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釣魚 泥炭蘚 自行車 認真的釣魚 2019-09-11
"
"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很多野釣初學者,在學習調漂時,尤其是在看一些大師的視頻和文章時,總有有這樣的疑惑,難道大師們自帶水底平整光環,所釣之處,一律水底平整,淤泥全無,更別提水草水藻之流,要不然為何自己調漂,總是遭遇花式掛底連擊,最為可氣的,別人切線,野釣一天切三五付,自己切線,調漂切線七八付,釣魚切線十七八付,硬是把子線雙鉤,變成了快速消費品,這就讓野釣初學者們,備受打擊了。

"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很多野釣初學者,在學習調漂時,尤其是在看一些大師的視頻和文章時,總有有這樣的疑惑,難道大師們自帶水底平整光環,所釣之處,一律水底平整,淤泥全無,更別提水草水藻之流,要不然為何自己調漂,總是遭遇花式掛底連擊,最為可氣的,別人切線,野釣一天切三五付,自己切線,調漂切線七八付,釣魚切線十七八付,硬是把子線雙鉤,變成了快速消費品,這就讓野釣初學者們,備受打擊了。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要說野外垂釣,最大的特點,絕對不是調釣簡易,找口輕鬆,隨便三兩下就能輕鬆找底,但是切線常態化,掛底習慣性,這就不正常了,為何這樣說呢?早幾日,寫了一篇野釣老鳥經常攜帶的若干樣器具,不少釣友留言,說攜帶的太多了,都沒有辦法釣魚了,真正的野釣老鳥,大多笑而不語,為何呢?野外水域,無人打理,無人管理,要說無草、無泥,隨便讓人敞開了釣,居然還不掛草、掛底、切線,甭說你釣了三十年魚,就算釣了五十年魚,在老鳥眼裡,也不過是歲數大一些的老菜鳥罷了。

細節可以自己品味,但是我們把話題拉回來,關於野釣掛底這個事,其實咋一看話題挺大,後果挺慘烈,其實都不用老鳥的級別,脫離了菜鳥級別的釣友,基本上都有處理掛底的經驗和手法,因為掛底這個事,說穿了,無非就那麼幾種誘因,但是為何總有釣友一說掛底就咬牙切齒,那第一次,多半是經驗不夠,第二次,就查漏補缺,還有第三次,那就純屬太懶太笨太傻,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掛底無非就這麼幾種情況導致。

"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很多野釣初學者,在學習調漂時,尤其是在看一些大師的視頻和文章時,總有有這樣的疑惑,難道大師們自帶水底平整光環,所釣之處,一律水底平整,淤泥全無,更別提水草水藻之流,要不然為何自己調漂,總是遭遇花式掛底連擊,最為可氣的,別人切線,野釣一天切三五付,自己切線,調漂切線七八付,釣魚切線十七八付,硬是把子線雙鉤,變成了快速消費品,這就讓野釣初學者們,備受打擊了。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要說野外垂釣,最大的特點,絕對不是調釣簡易,找口輕鬆,隨便三兩下就能輕鬆找底,但是切線常態化,掛底習慣性,這就不正常了,為何這樣說呢?早幾日,寫了一篇野釣老鳥經常攜帶的若干樣器具,不少釣友留言,說攜帶的太多了,都沒有辦法釣魚了,真正的野釣老鳥,大多笑而不語,為何呢?野外水域,無人打理,無人管理,要說無草、無泥,隨便讓人敞開了釣,居然還不掛草、掛底、切線,甭說你釣了三十年魚,就算釣了五十年魚,在老鳥眼裡,也不過是歲數大一些的老菜鳥罷了。

細節可以自己品味,但是我們把話題拉回來,關於野釣掛底這個事,其實咋一看話題挺大,後果挺慘烈,其實都不用老鳥的級別,脫離了菜鳥級別的釣友,基本上都有處理掛底的經驗和手法,因為掛底這個事,說穿了,無非就那麼幾種誘因,但是為何總有釣友一說掛底就咬牙切齒,那第一次,多半是經驗不夠,第二次,就查漏補缺,還有第三次,那就純屬太懶太笨太傻,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掛底無非就這麼幾種情況導致。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一、魚鉤掛在水底的水草上了

這種情況最為常見,大多數野外水域,因為無人管理,死水或封閉水域水底多水藻、水苔,一般都從水底往上長,大多都屬於暗草,別看我們用手一扒拉,就能扯斷一大堆,但是魚鉤掛上去,要想輕易間拉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水藻、水苔如同漁網一般堅韌;那麼大水面、活水水域,大多是根系發達的水植,如水燭、蘆葦、蒲葦等,現代人很少參與清淤這項體力運動,以前在水庫清淤時,水燭、蘆葦的根系,可以蜿蜒十幾米,往水底下紮根3~5米,縱橫左右七八米也不是什麼難事,魚鉤一旦掛在這些水植的根系處,別說巧力、蠻力,什麼力都不好使。

"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很多野釣初學者,在學習調漂時,尤其是在看一些大師的視頻和文章時,總有有這樣的疑惑,難道大師們自帶水底平整光環,所釣之處,一律水底平整,淤泥全無,更別提水草水藻之流,要不然為何自己調漂,總是遭遇花式掛底連擊,最為可氣的,別人切線,野釣一天切三五付,自己切線,調漂切線七八付,釣魚切線十七八付,硬是把子線雙鉤,變成了快速消費品,這就讓野釣初學者們,備受打擊了。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要說野外垂釣,最大的特點,絕對不是調釣簡易,找口輕鬆,隨便三兩下就能輕鬆找底,但是切線常態化,掛底習慣性,這就不正常了,為何這樣說呢?早幾日,寫了一篇野釣老鳥經常攜帶的若干樣器具,不少釣友留言,說攜帶的太多了,都沒有辦法釣魚了,真正的野釣老鳥,大多笑而不語,為何呢?野外水域,無人打理,無人管理,要說無草、無泥,隨便讓人敞開了釣,居然還不掛草、掛底、切線,甭說你釣了三十年魚,就算釣了五十年魚,在老鳥眼裡,也不過是歲數大一些的老菜鳥罷了。

細節可以自己品味,但是我們把話題拉回來,關於野釣掛底這個事,其實咋一看話題挺大,後果挺慘烈,其實都不用老鳥的級別,脫離了菜鳥級別的釣友,基本上都有處理掛底的經驗和手法,因為掛底這個事,說穿了,無非就那麼幾種誘因,但是為何總有釣友一說掛底就咬牙切齒,那第一次,多半是經驗不夠,第二次,就查漏補缺,還有第三次,那就純屬太懶太笨太傻,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掛底無非就這麼幾種情況導致。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一、魚鉤掛在水底的水草上了

這種情況最為常見,大多數野外水域,因為無人管理,死水或封閉水域水底多水藻、水苔,一般都從水底往上長,大多都屬於暗草,別看我們用手一扒拉,就能扯斷一大堆,但是魚鉤掛上去,要想輕易間拉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水藻、水苔如同漁網一般堅韌;那麼大水面、活水水域,大多是根系發達的水植,如水燭、蘆葦、蒲葦等,現代人很少參與清淤這項體力運動,以前在水庫清淤時,水燭、蘆葦的根系,可以蜿蜒十幾米,往水底下紮根3~5米,縱橫左右七八米也不是什麼難事,魚鉤一旦掛在這些水植的根系處,別說巧力、蠻力,什麼力都不好使。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解決方法:一旦在調漂、施釣過程中,多次掛底,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用長竿改造過的長鐮刀,清理一下釣點,這是最好的辦法,沒有之一,尤其是野外陌生水域,清理釣點雖說麻煩一些,可是誘聚魚群的效果,絕對是槓槓的;那麼次之,就是用飛爪鐮,拖曳水底的水藻、水草,但是說實話,一旦水植、水藻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也就當鍛鍊身體吧,效果是很糟糕的。

"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很多野釣初學者,在學習調漂時,尤其是在看一些大師的視頻和文章時,總有有這樣的疑惑,難道大師們自帶水底平整光環,所釣之處,一律水底平整,淤泥全無,更別提水草水藻之流,要不然為何自己調漂,總是遭遇花式掛底連擊,最為可氣的,別人切線,野釣一天切三五付,自己切線,調漂切線七八付,釣魚切線十七八付,硬是把子線雙鉤,變成了快速消費品,這就讓野釣初學者們,備受打擊了。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要說野外垂釣,最大的特點,絕對不是調釣簡易,找口輕鬆,隨便三兩下就能輕鬆找底,但是切線常態化,掛底習慣性,這就不正常了,為何這樣說呢?早幾日,寫了一篇野釣老鳥經常攜帶的若干樣器具,不少釣友留言,說攜帶的太多了,都沒有辦法釣魚了,真正的野釣老鳥,大多笑而不語,為何呢?野外水域,無人打理,無人管理,要說無草、無泥,隨便讓人敞開了釣,居然還不掛草、掛底、切線,甭說你釣了三十年魚,就算釣了五十年魚,在老鳥眼裡,也不過是歲數大一些的老菜鳥罷了。

細節可以自己品味,但是我們把話題拉回來,關於野釣掛底這個事,其實咋一看話題挺大,後果挺慘烈,其實都不用老鳥的級別,脫離了菜鳥級別的釣友,基本上都有處理掛底的經驗和手法,因為掛底這個事,說穿了,無非就那麼幾種誘因,但是為何總有釣友一說掛底就咬牙切齒,那第一次,多半是經驗不夠,第二次,就查漏補缺,還有第三次,那就純屬太懶太笨太傻,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掛底無非就這麼幾種情況導致。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一、魚鉤掛在水底的水草上了

這種情況最為常見,大多數野外水域,因為無人管理,死水或封閉水域水底多水藻、水苔,一般都從水底往上長,大多都屬於暗草,別看我們用手一扒拉,就能扯斷一大堆,但是魚鉤掛上去,要想輕易間拉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水藻、水苔如同漁網一般堅韌;那麼大水面、活水水域,大多是根系發達的水植,如水燭、蘆葦、蒲葦等,現代人很少參與清淤這項體力運動,以前在水庫清淤時,水燭、蘆葦的根系,可以蜿蜒十幾米,往水底下紮根3~5米,縱橫左右七八米也不是什麼難事,魚鉤一旦掛在這些水植的根系處,別說巧力、蠻力,什麼力都不好使。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解決方法:一旦在調漂、施釣過程中,多次掛底,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用長竿改造過的長鐮刀,清理一下釣點,這是最好的辦法,沒有之一,尤其是野外陌生水域,清理釣點雖說麻煩一些,可是誘聚魚群的效果,絕對是槓槓的;那麼次之,就是用飛爪鐮,拖曳水底的水藻、水草,但是說實話,一旦水植、水藻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也就當鍛鍊身體吧,效果是很糟糕的。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二、魚鉤掛在水底的亂石堆上了

很多活水水域,尤其是早些年人工打理過的河道、渠道、湖泊、水庫,一般都會用碎石鋪地,碎石的體積有大有小,隨著時間,水流的攜帶泥沙,會掩埋起來,但是後期無人打理,亦或者其他什麼原因,水底的亂石堆會顯露出來,當然,也有水域的水底,天然的就是亂石嶙峋,原因咱們就不考究了,畢竟咱也不是地理學家,但是咱們知道有這種水底地勢,還很常見就可以了,那麼這種水底地勢,對出釣有什麼影響呢?

"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很多野釣初學者,在學習調漂時,尤其是在看一些大師的視頻和文章時,總有有這樣的疑惑,難道大師們自帶水底平整光環,所釣之處,一律水底平整,淤泥全無,更別提水草水藻之流,要不然為何自己調漂,總是遭遇花式掛底連擊,最為可氣的,別人切線,野釣一天切三五付,自己切線,調漂切線七八付,釣魚切線十七八付,硬是把子線雙鉤,變成了快速消費品,這就讓野釣初學者們,備受打擊了。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要說野外垂釣,最大的特點,絕對不是調釣簡易,找口輕鬆,隨便三兩下就能輕鬆找底,但是切線常態化,掛底習慣性,這就不正常了,為何這樣說呢?早幾日,寫了一篇野釣老鳥經常攜帶的若干樣器具,不少釣友留言,說攜帶的太多了,都沒有辦法釣魚了,真正的野釣老鳥,大多笑而不語,為何呢?野外水域,無人打理,無人管理,要說無草、無泥,隨便讓人敞開了釣,居然還不掛草、掛底、切線,甭說你釣了三十年魚,就算釣了五十年魚,在老鳥眼裡,也不過是歲數大一些的老菜鳥罷了。

細節可以自己品味,但是我們把話題拉回來,關於野釣掛底這個事,其實咋一看話題挺大,後果挺慘烈,其實都不用老鳥的級別,脫離了菜鳥級別的釣友,基本上都有處理掛底的經驗和手法,因為掛底這個事,說穿了,無非就那麼幾種誘因,但是為何總有釣友一說掛底就咬牙切齒,那第一次,多半是經驗不夠,第二次,就查漏補缺,還有第三次,那就純屬太懶太笨太傻,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掛底無非就這麼幾種情況導致。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一、魚鉤掛在水底的水草上了

這種情況最為常見,大多數野外水域,因為無人管理,死水或封閉水域水底多水藻、水苔,一般都從水底往上長,大多都屬於暗草,別看我們用手一扒拉,就能扯斷一大堆,但是魚鉤掛上去,要想輕易間拉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水藻、水苔如同漁網一般堅韌;那麼大水面、活水水域,大多是根系發達的水植,如水燭、蘆葦、蒲葦等,現代人很少參與清淤這項體力運動,以前在水庫清淤時,水燭、蘆葦的根系,可以蜿蜒十幾米,往水底下紮根3~5米,縱橫左右七八米也不是什麼難事,魚鉤一旦掛在這些水植的根系處,別說巧力、蠻力,什麼力都不好使。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解決方法:一旦在調漂、施釣過程中,多次掛底,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用長竿改造過的長鐮刀,清理一下釣點,這是最好的辦法,沒有之一,尤其是野外陌生水域,清理釣點雖說麻煩一些,可是誘聚魚群的效果,絕對是槓槓的;那麼次之,就是用飛爪鐮,拖曳水底的水藻、水草,但是說實話,一旦水植、水藻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也就當鍛鍊身體吧,效果是很糟糕的。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二、魚鉤掛在水底的亂石堆上了

很多活水水域,尤其是早些年人工打理過的河道、渠道、湖泊、水庫,一般都會用碎石鋪地,碎石的體積有大有小,隨著時間,水流的攜帶泥沙,會掩埋起來,但是後期無人打理,亦或者其他什麼原因,水底的亂石堆會顯露出來,當然,也有水域的水底,天然的就是亂石嶙峋,原因咱們就不考究了,畢竟咱也不是地理學家,但是咱們知道有這種水底地勢,還很常見就可以了,那麼這種水底地勢,對出釣有什麼影響呢?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有兩大直觀影響,第一就是窩料打下去,就和肉包子打狗區別不大,因為窩料大多數會都掉進石縫裡了,魚群進窩之後,找不到窩料,也不會輕易吃釣餌;第二就是大鉤易掛底,小鉤易跑魚,原因也很是簡單,因為小鉤進石縫,魚吸食鉤餌多會受阻,異物感很明顯,提前吐鉤,而大鉤因為鉤尖距離鉤柄距離過寬,鉤尖掛在石頭上的機率大很多,那麼指望釣組能把魚鉤拉出來,就算有魯智深的倒拔垂楊之力,但是估計線組也受不了,那麼這種水底,也有一定辦法處理。

"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很多野釣初學者,在學習調漂時,尤其是在看一些大師的視頻和文章時,總有有這樣的疑惑,難道大師們自帶水底平整光環,所釣之處,一律水底平整,淤泥全無,更別提水草水藻之流,要不然為何自己調漂,總是遭遇花式掛底連擊,最為可氣的,別人切線,野釣一天切三五付,自己切線,調漂切線七八付,釣魚切線十七八付,硬是把子線雙鉤,變成了快速消費品,這就讓野釣初學者們,備受打擊了。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要說野外垂釣,最大的特點,絕對不是調釣簡易,找口輕鬆,隨便三兩下就能輕鬆找底,但是切線常態化,掛底習慣性,這就不正常了,為何這樣說呢?早幾日,寫了一篇野釣老鳥經常攜帶的若干樣器具,不少釣友留言,說攜帶的太多了,都沒有辦法釣魚了,真正的野釣老鳥,大多笑而不語,為何呢?野外水域,無人打理,無人管理,要說無草、無泥,隨便讓人敞開了釣,居然還不掛草、掛底、切線,甭說你釣了三十年魚,就算釣了五十年魚,在老鳥眼裡,也不過是歲數大一些的老菜鳥罷了。

細節可以自己品味,但是我們把話題拉回來,關於野釣掛底這個事,其實咋一看話題挺大,後果挺慘烈,其實都不用老鳥的級別,脫離了菜鳥級別的釣友,基本上都有處理掛底的經驗和手法,因為掛底這個事,說穿了,無非就那麼幾種誘因,但是為何總有釣友一說掛底就咬牙切齒,那第一次,多半是經驗不夠,第二次,就查漏補缺,還有第三次,那就純屬太懶太笨太傻,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掛底無非就這麼幾種情況導致。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一、魚鉤掛在水底的水草上了

這種情況最為常見,大多數野外水域,因為無人管理,死水或封閉水域水底多水藻、水苔,一般都從水底往上長,大多都屬於暗草,別看我們用手一扒拉,就能扯斷一大堆,但是魚鉤掛上去,要想輕易間拉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水藻、水苔如同漁網一般堅韌;那麼大水面、活水水域,大多是根系發達的水植,如水燭、蘆葦、蒲葦等,現代人很少參與清淤這項體力運動,以前在水庫清淤時,水燭、蘆葦的根系,可以蜿蜒十幾米,往水底下紮根3~5米,縱橫左右七八米也不是什麼難事,魚鉤一旦掛在這些水植的根系處,別說巧力、蠻力,什麼力都不好使。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解決方法:一旦在調漂、施釣過程中,多次掛底,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用長竿改造過的長鐮刀,清理一下釣點,這是最好的辦法,沒有之一,尤其是野外陌生水域,清理釣點雖說麻煩一些,可是誘聚魚群的效果,絕對是槓槓的;那麼次之,就是用飛爪鐮,拖曳水底的水藻、水草,但是說實話,一旦水植、水藻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也就當鍛鍊身體吧,效果是很糟糕的。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二、魚鉤掛在水底的亂石堆上了

很多活水水域,尤其是早些年人工打理過的河道、渠道、湖泊、水庫,一般都會用碎石鋪地,碎石的體積有大有小,隨著時間,水流的攜帶泥沙,會掩埋起來,但是後期無人打理,亦或者其他什麼原因,水底的亂石堆會顯露出來,當然,也有水域的水底,天然的就是亂石嶙峋,原因咱們就不考究了,畢竟咱也不是地理學家,但是咱們知道有這種水底地勢,還很常見就可以了,那麼這種水底地勢,對出釣有什麼影響呢?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有兩大直觀影響,第一就是窩料打下去,就和肉包子打狗區別不大,因為窩料大多數會都掉進石縫裡了,魚群進窩之後,找不到窩料,也不會輕易吃釣餌;第二就是大鉤易掛底,小鉤易跑魚,原因也很是簡單,因為小鉤進石縫,魚吸食鉤餌多會受阻,異物感很明顯,提前吐鉤,而大鉤因為鉤尖距離鉤柄距離過寬,鉤尖掛在石頭上的機率大很多,那麼指望釣組能把魚鉤拉出來,就算有魯智深的倒拔垂楊之力,但是估計線組也受不了,那麼這種水底,也有一定辦法處理。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解決方法:第一種是重窩鋪底,通過重鉛找底,反覆確定水深,每一杆下拋的釣點間距,放在10~15釐米左右,將大小約1x1米範圍內的釣釣水深探一個差不離,如果起伏不大,可以試著用重窩鋪底,當然,這一招適合土豪來操作,自我感覺沒有這種經濟能力的,瞭解一二就可以了;第二種,是直接抽浮、釣離底,一旦發現有頻繁掛底,而且放平魚竿,回收之後,依然鉤尖受損、切線,那多半是亂石底,那就把窩料變得輕質,如多輕麩、雪花粉都是可以的,在窩料中適當加顆粒物,打頻率抽窩,人為改變魚層,當然,如果持續了很久抽窩,都沒有魚口,那就不建議繼續死守了,還是換釣位比較好。

"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很多野釣初學者,在學習調漂時,尤其是在看一些大師的視頻和文章時,總有有這樣的疑惑,難道大師們自帶水底平整光環,所釣之處,一律水底平整,淤泥全無,更別提水草水藻之流,要不然為何自己調漂,總是遭遇花式掛底連擊,最為可氣的,別人切線,野釣一天切三五付,自己切線,調漂切線七八付,釣魚切線十七八付,硬是把子線雙鉤,變成了快速消費品,這就讓野釣初學者們,備受打擊了。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要說野外垂釣,最大的特點,絕對不是調釣簡易,找口輕鬆,隨便三兩下就能輕鬆找底,但是切線常態化,掛底習慣性,這就不正常了,為何這樣說呢?早幾日,寫了一篇野釣老鳥經常攜帶的若干樣器具,不少釣友留言,說攜帶的太多了,都沒有辦法釣魚了,真正的野釣老鳥,大多笑而不語,為何呢?野外水域,無人打理,無人管理,要說無草、無泥,隨便讓人敞開了釣,居然還不掛草、掛底、切線,甭說你釣了三十年魚,就算釣了五十年魚,在老鳥眼裡,也不過是歲數大一些的老菜鳥罷了。

細節可以自己品味,但是我們把話題拉回來,關於野釣掛底這個事,其實咋一看話題挺大,後果挺慘烈,其實都不用老鳥的級別,脫離了菜鳥級別的釣友,基本上都有處理掛底的經驗和手法,因為掛底這個事,說穿了,無非就那麼幾種誘因,但是為何總有釣友一說掛底就咬牙切齒,那第一次,多半是經驗不夠,第二次,就查漏補缺,還有第三次,那就純屬太懶太笨太傻,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掛底無非就這麼幾種情況導致。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一、魚鉤掛在水底的水草上了

這種情況最為常見,大多數野外水域,因為無人管理,死水或封閉水域水底多水藻、水苔,一般都從水底往上長,大多都屬於暗草,別看我們用手一扒拉,就能扯斷一大堆,但是魚鉤掛上去,要想輕易間拉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水藻、水苔如同漁網一般堅韌;那麼大水面、活水水域,大多是根系發達的水植,如水燭、蘆葦、蒲葦等,現代人很少參與清淤這項體力運動,以前在水庫清淤時,水燭、蘆葦的根系,可以蜿蜒十幾米,往水底下紮根3~5米,縱橫左右七八米也不是什麼難事,魚鉤一旦掛在這些水植的根系處,別說巧力、蠻力,什麼力都不好使。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解決方法:一旦在調漂、施釣過程中,多次掛底,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用長竿改造過的長鐮刀,清理一下釣點,這是最好的辦法,沒有之一,尤其是野外陌生水域,清理釣點雖說麻煩一些,可是誘聚魚群的效果,絕對是槓槓的;那麼次之,就是用飛爪鐮,拖曳水底的水藻、水草,但是說實話,一旦水植、水藻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也就當鍛鍊身體吧,效果是很糟糕的。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二、魚鉤掛在水底的亂石堆上了

很多活水水域,尤其是早些年人工打理過的河道、渠道、湖泊、水庫,一般都會用碎石鋪地,碎石的體積有大有小,隨著時間,水流的攜帶泥沙,會掩埋起來,但是後期無人打理,亦或者其他什麼原因,水底的亂石堆會顯露出來,當然,也有水域的水底,天然的就是亂石嶙峋,原因咱們就不考究了,畢竟咱也不是地理學家,但是咱們知道有這種水底地勢,還很常見就可以了,那麼這種水底地勢,對出釣有什麼影響呢?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有兩大直觀影響,第一就是窩料打下去,就和肉包子打狗區別不大,因為窩料大多數會都掉進石縫裡了,魚群進窩之後,找不到窩料,也不會輕易吃釣餌;第二就是大鉤易掛底,小鉤易跑魚,原因也很是簡單,因為小鉤進石縫,魚吸食鉤餌多會受阻,異物感很明顯,提前吐鉤,而大鉤因為鉤尖距離鉤柄距離過寬,鉤尖掛在石頭上的機率大很多,那麼指望釣組能把魚鉤拉出來,就算有魯智深的倒拔垂楊之力,但是估計線組也受不了,那麼這種水底,也有一定辦法處理。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解決方法:第一種是重窩鋪底,通過重鉛找底,反覆確定水深,每一杆下拋的釣點間距,放在10~15釐米左右,將大小約1x1米範圍內的釣釣水深探一個差不離,如果起伏不大,可以試著用重窩鋪底,當然,這一招適合土豪來操作,自我感覺沒有這種經濟能力的,瞭解一二就可以了;第二種,是直接抽浮、釣離底,一旦發現有頻繁掛底,而且放平魚竿,回收之後,依然鉤尖受損、切線,那多半是亂石底,那就把窩料變得輕質,如多輕麩、雪花粉都是可以的,在窩料中適當加顆粒物,打頻率抽窩,人為改變魚層,當然,如果持續了很久抽窩,都沒有魚口,那就不建議繼續死守了,還是換釣位比較好。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三、淤泥底掛雜物了

越是無人打理,而且相對封閉的野外水域,越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常年無人打理,水域的淤泥厚度十分可觀,至於淤泥中有什麼東西,那是天知地知還有就是鬼神知道了,什麼爛皮鞋、自行車、枯樹枝,破錢包、礦泉水瓶等等,只有想不到,沒有釣不到的,那麼既然都談到淤泥層了,那麼掛底的時候,想輕易就把魚鉤拉出來,三分靠技術,七分看人品了,所以遇到這種糟糕的水底,又頻繁掛底,那自然也有處理辦法。

"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很多野釣初學者,在學習調漂時,尤其是在看一些大師的視頻和文章時,總有有這樣的疑惑,難道大師們自帶水底平整光環,所釣之處,一律水底平整,淤泥全無,更別提水草水藻之流,要不然為何自己調漂,總是遭遇花式掛底連擊,最為可氣的,別人切線,野釣一天切三五付,自己切線,調漂切線七八付,釣魚切線十七八付,硬是把子線雙鉤,變成了快速消費品,這就讓野釣初學者們,備受打擊了。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要說野外垂釣,最大的特點,絕對不是調釣簡易,找口輕鬆,隨便三兩下就能輕鬆找底,但是切線常態化,掛底習慣性,這就不正常了,為何這樣說呢?早幾日,寫了一篇野釣老鳥經常攜帶的若干樣器具,不少釣友留言,說攜帶的太多了,都沒有辦法釣魚了,真正的野釣老鳥,大多笑而不語,為何呢?野外水域,無人打理,無人管理,要說無草、無泥,隨便讓人敞開了釣,居然還不掛草、掛底、切線,甭說你釣了三十年魚,就算釣了五十年魚,在老鳥眼裡,也不過是歲數大一些的老菜鳥罷了。

細節可以自己品味,但是我們把話題拉回來,關於野釣掛底這個事,其實咋一看話題挺大,後果挺慘烈,其實都不用老鳥的級別,脫離了菜鳥級別的釣友,基本上都有處理掛底的經驗和手法,因為掛底這個事,說穿了,無非就那麼幾種誘因,但是為何總有釣友一說掛底就咬牙切齒,那第一次,多半是經驗不夠,第二次,就查漏補缺,還有第三次,那就純屬太懶太笨太傻,那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掛底無非就這麼幾種情況導致。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一、魚鉤掛在水底的水草上了

這種情況最為常見,大多數野外水域,因為無人管理,死水或封閉水域水底多水藻、水苔,一般都從水底往上長,大多都屬於暗草,別看我們用手一扒拉,就能扯斷一大堆,但是魚鉤掛上去,要想輕易間拉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水藻、水苔如同漁網一般堅韌;那麼大水面、活水水域,大多是根系發達的水植,如水燭、蘆葦、蒲葦等,現代人很少參與清淤這項體力運動,以前在水庫清淤時,水燭、蘆葦的根系,可以蜿蜒十幾米,往水底下紮根3~5米,縱橫左右七八米也不是什麼難事,魚鉤一旦掛在這些水植的根系處,別說巧力、蠻力,什麼力都不好使。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解決方法:一旦在調漂、施釣過程中,多次掛底,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用長竿改造過的長鐮刀,清理一下釣點,這是最好的辦法,沒有之一,尤其是野外陌生水域,清理釣點雖說麻煩一些,可是誘聚魚群的效果,絕對是槓槓的;那麼次之,就是用飛爪鐮,拖曳水底的水藻、水草,但是說實話,一旦水植、水藻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也就當鍛鍊身體吧,效果是很糟糕的。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二、魚鉤掛在水底的亂石堆上了

很多活水水域,尤其是早些年人工打理過的河道、渠道、湖泊、水庫,一般都會用碎石鋪地,碎石的體積有大有小,隨著時間,水流的攜帶泥沙,會掩埋起來,但是後期無人打理,亦或者其他什麼原因,水底的亂石堆會顯露出來,當然,也有水域的水底,天然的就是亂石嶙峋,原因咱們就不考究了,畢竟咱也不是地理學家,但是咱們知道有這種水底地勢,還很常見就可以了,那麼這種水底地勢,對出釣有什麼影響呢?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有兩大直觀影響,第一就是窩料打下去,就和肉包子打狗區別不大,因為窩料大多數會都掉進石縫裡了,魚群進窩之後,找不到窩料,也不會輕易吃釣餌;第二就是大鉤易掛底,小鉤易跑魚,原因也很是簡單,因為小鉤進石縫,魚吸食鉤餌多會受阻,異物感很明顯,提前吐鉤,而大鉤因為鉤尖距離鉤柄距離過寬,鉤尖掛在石頭上的機率大很多,那麼指望釣組能把魚鉤拉出來,就算有魯智深的倒拔垂楊之力,但是估計線組也受不了,那麼這種水底,也有一定辦法處理。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解決方法:第一種是重窩鋪底,通過重鉛找底,反覆確定水深,每一杆下拋的釣點間距,放在10~15釐米左右,將大小約1x1米範圍內的釣釣水深探一個差不離,如果起伏不大,可以試著用重窩鋪底,當然,這一招適合土豪來操作,自我感覺沒有這種經濟能力的,瞭解一二就可以了;第二種,是直接抽浮、釣離底,一旦發現有頻繁掛底,而且放平魚竿,回收之後,依然鉤尖受損、切線,那多半是亂石底,那就把窩料變得輕質,如多輕麩、雪花粉都是可以的,在窩料中適當加顆粒物,打頻率抽窩,人為改變魚層,當然,如果持續了很久抽窩,都沒有魚口,那就不建議繼續死守了,還是換釣位比較好。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情況三、淤泥底掛雜物了

越是無人打理,而且相對封閉的野外水域,越容易出現這樣的情況,因為常年無人打理,水域的淤泥厚度十分可觀,至於淤泥中有什麼東西,那是天知地知還有就是鬼神知道了,什麼爛皮鞋、自行車、枯樹枝,破錢包、礦泉水瓶等等,只有想不到,沒有釣不到的,那麼既然都談到淤泥層了,那麼掛底的時候,想輕易就把魚鉤拉出來,三分靠技術,七分看人品了,所以遇到這種糟糕的水底,又頻繁掛底,那自然也有處理辦法。

掛底解決起來並不麻煩,如何預防才重要,這幾招足以解決

解決方法:第一種仍然是重窩鋪底,當然,捨不得窩料的,也可以用砂石等粗顆粒物,有銀子的可以用打窩船送到釣點,先鋪底,簡單點的,可以用水溶打窩袋,再簡單一點,可以用普通塑料袋,裝上半袋砂石,用長竿遞到窩點,稍微改造一下,就能傾倒到窩點;總之方法很多,也有老鳥用不鏽鋼打窩器,反覆打個3~5次就可以了,因為淤泥底不同於亂石堆底,地勢相對平緩,只需要在給窩料留出來一小塊,不易陷入淤泥裡的區域就可以,這種方法,對新手來說,不是很友好,因為新手拋竿技巧的熟練值不夠,很難杆杆打到同一個釣點。第二個方法,也是打浮,思路相仿,做法一致,就不重複字數了。

以上這幾種,都是比較常見的誘因,至於不常見的,有,但是很少見,就不多寫了,總而言之,野釣掛底,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如同開篇所言,第一次遇見,很正常,第二次再遇見,可能有新情況,如果第三次還是一樣沒處理,除了懶、笨、蠢,沒有更好的解釋,釣魚好歹也是個運動,坐著不動,不費腦子、不費力氣就想把魚釣上來,也不是那麼輕鬆的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