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F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外掛,用著當時超爽,可後果哈哈!

地下城與勇士 數據結構 按鍵精靈 腳本語言 電競資訊與新聞 2017-07-17

外掛分別是模擬掛,內存掛,封包掛.
DNF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外掛,用著當時超爽,可後果哈哈!

模擬掛

是以按鍵精靈為代表的一類,他本質上不進入遊戲內部,只是在外圍通過識別遊戲圖片、文字等方式來模擬點擊,所以一般簡單的輔助類,用按鍵的比較多,因為開發方便,小白學學也可以入手,按鍵掛一般分為前臺按鍵和後臺按鍵,其中前臺按鍵是操作鼠標實現指針移動到指定位置進行點擊,所以必須保持遊戲窗口一直在前臺,而後臺按鍵則不然,採用窗口消息,例如WM_LBUTTONDOWN,向遊戲窗口發送點擊指令,從而實現窗口內部點擊,那麼這種模式,即時你窗口最小化也沒有關係,更適合做窗口多開情況下的點擊,舉個例子,在RGP遊戲中,你點鼠標砍了怪一下,那麼在按鍵系的處理中,就是通過圖形識別出怪的位置,用鼠標左鍵在怪身上模擬點擊,從而使得人物跑到怪身邊揮刀一砍。

優點:簡單易學,容易上手

缺點:對流程控制、穩定性不好,容易出問題

DNF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外掛,用著當時超爽,可後果哈哈!

第二類是內存掛

介於按鍵和封包之間,通過OllyDebug、CE等諸多調試工具,對遊戲的主程序以及載入的DLL進行動態追蹤調試,一般稱作找基址、找CALL,其實就是找某個數值或者某個功能,例如在RGP遊戲中,你點鼠標砍了怪一下,那麼如果是內存掛,就首先要找怪物在內存中的數據,例如怪物的編號、怪物的座標、怪物的血條等等數值,然後通過OD調試出打怪這個功能CALL所在的代碼段,當然都是反彙編的ASM代碼,找到以後,通過CALL測試工具進行測試,看是否正常,如果對的,那就記錄下來,最後整個外掛設計腳本流程調用各個不同的CALL,一般內存掛都會將主文件封裝成DLL,然後用一切辦法讓遊戲啟動的時候加載起來,這樣,內存掛就變成了遊戲的一部分,都是內部調用,一般體現形式是遊戲一啟動以後,會多出一個外掛窗口,可以設置修改各種參數。

優點:響應速度快,穩定性高(控制好內存指針),容易利用遊戲漏洞實現BT功能

缺點:學習難度高,需要對內存、堆棧、進程、線程、各種數據結構、C語言、ASM都有一定了解,而且外掛必須跟遊戲窗口共存亡,無法單獨生存,對多開數量有影響

DNF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外掛,用著當時超爽,可後果哈哈!

第三類是封包掛

是比較高端的一種模式,調試方式很多種,可以用封包截取軟件(例如WPE)截取封包,或者還用OD,來bp send,拿到封包數據,一般封包數據都是16進行的字節,同樣的,拿砍怪來說,遊戲再調用了砍怪CALL之後,他最終必須經過send方法,將結果發給服務器,而這個結果才是重中之重,封包就是分析這的,一旦破解了封包的數據結構,可以自己模擬封包以後,那麼就OK了,完全不用依賴遊戲客戶端,自己寫程序跟服務器連接發送封包,從登陸到打怪的一系列封包,不僅速度快,而且可以多開N多個窗口,因為不需要遊戲渲染,只是純字節的收發。

DNF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外掛,用著當時超爽,可後果哈哈!

優點:速度快,可操作性更強,可以多開到不知道多少開

缺點:不出三天,準被封號

當年那些送我們過圖的外掛!

DNF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外掛,用著當時超爽,可後果哈哈!

蘿蔔遊俠(十字改颶風)從最早的十字改風到後面的毛雷改風、崩山改風等等吧,都讓蘿蔔遊俠成了DNF史上最經典外掛。

DNF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外掛,用著當時超爽,可後果哈哈!

鉤子,全屏攻擊:包含了弱怪、全屏攻擊、倍攻等等,最初嘚瑟的肆無忌憚的調,現在想想,真好笑!

DNF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外掛,用著當時超爽,可後果哈哈!

傲之最

DNF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外掛,用著當時超爽,可後果哈哈!

科比、美美、福娃、寶馬:這幾個都是需要收費的,哎,沒試過!

DNF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外掛,用著當時超爽,可後果哈哈!

GE/CE(改代碼)

結果呢:

DNF那些年我們用過的外掛,用著當時超爽,可後果哈哈!

這還算是輕的吧!


喜歡的關注一下

每天與你分享電子競技資訊與新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