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地震3分鐘內可自動速報

地震 鄭國光 力學 地球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2017-06-08

本報記者 李洋報道

“地震科技興則防震減災事業興,地震科技強則地震行業強。防震減災事業進步離不開地震科技創新,地震科技創新水平決定了防震減災事業的前途和未來。”6月7-8日,由中國地震局、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全國地震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宣讀了國務院領導同志批示並作題為《堅持創新發展 廣泛凝聚力量 努力開創我國地震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的工作報告。鄭國光表示,我國是地震災害多發的國家,地震分佈廣、震級高、震源淺、災害重、社會影響大。防震減災工作,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熱切期待,國際社會廣泛關注。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地震科技已經處於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向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通過實施“中國數字地震觀測網絡”項目等一系列國家重大地震科技工程,我國已經建成了包括1300多個觀測臺站和2900多個前兆測項的全國地震觀測網絡,實現了我國地震監測從模擬記錄向數字化記錄的跨越。自主研發了地震參數自動測定系統,攻克了地震參數自動測定“快”與“準”的重大技術難題,國內地震3分鐘內可完成自動速報。發展了地震實時定位、震級及烈度實時預警技術系統等。

國內地震3分鐘內可自動速報

立足地震科技前沿陣地創新成果大量湧現

“挑戰前沿科技問題、提出原創理論、作出原創發現,始終是檢驗我國地震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標誌。經過幾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我國在地震科學基礎理論、應用技術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鄭國光表示,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先提出了地震加卸載響應比方法和大陸地震活動地塊理論,開展地震預測實踐,引起國際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發展了綠色人工震源探測技術、探索地下結構微小變化,在國際上首次突破內河流域主動源激發和數據接收技術。在國際上首次突破基於性態抗震理論的核心關鍵技術難題,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時至今日,地震預測依然是一個久攻難克的課題。而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亞失穩研究團隊提出的地震亞失穩前兆物理模型,使在實驗室模擬地震孕育發生過程成為可能,為地震預報研究開啟了一個新方向。

“地震是一個累積應力快速釋放的力學過程,斷層上越來越多部位的應力相繼釋放,應力逐步轉移到局部的高應力閉鎖部位,進而達到斷層動態失穩的條件。亞失穩階段處於應力峰值到失穩時刻之間,是應力由積累為主,轉變為釋放為主的關鍵階段,也是由穩態變形向失穩變形的轉變階段。所以,預測預報地震關鍵在於抓住地震前亞失穩階段應力狀態的特點。”中國科學院院士馬瑾接受記者提問時表示。

國內地震3分鐘內可自動速報

“四大科學計劃”助力我國2020年建成國家地震科技創新體系

我國地震科技發展的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建成開放合作、充滿活力的國家地震科技創新體系,形成具有我國地域特色的若干地震科技優勢領域,並取得一批突破性研究成果;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機制,豐富地震科技產品;打造一支結構合理、能攻堅克難、具有一流水平的地震科技人才隊伍,使我國地震科技總體水平達到發達國家同期水平。爭取到2030年,我國步入世界地震科技強國之列。

為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必須廣泛凝聚力量,努力構建國家地震科技創新體系。鄭國光強調,一要強化地震科技創新,大力實施國家地震科技創新工程,實施“透明地殼”、“解剖地震”、“韌性城鄉”和“智慧服務”四項科學計劃,在認識地球、減輕災害、與地球和諧相處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據悉,實施“透明地殼”計劃,重在發展新一代觀測技術,開展地殼深部探測,使“看不見”的地殼逐漸變得“透明”起來,在大陸板塊內地震研究和地震深部探測領域取得突破,為全球地震災害預防提供中國樣板。“解剖地震”計劃就是要對汶川、唐山、海城、玉樹等大地震,以外科手術式的精準度詳細解剖,利用大數據、超算等新技術進行數字模擬,發展和提出適用於中國大陸不同構造帶的大地震孕震和前兆機理模型,研發和應用井下觀測和空間觀測等新技術、新手段,進一步豐富和發展體現我國地域特色的大陸強震理論。“韌性城鄉”計劃是以“地上結實”為主要目標,研究和採用先進的抗震技術和措施,提高城鄉震災的可恢復能力。“智慧服務”計劃圍繞技術服務、產品服務、信息服務和應用服務等多個領域,構建地震科學大數據中心和防震減災信息化基礎設施雲平臺,擴大地震服務有效供給,實現從被動服務到主動服務、從常規服務到智慧服務、從國內服務到全球服務的跨越式發展。

國內地震3分鐘內可自動速報

二要深化地震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地震科技創新的活力和動力,深化地震科研所改革、發揮不同創新主體的優勢、搭建共享共用的地震科技創新平臺、全面落實國家科技創新和改革政策、全面落實國家科技創新和改革政策、切實轉變地震科技創新管理方式、深入推進地震科技國際交流合作,努力構建多元參與、開放共享的地震科技創新佈局。

三要抓住科技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認真落實促進成果轉化政策措施,加快防震減災科研成果推廣應用,提供優質高效的地震科技服務供給。“要大幅提升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水平,努力提高地震科學數據的開放共享力度,優化數據服務,吸引社會科技力量對地震數據信息進行挖掘和融合,豐富公共服務產品。”鄭國光說。

四要弘揚創新精神,打造一支結構合理、能攻堅克難、具有一流水平的地震科技人才隊伍,著力改善人才隊伍結構,切實轉變人才觀念,積極營造良好的人才創新環境,大力推進地震科學普及,充分發揮科技人員在推動科技進步和創新中的巨大作用。

國內地震3分鐘內可自動速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