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來劇去,劇之常事,劇歡劇散,你喜歡就好

電視劇 法制 沸騰的靈感火花 2019-04-29

在經歷了《都挺好》《芝麻胡同》《老中醫》等熱播劇之後,我的"四月"就是一個劇慌期。

說實話,在寫頭條寫累了,空閒時,我也嘗試著去翻翻手機,看看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視劇,讓別人給自己推薦,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都是帶著期待去,失望而歸。好像最近沒有什麼電視劇能入我的"法眼"。

最近播放的《如果可以這樣愛》《推手》《黑暗者3》,與我想象的不一樣,沒有吸引到我,我都是看了個開頭,就放棄了,不一定是劇不好,個人偏好而已。

後來實在無法,又翻出以前的經典《大明王朝1566》去看了看,畢竟是老劇,沒有耐心,也半道作罷了。

劇來劇去,劇之常事,劇歡劇散,你喜歡就好

戲骨亮相

偶然看到頭條裡推薦的電視劇,有一部叫《因法之名》,挺熱播的,就去瞧了瞧。這下可不得了,喜歡上了。

演員有老戲骨李幼斌、張豐毅,還有中青年演員李小冉、石天琦等。這部劇主要講述,公安、檢察部門兩代人,對一樁17年的冤錯案件的糾正歷程。

我喜歡這種類型的影視作品。此劇吸引我的地方,有以下幾個理由:

劇來劇去,劇之常事,劇歡劇散,你喜歡就好

  1. 真實感人。此劇敘事不拖泥帶水,可謂一針見血,沒有小鮮肉的矯情做作,也沒有古裝劇的冗長囉嗦。實為挖掘人性和社會法制進步的真實艱難歷程。
  2. 血的代價。每一次社會變革,都是很多"有人心"的努力改變。無論是劇中的鄒雄、葛大傑對案件的認定,還是後來的鄒桐、陳碩對案件的懷疑,都體現了敬業果斷和正直聰明的政法形象。社會司法制度的侷限,讓他們都見證了代價,也承受了不完善的代價。許志逸冤殺妻子,仇慕犧牲,鄒雄車禍身亡,這一系列血的代價,就是把法制進程的接力棒,傳給了有正義感的年青人手裡,接續努力完善,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3. 破碎家庭。許家因殺妻案,童年的許子蒙目睹母親被殺場面,讓幼年的他就蒙上極大的陰影,讓他成年的過程充滿自卑和仇恨。特別是和奶奶一起生活,更加深了對其父親許志逸及全家人的仇恨,一生無法釋然。鄒桐的一句話:你總活在黑暗裡,不冷嗎?許子蒙卻說:不冷,習慣了。可見一個破碎的家庭對幼小心靈的負面影響有多大,再有才華也無法逃脫和彌補。另一個心裡不健全的是葛晴,從小目睹父親被歹徒綁架,陰影隨行成長,缺乏最起碼的安全感,內心執拗,強迫感情與許子蒙結婚,卻被人謀殺,終成遺憾。其實陳碩也身受其害,其母在他面前總是埋怨父親陳謙和懦弱無能,父母的不和與爭吵,讓他從小與父親就充滿了衝突。他們兩位雖然家庭完整,卻都不及從小失去父親的仇曙光,在刑警的路上,健康成長,把工作當作充實自己的武器,脫離開負面環境的汙染,為正義去搏擊,是他們的表率。

社會的進步,帶動了社會認識的覺醒,每一次社會變革都是人心的進步,想要正本清源必付出血的代價,但灌輸仇恨的心靈卻永遠活在黑暗裡,不能自拔。固有的思維已經跟不上時代的進步,老思想不能解決人性的本善,正義可能會遲到,但,正義一定會來。

劇來劇去,劇之常事,劇歡劇散,你喜歡就好

腳步在前進


體系的健全,需要幾代人的努力,人心的完善,不能拒絕懷疑,也禁不起好奇。

《因法之名》在故事和敘述上為後續情節作了一種頗具懷舊味道的鋪墊。破案線索的高度集中,讓故事在層層剝繭中展開,充滿了無限縱深的可能性,因而也對觀眾產生了具有懸念感的吸附力,值得一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