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釣魚 鯽魚 蚯蚓 小麥 釣魚閣 2019-08-24
"

​泡一杯茶然後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不打窩,掛上兩顆餌丟出去,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靜靜地欣賞風景,這是一種釣魚方式

合理選位,準確調漂,打下精心製作的窩料,開一款香噴噴的餌食,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快速分析問題,及時做出改變,這也是一種釣魚方式

每個人的釣魚目的不同,選擇的作釣方式也不一樣。

如果僅僅為了休閒、打發時間,怎麼釣都可以,開心就好;反之如果想多看口、多上魚,把魚情弄明白,那麼在作釣不順利的時候一定要多調整,死等口的後果就是越等越沒口

"

​泡一杯茶然後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不打窩,掛上兩顆餌丟出去,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靜靜地欣賞風景,這是一種釣魚方式

合理選位,準確調漂,打下精心製作的窩料,開一款香噴噴的餌食,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快速分析問題,及時做出改變,這也是一種釣魚方式

每個人的釣魚目的不同,選擇的作釣方式也不一樣。

如果僅僅為了休閒、打發時間,怎麼釣都可以,開心就好;反之如果想多看口、多上魚,把魚情弄明白,那麼在作釣不順利的時候一定要多調整,死等口的後果就是越等越沒口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前幾天找釣點的時候碰到一很有趣的哥們,我見他下了護便上去問問魚獲順便遞了支菸,小哥結過煙、點上,深吸了一口,然後露出一幅很無奈的表情:哎,最近魚不好釣啊,走哪都空軍,勸你別下竿了,省點餌料費

說罷,他慢慢地撈起3米長的魚護,向我展示了他這一上午的成果,一個馬口、一個奶鯽。好吧,看來魚情確實不好。既然這樣,我也就不下竿了,於是便在他背後站了半個小時,倆人從野河聊到黑坑,從臺釣聊到路亞。

除了聊天,我也觀察了一下小哥的釣法,這半個小時裡,他一共提竿三次,掛的是蚯蚓,都已經泡得發白了還不“捨得”換掉。我問他為什麼不換,他說不能慣著魚,愛吃不吃,不吃拉倒,還給我分析野河與黑坑不同,用不著打頻率,安靜等著魚來就行

後來我還是下竿了,釣到下午四點半,粗略數了一下大概二十多條,不算餐條、馬口和麥穗等小魚

最近天氣是不好,要擱以前也許魚獲能多一倍,但我和這位釣友面對的天氣是一樣的,那這十倍的魚獲差是如何產生的呢?

除了窩料、餌料、以及一點點運氣之外,我覺得釣法很關鍵,小哥是守株待兔,而我選擇了出動出擊!

"

​泡一杯茶然後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不打窩,掛上兩顆餌丟出去,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靜靜地欣賞風景,這是一種釣魚方式

合理選位,準確調漂,打下精心製作的窩料,開一款香噴噴的餌食,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快速分析問題,及時做出改變,這也是一種釣魚方式

每個人的釣魚目的不同,選擇的作釣方式也不一樣。

如果僅僅為了休閒、打發時間,怎麼釣都可以,開心就好;反之如果想多看口、多上魚,把魚情弄明白,那麼在作釣不順利的時候一定要多調整,死等口的後果就是越等越沒口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前幾天找釣點的時候碰到一很有趣的哥們,我見他下了護便上去問問魚獲順便遞了支菸,小哥結過煙、點上,深吸了一口,然後露出一幅很無奈的表情:哎,最近魚不好釣啊,走哪都空軍,勸你別下竿了,省點餌料費

說罷,他慢慢地撈起3米長的魚護,向我展示了他這一上午的成果,一個馬口、一個奶鯽。好吧,看來魚情確實不好。既然這樣,我也就不下竿了,於是便在他背後站了半個小時,倆人從野河聊到黑坑,從臺釣聊到路亞。

除了聊天,我也觀察了一下小哥的釣法,這半個小時裡,他一共提竿三次,掛的是蚯蚓,都已經泡得發白了還不“捨得”換掉。我問他為什麼不換,他說不能慣著魚,愛吃不吃,不吃拉倒,還給我分析野河與黑坑不同,用不著打頻率,安靜等著魚來就行

後來我還是下竿了,釣到下午四點半,粗略數了一下大概二十多條,不算餐條、馬口和麥穗等小魚

最近天氣是不好,要擱以前也許魚獲能多一倍,但我和這位釣友面對的天氣是一樣的,那這十倍的魚獲差是如何產生的呢?

除了窩料、餌料、以及一點點運氣之外,我覺得釣法很關鍵,小哥是守株待兔,而我選擇了出動出擊!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野釣不能死等口,越等越沒口

小哥的想法是很多野釣愛好者的通病,大家總覺得野釣不需要打頻率,撒兩把誘餌慢慢等著魚來就可以了,經常起竿換餌反倒容易招小魚

不經常換餌,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避免雜魚鬧窩,但同樣也會導致目標魚進窩慢。小魚鬧窩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比如換大漂、增加鉛墜、摻粘粉提升餌料附鉤性,再解決不了可以用空鉤蘸小米、掛顆粒麥子等氣味淡、沒有霧化的餌。單純地靠降低提竿換餌的頻率來防小魚不算是明智的做法

釣大魚需要多等,甚至出現一些小信號我們會故意放掉,但那是在進窩之後。

大魚吃餌警惕,稍有風吹草動讓它起疑就會馬上離開窩點,再想誘回來就很難了,因此我們都習慣釣鈍、放口甚至等死口。不過這些是在它進窩以後的事,沒進窩之前還是得勤奮一點

小雜魚多消耗餌料的速度也快,為了防止大魚進窩沒吃的,我們更需要加快餌料的投放速度、加大投喂量;如果小雜魚多得一塌糊塗,到了不管丟多少餌感覺都喂不飽的地步,那隻能換一種釣法,打老玉米、穀子、麥子等堅硬、不易啃食的窩料,然後釣餌也採用相同類型的

稻穀、老玉米掛鉤,雖讓小雜魚無從下嘴,但也不可死等,仍然需要按時提竿、再拋投,讓餌料反覆地下落,以便附近有大魚經過時能夠及時發現

"

​泡一杯茶然後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不打窩,掛上兩顆餌丟出去,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靜靜地欣賞風景,這是一種釣魚方式

合理選位,準確調漂,打下精心製作的窩料,開一款香噴噴的餌食,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快速分析問題,及時做出改變,這也是一種釣魚方式

每個人的釣魚目的不同,選擇的作釣方式也不一樣。

如果僅僅為了休閒、打發時間,怎麼釣都可以,開心就好;反之如果想多看口、多上魚,把魚情弄明白,那麼在作釣不順利的時候一定要多調整,死等口的後果就是越等越沒口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前幾天找釣點的時候碰到一很有趣的哥們,我見他下了護便上去問問魚獲順便遞了支菸,小哥結過煙、點上,深吸了一口,然後露出一幅很無奈的表情:哎,最近魚不好釣啊,走哪都空軍,勸你別下竿了,省點餌料費

說罷,他慢慢地撈起3米長的魚護,向我展示了他這一上午的成果,一個馬口、一個奶鯽。好吧,看來魚情確實不好。既然這樣,我也就不下竿了,於是便在他背後站了半個小時,倆人從野河聊到黑坑,從臺釣聊到路亞。

除了聊天,我也觀察了一下小哥的釣法,這半個小時裡,他一共提竿三次,掛的是蚯蚓,都已經泡得發白了還不“捨得”換掉。我問他為什麼不換,他說不能慣著魚,愛吃不吃,不吃拉倒,還給我分析野河與黑坑不同,用不著打頻率,安靜等著魚來就行

後來我還是下竿了,釣到下午四點半,粗略數了一下大概二十多條,不算餐條、馬口和麥穗等小魚

最近天氣是不好,要擱以前也許魚獲能多一倍,但我和這位釣友面對的天氣是一樣的,那這十倍的魚獲差是如何產生的呢?

除了窩料、餌料、以及一點點運氣之外,我覺得釣法很關鍵,小哥是守株待兔,而我選擇了出動出擊!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野釣不能死等口,越等越沒口

小哥的想法是很多野釣愛好者的通病,大家總覺得野釣不需要打頻率,撒兩把誘餌慢慢等著魚來就可以了,經常起竿換餌反倒容易招小魚

不經常換餌,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避免雜魚鬧窩,但同樣也會導致目標魚進窩慢。小魚鬧窩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比如換大漂、增加鉛墜、摻粘粉提升餌料附鉤性,再解決不了可以用空鉤蘸小米、掛顆粒麥子等氣味淡、沒有霧化的餌。單純地靠降低提竿換餌的頻率來防小魚不算是明智的做法

釣大魚需要多等,甚至出現一些小信號我們會故意放掉,但那是在進窩之後。

大魚吃餌警惕,稍有風吹草動讓它起疑就會馬上離開窩點,再想誘回來就很難了,因此我們都習慣釣鈍、放口甚至等死口。不過這些是在它進窩以後的事,沒進窩之前還是得勤奮一點

小雜魚多消耗餌料的速度也快,為了防止大魚進窩沒吃的,我們更需要加快餌料的投放速度、加大投喂量;如果小雜魚多得一塌糊塗,到了不管丟多少餌感覺都喂不飽的地步,那隻能換一種釣法,打老玉米、穀子、麥子等堅硬、不易啃食的窩料,然後釣餌也採用相同類型的

稻穀、老玉米掛鉤,雖讓小雜魚無從下嘴,但也不可死等,仍然需要按時提竿、再拋投,讓餌料反覆地下落,以便附近有大魚經過時能夠及時發現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保持一定地換餌節奏並不代表打頻率

有人說:野河的魚分得較散,和黑坑沒法比,勤換餌不見得有用但肯定特別累人

不建議大家死等口並非代表要快速抽竿、打頻率,只是說根據魚情來選擇一種合適的換餌節奏,比如固定幾分鐘換一次餌,三分鐘、五分鐘都可以,等到了自己設定的這個時間無論有沒有信號都要起竿

而死等口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小哥的做法,浮漂有信號則提竿、沒信號就讓餌料在水裡泡著,或者過個10分鐘、20分鐘才看一看,完全是隨心所欲的釣法

"

​泡一杯茶然後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不打窩,掛上兩顆餌丟出去,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靜靜地欣賞風景,這是一種釣魚方式

合理選位,準確調漂,打下精心製作的窩料,開一款香噴噴的餌食,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快速分析問題,及時做出改變,這也是一種釣魚方式

每個人的釣魚目的不同,選擇的作釣方式也不一樣。

如果僅僅為了休閒、打發時間,怎麼釣都可以,開心就好;反之如果想多看口、多上魚,把魚情弄明白,那麼在作釣不順利的時候一定要多調整,死等口的後果就是越等越沒口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前幾天找釣點的時候碰到一很有趣的哥們,我見他下了護便上去問問魚獲順便遞了支菸,小哥結過煙、點上,深吸了一口,然後露出一幅很無奈的表情:哎,最近魚不好釣啊,走哪都空軍,勸你別下竿了,省點餌料費

說罷,他慢慢地撈起3米長的魚護,向我展示了他這一上午的成果,一個馬口、一個奶鯽。好吧,看來魚情確實不好。既然這樣,我也就不下竿了,於是便在他背後站了半個小時,倆人從野河聊到黑坑,從臺釣聊到路亞。

除了聊天,我也觀察了一下小哥的釣法,這半個小時裡,他一共提竿三次,掛的是蚯蚓,都已經泡得發白了還不“捨得”換掉。我問他為什麼不換,他說不能慣著魚,愛吃不吃,不吃拉倒,還給我分析野河與黑坑不同,用不著打頻率,安靜等著魚來就行

後來我還是下竿了,釣到下午四點半,粗略數了一下大概二十多條,不算餐條、馬口和麥穗等小魚

最近天氣是不好,要擱以前也許魚獲能多一倍,但我和這位釣友面對的天氣是一樣的,那這十倍的魚獲差是如何產生的呢?

除了窩料、餌料、以及一點點運氣之外,我覺得釣法很關鍵,小哥是守株待兔,而我選擇了出動出擊!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野釣不能死等口,越等越沒口

小哥的想法是很多野釣愛好者的通病,大家總覺得野釣不需要打頻率,撒兩把誘餌慢慢等著魚來就可以了,經常起竿換餌反倒容易招小魚

不經常換餌,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避免雜魚鬧窩,但同樣也會導致目標魚進窩慢。小魚鬧窩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比如換大漂、增加鉛墜、摻粘粉提升餌料附鉤性,再解決不了可以用空鉤蘸小米、掛顆粒麥子等氣味淡、沒有霧化的餌。單純地靠降低提竿換餌的頻率來防小魚不算是明智的做法

釣大魚需要多等,甚至出現一些小信號我們會故意放掉,但那是在進窩之後。

大魚吃餌警惕,稍有風吹草動讓它起疑就會馬上離開窩點,再想誘回來就很難了,因此我們都習慣釣鈍、放口甚至等死口。不過這些是在它進窩以後的事,沒進窩之前還是得勤奮一點

小雜魚多消耗餌料的速度也快,為了防止大魚進窩沒吃的,我們更需要加快餌料的投放速度、加大投喂量;如果小雜魚多得一塌糊塗,到了不管丟多少餌感覺都喂不飽的地步,那隻能換一種釣法,打老玉米、穀子、麥子等堅硬、不易啃食的窩料,然後釣餌也採用相同類型的

稻穀、老玉米掛鉤,雖讓小雜魚無從下嘴,但也不可死等,仍然需要按時提竿、再拋投,讓餌料反覆地下落,以便附近有大魚經過時能夠及時發現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保持一定地換餌節奏並不代表打頻率

有人說:野河的魚分得較散,和黑坑沒法比,勤換餌不見得有用但肯定特別累人

不建議大家死等口並非代表要快速抽竿、打頻率,只是說根據魚情來選擇一種合適的換餌節奏,比如固定幾分鐘換一次餌,三分鐘、五分鐘都可以,等到了自己設定的這個時間無論有沒有信號都要起竿

而死等口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小哥的做法,浮漂有信號則提竿、沒信號就讓餌料在水裡泡著,或者過個10分鐘、20分鐘才看一看,完全是隨心所欲的釣法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多久換一次餌

大部分水域都有小魚鬧窩的現象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餌料入水小魚一鬨搶,很容易造成餌料過早脫落或者沒到底之前就被吃完的情況,部分釣友看著上頂下跳的浮漂不得不起竿換餌

換餌速度越勤,小魚聚的就越多,浮漂信號也越誇張,浮漂信號過於誇張又會激起起竿的慾望,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此時你首先要做的是解決掉小魚鬧窩的問題,方法前面已經說過了,反正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保證餌料順利到底!

換餌的時間和是否打窩、釣餌的種類、目標魚大小、目標魚是否進窩等因素有關

不打窩換餌速度要快些,打了窩換餌速度可慢些

餌料易溶散換餌速度要快些,餌料不溶散換餌速度可慢些

目標魚越小換餌速度要快些,目標魚大換餌速度可慢些

魚未進窩換餌速度要快些,魚已進窩換餌速度可慢些

"

​泡一杯茶然後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不打窩,掛上兩顆餌丟出去,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靜靜地欣賞風景,這是一種釣魚方式

合理選位,準確調漂,打下精心製作的窩料,開一款香噴噴的餌食,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快速分析問題,及時做出改變,這也是一種釣魚方式

每個人的釣魚目的不同,選擇的作釣方式也不一樣。

如果僅僅為了休閒、打發時間,怎麼釣都可以,開心就好;反之如果想多看口、多上魚,把魚情弄明白,那麼在作釣不順利的時候一定要多調整,死等口的後果就是越等越沒口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前幾天找釣點的時候碰到一很有趣的哥們,我見他下了護便上去問問魚獲順便遞了支菸,小哥結過煙、點上,深吸了一口,然後露出一幅很無奈的表情:哎,最近魚不好釣啊,走哪都空軍,勸你別下竿了,省點餌料費

說罷,他慢慢地撈起3米長的魚護,向我展示了他這一上午的成果,一個馬口、一個奶鯽。好吧,看來魚情確實不好。既然這樣,我也就不下竿了,於是便在他背後站了半個小時,倆人從野河聊到黑坑,從臺釣聊到路亞。

除了聊天,我也觀察了一下小哥的釣法,這半個小時裡,他一共提竿三次,掛的是蚯蚓,都已經泡得發白了還不“捨得”換掉。我問他為什麼不換,他說不能慣著魚,愛吃不吃,不吃拉倒,還給我分析野河與黑坑不同,用不著打頻率,安靜等著魚來就行

後來我還是下竿了,釣到下午四點半,粗略數了一下大概二十多條,不算餐條、馬口和麥穗等小魚

最近天氣是不好,要擱以前也許魚獲能多一倍,但我和這位釣友面對的天氣是一樣的,那這十倍的魚獲差是如何產生的呢?

除了窩料、餌料、以及一點點運氣之外,我覺得釣法很關鍵,小哥是守株待兔,而我選擇了出動出擊!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野釣不能死等口,越等越沒口

小哥的想法是很多野釣愛好者的通病,大家總覺得野釣不需要打頻率,撒兩把誘餌慢慢等著魚來就可以了,經常起竿換餌反倒容易招小魚

不經常換餌,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避免雜魚鬧窩,但同樣也會導致目標魚進窩慢。小魚鬧窩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比如換大漂、增加鉛墜、摻粘粉提升餌料附鉤性,再解決不了可以用空鉤蘸小米、掛顆粒麥子等氣味淡、沒有霧化的餌。單純地靠降低提竿換餌的頻率來防小魚不算是明智的做法

釣大魚需要多等,甚至出現一些小信號我們會故意放掉,但那是在進窩之後。

大魚吃餌警惕,稍有風吹草動讓它起疑就會馬上離開窩點,再想誘回來就很難了,因此我們都習慣釣鈍、放口甚至等死口。不過這些是在它進窩以後的事,沒進窩之前還是得勤奮一點

小雜魚多消耗餌料的速度也快,為了防止大魚進窩沒吃的,我們更需要加快餌料的投放速度、加大投喂量;如果小雜魚多得一塌糊塗,到了不管丟多少餌感覺都喂不飽的地步,那隻能換一種釣法,打老玉米、穀子、麥子等堅硬、不易啃食的窩料,然後釣餌也採用相同類型的

稻穀、老玉米掛鉤,雖讓小雜魚無從下嘴,但也不可死等,仍然需要按時提竿、再拋投,讓餌料反覆地下落,以便附近有大魚經過時能夠及時發現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保持一定地換餌節奏並不代表打頻率

有人說:野河的魚分得較散,和黑坑沒法比,勤換餌不見得有用但肯定特別累人

不建議大家死等口並非代表要快速抽竿、打頻率,只是說根據魚情來選擇一種合適的換餌節奏,比如固定幾分鐘換一次餌,三分鐘、五分鐘都可以,等到了自己設定的這個時間無論有沒有信號都要起竿

而死等口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小哥的做法,浮漂有信號則提竿、沒信號就讓餌料在水裡泡著,或者過個10分鐘、20分鐘才看一看,完全是隨心所欲的釣法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多久換一次餌

大部分水域都有小魚鬧窩的現象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餌料入水小魚一鬨搶,很容易造成餌料過早脫落或者沒到底之前就被吃完的情況,部分釣友看著上頂下跳的浮漂不得不起竿換餌

換餌速度越勤,小魚聚的就越多,浮漂信號也越誇張,浮漂信號過於誇張又會激起起竿的慾望,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此時你首先要做的是解決掉小魚鬧窩的問題,方法前面已經說過了,反正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保證餌料順利到底!

換餌的時間和是否打窩、釣餌的種類、目標魚大小、目標魚是否進窩等因素有關

不打窩換餌速度要快些,打了窩換餌速度可慢些

餌料易溶散換餌速度要快些,餌料不溶散換餌速度可慢些

目標魚越小換餌速度要快些,目標魚大換餌速度可慢些

魚未進窩換餌速度要快些,魚已進窩換餌速度可慢些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以上只是建議,需要結合當地魚情自行調節,另外再補充兩點


1、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情況疊加時,出現矛盾該怎麼辦?比如上面說到的釣小魚換餌速度要快,而魚進窩後換餌速度又要慢,那麼小鯽魚聚窩時換餌該快還是該慢呢?

這時你就需要根據現場魚情靈活應對,首先魚越小越容易聚窩,聚窩後口肯定特別好,適當增加抽杆換餌的頻率既能夠釣得多也有希望引更多的魚過來

可是當窩子裡的小鯽魚多到一定數量時,就會出現搶食的現象,浮漂在下降過程中還會出現接口,這時就不要一味地加快抽竿頻率了,容易矛魚、炸窩,建議新手慢放節奏,先讓餌料到底(把魚壓在水底釣),然後主抓有力的頓口,以穩為主

"

​泡一杯茶然後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不打窩,掛上兩顆餌丟出去,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靜靜地欣賞風景,這是一種釣魚方式

合理選位,準確調漂,打下精心製作的窩料,開一款香噴噴的餌食,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快速分析問題,及時做出改變,這也是一種釣魚方式

每個人的釣魚目的不同,選擇的作釣方式也不一樣。

如果僅僅為了休閒、打發時間,怎麼釣都可以,開心就好;反之如果想多看口、多上魚,把魚情弄明白,那麼在作釣不順利的時候一定要多調整,死等口的後果就是越等越沒口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前幾天找釣點的時候碰到一很有趣的哥們,我見他下了護便上去問問魚獲順便遞了支菸,小哥結過煙、點上,深吸了一口,然後露出一幅很無奈的表情:哎,最近魚不好釣啊,走哪都空軍,勸你別下竿了,省點餌料費

說罷,他慢慢地撈起3米長的魚護,向我展示了他這一上午的成果,一個馬口、一個奶鯽。好吧,看來魚情確實不好。既然這樣,我也就不下竿了,於是便在他背後站了半個小時,倆人從野河聊到黑坑,從臺釣聊到路亞。

除了聊天,我也觀察了一下小哥的釣法,這半個小時裡,他一共提竿三次,掛的是蚯蚓,都已經泡得發白了還不“捨得”換掉。我問他為什麼不換,他說不能慣著魚,愛吃不吃,不吃拉倒,還給我分析野河與黑坑不同,用不著打頻率,安靜等著魚來就行

後來我還是下竿了,釣到下午四點半,粗略數了一下大概二十多條,不算餐條、馬口和麥穗等小魚

最近天氣是不好,要擱以前也許魚獲能多一倍,但我和這位釣友面對的天氣是一樣的,那這十倍的魚獲差是如何產生的呢?

除了窩料、餌料、以及一點點運氣之外,我覺得釣法很關鍵,小哥是守株待兔,而我選擇了出動出擊!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野釣不能死等口,越等越沒口

小哥的想法是很多野釣愛好者的通病,大家總覺得野釣不需要打頻率,撒兩把誘餌慢慢等著魚來就可以了,經常起竿換餌反倒容易招小魚

不經常換餌,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避免雜魚鬧窩,但同樣也會導致目標魚進窩慢。小魚鬧窩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比如換大漂、增加鉛墜、摻粘粉提升餌料附鉤性,再解決不了可以用空鉤蘸小米、掛顆粒麥子等氣味淡、沒有霧化的餌。單純地靠降低提竿換餌的頻率來防小魚不算是明智的做法

釣大魚需要多等,甚至出現一些小信號我們會故意放掉,但那是在進窩之後。

大魚吃餌警惕,稍有風吹草動讓它起疑就會馬上離開窩點,再想誘回來就很難了,因此我們都習慣釣鈍、放口甚至等死口。不過這些是在它進窩以後的事,沒進窩之前還是得勤奮一點

小雜魚多消耗餌料的速度也快,為了防止大魚進窩沒吃的,我們更需要加快餌料的投放速度、加大投喂量;如果小雜魚多得一塌糊塗,到了不管丟多少餌感覺都喂不飽的地步,那隻能換一種釣法,打老玉米、穀子、麥子等堅硬、不易啃食的窩料,然後釣餌也採用相同類型的

稻穀、老玉米掛鉤,雖讓小雜魚無從下嘴,但也不可死等,仍然需要按時提竿、再拋投,讓餌料反覆地下落,以便附近有大魚經過時能夠及時發現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保持一定地換餌節奏並不代表打頻率

有人說:野河的魚分得較散,和黑坑沒法比,勤換餌不見得有用但肯定特別累人

不建議大家死等口並非代表要快速抽竿、打頻率,只是說根據魚情來選擇一種合適的換餌節奏,比如固定幾分鐘換一次餌,三分鐘、五分鐘都可以,等到了自己設定的這個時間無論有沒有信號都要起竿

而死等口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小哥的做法,浮漂有信號則提竿、沒信號就讓餌料在水裡泡著,或者過個10分鐘、20分鐘才看一看,完全是隨心所欲的釣法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多久換一次餌

大部分水域都有小魚鬧窩的現象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餌料入水小魚一鬨搶,很容易造成餌料過早脫落或者沒到底之前就被吃完的情況,部分釣友看著上頂下跳的浮漂不得不起竿換餌

換餌速度越勤,小魚聚的就越多,浮漂信號也越誇張,浮漂信號過於誇張又會激起起竿的慾望,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此時你首先要做的是解決掉小魚鬧窩的問題,方法前面已經說過了,反正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保證餌料順利到底!

換餌的時間和是否打窩、釣餌的種類、目標魚大小、目標魚是否進窩等因素有關

不打窩換餌速度要快些,打了窩換餌速度可慢些

餌料易溶散換餌速度要快些,餌料不溶散換餌速度可慢些

目標魚越小換餌速度要快些,目標魚大換餌速度可慢些

魚未進窩換餌速度要快些,魚已進窩換餌速度可慢些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以上只是建議,需要結合當地魚情自行調節,另外再補充兩點


1、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情況疊加時,出現矛盾該怎麼辦?比如上面說到的釣小魚換餌速度要快,而魚進窩後換餌速度又要慢,那麼小鯽魚聚窩時換餌該快還是該慢呢?

這時你就需要根據現場魚情靈活應對,首先魚越小越容易聚窩,聚窩後口肯定特別好,適當增加抽杆換餌的頻率既能夠釣得多也有希望引更多的魚過來

可是當窩子裡的小鯽魚多到一定數量時,就會出現搶食的現象,浮漂在下降過程中還會出現接口,這時就不要一味地加快抽竿頻率了,容易矛魚、炸窩,建議新手慢放節奏,先讓餌料到底(把魚壓在水底釣),然後主抓有力的頓口,以穩為主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2、打了窩可以放慢抽竿的頻率,但不是死等。窩料有誘魚和留魚兩大功效,有些窩料誘的效果大於留,有的窩料留的效果大於誘,通常情況下越接近粉質、味道越大的窩料,誘魚性好留魚性差;越不易溶散、味道越淡的餌,誘魚性差留魚性好

舉例:咱們用老玉米打窩,商品餌掛鉤作釣,因為老玉米味道小、不會霧化,誘魚是比較慢的,想要加快魚進窩的速度怎麼辦呢?

要麼提前打窩,今天傍晚打窩,明天早上開釣,在整一個晚上只要有魚經過就會有一定機率把它留在窩裡

還有一種辦法是靠改變釣餌狀態+抽杆頻率來誘魚。我們可以將餌料開成幹散狀,同時配合快速的抽竿頻率,這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誘餌隨著水流漂散出去,把遠處的魚吸引過來,小魚再多不用怕,我們打了老玉米,大魚進窩有足夠的食物來留住它

"

​泡一杯茶然後隨便找個位置坐下,不打窩,掛上兩顆餌丟出去,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靜靜地欣賞風景,這是一種釣魚方式

合理選位,準確調漂,打下精心製作的窩料,開一款香噴噴的餌食,有魚吃則提竿,沒魚吃就快速分析問題,及時做出改變,這也是一種釣魚方式

每個人的釣魚目的不同,選擇的作釣方式也不一樣。

如果僅僅為了休閒、打發時間,怎麼釣都可以,開心就好;反之如果想多看口、多上魚,把魚情弄明白,那麼在作釣不順利的時候一定要多調整,死等口的後果就是越等越沒口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前幾天找釣點的時候碰到一很有趣的哥們,我見他下了護便上去問問魚獲順便遞了支菸,小哥結過煙、點上,深吸了一口,然後露出一幅很無奈的表情:哎,最近魚不好釣啊,走哪都空軍,勸你別下竿了,省點餌料費

說罷,他慢慢地撈起3米長的魚護,向我展示了他這一上午的成果,一個馬口、一個奶鯽。好吧,看來魚情確實不好。既然這樣,我也就不下竿了,於是便在他背後站了半個小時,倆人從野河聊到黑坑,從臺釣聊到路亞。

除了聊天,我也觀察了一下小哥的釣法,這半個小時裡,他一共提竿三次,掛的是蚯蚓,都已經泡得發白了還不“捨得”換掉。我問他為什麼不換,他說不能慣著魚,愛吃不吃,不吃拉倒,還給我分析野河與黑坑不同,用不著打頻率,安靜等著魚來就行

後來我還是下竿了,釣到下午四點半,粗略數了一下大概二十多條,不算餐條、馬口和麥穗等小魚

最近天氣是不好,要擱以前也許魚獲能多一倍,但我和這位釣友面對的天氣是一樣的,那這十倍的魚獲差是如何產生的呢?

除了窩料、餌料、以及一點點運氣之外,我覺得釣法很關鍵,小哥是守株待兔,而我選擇了出動出擊!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野釣不能死等口,越等越沒口

小哥的想法是很多野釣愛好者的通病,大家總覺得野釣不需要打頻率,撒兩把誘餌慢慢等著魚來就可以了,經常起竿換餌反倒容易招小魚

不經常換餌,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避免雜魚鬧窩,但同樣也會導致目標魚進窩慢。小魚鬧窩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式,比如換大漂、增加鉛墜、摻粘粉提升餌料附鉤性,再解決不了可以用空鉤蘸小米、掛顆粒麥子等氣味淡、沒有霧化的餌。單純地靠降低提竿換餌的頻率來防小魚不算是明智的做法

釣大魚需要多等,甚至出現一些小信號我們會故意放掉,但那是在進窩之後。

大魚吃餌警惕,稍有風吹草動讓它起疑就會馬上離開窩點,再想誘回來就很難了,因此我們都習慣釣鈍、放口甚至等死口。不過這些是在它進窩以後的事,沒進窩之前還是得勤奮一點

小雜魚多消耗餌料的速度也快,為了防止大魚進窩沒吃的,我們更需要加快餌料的投放速度、加大投喂量;如果小雜魚多得一塌糊塗,到了不管丟多少餌感覺都喂不飽的地步,那隻能換一種釣法,打老玉米、穀子、麥子等堅硬、不易啃食的窩料,然後釣餌也採用相同類型的

稻穀、老玉米掛鉤,雖讓小雜魚無從下嘴,但也不可死等,仍然需要按時提竿、再拋投,讓餌料反覆地下落,以便附近有大魚經過時能夠及時發現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保持一定地換餌節奏並不代表打頻率

有人說:野河的魚分得較散,和黑坑沒法比,勤換餌不見得有用但肯定特別累人

不建議大家死等口並非代表要快速抽竿、打頻率,只是說根據魚情來選擇一種合適的換餌節奏,比如固定幾分鐘換一次餌,三分鐘、五分鐘都可以,等到了自己設定的這個時間無論有沒有信號都要起竿

而死等口就是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小哥的做法,浮漂有信號則提竿、沒信號就讓餌料在水裡泡著,或者過個10分鐘、20分鐘才看一看,完全是隨心所欲的釣法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多久換一次餌

大部分水域都有小魚鬧窩的現象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餌料入水小魚一鬨搶,很容易造成餌料過早脫落或者沒到底之前就被吃完的情況,部分釣友看著上頂下跳的浮漂不得不起竿換餌

換餌速度越勤,小魚聚的就越多,浮漂信號也越誇張,浮漂信號過於誇張又會激起起竿的慾望,於是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此時你首先要做的是解決掉小魚鬧窩的問題,方法前面已經說過了,反正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保證餌料順利到底!

換餌的時間和是否打窩、釣餌的種類、目標魚大小、目標魚是否進窩等因素有關

不打窩換餌速度要快些,打了窩換餌速度可慢些

餌料易溶散換餌速度要快些,餌料不溶散換餌速度可慢些

目標魚越小換餌速度要快些,目標魚大換餌速度可慢些

魚未進窩換餌速度要快些,魚已進窩換餌速度可慢些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以上只是建議,需要結合當地魚情自行調節,另外再補充兩點


1、當兩種或兩種以上情況疊加時,出現矛盾該怎麼辦?比如上面說到的釣小魚換餌速度要快,而魚進窩後換餌速度又要慢,那麼小鯽魚聚窩時換餌該快還是該慢呢?

這時你就需要根據現場魚情靈活應對,首先魚越小越容易聚窩,聚窩後口肯定特別好,適當增加抽杆換餌的頻率既能夠釣得多也有希望引更多的魚過來

可是當窩子裡的小鯽魚多到一定數量時,就會出現搶食的現象,浮漂在下降過程中還會出現接口,這時就不要一味地加快抽竿頻率了,容易矛魚、炸窩,建議新手慢放節奏,先讓餌料到底(把魚壓在水底釣),然後主抓有力的頓口,以穩為主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2、打了窩可以放慢抽竿的頻率,但不是死等。窩料有誘魚和留魚兩大功效,有些窩料誘的效果大於留,有的窩料留的效果大於誘,通常情況下越接近粉質、味道越大的窩料,誘魚性好留魚性差;越不易溶散、味道越淡的餌,誘魚性差留魚性好

舉例:咱們用老玉米打窩,商品餌掛鉤作釣,因為老玉米味道小、不會霧化,誘魚是比較慢的,想要加快魚進窩的速度怎麼辦呢?

要麼提前打窩,今天傍晚打窩,明天早上開釣,在整一個晚上只要有魚經過就會有一定機率把它留在窩裡

還有一種辦法是靠改變釣餌狀態+抽杆頻率來誘魚。我們可以將餌料開成幹散狀,同時配合快速的抽竿頻率,這樣就會有源源不斷的誘餌隨著水流漂散出去,把遠處的魚吸引過來,小魚再多不用怕,我們打了老玉米,大魚進窩有足夠的食物來留住它

野釣多久換一次餌?想要聚魚快,改掉“死等口”的壞習慣

最後再強調一下

釣魚是娛樂、是放鬆,只要自己能玩的開心怎麼釣都行,方法和技巧只是留給需要的人,另外我只是個普通釣魚愛好者,上面寫的這些僅代表個人一點淺見,談不上絕招更不能成為大家執行的標準,文章如有錯誤或不足還望指出,歡迎交流、但不接受無理由的謾罵

【作者簡介】:小飛,一個90後釣魚愛好者,希望用文字記錄垂釣的美好、把心得留給需要幫助的人,歡迎漁友們關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