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歡喜》、《都挺好》和《歡樂頌》,這三部電視劇由於劇情走向跟名字的不一致,被網友戲稱“名不副實”。

英子失眠抑鬱症欲跳河,蘇明玉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遭遇的種種不公,樊勝美面對吸血般原生家庭的孤立無助,都是這三部電視劇中淚點,這些揪心的劇情也讓其劇名顯得諷刺意味十足。

"

《小歡喜》、《都挺好》和《歡樂頌》,這三部電視劇由於劇情走向跟名字的不一致,被網友戲稱“名不副實”。

英子失眠抑鬱症欲跳河,蘇明玉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遭遇的種種不公,樊勝美面對吸血般原生家庭的孤立無助,都是這三部電視劇中淚點,這些揪心的劇情也讓其劇名顯得諷刺意味十足。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跟文章標題的作用一樣,一部影視劇,好的名字帶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代表的是一部劇的整體氣質。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網友們盤點“因名字錯過的好電影”中,總少不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身影。的確,這部批判教育制度的影片,既幽默又諷刺,看後讓人震撼,但片名卻實在顯得有些“中二”,甚至有種“爛片”既視感。

更重要的,影視劇的名字還代表著行業風向標,《偉大的願望》改名《小小的願望》,這背後一定程度反映了政策的趨勢。

看似“標題黨”,實則反映主題

雖然《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被網友們戲稱“標題黨”,但看完劇你會發現,其實它們的劇名並沒有“欺騙”觀眾。

《小歡喜》中,方一凡父母雙雙面對事業危機,兒子高三成績不好,中產階級的中年焦慮在此爆發;英子從小父母離異,控制慾強的母親將一切都寄託在她身上,各方壓力之下她患上抑鬱症整夜失眠;季楊楊從小沒有跟著父母長大,叛逆不服管教,跟父母關係十分惡劣,後來母親又患上癌症;林磊兒家庭條件不好,母親離世後只能住到小姨家……

"

《小歡喜》、《都挺好》和《歡樂頌》,這三部電視劇由於劇情走向跟名字的不一致,被網友戲稱“名不副實”。

英子失眠抑鬱症欲跳河,蘇明玉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遭遇的種種不公,樊勝美面對吸血般原生家庭的孤立無助,都是這三部電視劇中淚點,這些揪心的劇情也讓其劇名顯得諷刺意味十足。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跟文章標題的作用一樣,一部影視劇,好的名字帶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代表的是一部劇的整體氣質。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網友們盤點“因名字錯過的好電影”中,總少不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身影。的確,這部批判教育制度的影片,既幽默又諷刺,看後讓人震撼,但片名卻實在顯得有些“中二”,甚至有種“爛片”既視感。

更重要的,影視劇的名字還代表著行業風向標,《偉大的願望》改名《小小的願望》,這背後一定程度反映了政策的趨勢。

看似“標題黨”,實則反映主題

雖然《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被網友們戲稱“標題黨”,但看完劇你會發現,其實它們的劇名並沒有“欺騙”觀眾。

《小歡喜》中,方一凡父母雙雙面對事業危機,兒子高三成績不好,中產階級的中年焦慮在此爆發;英子從小父母離異,控制慾強的母親將一切都寄託在她身上,各方壓力之下她患上抑鬱症整夜失眠;季楊楊從小沒有跟著父母長大,叛逆不服管教,跟父母關係十分惡劣,後來母親又患上癌症;林磊兒家庭條件不好,母親離世後只能住到小姨家……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劇中的每個人都面對各種窘境,在高三這一特殊時刻,集中爆發,《小歡喜》真的一點不讓人覺得歡喜。

《都挺好》更讓人絕望,蘇家三兄妹各有悲劇,大哥蘇明哲國外名校畢業,但中年下崗,家庭的羈絆,他作為大哥卻無能為力;二哥蘇明成從小混世魔王,媽寶男在母親離世後瞬間沒了主心骨,家庭事業一同破碎,還進了監牢;女主蘇明玉最慘,從小得不到家庭的關愛,長大後還被原生家庭拖累;最讓人討厭的蘇大強,老婆在世時候是“妻管嚴”,老婆離世後作天作地作空氣,作得每個子女不得安生,最後還得了老年痴呆……

"

《小歡喜》、《都挺好》和《歡樂頌》,這三部電視劇由於劇情走向跟名字的不一致,被網友戲稱“名不副實”。

英子失眠抑鬱症欲跳河,蘇明玉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遭遇的種種不公,樊勝美面對吸血般原生家庭的孤立無助,都是這三部電視劇中淚點,這些揪心的劇情也讓其劇名顯得諷刺意味十足。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跟文章標題的作用一樣,一部影視劇,好的名字帶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代表的是一部劇的整體氣質。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網友們盤點“因名字錯過的好電影”中,總少不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身影。的確,這部批判教育制度的影片,既幽默又諷刺,看後讓人震撼,但片名卻實在顯得有些“中二”,甚至有種“爛片”既視感。

更重要的,影視劇的名字還代表著行業風向標,《偉大的願望》改名《小小的願望》,這背後一定程度反映了政策的趨勢。

看似“標題黨”,實則反映主題

雖然《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被網友們戲稱“標題黨”,但看完劇你會發現,其實它們的劇名並沒有“欺騙”觀眾。

《小歡喜》中,方一凡父母雙雙面對事業危機,兒子高三成績不好,中產階級的中年焦慮在此爆發;英子從小父母離異,控制慾強的母親將一切都寄託在她身上,各方壓力之下她患上抑鬱症整夜失眠;季楊楊從小沒有跟著父母長大,叛逆不服管教,跟父母關係十分惡劣,後來母親又患上癌症;林磊兒家庭條件不好,母親離世後只能住到小姨家……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劇中的每個人都面對各種窘境,在高三這一特殊時刻,集中爆發,《小歡喜》真的一點不讓人覺得歡喜。

《都挺好》更讓人絕望,蘇家三兄妹各有悲劇,大哥蘇明哲國外名校畢業,但中年下崗,家庭的羈絆,他作為大哥卻無能為力;二哥蘇明成從小混世魔王,媽寶男在母親離世後瞬間沒了主心骨,家庭事業一同破碎,還進了監牢;女主蘇明玉最慘,從小得不到家庭的關愛,長大後還被原生家庭拖累;最讓人討厭的蘇大強,老婆在世時候是“妻管嚴”,老婆離世後作天作地作空氣,作得每個子女不得安生,最後還得了老年痴呆……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都挺好》中,原生家庭的傷害體現在每個人身上,詮釋出了“都不好”的狀態。

《歡樂頌》同樣如此,樊勝美的原生家庭,如一個無底洞,榨乾她的一切;邱瑩瑩被渣男欺騙,工作都丟了;安迪從小被遺棄,家族有精神病史;乖乖女關雎爾,從小在父母的管教下活得束手束腳,壓抑而不自信;曲筱綃雖然家境殷實,但身為女生的她,也要通過自己努力爭取家中地位……

"

《小歡喜》、《都挺好》和《歡樂頌》,這三部電視劇由於劇情走向跟名字的不一致,被網友戲稱“名不副實”。

英子失眠抑鬱症欲跳河,蘇明玉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遭遇的種種不公,樊勝美面對吸血般原生家庭的孤立無助,都是這三部電視劇中淚點,這些揪心的劇情也讓其劇名顯得諷刺意味十足。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跟文章標題的作用一樣,一部影視劇,好的名字帶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代表的是一部劇的整體氣質。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網友們盤點“因名字錯過的好電影”中,總少不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身影。的確,這部批判教育制度的影片,既幽默又諷刺,看後讓人震撼,但片名卻實在顯得有些“中二”,甚至有種“爛片”既視感。

更重要的,影視劇的名字還代表著行業風向標,《偉大的願望》改名《小小的願望》,這背後一定程度反映了政策的趨勢。

看似“標題黨”,實則反映主題

雖然《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被網友們戲稱“標題黨”,但看完劇你會發現,其實它們的劇名並沒有“欺騙”觀眾。

《小歡喜》中,方一凡父母雙雙面對事業危機,兒子高三成績不好,中產階級的中年焦慮在此爆發;英子從小父母離異,控制慾強的母親將一切都寄託在她身上,各方壓力之下她患上抑鬱症整夜失眠;季楊楊從小沒有跟著父母長大,叛逆不服管教,跟父母關係十分惡劣,後來母親又患上癌症;林磊兒家庭條件不好,母親離世後只能住到小姨家……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劇中的每個人都面對各種窘境,在高三這一特殊時刻,集中爆發,《小歡喜》真的一點不讓人覺得歡喜。

《都挺好》更讓人絕望,蘇家三兄妹各有悲劇,大哥蘇明哲國外名校畢業,但中年下崗,家庭的羈絆,他作為大哥卻無能為力;二哥蘇明成從小混世魔王,媽寶男在母親離世後瞬間沒了主心骨,家庭事業一同破碎,還進了監牢;女主蘇明玉最慘,從小得不到家庭的關愛,長大後還被原生家庭拖累;最讓人討厭的蘇大強,老婆在世時候是“妻管嚴”,老婆離世後作天作地作空氣,作得每個子女不得安生,最後還得了老年痴呆……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都挺好》中,原生家庭的傷害體現在每個人身上,詮釋出了“都不好”的狀態。

《歡樂頌》同樣如此,樊勝美的原生家庭,如一個無底洞,榨乾她的一切;邱瑩瑩被渣男欺騙,工作都丟了;安迪從小被遺棄,家族有精神病史;乖乖女關雎爾,從小在父母的管教下活得束手束腳,壓抑而不自信;曲筱綃雖然家境殷實,但身為女生的她,也要通過自己努力爭取家中地位……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歡樂頌》中,不歡樂的部分佔了絕大多數篇章。

但是,這三部劇都獲得收視和口碑雙豐收,追完整部劇,你會發現,它們的劇名非但不是“標題黨”,反倒點名了劇的主題和思想。

正如黃磊所說的,人生溝溝坎坎,一點歡喜就足矣。《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的最後,所有的悲和喪走向和解。和解不代表一切都解決了,而是找到自己的出口。人生起起落落,從來都沒有事事如意,但酸甜苦辣中總會有微光。“小小的歡喜”就夠,不用特別好,“挺好”足矣,生活沒有一帆風順,所以要歌頌歡樂。

所以,看似“標題黨”的劇名,其實非常符合劇的內容。通過精妙的劇名,觀眾也感受到創作者的用心良苦。

影視劇的改名潮,背後受哪些因素影響?

像《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這類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作品,名字往往簡明扼要,直擊重點。比如《我的前半生》《我可能不會愛你》《何以為家》等,單看名字就基本可以確認整部作品的基調和主題。

去年的國產片黑馬《我不是藥神》,同樣是現實題材作品,講述藥店店主程勇從印度代購抗癌藥,從開始為斂財到後來良心發現的故事。

其實,在叫《我不是藥神》之前,該片還有過三個版本的名字,分別是《印度藥神》《中國藥神》和《生命之路》。

很明顯,最終版本的《我不是藥神》要比前三個名字更恰當。在印度代購藥品,救助中國患者,故事連接印度和中國,因此《印度藥神》和《中國藥神》都概括不全面;而《生命之路》雖然也符合影片內容,但名字過於文藝和空泛,讓觀眾抓不到重點。

《我不是藥神》既點明瞭“藥神”這一主題,“我不是藥神“則代表程勇心態的轉變,他到底是不是藥神,交給觀眾來評斷。

不管是因為內容還是政策,好的名字都需要反覆推敲,過往我們很多影視作品,都經歷過改名潮。除了《我不是藥神》《小小的願望》,影視Mirror記者整理部分改名影視劇如下:

"

《小歡喜》、《都挺好》和《歡樂頌》,這三部電視劇由於劇情走向跟名字的不一致,被網友戲稱“名不副實”。

英子失眠抑鬱症欲跳河,蘇明玉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遭遇的種種不公,樊勝美面對吸血般原生家庭的孤立無助,都是這三部電視劇中淚點,這些揪心的劇情也讓其劇名顯得諷刺意味十足。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跟文章標題的作用一樣,一部影視劇,好的名字帶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代表的是一部劇的整體氣質。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網友們盤點“因名字錯過的好電影”中,總少不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身影。的確,這部批判教育制度的影片,既幽默又諷刺,看後讓人震撼,但片名卻實在顯得有些“中二”,甚至有種“爛片”既視感。

更重要的,影視劇的名字還代表著行業風向標,《偉大的願望》改名《小小的願望》,這背後一定程度反映了政策的趨勢。

看似“標題黨”,實則反映主題

雖然《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被網友們戲稱“標題黨”,但看完劇你會發現,其實它們的劇名並沒有“欺騙”觀眾。

《小歡喜》中,方一凡父母雙雙面對事業危機,兒子高三成績不好,中產階級的中年焦慮在此爆發;英子從小父母離異,控制慾強的母親將一切都寄託在她身上,各方壓力之下她患上抑鬱症整夜失眠;季楊楊從小沒有跟著父母長大,叛逆不服管教,跟父母關係十分惡劣,後來母親又患上癌症;林磊兒家庭條件不好,母親離世後只能住到小姨家……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劇中的每個人都面對各種窘境,在高三這一特殊時刻,集中爆發,《小歡喜》真的一點不讓人覺得歡喜。

《都挺好》更讓人絕望,蘇家三兄妹各有悲劇,大哥蘇明哲國外名校畢業,但中年下崗,家庭的羈絆,他作為大哥卻無能為力;二哥蘇明成從小混世魔王,媽寶男在母親離世後瞬間沒了主心骨,家庭事業一同破碎,還進了監牢;女主蘇明玉最慘,從小得不到家庭的關愛,長大後還被原生家庭拖累;最讓人討厭的蘇大強,老婆在世時候是“妻管嚴”,老婆離世後作天作地作空氣,作得每個子女不得安生,最後還得了老年痴呆……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都挺好》中,原生家庭的傷害體現在每個人身上,詮釋出了“都不好”的狀態。

《歡樂頌》同樣如此,樊勝美的原生家庭,如一個無底洞,榨乾她的一切;邱瑩瑩被渣男欺騙,工作都丟了;安迪從小被遺棄,家族有精神病史;乖乖女關雎爾,從小在父母的管教下活得束手束腳,壓抑而不自信;曲筱綃雖然家境殷實,但身為女生的她,也要通過自己努力爭取家中地位……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歡樂頌》中,不歡樂的部分佔了絕大多數篇章。

但是,這三部劇都獲得收視和口碑雙豐收,追完整部劇,你會發現,它們的劇名非但不是“標題黨”,反倒點名了劇的主題和思想。

正如黃磊所說的,人生溝溝坎坎,一點歡喜就足矣。《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的最後,所有的悲和喪走向和解。和解不代表一切都解決了,而是找到自己的出口。人生起起落落,從來都沒有事事如意,但酸甜苦辣中總會有微光。“小小的歡喜”就夠,不用特別好,“挺好”足矣,生活沒有一帆風順,所以要歌頌歡樂。

所以,看似“標題黨”的劇名,其實非常符合劇的內容。通過精妙的劇名,觀眾也感受到創作者的用心良苦。

影視劇的改名潮,背後受哪些因素影響?

像《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這類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作品,名字往往簡明扼要,直擊重點。比如《我的前半生》《我可能不會愛你》《何以為家》等,單看名字就基本可以確認整部作品的基調和主題。

去年的國產片黑馬《我不是藥神》,同樣是現實題材作品,講述藥店店主程勇從印度代購抗癌藥,從開始為斂財到後來良心發現的故事。

其實,在叫《我不是藥神》之前,該片還有過三個版本的名字,分別是《印度藥神》《中國藥神》和《生命之路》。

很明顯,最終版本的《我不是藥神》要比前三個名字更恰當。在印度代購藥品,救助中國患者,故事連接印度和中國,因此《印度藥神》和《中國藥神》都概括不全面;而《生命之路》雖然也符合影片內容,但名字過於文藝和空泛,讓觀眾抓不到重點。

《我不是藥神》既點明瞭“藥神”這一主題,“我不是藥神“則代表程勇心態的轉變,他到底是不是藥神,交給觀眾來評斷。

不管是因為內容還是政策,好的名字都需要反覆推敲,過往我們很多影視作品,都經歷過改名潮。除了《我不是藥神》《小小的願望》,影視Mirror記者整理部分改名影視劇如下: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從上表分析可得,改名原因各異,多為主創為內容所做的考量,也有出於營銷宣傳的考慮,還有的改名則基於政策的原因。

時裝劇改名,變得更加正能量,比如《復婚前規則》改為《咱們復婚吧》,《悲傷逆流成河》改為《流淌的美好時光》;古裝劇則有跟風引用古典詩詞作為名字的超流,比如《明蘭傳》改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長相依》改為《寂寞空庭春欲晚》等,引用古典詩詞顯得更有意境,但效果不一,改名的《明蘭傳》,掀起“知否熱”,但其他一些古裝劇用了古典詩詞作為名字,很多時候讓人有點不知所云。

前不久的《築夢情緣》,因為改名引起不小的爭議,原名《巨匠》非常正劇感,但《築夢情緣》則像瑪麗蘇的言情劇,引起觀眾不滿。

可見,改名是把雙刃劍,也是創作方、市場和政策三方之間的博弈。其實改名本無對錯,只是內容創作的一次調整,或為順應市場,或為政策趨勢,但無論如何,改名切不可為炒作而盲目跟風,這樣往往“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壞名字勸退觀眾,好名字令人叫絕

綜上可見,影視劇起名的確是一門學問。文章標題是決定打開率的重要指標,片名和劇名往往也是決定觀眾是否觀看的重要因素,不少影視劇便因為名字沒取好,勸退不少觀眾。

前文提到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是印度電影傳奇人物阿米爾汗的傑作,豆瓣評分至今高達9.2分。

但最初不少觀眾都因為片名被勸退,記得記者當初給身邊朋友安利這部影片時,著實費了很多口舌,最終朋友在百般推薦下終於看完之後,驚呼道,怎麼沒早點推薦?

"

《小歡喜》、《都挺好》和《歡樂頌》,這三部電視劇由於劇情走向跟名字的不一致,被網友戲稱“名不副實”。

英子失眠抑鬱症欲跳河,蘇明玉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遭遇的種種不公,樊勝美面對吸血般原生家庭的孤立無助,都是這三部電視劇中淚點,這些揪心的劇情也讓其劇名顯得諷刺意味十足。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跟文章標題的作用一樣,一部影視劇,好的名字帶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代表的是一部劇的整體氣質。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網友們盤點“因名字錯過的好電影”中,總少不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身影。的確,這部批判教育制度的影片,既幽默又諷刺,看後讓人震撼,但片名卻實在顯得有些“中二”,甚至有種“爛片”既視感。

更重要的,影視劇的名字還代表著行業風向標,《偉大的願望》改名《小小的願望》,這背後一定程度反映了政策的趨勢。

看似“標題黨”,實則反映主題

雖然《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被網友們戲稱“標題黨”,但看完劇你會發現,其實它們的劇名並沒有“欺騙”觀眾。

《小歡喜》中,方一凡父母雙雙面對事業危機,兒子高三成績不好,中產階級的中年焦慮在此爆發;英子從小父母離異,控制慾強的母親將一切都寄託在她身上,各方壓力之下她患上抑鬱症整夜失眠;季楊楊從小沒有跟著父母長大,叛逆不服管教,跟父母關係十分惡劣,後來母親又患上癌症;林磊兒家庭條件不好,母親離世後只能住到小姨家……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劇中的每個人都面對各種窘境,在高三這一特殊時刻,集中爆發,《小歡喜》真的一點不讓人覺得歡喜。

《都挺好》更讓人絕望,蘇家三兄妹各有悲劇,大哥蘇明哲國外名校畢業,但中年下崗,家庭的羈絆,他作為大哥卻無能為力;二哥蘇明成從小混世魔王,媽寶男在母親離世後瞬間沒了主心骨,家庭事業一同破碎,還進了監牢;女主蘇明玉最慘,從小得不到家庭的關愛,長大後還被原生家庭拖累;最讓人討厭的蘇大強,老婆在世時候是“妻管嚴”,老婆離世後作天作地作空氣,作得每個子女不得安生,最後還得了老年痴呆……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都挺好》中,原生家庭的傷害體現在每個人身上,詮釋出了“都不好”的狀態。

《歡樂頌》同樣如此,樊勝美的原生家庭,如一個無底洞,榨乾她的一切;邱瑩瑩被渣男欺騙,工作都丟了;安迪從小被遺棄,家族有精神病史;乖乖女關雎爾,從小在父母的管教下活得束手束腳,壓抑而不自信;曲筱綃雖然家境殷實,但身為女生的她,也要通過自己努力爭取家中地位……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歡樂頌》中,不歡樂的部分佔了絕大多數篇章。

但是,這三部劇都獲得收視和口碑雙豐收,追完整部劇,你會發現,它們的劇名非但不是“標題黨”,反倒點名了劇的主題和思想。

正如黃磊所說的,人生溝溝坎坎,一點歡喜就足矣。《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的最後,所有的悲和喪走向和解。和解不代表一切都解決了,而是找到自己的出口。人生起起落落,從來都沒有事事如意,但酸甜苦辣中總會有微光。“小小的歡喜”就夠,不用特別好,“挺好”足矣,生活沒有一帆風順,所以要歌頌歡樂。

所以,看似“標題黨”的劇名,其實非常符合劇的內容。通過精妙的劇名,觀眾也感受到創作者的用心良苦。

影視劇的改名潮,背後受哪些因素影響?

像《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這類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作品,名字往往簡明扼要,直擊重點。比如《我的前半生》《我可能不會愛你》《何以為家》等,單看名字就基本可以確認整部作品的基調和主題。

去年的國產片黑馬《我不是藥神》,同樣是現實題材作品,講述藥店店主程勇從印度代購抗癌藥,從開始為斂財到後來良心發現的故事。

其實,在叫《我不是藥神》之前,該片還有過三個版本的名字,分別是《印度藥神》《中國藥神》和《生命之路》。

很明顯,最終版本的《我不是藥神》要比前三個名字更恰當。在印度代購藥品,救助中國患者,故事連接印度和中國,因此《印度藥神》和《中國藥神》都概括不全面;而《生命之路》雖然也符合影片內容,但名字過於文藝和空泛,讓觀眾抓不到重點。

《我不是藥神》既點明瞭“藥神”這一主題,“我不是藥神“則代表程勇心態的轉變,他到底是不是藥神,交給觀眾來評斷。

不管是因為內容還是政策,好的名字都需要反覆推敲,過往我們很多影視作品,都經歷過改名潮。除了《我不是藥神》《小小的願望》,影視Mirror記者整理部分改名影視劇如下: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從上表分析可得,改名原因各異,多為主創為內容所做的考量,也有出於營銷宣傳的考慮,還有的改名則基於政策的原因。

時裝劇改名,變得更加正能量,比如《復婚前規則》改為《咱們復婚吧》,《悲傷逆流成河》改為《流淌的美好時光》;古裝劇則有跟風引用古典詩詞作為名字的超流,比如《明蘭傳》改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長相依》改為《寂寞空庭春欲晚》等,引用古典詩詞顯得更有意境,但效果不一,改名的《明蘭傳》,掀起“知否熱”,但其他一些古裝劇用了古典詩詞作為名字,很多時候讓人有點不知所云。

前不久的《築夢情緣》,因為改名引起不小的爭議,原名《巨匠》非常正劇感,但《築夢情緣》則像瑪麗蘇的言情劇,引起觀眾不滿。

可見,改名是把雙刃劍,也是創作方、市場和政策三方之間的博弈。其實改名本無對錯,只是內容創作的一次調整,或為順應市場,或為政策趨勢,但無論如何,改名切不可為炒作而盲目跟風,這樣往往“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壞名字勸退觀眾,好名字令人叫絕

綜上可見,影視劇起名的確是一門學問。文章標題是決定打開率的重要指標,片名和劇名往往也是決定觀眾是否觀看的重要因素,不少影視劇便因為名字沒取好,勸退不少觀眾。

前文提到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是印度電影傳奇人物阿米爾汗的傑作,豆瓣評分至今高達9.2分。

但最初不少觀眾都因為片名被勸退,記得記者當初給身邊朋友安利這部影片時,著實費了很多口舌,最終朋友在百般推薦下終於看完之後,驚呼道,怎麼沒早點推薦?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中文譯名《三傻大鬧寶萊塢》傻里傻氣,其他版本的名字也沒好到哪去。

"

《小歡喜》、《都挺好》和《歡樂頌》,這三部電視劇由於劇情走向跟名字的不一致,被網友戲稱“名不副實”。

英子失眠抑鬱症欲跳河,蘇明玉在重男輕女家庭中遭遇的種種不公,樊勝美面對吸血般原生家庭的孤立無助,都是這三部電視劇中淚點,這些揪心的劇情也讓其劇名顯得諷刺意味十足。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跟文章標題的作用一樣,一部影視劇,好的名字帶給觀眾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代表的是一部劇的整體氣質。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網友們盤點“因名字錯過的好電影”中,總少不了《三傻大鬧寶萊塢》的身影。的確,這部批判教育制度的影片,既幽默又諷刺,看後讓人震撼,但片名卻實在顯得有些“中二”,甚至有種“爛片”既視感。

更重要的,影視劇的名字還代表著行業風向標,《偉大的願望》改名《小小的願望》,這背後一定程度反映了政策的趨勢。

看似“標題黨”,實則反映主題

雖然《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被網友們戲稱“標題黨”,但看完劇你會發現,其實它們的劇名並沒有“欺騙”觀眾。

《小歡喜》中,方一凡父母雙雙面對事業危機,兒子高三成績不好,中產階級的中年焦慮在此爆發;英子從小父母離異,控制慾強的母親將一切都寄託在她身上,各方壓力之下她患上抑鬱症整夜失眠;季楊楊從小沒有跟著父母長大,叛逆不服管教,跟父母關係十分惡劣,後來母親又患上癌症;林磊兒家庭條件不好,母親離世後只能住到小姨家……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劇中的每個人都面對各種窘境,在高三這一特殊時刻,集中爆發,《小歡喜》真的一點不讓人覺得歡喜。

《都挺好》更讓人絕望,蘇家三兄妹各有悲劇,大哥蘇明哲國外名校畢業,但中年下崗,家庭的羈絆,他作為大哥卻無能為力;二哥蘇明成從小混世魔王,媽寶男在母親離世後瞬間沒了主心骨,家庭事業一同破碎,還進了監牢;女主蘇明玉最慘,從小得不到家庭的關愛,長大後還被原生家庭拖累;最讓人討厭的蘇大強,老婆在世時候是“妻管嚴”,老婆離世後作天作地作空氣,作得每個子女不得安生,最後還得了老年痴呆……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都挺好》中,原生家庭的傷害體現在每個人身上,詮釋出了“都不好”的狀態。

《歡樂頌》同樣如此,樊勝美的原生家庭,如一個無底洞,榨乾她的一切;邱瑩瑩被渣男欺騙,工作都丟了;安迪從小被遺棄,家族有精神病史;乖乖女關雎爾,從小在父母的管教下活得束手束腳,壓抑而不自信;曲筱綃雖然家境殷實,但身為女生的她,也要通過自己努力爭取家中地位……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歡樂頌》中,不歡樂的部分佔了絕大多數篇章。

但是,這三部劇都獲得收視和口碑雙豐收,追完整部劇,你會發現,它們的劇名非但不是“標題黨”,反倒點名了劇的主題和思想。

正如黃磊所說的,人生溝溝坎坎,一點歡喜就足矣。《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的最後,所有的悲和喪走向和解。和解不代表一切都解決了,而是找到自己的出口。人生起起落落,從來都沒有事事如意,但酸甜苦辣中總會有微光。“小小的歡喜”就夠,不用特別好,“挺好”足矣,生活沒有一帆風順,所以要歌頌歡樂。

所以,看似“標題黨”的劇名,其實非常符合劇的內容。通過精妙的劇名,觀眾也感受到創作者的用心良苦。

影視劇的改名潮,背後受哪些因素影響?

像《小歡喜》《都挺好》《歡樂頌》這類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作品,名字往往簡明扼要,直擊重點。比如《我的前半生》《我可能不會愛你》《何以為家》等,單看名字就基本可以確認整部作品的基調和主題。

去年的國產片黑馬《我不是藥神》,同樣是現實題材作品,講述藥店店主程勇從印度代購抗癌藥,從開始為斂財到後來良心發現的故事。

其實,在叫《我不是藥神》之前,該片還有過三個版本的名字,分別是《印度藥神》《中國藥神》和《生命之路》。

很明顯,最終版本的《我不是藥神》要比前三個名字更恰當。在印度代購藥品,救助中國患者,故事連接印度和中國,因此《印度藥神》和《中國藥神》都概括不全面;而《生命之路》雖然也符合影片內容,但名字過於文藝和空泛,讓觀眾抓不到重點。

《我不是藥神》既點明瞭“藥神”這一主題,“我不是藥神“則代表程勇心態的轉變,他到底是不是藥神,交給觀眾來評斷。

不管是因為內容還是政策,好的名字都需要反覆推敲,過往我們很多影視作品,都經歷過改名潮。除了《我不是藥神》《小小的願望》,影視Mirror記者整理部分改名影視劇如下: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從上表分析可得,改名原因各異,多為主創為內容所做的考量,也有出於營銷宣傳的考慮,還有的改名則基於政策的原因。

時裝劇改名,變得更加正能量,比如《復婚前規則》改為《咱們復婚吧》,《悲傷逆流成河》改為《流淌的美好時光》;古裝劇則有跟風引用古典詩詞作為名字的超流,比如《明蘭傳》改為《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長相依》改為《寂寞空庭春欲晚》等,引用古典詩詞顯得更有意境,但效果不一,改名的《明蘭傳》,掀起“知否熱”,但其他一些古裝劇用了古典詩詞作為名字,很多時候讓人有點不知所云。

前不久的《築夢情緣》,因為改名引起不小的爭議,原名《巨匠》非常正劇感,但《築夢情緣》則像瑪麗蘇的言情劇,引起觀眾不滿。

可見,改名是把雙刃劍,也是創作方、市場和政策三方之間的博弈。其實改名本無對錯,只是內容創作的一次調整,或為順應市場,或為政策趨勢,但無論如何,改名切不可為炒作而盲目跟風,這樣往往“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壞名字勸退觀眾,好名字令人叫絕

綜上可見,影視劇起名的確是一門學問。文章標題是決定打開率的重要指標,片名和劇名往往也是決定觀眾是否觀看的重要因素,不少影視劇便因為名字沒取好,勸退不少觀眾。

前文提到的《三傻大鬧寶萊塢》,是印度電影傳奇人物阿米爾汗的傑作,豆瓣評分至今高達9.2分。

但最初不少觀眾都因為片名被勸退,記得記者當初給身邊朋友安利這部影片時,著實費了很多口舌,最終朋友在百般推薦下終於看完之後,驚呼道,怎麼沒早點推薦?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中文譯名《三傻大鬧寶萊塢》傻里傻氣,其他版本的名字也沒好到哪去。

「Mirror頭條」影視劇起名的雙刃劍,藝術和通俗之間的平衡點


跟《三傻大鬧寶萊塢》有同樣問題的影視劇還有不少,比如《閃光少女》《墊底辣妹》《小蘿莉的猴神大叔》等。

很多影視劇名字看起來彆扭,一定程度上也在於文化上的差異,引進片的譯名尤其考驗起名者的功力。

比如《Waterloo Bridge》,如果直譯是《滑鐵盧橋》,但中文譯名《魂斷藍橋》,堪稱經典,觀眾一下子能夠從中體味到片中的哀婉愛情。

還有《Lolita》(《洛麗塔》),中文譯名《一樹梨花壓海棠》段位十分高超,取自蘇軾的詩詞,既符合影片內容,又將其中的曖昧和調侃氣息體現得淋漓盡致。

影視劇反映的是大眾文化生活,名字要在藝術和接地氣之間尋找到平衡點,既要有一定審美,又要講究通俗易懂。最重要的,名字必須貼合本身的內容和風格,這才是影視劇起名最優先考慮的問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