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講個笑話:羅斯科夫的正手

給大家講個笑話:羅斯科夫的正手

(被中國教練罵死系列正手1)

一天,施拉格對羅斯科夫說:他們都說我正手難看,我不服!羅斯科夫點了點頭,然後低頭找了找自己的正手,結果……沒找著……

作為不講理打法的鼻祖,羅斯科夫在擁有當年幾乎可以被稱作世界第一反手的同時,卻配置了一個渣渣到家的正手。前面說了,羅斯科夫的正手,一個字:醜。三個字:醜死了。一般球還沒出臺呢,他就把手放到臺下然後擊球的下降點,要多難看有多難看。而且這,似乎是德國乒乓球隊的“光榮傳統”。從羅斯科夫到波爾到奧恰,你會驚訝地發現,他們居然都沒有正手爆衝!要麼是爆打,要麼是往死裡摩擦高吊,幾乎全是這種貨色的正手!

哦對不起,波爾的正手連爆打都沒有,全是旋轉取勝;而諷刺的是,他的正手是三人裡最好的(囧)。

其實德國人並非沒有意識到正手上的問題,也一直在變化,比如波爾的正手至少比羅斯科夫就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甚至能和王勵勤等人談笑風生。但是總體而言,這個變化的效果實在不太明顯。

給大家講個笑話:羅斯科夫的正手

(被中國教練罵死系列正手2)

正手對比反手的優勢,我想不需要我來科普了。舒展更開的手臂能為擊球提供絕對大於反手的力量,而力量也是速度、旋轉的根本動力。羅斯科夫擁有很牛逼的反手,牛逼到能和別人正手對抗,但一個如此強大的反手卻只能搭配一個shit一樣的正手(真的很shit),這樣的運動員是不可能成為一個正手時代的巔峰人物的。

所以儘管羅斯科夫89年就是世錦賽雙打冠軍,後來又拿到了歐錦賽單打冠軍,並且在歐錦賽上非常輝煌,但那也是因為歐洲人的前三板技術普遍不細膩,所以老羅可以用強大的反手壓制對手;另外歐洲人相互之間的熟悉程度也比較高,那麼羅斯科夫的劣勢就不會體現得那麼明顯。可他一旦遇到了絕頂的高手,尤其是亞洲和中國的高手,那就立馬便萎了:小球時代的頂級高手幾乎都是前三板+正手全臺流,這時羅斯科夫在打法上的問題就暴露無遺了。

於是乎,年少成名的羅斯科夫直到95年才殺進三大賽決賽,98年才拿到分量最低的世界盃單打冠軍,這對於他來說實在是有點晚。

給大家講個笑話:羅斯科夫的正手

(被中國教練罵死系列正手3)

但是晚歸晚,畢竟是有了的。既如此,我們不得不反問一句:羅斯科夫為何最終還是成了呢?

這涉及到一個歷史趨勢問題。

什麼趨勢?

那就是世界橫拍打法已經開始向一個新階段過渡,即——

兩面弧圈球時代。

原標題:《乒壇二十四年(61):羅斯科夫的捉急》

公眾號:全言作品(quanyanyyy13)

給大家講個笑話:羅斯科夫的正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