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東方電氣創始人、集團原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丁一同志

記東方電氣創始人、集團原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丁一同志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全國勞動模範、新中國第一代汽輪機設計製造專家、我國電力裝備自主創新的引領者和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導者、“三線建設”“東汽精神”的傑出楷模,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創始人、集團原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丁一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19年3月5日12時27分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不幸逝世,享年92歲。

在盤點東方電氣半個多世紀發展成績的時候,有一個人我們不能不提,他就是原東汽廠長、集團公司創始人——丁一。一個將畢生心血獻於東方電氣的人,一個將畢生積蓄獻於東汽重建的人。讓我們靜下心來,聽一聽丁一的故事。

丁一其人

丁一,原名徐緯文,山東蓬萊人氏,生於1927年6月,1944年4月在晉察冀邊區參加革命,改名為丁一。1945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到張家口工業專科學校學習,1950年入清華大學,1951年留學蘇聯,與共和國前總理李鵬和前副總理鄒家華等有同窗之誼。1957年由列寧格勒(現聖彼聖堡)工學院畢業,回到哈爾濱汽輪機廠工作,任設計科長;不久,便擔任副總工程師;1967年支援三線建設入川,任東方汽輪機廠廠革委會生產組組長、總工程師、廠革委副主任、主任、廠長;1984年組建東方電站成套設備公司(即東方電氣集團前身),擔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

他開創了光榮的東汽精神,他首創的“24小時服務精神”至今還是東方人的傳家寶。我們尊敬的老領導不幸去逝了,但關於丁一的傳說卻將在東汽、在東方集團久久流傳下去。

傳奇丁一

丁一是個傳奇式的人物,在東汽老人中,流傳著許多丁一的故事。

他性烈如火,嫉惡如仇,是一條鐵骨錚錚的血性漢子;他待人真摯,柔情似水,是一個知情重義的性情中人。

東汽人從來沒看見過丁廠長西裝革履的樣子,他們記憶中的丁廠長,永遠是一身工作服(當年他們幹活時穿的那種勞動布製作的服裝)。有一個時期,他甚至穿著一身被人們戲稱為“ 尿素口袋”的維尼龍工作服,即便是上省赴京開會也是這一身行頭。有一次,他穿著這身“行頭”,手裡拎著一捆大蔥直奔軟臥車廂,準備赴京開會,被乘務員誤認為是老農民而擋駕。

丁一口袋裡總是裝著煮雞蛋和冷饅頭,走遍東汽廠區,隨地可以開飯,但他最喜歡吃的還是北方的大蔥醮大醬,在這點上,丁一依然保持了山東漢子的本色。

丁一喜歡和工人們一起聊天,一起吃飯。蹲在一起總有說不完的話,至今,許多東汽老人提起丁一還眼眶發紅呢。

丁一終日往返於各車間之間,久而久之,在東汽漢旺廠區的辦公樓與各車間之間,竟被他踩出了一條曲折而幽遠的小道。職工們把這條小路叫做“丁一小道 ”,後來稍加修緝,竟成了東汽一道富有特色的風景。

東汽廠長丁一

記東方電氣創始人、集團原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丁一同志

丁一身上保持著老八路的光榮傳統,這就是為後人稱道的“ 延安精神”。在他主持廠務期間,與會者都只喝白開水,而不用公家的茶葉。

丁一的辦公室永遠堆滿了書籍、圖紙、文件和資料,也不讓人收拾。他的工資往往很隨意地塞進某摞資料中,別人找不到,他本人也很難找到。等沒錢用時,才從紙堆裡翻上半天找出一筆來。

剛調到四川,時逢文化大革命,丁一不但沒能幹他心愛的汽輪機專業,反而被作為“走資派”、“牛鬼蛇神”批鬥,關進了“牛棚”。隆冬數九天,還被拴著繩子趕到水庫裡抓魚,真是斯文掃地呵!

丁一永遠不會忘記這段屈辱的曰子。

1976年初,周恩來總理辭世,“上級”不準開展悼念活動,還派了一位地委革委會副主任來廠監督。當群眾自發舉辦悼念活動時,丁一在兩難的境況下,含淚登臺發表了講話,既表達了對總理的敬仰和痛悼之情,又執行了上級的勸阻指示。其實丁一心裡的痛是無法言表的。

在丁一率領他的團隊開展新機組研製時,正遇上國民經濟進一步調整,生產任務大幅度下降,電站汽輪機國家計劃是零。工廠遇到了極為嚴重的困難。

國家任務為零,在計劃經濟時代這是不可思議的。這麼大的工廠,這麼多職工,要生產,要發工資,費用從哪裡來呢?怎樣才能渡過難關呢?丁一帶領全廠員工,積極調整方針,既要維持工廠的生計,又要確保新機組研製的步伐不停頓。丁一明確地提出了“做行商,吃雜糧,創名牌,爭大上”的口號。

在丁一的倡導下,工廠自籌資金,緊鑼密鼓地繼續研製三十萬機組,還幹了機庫大門、榨糖機、餘熱利用小汽輪機、小水輪機等,做到了只要是能幹的活都不放過,利潤很小的任務也要接下來,真有點“吃雜糧”的味道。

丁一對下屬的要求特別嚴格,而且只訓幹部不訓工人。廠裡不少幹部都捱過他的訓斥,有時的訓斥甚至是粗暴的。在調離東汽時的一篇文章中,他真誠地懇求能得到這些曾被他刺傷過的同志的諒解。

集團創始人丁一

記東方電氣創始人、集團原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丁一同志

1984年3月,丁一受命組建東方電站成套設備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公司前身),擔任第一任總經理,不久,又兼任了董事長。組建東方電氣集團的目的,就是要使東方各企業團結一心、結成一體,努力為國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在他的帶領下,東方電氣集團走過了“創業期”,經歷了組建、下放、全建制上收,直到國家實行計劃單列,並作為一個具有“特殊情況”的試點企業集團,得到國務院的認可,從而順利步入了“成長期”。

他開展了波瀾壯闊的橫向聯合,形成了以東方電站成套設備公司為核心的省內、省外兩個聯合體,成員單位最多時達163家,聯合形成了新的生產力,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並在專業化生產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他開拓了全新的售後服務體系,提出並全面推行“24小時服務精神”,建立了“派駐電廠工地總代表”制度,構建了具有“東方”特色的售後服務體系。他始終沒有放棄過組織60萬千瓦機組的研製工作。從東方電氣集團公司成立大會的第二天,他就組織了有81個單位參加的“東方60萬千瓦火電機組技術建議書徵詢會”,並最終爭取國務院重大技術裝備辦公室正式將東方60萬千瓦機組列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項目。這些工作,都為1997年東方首臺60萬千瓦機組的成功投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東方發電設備製造基地走上60萬千瓦機組成套批量生產的新階段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他積極籌劃核電生產,組建了東方電氣核電開發部,為東方電氣集團高起點進入核電生產領域,促成東方電氣產業多元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同時,他還在國內外工程承包、進出口貿易等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東方電氣集團1994年就入選全球225家最大國際工程項目承包商第120位。

丁一在東方電氣集團工作的10年期間,從企業組建到企業成長,為東方電氣發電設備製造基地正式走向一體化作出了突出貢獻,使東方電氣集團初顯了聯合發展的優越性,為東方電氣集團進入中央企業行列、步入“發展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記東方電氣創始人、集團原黨組書記、董事長、總經理丁一同志

性情丁一

在工廠自籌資金,緊鑼密鼓地繼續研製三十萬機組的關鍵時刻,上級突然下達了“停止東方30萬試製工作”的通知。丁一噙著淚水宣佈了上級的決定,並斬釘截鐵地說,哪怕廠長不當,黨票不要,也要把東方三十萬機組的試製搞下去。往大了說,這是發展民族工業大計所在,往小說,這是關乎工廠生存發展、老百姓吃飯的大事呵。

丁一心裡裝的是全體員工,他對有關人員說:“必須把職工的工作安定、生活福利規劃好,這些事要常放在心上。”

都知道,丁一愛動感情,誰家遭遇到困難,他抹眼淚;看見哪個部下頭上新增白髮,他注目良久,淚水在眼眶內打轉;連廠業餘文工團演出,他看到動情處也要掉淚。

當年,央視在東汽現場拍攝專欄片《當代工人》,當丁一進入拍攝現場時,到場群眾自發地全體起立,熱烈鼓掌。丁一大步上前,與到場人員一一握手,彼此都飽含熱淚,場面十分感人。連久經各種大場面的央視主持人也受到了這種真摯感情的感染。

丁一不僅愛企業,還愛學生。當他了解到許多孩子因家庭貧困而上不起學,而各級組織為資助貧困學子建立“希望工程”時,他自願加入了捐資助學的行列。他認為,現代社會是知識經濟時代,孩子沒有文化將來怎麼生活,國家也不會有前途。雖然是東方電氣集團的第一任董事長,但他的離休工資並不高,一直住在公司最早分配給他的一套80年代修建的舊家屬宿舍裡。離休後,他堅持每月寄錢資助貧困大學生讀書,十餘年來從沒間斷。他先後資助過120多名貧困大學生,金額達數十萬。

“5.12”大地震時,丁一同志正在北京住院,他為記錄著自己青春歲月、留下畢生心血的東汽蒙受慘重損失而徹夜難眠,悲痛萬分。待病體稍愈,他便顫顫巍巍地來到東汽,看到曾經的繁榮轉眼間成了廢墟;往昔的記憶片段,剎時便成了絕念;昔日同甘共苦的哥們兒,竟陰陽兩隔,永不再見了。丁總不禁老淚縱橫。在德陽分部,他將一份207365元的存摺交給了東汽領導,這是他老人家的畢生積蓄啊。

此後,他又去了東汽中學和東汽小學,這次學校之行,他掏出了自己的生活費。後來,央視再次在東汽現場拍攝專欄片《相信中國》,當主持人邀請丁一同志登臺時,短短的30米路,他竟在東汽人的簇擁下走了很長時間。新老東汽人爭相和他握手、擁抱,他們以真誠的掌聲向自己的老領導表示了由衷的敬意和問侯。當他咽鳴不能競言時,現場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這就是我們永遠的丁老總——丁一的故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