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外貿細化措施在路上 第三批進口貿易示範區欲出'

"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編者按:據中國證券報今日報道,記者獲悉,一系列穩外貿細化措施正醞釀推出。在當前形勢下,為穩定外貿,相關部門已制定出一系列穩外貿具體政策措施,包括修訂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拓展關鍵零部件和先進技術設備進口多元化渠道、進一步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以及儘快推出第三批進口貿易示範區等。

穩外貿是2019年全年經濟工作“六穩”目標之一。7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穩外貿措施,以擴大開放助力穩增長、穩就業。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就政策措施的出臺背景、主要內容進行了解讀。負責人指出,此輪政策措施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力求有效解決外貿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和訴求。既有過去行之有效政策的深耕細作,也吸收了一些地方出臺的政策措施和好經驗好做法。

今年以來,在促進外貿穩中提質方面,我國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完善財稅政策,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強化金融支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合理降低保費;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加工貿易保稅維修等新業態;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在簡化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壓縮通關時間、降低口岸收費上取得更大突破;鼓勵搭建服務跨境電商發展的平臺,建立配套物流等服務體系,支持建設和完善海外倉,擴大覆蓋面……

一系列政策舉措,取得積極成效。上半年淨出口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20.7%。貨物貿易層面,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14.67萬億元,同比增長3.9%。新華社指出,3.9%的增速,是在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溫,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升級,需求前景疲弱背景下取得的,來之不易。新華社同時表示,政策給力,企業自身要更努力。應對挑戰,企業必須苦練內功,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唯有奮勇搏擊,才能在外貿天地裡展翅高飛。

一系列穩外貿細化措施醞釀推出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獲悉,一系列穩外貿細化措施正醞釀推出。在當前形勢下,為穩定外貿,相關部門已制定出一系列穩外貿具體政策措施,包括修訂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拓展關鍵零部件和先進技術設備進口多元化渠道、進一步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以及儘快推出第三批進口貿易示範區等。

修訂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 “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的修訂主要是根據國內企業生產所需進行增減。”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樑明告訴記者,當前國內產業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不斷加快,一些高端技術和高科技產品會出現短缺,要加大對這類產品的進口,必然要修訂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可以看到,近年來,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正不定期進行調整。”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楊學桐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的修訂重點是補短板。預計製造、檢驗等關鍵零部件設備的進口將繼續增加。擴大這部分產品進口,可以彌補國內產業短板,促進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分工,加快國際化進程,實現貿易共贏。“對關鍵技術進口實施‘綠色通道’計劃,採取降低關稅、提高通關便利化和用匯結匯便利化等一系列措施。”

在樑明看來,當前貿易形勢下,幫助企業拓展關鍵零部件和先進技術設備進口渠道,讓企業對這類產品和技術進口可進行多元化選擇是下一步政策導向重點之一。

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範圍。業內人士透露,下半年有望再增加一批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城市。對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電商零售出口,相關部門將出臺更加便利企業的所得稅核定徵收辦法。

商務部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已有3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進一步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將根據地方產業基礎和地方意願進行審批。”樑明表示,如果地方產業基礎強,具備一定產業條件,就可以申請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

值得關注的是,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也將調整擴大。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告訴記者,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清單調整擴大主要在消費品領域,特別是食品、化妝品、保健品類。“下一步,清單會增加對上述三類商品進口。上述商品細分產品加入清單,將免於註冊備案,利於貿易便利化。”

推出第三批進口貿易示範區。目前,我國已建立4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分佈在上海、天津、蘇州、寧波。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記者表示,目前4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地區的廣東、海南,西部地區的重慶、成都、西安的科技承接能力也比較強,可能成為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擴圍的目標。

趙萍認為,有必要將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和自貿試驗區政策實現良好疊加,從而更好發揮自貿試驗區對於開放的引領作用和促進外貿增長的引擎作用。

商務部解讀穩外貿措施:繼續降低進口關稅總水平

據中國新聞網,商務部網站消息,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7月23日表示,將繼續降低進口關稅總水平,擴大對外開放。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確保2019年底正常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在10個工作日內。

7月1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穩外貿措施,以擴大開放助力穩增長、穩就業。會議指出,落實穩外貿要求,關鍵是要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更加註重以市場化改革和運用經濟手段增強企業內生動力。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就政策措施的出臺背景、主要內容進行了解讀。

負責人指出,此輪政策措施堅持問題導向、精準施策,力求有效解決外貿企業反映的突出問題和訴求。既有過去行之有效政策的深耕細作,也吸收了一些地方出臺的政策措施和好經驗好做法。主要內容包括:

——完善財稅政策,幫助企業減負增效。繼續降低進口關稅總水平,擴大對外開放。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確保2019年底正常退稅平均辦理時間在10個工作日內。建立預警體系和法律服務機制。適時修訂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鼓勵企業積極拓展關鍵零部件和先進技術設備多元化進口渠道。

——強化金融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提高人民幣結算便利程度。鼓勵金融機構結合外貿企業實際需求,進一步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規模,不斷提升外貿金融服務質效。擴大外貿信貸投放,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中小企業外貿融資及保險支持。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擴大覆蓋面,合理降低保費,開發新產品新模式,研究提出符合企業需要的專項險種。

——創新政策支持措施,支持企業發展新業態。出臺適應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特點的所得稅核定徵收辦法,且明確不溯既往。適時擴大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試點範圍。完善跨境電商統計方式。統籌考慮綜合保稅區內和區外,加快推動符合規定的再製造和全球維修項目在區內落地,同時推動一批“兩頭在外”加工貿易保稅維修項目在區外先行先試。培育第三批進口貿易示範區。

——提升貿易便利化,釋放企業內生活力。落實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公示制度,防止口岸收費反彈。鞏固壓縮整體通關時間成效。進一步簡化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

負責人表示,當前外貿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抓好政策落實,做好穩外貿工作。商務部正會同各地方、各部門,加強橫向協作,縱向聯動,確保政策措施早細化、快落地、真見效。同時問計於企、問計於地方,儲備更加精準有力的政策舉措並適時推出。商務部將繼續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振外貿企業信心,努力促進外貿穩中提質。

上半年穩外貿系列政策取得積極成效

據經濟日報,商務部外貿司負責人7月22日表示,今年以來,外貿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際經濟和貿易增長勢頭放緩,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加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六穩”工作部署,商務部會同各地區各部門大力開拓多元化市場、優化國際市場佈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取得積極成效。上半年淨出口對GDP增長貢獻率達到20.7%。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進出口保持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增強。根據海關統計,按人民幣計,進出口同比(下同)增長3.9%,出口增長6.1%,進口增長1.4%。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GDP增長貢獻率為20.7%,高於投資1.5個百分點。據此測算,淨出口拉動GDP增長1.3個百分點。

同時,國際市場佈局、國內區域佈局、經營主體、商品結構、貿易方式等“五個優化”取得積極進展。1-6月,對美國、歐盟、日本和香港以外的新興和其他市場出口佔比提高1.4個百分點至48.7%;中西部地區出口佔比提高1.1個百分點至17.5%;民營企業出口佔比提高3.2個百分點至50.7%;機電產品出口佔比58.3%;一般貿易出口佔比提高1.7個百分點至58.7%。

新華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據新華社,應該看到,我國外貿發展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但外部環境依然複雜嚴峻,外貿實現穩中提質仍然面臨挑戰。最為迫切的挑戰,可能來自經貿摩擦。

應對挑戰,最重要、最有效的還是保持定力,辦好自己的事。

今年以來,在促進外貿穩中提質方面,我國推出一系列舉措:完善財稅政策,加快出口退稅進度;強化金融支持,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合理降低保費;加快發展跨境電商、加工貿易保稅維修等新業態;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在簡化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壓縮通關時間、降低口岸收費上取得更大突破;鼓勵搭建服務跨境電商發展的平臺,建立配套物流等服務體系,支持建設和完善海外倉,擴大覆蓋面……

就在6日,備受關注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出爐。方案明確要求,發揮開放型制度體系優勢,推動統籌國際業務、跨境金融服務、前沿科技研發、跨境服務貿易等功能集聚,強化開放型經濟集聚功能。

政策給力,企業自身要更努力。應對挑戰,企業必須苦練內功,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唯有奮勇搏擊,才能在外貿天地裡展翅高飛。

人民日報: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具有堅實基礎

據人民日報,去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深刻複雜變化,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增多,一些人因此擔憂我國外貿發展前景。應當看到,我國擁有明顯的制度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擁有較好的發展條件、物質基礎和不斷增強的科技創新能力,外貿高質量發展具有堅實基礎。隨著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將不斷邁出新步伐。

制度優勢是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障。近年來,面對國際國內各種風險挑戰,黨中央總攬全局、運籌帷幄,針對我國外貿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出臺一系列穩外貿的政策措施,為減輕企業負擔、增強企業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彰顯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充分發揮市場與政府兩方面優勢的體制優勢。比如,連續提高出口退稅率,將退稅辦理時間壓縮至平均10個工作日;不斷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2018年我國口岸核驗的監管證件由86種精簡到46種,全年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上年分別壓縮56.4%和61.2%。

產業優勢是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產業發展取得巨大進步,建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成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舉足輕重。2018年,我國工業增加值達30萬億元,220多種工業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9%,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1.7%,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8.1%,關鍵裝備、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的狀況逐步得到改善。我國在國際產業鏈中地位的大幅提高,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巨大市場優勢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拓展迴旋空間。我國擁有近14億人口和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成長性的中等收入群體,內需已經成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18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6.2%,而且擴大內需依然具有巨大潛力。從城鎮化水平看,2018年末我國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3.37%,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59.58%,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城鎮化快速推進,將繼續釋放內需潛力。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我國農村消費潛力不斷被挖掘出來。2018年農村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0.1%,連續7年快於城鎮,農村消費增長仍有較大空間。內需市場的不斷擴大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重要動力,也會為外貿企業拓展生存發展空間、贏得轉型升級時間。

科技創新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2018年,我國研發經費支出接近2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6%,比2012年幾乎翻了一番;提交國際專利申請5.3萬項,居世界第二,是2012年的近2倍。我國創新環境不斷優化,近年來國務院先後取消和下放超過600項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前置審批精簡85%以上。世界銀行發佈的《2019營商環境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營商環境排名大幅提升32位。我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66.2%,光纖產量增長23%,智能電視產量增長17.7%;在5G通信、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部分新興領域,我國技術水平已經位居世界前列。科技創新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和新興產業發展,成為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不竭動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