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奕:未來用戶要的不是產品 是基於共享的服務

電動汽車 新能源汽車 轎車 自行車 蓋世汽車 2017-05-18
譚奕:未來用戶要的不是產品 是基於共享的服務

Gofun出行首席運營官 譚奕

感謝吳老師的介紹,感謝第一電動,感謝這次大會論壇給我這個機會過來跟大家做分享,我們拿到這個題目的時候,考慮到這個環節今天下午有電動汽車製造業,包括有上下游行業的同行,大家都是在行業裡面非常專業的人,分享這個環節我們講分時租賃或者共享汽車,如果講現在的數據,講有多少輛車去了多少城市大家未必感興趣車,這可能是作為車輛運營端自己必須修煉的內功,當然這是我們最核心的一個功力,我們目前來講分時租賃或者是我們講共享汽車的運營商,現在是衝在整個電動汽車應用市場的最前端,現在佔領著明顯一個優勢,當個人購買電動汽車的動力還沒有那麼十足的時候,能夠把車先跑起來、先用起來、先動起來,這些是電動汽車運營商這段時間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未來來講,從整個電動汽車運營的生態層面來看,也是這種運營商的存在和未來的服務,因為積累了這樣大量的運營數據運營經驗和對我們講對充電技術,特來電這邊也介紹了充電技術,包括對電池、造車等等的瞭解,未來我們除了講運營之外,可能會在車後的市場裡面延展的更多,今天想和大家從消費端做一個簡短的分析,因為我過去從消費市場出來,我認為目前共享汽車的應用端和消費市場特別相關,只有車被用了,車才能真正的被專起來,車才能夠賣出去。

第一個,大家都問車到底拿來用還是拿來賣的?過去中國的燃油車銷售量逐年增加,因為拿來賣,因為買的人多,新能源汽車說我們是一個彎道超車必然的過程,為什麼新能源汽車出來以後買得人少?嘗試的人少呢?因為它是新生事物,再加上我們的基礎設施,對於新能源來講,我們造車企業造了這麼多車,和未來這麼多傳統企業轉型進入這個行業,我們對於主機廠來講,是先把它賣掉還是用起來?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因為消費行為的改變可能需要幾萬億,或者是還高的教育費用,真正一個改變消費習慣的撬動點就是變成用戶,如果形成用戶之後改變他的消費習慣容易很多,市場就是這樣的。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分時租賃很多年,發展很早,比如說智能手機的推廣,最近這一兩年這都不是問題,在推廣的過程當中,去年或者前年更早的時候,那個時候不敢叫共享汽車而是分時租賃,因為你講共享汽車大家不知道你做什麼的,你講分時租賃大家想很久想為什麼叫分時租賃,現在才叫共享汽車,你只要把車推出去,特別年輕人接受起來非常快,大家知道在資本是投了多少錢做共享單車,能騎自行車用來駕駛是一樣的道理。

對於消費市場的教育轉化需要很長時間,對於最近幾年的階段,當大量的傳統制造業轉向新能源製造業的時候,到底這個車是拿來賣還是拿來用的。

大家很清晰,整個全球汽車電動化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在一線城市,我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在做車之前,我覺得我還沒有那麼深的感受,從做了共享出行,尤其這幾年接觸消費人群越來越多的時候,消費者對車的認識非常不一致,一二線城市的出行習慣和三四線城市的消費人群的消費習慣完全不同,現在後臺的數據經常有表明目前高頻使用這些車輛的人群,他們到底是有車還是沒有車,他們因為沒有車開這個車,還是因為有了車之後不願意開自己的車才開這個車,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我們發現在一線城市超大城市出行不是一種愉悅了,每次出行是痛苦的,因為目前的出行模式,無論是公交體系或者是代駕或者是自駕的模式,有人服務的模式,或者是行走,跟天氣相關。從A地到B地的過程當中,消費者不像過去是愉快的過程,而是為了完成一個完整的行程。

一線城市來講,買一輛車去養這輛車和拿它當交通工具,他對整個過程並不是很愉快,因為它的成本很高,第二他對整個資源佔用非常嚴重,完成自己出行活動當中有自己的方式,有時候在城市買一輛車是一個負擔,中國這麼多分層的城市裡面,做出行服務和車輛投放的時候,城市之間的使用方式和理解不同,在北京認識幾個朋友在週末他們把車停在小區地面的位置上,到週末的時候特別髒,他說不敢洗車,因為一旦開出去就被別人佔了。我們講在超大型城市車來拿來做位移的,從一個停車場到另一個停車場,所以未來車型選擇是多品牌、多渠道、多形式。

這是國外的一個研究,共享出行是介於公共交通出行和這種自駕之間的一種模式,他其實是在提供出行服務和公共出行服務以及自己有私家車的基礎上來講有一個居中的位置。我們這個行業裡面來講,有些人採用自由流動性模式,還有固定場站點對點之間的模式,現在Gofun就是用這種點對點之間的模式,我們會實施多點和自由停放的模式。

我們講既然叫共享汽車,共享有什麼概念嗎?真正和共享有什麼意義嗎?真正的共享我們講是一個供給端和需求端的關係,歐美是因為供給端和需求端是平衡的,在中國我們知道他的這種需求關係其實並不是一致的,因為中國什麼都是稀缺的,中國是資源稀缺型,房子一出來一搶大家都需要排隊,產品是稀缺的都去排隊,共享汽車在中國創造更多的需求端和供給端,如果我們做共享汽車,在現在這個階段,我們究竟在一個城市裡面去通過一個平臺讓更多的資源進到這個裡面提供服務還是在一些細分市場細分人群先使用先發展起來,這是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

我們Gofun在中國整個共享環境下,希望先在一定的城市裡面,先和城市內一定的消費人群當中創造一定的使用習慣,先滿足一部分人群的使用,所以並不能夠讓共享汽車像單車一樣在一個城市裡面投放沒有節制或者沒有限度沒有數量的發展,所以階段來講的話,目前只在16個城市,年底在20個城市,而且一個城市的投放數量平均都是800-1000或者1000以上,滿足一個城市的基本出行人群的服務或者特定人群的出行服務。

所以,經常討論的是在國外有研究說共享汽車能取代私家車,到底能不能取代私家車?我想目前做不到,目前這個階段,私家車和共享汽車爭路權的過程,什麼時候可以做到這一點我覺得需要時間,我預計2020年的時候,當一輛共享汽車密度和數量達到一定量級的時候,相對來講可以服務更多的人群,2025年、2030年密度增多的時候,當一輛車替代15輛車的時候,這個時候真正共享的概念和意義就發生了,未來有一天我們在城市裡面可能不再買一輛私家車而是採用共享汽車出行的。

未來,用戶要的不是產品,而是服務,是基於共享的使用,而不是基於佔有的使用。這是我前兩天說到一個小視頻,雖然是虛幻但是很有意義,和大家分享一下就結束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

(播放視頻)

這是前幾天剛剛收到的一個小視頻,這是虛幻的不是真科技,有可能未來是黑科技,未來的出行方式是怎樣的?就是全場景化、無縫接駁,全智能化、無痕化、無人化,謝謝!

(本文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嘉賓審核!)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