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虧成謎,東方精工與新能源電池子公司普萊德各執一詞

近日,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東方精工”)與子公司普萊德新能源電池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普萊德”)之間關於2018年業績盈虧的爭議成為關注焦點。作為普萊德原股東方的福田汽車和寧德時代也被捲入其中。

普萊德2018年業績盈虧成謎

雙方關於業績的分歧源於東方精工4月17日發佈的2018年年報,其2018年全年營業收入為66.21億元,同比上漲41.34%;但淨利潤卻大幅虧損38.76億元,同比下降890.22%。東方精工在其年報中表示,淨利潤虧損的主要原因系其全資子公司普萊德2018年利潤虧損2.19億元,同時因收購普萊德100%股權而形成的商譽存在大額減值跡象,因此需計提商譽減值準備38.48億元。


盈虧成謎,東方精工與新能源電池子公司普萊德各執一詞

東方精工2018年財報截圖


與此同時,東方精工在年報中還披露,報告期內普萊德向寧德時代採購近30億元電芯等原材料,此關聯交易存在價格不公允情形,因此將關聯採購定價不公允部分調整為增加資本公積;且普萊德向寧德時代購買動力電池產品再銷售給福田汽車(由寧德時代直接發貨給福田汽車)形成的關聯交易所產生的利潤不予確認。此外,東方精工認為,在新能源乘用車方面,2018年普萊德銷售收入的90%以上來自於單一客戶北汽新能源。普萊德在對核心客戶依賴程度提高的同時,報告期內新客戶拓展方面未能取得實際成效。但由於行業補貼退坡引發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的銷售價格持續下跌,且普萊德重要的商用車客戶進一步流失,在內外因素綜合影響下,東方精工商用車營業收入佔比從2016年的40%下降到2018年的5%左右;商用車毛利率從2016年的23%下降到2018年的9%左右。

而對於東方精工的種種言論,普萊德方面堅決否認。5月6日,普萊德召開主題為“業績被‘虧損’管理怎背鍋?”的發佈會,稱其2018年實際盈利3億餘元,並非東方精工所說的虧損2億元。同時,普萊德方面表示,在東方精工和立信對公司做出大額計提後,普萊德管理層多次提出希望溝通,但對方一直迴避溝通。天眼查信息顯示,普萊德主要產品為動力電池Pack產品,應用於乘用車、商用車等各種類型的新能源汽車。

但就普萊德在發佈會上的諸多說法,東方精工又對普萊德召開的媒體說明會予以反駁,稱普萊德此次媒體發佈會的召開和管理人員聲明的發佈,均系普萊德原股東推薦至普萊德任職的管理人員利用職務之便單方面發起之行為,未經普萊德董事會批准,未獲得普萊德股東確認和授權,發佈會存在諸多誤導性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

東方精工稱實質是對業績賠償存爭議

5月7日,東方精工方面在關於對深圳證券交易所《2018年年報問詢函》回覆的公告中表示,目前與普萊德原股東對經立信會計師調整的普萊德2018年經營業績存在重大爭議,其實質是對普萊德原股東(業績承諾方)的業績賠償義務存在爭議。

2016年7月,東方精工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以47.5億元的作價向北大先行、寧德時代、北汽產投、福田股份、青海普仁5位股東發行股份並支付現金,購買了普萊德100%的股權,此次收購產生41.4億元高額商譽。但作為原股東方的福田汽車、寧德時代等需根據雙方簽署的《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的利潤補償協議》(簡稱“《利潤補償協議》”)履行業績承諾,否則普萊德原股東需要進行業績賠償。根據《利潤補償協議》,2016年-2019年,普萊德的扣非後淨利潤分別需要不低於2.5億元、3.25億元、4.23億元和5億元。


盈虧成謎,東方精工與新能源電池子公司普萊德各執一詞


收購完成後,普萊德成為東方精工汽車核心零部件板塊的業務主體,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為主營產業。2016年、2017年兩年,普萊德扣非淨利潤分別為3.33億和2.61億元。雖然2017年並未完成當年度的業績承諾,但由於2016年-2017年累計實現扣非淨利潤5.94億元,超出2016年-2017年累計業績承諾的5.75億元,因此勉強完成業績承諾。但根據東方精工2018年年報,因普萊德2018年利潤虧損2.19億元,其2016年-2018年累計實現的扣非後淨利潤為3.77億元,未達到業績承諾的9.98億元。

東方精工根據協議要求賠償

東方精工方面表示,按照《利潤補償協議》約定,普萊德原股東北大先行、寧德時代、北汽產投、福田汽車和青海普仁應向東方精工賠償金額26.45億元。

但5月6日的發佈會上,普萊德管理層表示,2018年確實沒有完成業績承諾,淨利潤沒有達到4.23億元,但普萊德2018年仍然是盈利的,淨利潤達3億餘元,實現了業績承諾的80%。普萊德管理層稱,無法接受東方精工方面虧損2.19億元的說法。對於未完成業績承諾的賠償問題,普萊德管理層表示,“按照盈利3億餘元的標準,該賠多少賠多少”。

同時,在普萊德管理層看來,由於東方精工存在利用募集資金理財的情況,導致原本應用於普萊德項目的資金遲遲不能到位,才致使公司發展不暢。

此外,普萊德管理層指出,根據東方精工收購普萊德《購買資產協議》的相關約定,東方精工應按照普萊德“普萊德溧陽基地新能源汽車電池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的實際需求及時撥付10億元募集配套資金。但是,自東方精工2017年9月28日完成使用募集資金6188.41萬元置換已預先投入該項目的自籌資金後,東方精工始終未就該項目進行任何新增投入,累計投入進度6.19%,其餘募集資金截至目前一直處於閒置狀態,導致該項目擱置時間超過一年以上。

普萊德原股東福田汽車、寧德時代否認

面對東方精工的“指控”,福田汽車、寧德時代相繼發佈公告對東方精工年報中的相關事項進行了否認。


盈虧成謎,東方精工與新能源電池子公司普萊德各執一詞


福田汽車4月19日發佈公告,稱普萊德批准報出的2018年度財務報表與東方精工披露的普萊德業績存在重大差異。對於東方精工和會計師事務所在並未獲得普萊德2018年度專項審計報告、直接對普萊德業績予以確認並出具業績承諾實現情況審核報告的行為,福田汽車怒斥東方精工“嚴重誤導投資者”、“有失公允完全不合理”,表示不會認可其計算的原10%普萊德股份對應的2.64億補償金額,補償責任存在不確定性。福田汽車稱,“公司將會採取法律等各種手段,保護公司及國有資產利益。”

但在4月26日晚,東方精工發佈公告,稱福田汽車違反之前雙方簽訂的併購協議相關條款、力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

4月22日晚,寧德時代也就此事發布了公告,稱“東方精工公告的普萊德2018年度業績不符合實際情況,對普萊德與公司關聯交易公允性的判斷不客觀,將嚴重損害本公司及股東的利益。公司不認可上述公告事項,將依法採取必要的措施維護公司及廣大股東的利益。”

5月8日晚間,東方精工又發佈公告稱,子公司普萊德在北京和溧陽的服務器遭受黑客攻擊,暫無法評估此事件對普萊德正常業務經營以及財務資料完整性可能產生的影響。但在業內看來,這場東方精工與普萊德之間的“口水戰”已陷入僵局。即使最終矛盾解開,但對雙方來說也是兩敗俱傷。新京報記者瞭解到,自從雙方矛盾爆發以來,東方精工股價持續大跌,自4月底以來,公司股價已下跌超20%。截至今日發稿時間,東方精工股價為4.17元/股,相比5月13日收盤再跌1.65%。

採寫 | 新京報記者 蔡妍霏

編輯 | 張冰 張明璇

圖片來源 | 官方截圖

本文為新京報汽車週刊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