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圖股價暴跌,工具型平臺難掩轉型之痛?

美圖股價暴跌,工具型平臺難掩轉型之痛?

美圖最早期的時候是一個專注於拍照的美顏工具,之後進行業務擴張到短視頻、電商、社交、智能硬件等多個領域,雖然其已經上市,可是近段時間以來的表現並不算得上優秀,2018年以來股價暴跌,前幾天更是直接跌去了15%,這說明用戶對於美圖的業務模式並不看好。那麼,為何轉型良久的美圖依然不能迎來大發展,它的未來到底在哪裡?

就在前幾天,美圖將自有的拍照技術授權給小米,並且把美圖手機的研發、設計、營銷等都給了小米來做,自己專心研究圖片美化和在線技術,此前的美妝電商業務也被美圖放棄。如今的美圖在走了一大圈後又回到了原點,還是以拍照為核心,繼續做圖片圖像方面的業務,這或許就是美圖股價暴跌的根源。

美圖的崛起不是偶然,但是遭遇了同樣的變現困境

最早期的美圖其實就是一個工具性質的拍照平臺,但是因為當時的用戶很喜歡這樣的設置,使得其得到了大量的用戶,最多的時候美圖多個業務組合擁有超過5億的月活用戶,這意味著在當時美圖就可以憑藉互聯網優勢將這麼大的流量進行變現,同時還能得到更多市場機會。

從這幾年OV的崛起就可以看出來,對於愛自拍的女性用戶來說,一款能改善拍照效果的工具是多麼的重要。美圖在國內市場就積累了大量的女性用戶群體,之後又進軍海外市場,獲得了市場的歡迎,在2016到2017年間用戶得到了迅速的增長,而且同類型的Snapchat平臺估值也很高,因此美圖在最開始的表現也很優秀,上市初期市值不過50億美元,2017年初就已經達到千億人民幣,增長將近5倍。

可是,隨著2018年以來,整體市場環境都逐漸走低,美圖也開始遭遇困境。首先就是用戶增長觸頂,隨著直播、短視頻等的分流,使得美圖的一部分用戶被拿走,之前十分看好的電商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也因為高昂的成本而不得不開啟業務轉型。如今美圖把美圖美妝電商平臺的運營權交給了寺庫及旗下的TryTry;把手機業務的製造、設計、銷售權給了小米。

現在的美圖雖有有著很大的流量基礎,可是大多數的用戶還是用後即走,留存下來的很少,進行再消費的就更少了,不能留下用戶平臺的商業價值就很難變現。在經過一系列的碰壁之後,美圖還是回到了社交和工具性平臺的定位上來,這次蔡文勝面臨的挑戰就更大了。

工具型平臺的侷限性

可以說這幾年來美圖一直想擺脫工具型平臺的標籤,可是多次轉型都是無功而返。這與美圖最開始的定位有關,也與其用戶群體的侷限性有關。因為美圖平臺大多是工具性質的,用戶也大多是因為這個功能性的需求而來的,用後即走的行為習慣已經被養成,很難再改過來,因此美圖在後來的電商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上並沒有得到實質性的進展,而且長期都處於虧損狀態。

工具型平臺的特點就是具有十分強的工具屬性,美圖就是一個拍照平臺,支付寶就是一個支付平臺,還有wifi萬能鑰匙、輸入法、應用寶等,當我們有需求的時候才會想到去使用這些平臺,平時自然是不會花費時間和精力在它上面。就比如美圖隨後又推出的美圖美妝電商平臺,我們用的很少,因為我們在購物的時候首先會想到的就是淘寶、京東等購物屬性很強的平臺,都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工具型平臺就具有很大的侷限性,除了用戶的留存率不高外,同時還很難進行轉型,美圖的問題也是如此。無論是之前的美圖美顏相機,還是後來的美妝電商,做起來都不會太容易,因此最終的結果就會因為各種限制性的條件而被迫放棄。

美圖的未來在哪裡?

如果拿美圖來對比微信,或許你可以看到更多的市場機會,可是這個流量和那個流量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微信是穩定的用戶群體,能夠產生商業價值,而美圖的用戶大多都沒有多少粘性,群體雖然定位很明確,到很難得到持續性的發展,進而很容易遇到發展瓶頸。現在的美圖股價暴跌,用戶價值遠低於預期,在頻頻售賣業務之後,還能有多少發展空間?

經過一年多的嘗試,蔡文勝最後還是決定去做社交和內容,以降低互聯網成本,實現盈利。之前的硬件業務的營收佔比超過了82.6%,如今也逐漸降低,專注“美和”社交或許是其接下來一段時間的主要經營方向了。

這些年美圖積累了大量的用戶,現在做的社交業務也可以很好的留存用戶,採用的是工具型平臺屬性與社交屬性相結合的方式,起到了揚長避短的作用。

筆者認為美圖現在的處境並沒有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其現在依然是擁有大量用戶的平臺,還有很大的運作空間和基礎,無論是現在做的社交,還是其他可變現的流量模式業務,都可以有不錯的發展基礎。

特別聲明:本文為DoNews簽約作者原創,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轉載請聯繫DoNews專欄獲取授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