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于右任(1879.04.11—1964.11.10)




祖籍涇陽縣鬥口於村的國民黨元老於右任(1879.04.11—1964.11.10)先生被譽為“名儒名將兼名士”, 他的一生經歷豐富,擁有報人、政治家、書法家、教育家等多重身份,他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時期的重要先驅,被稱作“一代草聖”的書法家,同時,他還是中國近代教育的奠基人,一生參與創辦了復旦大學、上海大學、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著名大學,在中國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並且影響深遠。

南走上海 創辦復旦

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于右任早年短裝散發照




于右任原名伯循,祖籍陝西涇陽縣鬥口於村,1879年4月11日出生在父親經商的三原縣東關河道巷。于右任早年在涇陽縣味經書院、崇實書院,三原縣宏道書院以及西安關中書院求學時期,被陝西學政葉而愷譽為“西北奇才”,受當時維新思想影響,他思想進步,傾向革命,在其詩集《半哭半笑樓詩草》中有“女權濫用千秋戒,香粉不應再誤人”的詩句,影射慈禧擅權專政,誤國誤民。

詩集印行後,陝西巡撫以“倡言革命、大逆不道”之罪名,命三原知縣緝拿于右任,由於提前得知消息,于右任潛逃武漢,輾轉上海,隱藏在涇陽好友、吳宓之父吳建寅寓居上海的家中。待風聲稍平後,1904年春,于右任結識近代教育家馬相伯,並進入其任校長的震旦公學讀書。

震旦公學當時為外國耶穌會勢力控制,為了擺脫教會對師生思想的鉗制,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學學生脫離震旦,擁戴馬相伯在吳淞創辦復旦公學。校名擷取自《尚書大傳·虞夏傳》“卿雲爛兮,糾縵縵兮;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兩句中的“復旦”二字,本義是追求光明,表示不忘“震旦”之舊,寓含自主辦學、復興中華的意義。9月14日,復旦正式開學。

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擔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交通部次長時期的于右任




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于右任與老師馬相伯



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民國時期的復旦大學




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現在的復旦大學




復旦公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寄託當時中國知識分子自主辦學、教育強國的希望。因為在創校初時期所作的巨大貢獻,于右任被複旦校友親切的稱為“復旦的孝子”。

1917年,復旦公學改為私立復旦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後,學校內遷重慶北碚,並於1942年元旦改為“國立”;1946年遷回上海江灣原址;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復旦大學成為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1959年成為全國重點大學。2000年,原復旦大學與原上海醫科大學合併成新的復旦大學,成為僅次於清華、北大的全國著名高等學府。

國共合作 創辦上大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為加速培養更多的共產黨幹部,中共中央決定創辦一所幹部高等院校,中共早期領導人陳獨秀曾與李大釗等人多次醞釀籌劃。

1922年,在國共合作的歷史大背景下,于右任將剛成立不久的東南高師改名為上海大學並題寫校牌。1922年10月23日,上海大學成立,《民國日報》刊登啟事:“本校原名東南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因東南兩字與國立東南大學相同,茲從改組會議議決變更學制,定名‘上海大學’。公舉于右任先生為本大學校長。”邵力子(當時是中共黨員)出任副校長。

1923年,在李大釗推薦下,共產黨人鄧中夏任總務長(後改稱校務長),瞿秋白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校務工作主要由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人所主持。

學校的目標是有系統地研究社會科學和發展形成新文藝系統,培養社會科學和新文藝方面的幹部,以達到改造社會的目的。社會學系逐漸成為學校最大的系,該系以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為主。

學校還舉辦特別講座,邀請社會名流和專家學者或上大教師做專題講演。校長於右任放手起用共產黨人和進步人士,又先後聘請蔡和森、張太雷、李漢俊、惲代英、沈雁冰、鄭超麟、任弼時、安體誠、李季、蔣光慈、楊賢江、蕭楚女、田漢、蕭樸生、鄭振鐸、高語罕、張秋人、胡樸安、周建人、俞平伯、趙景深、朱光潛、朱自清、劉大白、周越然、豐子愷、黃葆鉞、章太炎、胡適、郭沫若、吳玉章、施存統、謝六逸、徐蔚南、李仲幹、馮子恭、陳抱一、葉聖陶、曹聚仁、方光燾、蔣光慈等到校任職任教。

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民國時期上海大學學生運動照片




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現在的上海大學




1923年期間,孫中山、李大釗、廖仲愷、汪精衛、劉仁靜、胡漢民、戴季陶等曾來校演講,為上大的發展注入巨大推動力。孫中山希望上大辦成“以貫徹吾黨之主張,而盡言論之職責”的革命學校。1927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上海大學被國民黨當局強行關閉。

于右任在國共合作大背景下擔任校長的上海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參與創辦的第一所高等學校,集中眾多共產黨員,成為中共早期在上海一個重要活動據點,一批國共兩黨領導人和革命骨幹曾任職、任教、就學於此,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以及南洋、日本、越南、朝鮮等地,時有“武有黃埔,文有上大”之稱。

這所革命學校以“養成建國人才,促進文化事業”為宗旨,從1922年秋到1927年春,培育了近兩千名人才,併為黃埔軍校和和莫斯科中山大學輸送了一大批學生。

上大學生中有很多都成了政治和文化名人,如王稼祥、博古、楊尚昆、李碩勳、趙君陶(李碩勳的妻子)、丁玲、劉華、何秉彝、楊之華、陽翰笙、施蟄存、戴望舒、孔另境、李伯釗、劉披雲、樑披雲、張琴秋、匡亞明、譚其驤、羅爾綱、李平心、柯柏年、何挺穎、郭伯和、顧作霖、袁牧之、葛琴、孟超、曹淵、許繼慎、關嚮應、龍大道、高爾柏、張治中、邱清泉、龍康莊、張崇文、王劍虹、翁澤生、餘澤鴻、王步文、張景曾、王逸常、曹軼歐、張仲實、王亞璋、許心影、薛卓漢、洪朝宗、謝雪紅、林木順、蔡孝乾、莊泗川、徐夢秋、王新衡、韓步先、李士群、康生、陳伯達、饒漱石等。

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復旦大學分校:上海外國語學院分院、華東師範大學儀表電子分校、上海科學技術大學分校、上海機械學院輕工分院、上海市美術學校的基礎上覆辦上海大學。

1994年5月27日,上海工業大學、上海科學技術大學、上海大學、上海科技高等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為新的上海大學,首任校長錢偉長。現在的上海大學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情繫桑梓 創辦西農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我國農科大學和農業專門學校迅速發展,但主要分佈於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游,在北方和西北地區未有大的發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中華民族處於風雨飄搖的災荒戰亂年代,外有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國內饑荒遍野,尤其是西北連年苦旱,民不聊生。

在國家和民族危亡之際,以于右任為代表的大批有識之士極力主張“開發西北”,“建設西北”。1932年10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通過於右任、戴傳賢等人“籌建建設西北專門教育初期計劃”議案,成立了“籌建建設西北專門教育委員會”。

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于右任(中留長鬚者)踏勘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校址照片




1932年12月,“籌建建設西北專門教育委員會”更名為“建設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籌備委員會”。委任於右任、張繼、戴傳賢、王世傑、王陸一、王英榆、朱家驊、辛樹幟、吳敬恆、李石曾、沈鵬飛、邵力子、焦易堂、楊虎城、褚民誼等十五人為委員。公推于右任、張繼、戴傳賢為常務委員。委員會辦公處設在國民政府教育部,籌劃創建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

1933年1月起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籌委會開始採擇校址,于右任親自率隊踏勘,最終選擇武功縣西的張家崗(今楊凌)。他提出了學校定址張家港的理由:

其一,此地乃古周原餘脈,后稷教稼故地,歷史意義深遠。

其二,由北而南三道原,便於農作物試驗,渭河草灘堪為牧場,深入秦嶺可開展森林研究。

其三,張家崗氣勢雄偉,隋文帝,唐太宗之遺蹟昭然可考,化物蔚然。

其四,隴海鐵路將從校前經過,交通較為便利。

1933年7月,學校籌委會在武功成立籌備處,王玉堂任學校籌備主任,開始購買土地,採辦建築材料,進行各項工程。

1934年3月學校籌委會公推于右任為校長,1934年4月20日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教學大樓(現北校區三號教學樓)在張家崗隆重奠基,標誌著我國西北現代農業教育和科技事業自此開篇。

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民國時期的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教學大樓




他參與創建三所大學:2所為一流大學,1所是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現在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938年7 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與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農學院、河南大學農學院畜牧系合併,成立國立西北農學院。

1949年建國後更名為西北農學院。1985年經原農牧漁業部批准,學校更名為西北農業大學。

1999年9月,經國務院批准,由原西北農業大學、西北林學院、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 科學研究所、陝西省農業科學院、陝西省林業科學院、陝西省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單位合併組建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現在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于右任先生一生為我國現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優秀人才培養作出了巨大貢獻,由他所創立和資助的學校不僅在國難時期發揮了巨大作用,他一生身體力行辦教育的方針思想更是後來人的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至今仍給致力於教育的人士以無盡的啟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