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草影視劇取消評優”,主意不錯

文/馮海寧

中國控制吸菸協會近日召開2018年度熱播國產影視劇菸草鏡頭監測結果發佈會。電影《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獲“髒菸灰缸”獎。當日,中國控煙協會還建議,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對於有過多菸草鏡頭的影視劇作品,應取消其參與評優活動資格。(6月23日《北京青年報》)

《我不是藥神》《邪不壓正》從藝術、商業角度來看都是好電影,尤其是《我不是藥神》票房、口碑雙豐收,還推動了我國抗癌藥降價,值得肯定。但從控煙角度來說這兩部電影都不是好電影,因為過多菸草鏡頭容易引誘公眾尤其是未成年人吸菸,影響身體健康。有數據顯示,37%的青少年吸菸是受影視劇影響。

影視劇中出現菸草鏡頭,大概是為了營造某種氛圍,表現某種情緒。不過,是不是有其他藝術手法可取代吸菸?想來辦法肯定是有的。比如,今年獲“無煙影視獎”的《悲傷逆流成河》等4部電影、《歸去來》等20部電視劇,從控煙角度來說就有示範意義,值得其他導演學習。

顯然,評選“髒菸灰缸”獎具有倒逼價值,評“無煙影視獎”具有引導作用。而此次該協會呼籲菸草鏡頭過多影視劇應取消評優資格,是個不錯的主意。這是因為,影視劇導演、製片人等比較看重影視劇在各大電影、電視劇大獎評選中獲獎,一旦獲獎,就能帶來名與利。如果主管部門和行業協會採納這一建議,相信會對導演、製片人、演員等觸動很大,將直接影響整個群體的利益。除取消評優資格外,還應該在影視劇正式播出前的審查階段,也要對菸草鏡頭進行限制,如果菸草鏡頭過多,應當不予放行。

當然,長期來看還是應該完善影視分級制度,如果吸菸鏡頭過多就歸入另外一級,這樣也可以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權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