據一些地方,並與龜茲國密謀詐降,被班超識破詭計,遂將疏勒王處斬。此後,康居與漢朝之間相安無事。

東漢時期,康居國的強大時間並不太長,基本上在班超出使西域前後。康居國的強大比起同時期的貴霜帝國來要略遜一籌。

到公元91年(永元九年)後,北匈奴被東漢擊潰,而且鮮卑人在蒙古高原崛起,北匈奴又西遷康居,與郅支單于的殘部會合。在北匈奴西遷浪潮的衝擊下,康居被迫南遷到索格狄亞那地區,故而以後的漢文史料中往往將康居、粟特並稱,並說康國為“康居之後”。北匈奴大規模西遷烏孫、康居是在公元二世紀中期。在康居南遷時,也有一部分匈奴人隨著而來。這個時期,康居國北部的領土大為縮小,錫爾河以北地區被西遷的匈奴人佔據。

公元265~274年(晉武帝泰始年間),康居十分弱小,康居王遣使到晉朝獻馬,希望與新崛起的西晉王朝結交。

公元三世紀後,康居國已沒有清晰的國界,史書中對康居自三國時就已稱其為“粟弋”,專指當地居民的種類和地名了。

南北朝時期,嚈噠勢力崛起,康居相對衰弱。嚈噠人西遷後,康居國就不復存在了。

史書上說,康居國,本是月氏人,“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故康居左右諸國並以昭武為姓,示不忘本也”。這就是月氏人從河西走廊西遷的事實。康居國又稱“悉萬斤”,即撒馬爾罕,出於索格狄亞那的中心地區。在貴霜帝國強盛期,這些地區的統治者大部分都是昭武族的大月氏人。

公元357~367年間,由於柔然的崛起並爭奪西域,嚈噠匈奴人又潮水般地湧入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之間地區,攻滅粟特、政府索格狄亞那就顯得輕而易舉。到公元四世紀20年代,嚈噠匈奴人又南攻滅貴霜,從而成為中亞的強國,居於中國和波斯薩珊之間,這時的康居、安息、烏孫、花剌子模、罽賓、大宛等等漢代國家名稱全都不見了。原來居住在中亞地區的匈奴人、康居人、烏孫人、月氏人逐漸融合同化。隨著突厥人的湧入和突厥語的廣泛流行,中亞各族都以作為各個因子被突厥這個龐雜部族所涵蓋。中亞各國的昭武族人在臣屬西突厥的前提下,保持了自己各地的小政權和民族根源,形成了“昭武九姓”諸國。

康居國近五百年的歷史上,由於古漢字記載西域康居國的史料非常少,同時對西域粟特文史料研究的缺乏,我們甚至不知道康居國的君王叫什麼名字?他們曾經割下古波斯王居魯士頭顱、令波斯王大流士遠征慘敗、令亞歷山大大帝被迫穿上中亞服飾採用懷柔政策的中亞尙武民族,曾經壟斷古絲綢之路中間商貿易的善賈民族!這個中亞文明古國,為東西方文明的交融和促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給當今社會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