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溼地公園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溼地公園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黑土地上的馬鈴薯。馬鈴薯是德國人不可須臾缺少的食糧

在東部大地的每次行走,都會帶來心靈的巨大沖擊

在德國東部鄉鎮穿行,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這裡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對大城市的生活體驗甚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幾十年,認識的人就那麼多,熟悉的地方就那麼大,視野是何等的有限,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溼地公園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黑土地上的馬鈴薯。馬鈴薯是德國人不可須臾缺少的食糧

在東部大地的每次行走,都會帶來心靈的巨大沖擊

在德國東部鄉鎮穿行,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這裡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對大城市的生活體驗甚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幾十年,認識的人就那麼多,熟悉的地方就那麼大,視野是何等的有限,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溼地公園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黑土地上的馬鈴薯。馬鈴薯是德國人不可須臾缺少的食糧

在東部大地的每次行走,都會帶來心靈的巨大沖擊

在德國東部鄉鎮穿行,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這裡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對大城市的生活體驗甚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幾十年,認識的人就那麼多,熟悉的地方就那麼大,視野是何等的有限,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溼地公園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黑土地上的馬鈴薯。馬鈴薯是德國人不可須臾缺少的食糧

在東部大地的每次行走,都會帶來心靈的巨大沖擊

在德國東部鄉鎮穿行,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這裡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對大城市的生活體驗甚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幾十年,認識的人就那麼多,熟悉的地方就那麼大,視野是何等的有限,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無數個這樣的鄉村,構築了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基礎

然而,正是無數個這樣的鄉村,構築了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基礎,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思維習慣、歷史發展和生活方式。

走遍東部河山,我們矚目更多的是遙遠的過去,耳畔響起的是古羅馬士兵的吶喊聲和普魯士軍隊的腳步聲,敲擊心胸的是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短促感。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溼地公園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黑土地上的馬鈴薯。馬鈴薯是德國人不可須臾缺少的食糧

在東部大地的每次行走,都會帶來心靈的巨大沖擊

在德國東部鄉鎮穿行,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這裡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對大城市的生活體驗甚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幾十年,認識的人就那麼多,熟悉的地方就那麼大,視野是何等的有限,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無數個這樣的鄉村,構築了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基礎

然而,正是無數個這樣的鄉村,構築了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基礎,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思維習慣、歷史發展和生活方式。

走遍東部河山,我們矚目更多的是遙遠的過去,耳畔響起的是古羅馬士兵的吶喊聲和普魯士軍隊的腳步聲,敲擊心胸的是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短促感。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矚目更多的是遙遠的過去。德國東部維滕堡,馬丁-路德開始宗教改革的地方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溼地公園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黑土地上的馬鈴薯。馬鈴薯是德國人不可須臾缺少的食糧

在東部大地的每次行走,都會帶來心靈的巨大沖擊

在德國東部鄉鎮穿行,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這裡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對大城市的生活體驗甚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幾十年,認識的人就那麼多,熟悉的地方就那麼大,視野是何等的有限,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無數個這樣的鄉村,構築了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基礎

然而,正是無數個這樣的鄉村,構築了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基礎,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思維習慣、歷史發展和生活方式。

走遍東部河山,我們矚目更多的是遙遠的過去,耳畔響起的是古羅馬士兵的吶喊聲和普魯士軍隊的腳步聲,敲擊心胸的是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短促感。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矚目更多的是遙遠的過去。德國東部維滕堡,馬丁-路德開始宗教改革的地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秋雨瀟瀟,漫步古城牆下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溼地公園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黑土地上的馬鈴薯。馬鈴薯是德國人不可須臾缺少的食糧

在東部大地的每次行走,都會帶來心靈的巨大沖擊

在德國東部鄉鎮穿行,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這裡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對大城市的生活體驗甚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幾十年,認識的人就那麼多,熟悉的地方就那麼大,視野是何等的有限,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無數個這樣的鄉村,構築了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基礎

然而,正是無數個這樣的鄉村,構築了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基礎,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思維習慣、歷史發展和生活方式。

走遍東部河山,我們矚目更多的是遙遠的過去,耳畔響起的是古羅馬士兵的吶喊聲和普魯士軍隊的腳步聲,敲擊心胸的是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短促感。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矚目更多的是遙遠的過去。德國東部維滕堡,馬丁-路德開始宗教改革的地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秋雨瀟瀟,漫步古城牆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柏林東部澤洛Seelow的蘇軍烈士墓,蘇聯紅軍攻克柏林途中在此有一場激戰

對於人類長河來說,幾十年德式社會主義的歷史只是曇花一現。時空漫漫,曾經引以為傲的往昔,現在只是作為一杯酸中帶澀的酒,在茶餘飯後被人偶爾提起和回味,正所謂:“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不爭的事實和永恆的真理是,歷史在繼續,人類仍繁衍,風兒照常吹過,星空依然閃爍。

"

我們為什麼對德國東部情有獨鍾?

隨著東西德統一,聯邦德國首都由波恩遷到柏林。德國聯邦政府機構及各國駐德國大使館也陸續遷往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遷都後在柏林新建的聯邦德國總理府

中國大使館是1999年底遷到柏林的,館舍原為東德“自由德國工會聯盟”總部辦公大樓,統一後1990年改作“柏林會議中心”。1999年中國政府購得這座多功能建築後,經過近兩年的全面改造,使其煥發出勃勃生機,以簡潔明快,莊重時尚的風格,成為柏林施普蕾河畔一道靚麗的景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位於波恩的中國大使館舊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筆者2000年初抵達這座尚待裝修的中國大使館“新址”工作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裝修一新的位於柏林施普蕾河畔的中國大使館

因柏林坐落在德國東部,在使館工作的幾年時間裡,緊張忙碌之餘,利用週末和節假日的空閒,駕著車改後的私家車,我們去了很多地方。每次的路途有近有遠,日積月累下來,竟然幾乎跑遍了東部,這裡1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地方留下了我們的身影。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土豆花盛開的季節,我們在東部的田野裡

用雙腳丈量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德國東部的變遷

每次開車駛離柏林,我們不僅以旅遊者身份去休閒和觀光,而且以外交官視覺去觀察和思考。我們非常鍾情鄉村道路而儘量不走高速公路,為的是在曲徑通幽中感受一次又一次的啟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鍾情鄉村道路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白雪皚皚的冬季,森林中好像演繹著白雪公主的故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陽光燦爛的夏季,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散發著特殊的味道

我們用雙腳丈量著德國東部的土地,用雙眼觀察著德國東部的變遷,我們的胸中激盪著時代的風雲,更流淌著生命的河水。

20世紀80年代末,柏林牆倒塌,民主德國與聯邦德國合併,成為一個國家。統一後的德國用的是西德的國名,即聯邦德國。

當時我們夫婦恰好在德國西部留學,親身經歷了這一不平凡的歷史時刻。

一開始東部還和西部談統一的條件,但東德民眾變得越來越急不可耐,要求儘快統一的呼聲和壓力, 使民主德國臨時領導人失去了談判籌碼,按照有些學者的話,名義上的統一變成了實際上的兼併。

德國在和平狀態下完成了統一,當時的聯邦總統魏茨澤克發表了深情款款的講話:“我們能在沒有政府合約協定,沒有憲法約束及議會決議的情況下,溫馨完成統一大業,這是多麼美好的事。它如實體現了良好的國民素質。”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西柏林邊界打開當日,東德居民浩浩蕩蕩湧進西柏林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當年民主德國生產的最受歡迎的特拉比Trabi小轎車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歡呼終於可以過上西德人的日子;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高唱國歌慶祝國家統一的時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民主德國的人們欣喜若狂,聯邦德國的人們大喜過望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頭攢動,激情洋溢,歡慶德國統一的場景

統一時,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用不了多久整個東部就會一派繁榮,同時也向西部居民保證,統一後不會增加個人的稅收負擔,因為聯邦德國有巨大的財力可供支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聯邦德國總理科爾冒著大雨在勃蘭登堡門向東部居民許諾

事後多年,一些德國人認為,科爾總理給東、西部居民撒了一個彌天大謊,事實並非像他所說的那樣簡單,政治家熱衷建功立業和青史留名,只要能結束分裂局面和完成統一大業,什麼話都可以說,而代價卻需要老百姓來付。

在東部不同的城鎮裡,感受著那裡或快或慢的脈搏跳動

德國東部規模稍微大點的城鎮我們幾乎都去過,心中可以默默地列出她們一長串的名字,名字的後面則是或明或暗、或深或淺的畫面。

我們對名勝古蹟懷有特殊情感,凡是能查得出的歷史文化名城,我們都前往拜訪,併為久遠的歲月和傳說的故事而激動。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什未林宮,如同“待字閨中”的美少女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萊茵斯貝格,被譽為“情人們的聖地”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德累斯頓,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薩”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埃爾福特,被譽為德國的羅馬或“多塔之城”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尼娜修道院,人跡罕至但卻歷史悠久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古城Templin,這裡有勃蘭登堡州保存最為完整的城牆

有時候我們專走鄉村小鎮,那次先後去了柏林東部的Spreenhagen、Marktgrafpieske和Neuendorf im Sande 。所到之處,很少能見到人,只在田野上碰到過幾個孩子,至於商店則因為週日而一律關門,想找個喝咖啡的地方都沒有。事實上,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這種寂寥的場景並非個別現象

德國東部寂寥的原因

中國有句老話叫“不破不立”,統一後,東部原有的產業部門和經濟結構被迅速“破”掉,但“立”卻遲遲沒有跟上。政府最初設想的“西部產業東移”計劃,因東部地區在人員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等方面迅速接近西部水平,從而在人力成本方面喪失了競爭優勢,大多數西部企業按照市場轉移規律,跳過了德國東部而直接進入波蘭、捷克等成本更低的東歐國家。

德國東部實際上呈現著“產業空殼化”現象,經濟的不景氣造成年輕人大量西流,加之生育率持續下降,導致好多城市和鄉村都出現“只見老翁面、難睹少壯顏”的情景,這種缺乏活力的狀況實在令人悲嘆。

德國東部和西部的家庭模式有很大不同,這種不同大大出乎常人的意料之外。

下面的事實令人吃驚:

第一,在傳統上實行社會主義的東部,單親家庭和未婚同居家庭( 社會學家把這兩類家庭稱之為替代家庭 )竟占主導地位,而在二戰後實行資本主義的西部,父母加子女這樣的傳統家庭卻一直佔統治地位。

第二,東部多為獨生子女家庭,而西部多為多子女家庭,尤以雙子女家庭最多 。

第三,東部未婚同居佔到了家庭總數的三分之一,而西部則只有五分之一。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西部多為傳統家庭和多子女家庭

撇開東西部的差異,就全德範圍來看,家庭數量及結構已發生了明顯變化。

以1996-2006年這10年為一個週期分析,家庭數量由943萬個減少到876萬個,差不多減少了7%。在家庭數量減少的大前提下,傳統家庭的比例在下降,由81%下降到74%,而替代家庭的比例則由19%上升到26%。

並不是所有家庭都有子女,有的有,有的則沒有。有子女的家庭中,53%有一個孩子,36%有兩個孩子,只有11%的家庭有三個以上的孩子。

從人口擁擠的中國都市來到德國,對這份城鎮冷清很不習慣,也不理解。其實,歐洲各國情況和德國差不多,人口相對分散其實也是他們追求的一種境界。

昔日繁華已經落盡,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行走在東部大地,既為其姿態萬千的自然美景以及人們生活的明顯改善而陶醉,也為一些地方的衰落不堪而難過,繁華已經落盡,令人默然無語。

一些地方的大街上很少能見到行人,不少地方的基礎設施維修明顯滯後。在鄉村地帶,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隨處可見,那裡的飼養場空空如也,農機院雜草叢生,一切都在風雨中悄然逝去,無法挽留。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破敗凋零的農業生產合作社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空空如也的飼養場,雜草叢生的農家院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大街上難見行人,道路維修滯後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去樓空,昔日繁華已經落盡

兩德統一快30年了,東部有些地方不僅未出現老百姓希望看到的繁榮,西部居民也不得不從每月工資中扣除一定的“互助捐”用於支持東部建設。除此之外,西部每年要拿出財政收入的4%來扶持東部的發展,這筆資金大部分用於發放工資、失業救濟、醫療保險和養老金,真正用於發展生產的不到20%。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歲月悠悠,人們只能在唏噓中追憶往事

毋容置疑,國家的轉移支付大大改善了東部的基礎設施條件

其實,德國東部有不少地方,尤其是歷史文化名鎮,統一後,國家投入很大,道路、通訊、商場、醫院、學校、居民區等,發達程度甚至高於西部,這一點給人的印象同樣非常深刻,看不到這些,說明戴著有色眼鏡或抱有偏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統一後新建的萊比錫展覽中心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藍天白雲下的人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農民家院子裡的游泳池。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溫泉療養院

不過,實話實說,與西部相比,東部總體上仍有不小差距,這種差距,可以從多方面衡量,但集中表現似乎就是活力不足和人氣不旺。看來,要把東部建成西部的樣子,至少還需要經過一代人的努力。

護道大樹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最有資格評說今昔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那是歲月的記錄,越是鄉村地帶,這種樹就越粗越高越大。巨大的傘狀樹冠互相交織,構成夏季翠綠的旅遊長廊,車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給人印象最深的景觀是道路兩旁成排的大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行其中,猶如在歷史長河裡漫步,無盡的感慨充滿胸間

時代已經變遷,唯有大樹訴說著往昔的喧鬧和輝煌。樹下的道路為統一後重修,路面平整而硬實。作為歷史的見證,我們認為大樹最公道,因為統一前後的自然氣候並無兩樣,大樹生長的自然規律也沒有受到干擾,它們依然守候在原來的地方,因而最有資格評說道路質量、交通流量、轎車樣式和車中飄出音樂的今昔變遷。

穿行在東部的田野村莊,可以看到這裡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沒有我們那種人凌駕於自然之上的氣氛,就這一點而言,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如此想來,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當教育、醫療、商場等服務體系非常發達時,即使處在鄉村也不怕生活不方便。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到處是森林和牧場,人與自然融為一體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東部和西部同樣讓人賞心悅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歐洲的生活環境更接近於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是自然接納了人而不是人改造了自然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溼地公園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黑土地上的馬鈴薯。馬鈴薯是德國人不可須臾缺少的食糧

在東部大地的每次行走,都會帶來心靈的巨大沖擊

在德國東部鄉鎮穿行,對人生有了新的感悟。這裡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對大城市的生活體驗甚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幾十年,認識的人就那麼多,熟悉的地方就那麼大,視野是何等的有限,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有些人世代守著自己的家園,很少到外邊和遠處去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人生是何等的簡單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無數個這樣的鄉村,構築了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基礎

然而,正是無數個這樣的鄉村,構築了一個國家傳統文化的基礎,影響著一個民族的思維習慣、歷史發展和生活方式。

走遍東部河山,我們矚目更多的是遙遠的過去,耳畔響起的是古羅馬士兵的吶喊聲和普魯士軍隊的腳步聲,敲擊心胸的是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短促感。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我們矚目更多的是遙遠的過去。德國東部維滕堡,馬丁-路德開始宗教改革的地方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秋雨瀟瀟,漫步古城牆下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柏林東部澤洛Seelow的蘇軍烈士墓,蘇聯紅軍攻克柏林途中在此有一場激戰

對於人類長河來說,幾十年德式社會主義的歷史只是曇花一現。時空漫漫,曾經引以為傲的往昔,現在只是作為一杯酸中帶澀的酒,在茶餘飯後被人偶爾提起和回味,正所謂:“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不爭的事實和永恆的真理是,歷史在繼續,人類仍繁衍,風兒照常吹過,星空依然閃爍。

曾經的德式社會主義已繁華落盡,東部十萬裡山河訴說著變遷

德國東部的雪後傍晚,敲擊心胸的是歷史的滄桑感和人生的短促感

我們在這10萬平方公里的東部熱土上,結識了很多人,聽到了很多故事,他們曾經輝煌過,也曾經落魄過,但他們都選擇了“向前看”......

聲明:文中部分照片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速聯繫,以便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