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

“到底是車企太樂觀,還是消費者太悲觀。”

文/宋雙輝

上半年全球車企都沒怎麼賺到錢,利潤創新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電動汽車上投入的成本太高。

電動汽車什麼時候能讓車企賺到錢,估計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答案。不過最近大眾汽車負責北美戰略的高級副總裁Reinhard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要來了。

小Tips:“引爆點”(The Tipping Point)是英國作家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種產品引發流行熱潮爆發的那一刻。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就是它的價格與燃油車持平的時刻,而這一刻的到來已經很近了,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得多。


"

“到底是車企太樂觀,還是消費者太悲觀。”

文/宋雙輝

上半年全球車企都沒怎麼賺到錢,利潤創新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電動汽車上投入的成本太高。

電動汽車什麼時候能讓車企賺到錢,估計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答案。不過最近大眾汽車負責北美戰略的高級副總裁Reinhard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要來了。

小Tips:“引爆點”(The Tipping Point)是英國作家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種產品引發流行熱潮爆發的那一刻。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就是它的價格與燃油車持平的時刻,而這一刻的到來已經很近了,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得多。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之所以大眾會有如此自信,是因為今年3月的大眾集團年會上公佈的電動化戰略目標——未來十年推出70款新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產量達到2200萬輛。

在Fischer看來,如此大規模肯定可以讓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大幅下探,與燃油車持平。比如5月大眾推出的第一款面向主流市場的純電動車ID3,在德國入門版價格不到3萬歐元,這已經和柴油版高爾夫一個水平了。


"

“到底是車企太樂觀,還是消費者太悲觀。”

文/宋雙輝

上半年全球車企都沒怎麼賺到錢,利潤創新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電動汽車上投入的成本太高。

電動汽車什麼時候能讓車企賺到錢,估計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答案。不過最近大眾汽車負責北美戰略的高級副總裁Reinhard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要來了。

小Tips:“引爆點”(The Tipping Point)是英國作家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種產品引發流行熱潮爆發的那一刻。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就是它的價格與燃油車持平的時刻,而這一刻的到來已經很近了,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得多。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之所以大眾會有如此自信,是因為今年3月的大眾集團年會上公佈的電動化戰略目標——未來十年推出70款新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產量達到2200萬輛。

在Fischer看來,如此大規模肯定可以讓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大幅下探,與燃油車持平。比如5月大眾推出的第一款面向主流市場的純電動車ID3,在德國入門版價格不到3萬歐元,這已經和柴油版高爾夫一個水平了。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而且一旦消費者們克服了對新事物的恐懼感就會發現,電動汽車是“真香”啊,算一筆賬就會發現,純電動車的使用成本也就是燃油車的一半,“我覺得不需要做太多工作說服消費者接受電動車。”

當然大眾自己的焦點小組調研也發現了一些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擔心,比如涉水後會不安全,比里程焦慮更嚴重的充電焦慮等等。


"

“到底是車企太樂觀,還是消費者太悲觀。”

文/宋雙輝

上半年全球車企都沒怎麼賺到錢,利潤創新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電動汽車上投入的成本太高。

電動汽車什麼時候能讓車企賺到錢,估計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答案。不過最近大眾汽車負責北美戰略的高級副總裁Reinhard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要來了。

小Tips:“引爆點”(The Tipping Point)是英國作家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種產品引發流行熱潮爆發的那一刻。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就是它的價格與燃油車持平的時刻,而這一刻的到來已經很近了,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得多。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之所以大眾會有如此自信,是因為今年3月的大眾集團年會上公佈的電動化戰略目標——未來十年推出70款新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產量達到2200萬輛。

在Fischer看來,如此大規模肯定可以讓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大幅下探,與燃油車持平。比如5月大眾推出的第一款面向主流市場的純電動車ID3,在德國入門版價格不到3萬歐元,這已經和柴油版高爾夫一個水平了。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而且一旦消費者們克服了對新事物的恐懼感就會發現,電動汽車是“真香”啊,算一筆賬就會發現,純電動車的使用成本也就是燃油車的一半,“我覺得不需要做太多工作說服消費者接受電動車。”

當然大眾自己的焦點小組調研也發現了一些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擔心,比如涉水後會不安全,比里程焦慮更嚴重的充電焦慮等等。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但是Fischer覺得這些都是小問題,畢竟100年前汽油還是藥店賣的稀有產品呢,現在光美國就擁有12.2萬個加油站,所以充電站的普及也會很快。


"

“到底是車企太樂觀,還是消費者太悲觀。”

文/宋雙輝

上半年全球車企都沒怎麼賺到錢,利潤創新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電動汽車上投入的成本太高。

電動汽車什麼時候能讓車企賺到錢,估計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答案。不過最近大眾汽車負責北美戰略的高級副總裁Reinhard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要來了。

小Tips:“引爆點”(The Tipping Point)是英國作家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種產品引發流行熱潮爆發的那一刻。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就是它的價格與燃油車持平的時刻,而這一刻的到來已經很近了,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得多。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之所以大眾會有如此自信,是因為今年3月的大眾集團年會上公佈的電動化戰略目標——未來十年推出70款新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產量達到2200萬輛。

在Fischer看來,如此大規模肯定可以讓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大幅下探,與燃油車持平。比如5月大眾推出的第一款面向主流市場的純電動車ID3,在德國入門版價格不到3萬歐元,這已經和柴油版高爾夫一個水平了。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而且一旦消費者們克服了對新事物的恐懼感就會發現,電動汽車是“真香”啊,算一筆賬就會發現,純電動車的使用成本也就是燃油車的一半,“我覺得不需要做太多工作說服消費者接受電動車。”

當然大眾自己的焦點小組調研也發現了一些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擔心,比如涉水後會不安全,比里程焦慮更嚴重的充電焦慮等等。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但是Fischer覺得這些都是小問題,畢竟100年前汽油還是藥店賣的稀有產品呢,現在光美國就擁有12.2萬個加油站,所以充電站的普及也會很快。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但是另一組針對消費者的調查數據卻沒有這位大眾副總裁所說的這麼樂觀。


"

“到底是車企太樂觀,還是消費者太悲觀。”

文/宋雙輝

上半年全球車企都沒怎麼賺到錢,利潤創新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電動汽車上投入的成本太高。

電動汽車什麼時候能讓車企賺到錢,估計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答案。不過最近大眾汽車負責北美戰略的高級副總裁Reinhard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要來了。

小Tips:“引爆點”(The Tipping Point)是英國作家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種產品引發流行熱潮爆發的那一刻。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就是它的價格與燃油車持平的時刻,而這一刻的到來已經很近了,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得多。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之所以大眾會有如此自信,是因為今年3月的大眾集團年會上公佈的電動化戰略目標——未來十年推出70款新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產量達到2200萬輛。

在Fischer看來,如此大規模肯定可以讓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大幅下探,與燃油車持平。比如5月大眾推出的第一款面向主流市場的純電動車ID3,在德國入門版價格不到3萬歐元,這已經和柴油版高爾夫一個水平了。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而且一旦消費者們克服了對新事物的恐懼感就會發現,電動汽車是“真香”啊,算一筆賬就會發現,純電動車的使用成本也就是燃油車的一半,“我覺得不需要做太多工作說服消費者接受電動車。”

當然大眾自己的焦點小組調研也發現了一些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擔心,比如涉水後會不安全,比里程焦慮更嚴重的充電焦慮等等。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但是Fischer覺得這些都是小問題,畢竟100年前汽油還是藥店賣的稀有產品呢,現在光美國就擁有12.2萬個加油站,所以充電站的普及也會很快。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但是另一組針對消費者的調查數據卻沒有這位大眾副總裁所說的這麼樂觀。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J.D.Power和SurveyMonkey兩大研究機構聯合進行的一項針對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對兩項新技術的信心指數並不高。

滿分100分的前提下,受訪的5270位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信心指數只有55分。這應該是投入了重金的汽車製造商們不願看到的結果。

受訪的消費者中68%從未使用過電動汽車;在擁有或租賃過電動汽車的受訪者中,75%的人表示會考慮再購買一輛電動汽車;而從未使用過電動汽車的人中,只有40%的人會考慮購買或租賃一輛電動汽車。


"

“到底是車企太樂觀,還是消費者太悲觀。”

文/宋雙輝

上半年全球車企都沒怎麼賺到錢,利潤創新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電動汽車上投入的成本太高。

電動汽車什麼時候能讓車企賺到錢,估計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答案。不過最近大眾汽車負責北美戰略的高級副總裁Reinhard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要來了。

小Tips:“引爆點”(The Tipping Point)是英國作家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種產品引發流行熱潮爆發的那一刻。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就是它的價格與燃油車持平的時刻,而這一刻的到來已經很近了,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得多。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之所以大眾會有如此自信,是因為今年3月的大眾集團年會上公佈的電動化戰略目標——未來十年推出70款新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產量達到2200萬輛。

在Fischer看來,如此大規模肯定可以讓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大幅下探,與燃油車持平。比如5月大眾推出的第一款面向主流市場的純電動車ID3,在德國入門版價格不到3萬歐元,這已經和柴油版高爾夫一個水平了。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而且一旦消費者們克服了對新事物的恐懼感就會發現,電動汽車是“真香”啊,算一筆賬就會發現,純電動車的使用成本也就是燃油車的一半,“我覺得不需要做太多工作說服消費者接受電動車。”

當然大眾自己的焦點小組調研也發現了一些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擔心,比如涉水後會不安全,比里程焦慮更嚴重的充電焦慮等等。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但是Fischer覺得這些都是小問題,畢竟100年前汽油還是藥店賣的稀有產品呢,現在光美國就擁有12.2萬個加油站,所以充電站的普及也會很快。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但是另一組針對消費者的調查數據卻沒有這位大眾副總裁所說的這麼樂觀。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J.D.Power和SurveyMonkey兩大研究機構聯合進行的一項針對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對兩項新技術的信心指數並不高。

滿分100分的前提下,受訪的5270位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信心指數只有55分。這應該是投入了重金的汽車製造商們不願看到的結果。

受訪的消費者中68%從未使用過電動汽車;在擁有或租賃過電動汽車的受訪者中,75%的人表示會考慮再購買一輛電動汽車;而從未使用過電動汽車的人中,只有40%的人會考慮購買或租賃一輛電動汽車。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對電動汽車的優勢方面的調研顯示,61%的人認為它更環保48%的人認為充電成本比加油更低,36%的人認為在家充電比出去加油更方便,33%的人認為電動汽車沒有噪音的體驗更好,30%的人認為電動汽車使用成本更低保養更簡單。

但是劣勢方面的數據更說明現階段的問題:64%的消費者認為充電設施缺乏是最大問題,59%的人有續航里程焦慮54%的人認為電動汽車價格太高51%的人認為充電時間太長

77%的受訪者認為,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應該達到300英里(482公里)以上74%的人表示他們只能接受的30分鐘以內充電200英里(321公里),顯然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電動汽車滿足不了這兩點需求。


"

“到底是車企太樂觀,還是消費者太悲觀。”

文/宋雙輝

上半年全球車企都沒怎麼賺到錢,利潤創新低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電動汽車上投入的成本太高。

電動汽車什麼時候能讓車企賺到錢,估計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答案。不過最近大眾汽車負責北美戰略的高級副總裁Reinhard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要來了。

小Tips:“引爆點”(The Tipping Point)是英國作家Malcolm Gladwell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種產品引發流行熱潮爆發的那一刻。

Fischer認為,電動汽車的引爆點就是它的價格與燃油車持平的時刻,而這一刻的到來已經很近了,比我們預想的要快得多。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之所以大眾會有如此自信,是因為今年3月的大眾集團年會上公佈的電動化戰略目標——未來十年推出70款新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產量達到2200萬輛。

在Fischer看來,如此大規模肯定可以讓電動汽車的生產成本大幅下探,與燃油車持平。比如5月大眾推出的第一款面向主流市場的純電動車ID3,在德國入門版價格不到3萬歐元,這已經和柴油版高爾夫一個水平了。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而且一旦消費者們克服了對新事物的恐懼感就會發現,電動汽車是“真香”啊,算一筆賬就會發現,純電動車的使用成本也就是燃油車的一半,“我覺得不需要做太多工作說服消費者接受電動車。”

當然大眾自己的焦點小組調研也發現了一些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擔心,比如涉水後會不安全,比里程焦慮更嚴重的充電焦慮等等。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但是Fischer覺得這些都是小問題,畢竟100年前汽油還是藥店賣的稀有產品呢,現在光美國就擁有12.2萬個加油站,所以充電站的普及也會很快。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但是另一組針對消費者的調查數據卻沒有這位大眾副總裁所說的這麼樂觀。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J.D.Power和SurveyMonkey兩大研究機構聯合進行的一項針對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對兩項新技術的信心指數並不高。

滿分100分的前提下,受訪的5270位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信心指數只有55分。這應該是投入了重金的汽車製造商們不願看到的結果。

受訪的消費者中68%從未使用過電動汽車;在擁有或租賃過電動汽車的受訪者中,75%的人表示會考慮再購買一輛電動汽車;而從未使用過電動汽車的人中,只有40%的人會考慮購買或租賃一輛電動汽車。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對電動汽車的優勢方面的調研顯示,61%的人認為它更環保48%的人認為充電成本比加油更低,36%的人認為在家充電比出去加油更方便,33%的人認為電動汽車沒有噪音的體驗更好,30%的人認為電動汽車使用成本更低保養更簡單。

但是劣勢方面的數據更說明現階段的問題:64%的消費者認為充電設施缺乏是最大問題,59%的人有續航里程焦慮54%的人認為電動汽車價格太高51%的人認為充電時間太長

77%的受訪者認為,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應該達到300英里(482公里)以上74%的人表示他們只能接受的30分鐘以內充電200英里(321公里),顯然目前市面上大部分電動汽車滿足不了這兩點需求。


純電動車普及難,只有55%的消費者對它有信心,充電難是首要原因


針對行業專家的調查結果也沒有那麼樂觀,專家預測電動汽車要達到10%的市場份額還需要至少5年時間,與燃油車平分秋色還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那麼問題來了,在沒有了補貼和政策優惠的背景下,你有多大興趣買一輛電動汽車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