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全國最優科技創新環境

大學 經濟 華大基因 十三五 深圳新聞網 2017-06-01

深圳商報評論員

今天是首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在此對全市科技工作者表示熱烈祝賀!

一年前的今天,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隆重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發出向世界科技強國進軍的號召。設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就是要凝聚8100萬科技工作者的力量,為實現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砥礪前行!

1978年3月18日,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主持召開了被科學界稱為“科學的春天”的全國科學大會。小平同志明確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現在,又一個“科學的春天”已經到來,期待廣大科技工作者牢記使命責任,為建設科技強國發揮出“第一生產力”的寶貴力量!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廣東做到“四個堅持、三個支撐、兩個走在前列”。深圳是國家創新型城市,是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也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確定的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深圳同樣應當走在前列;培養、吸引、造就高層次創新人才,深圳也當為全國探索更多經驗。對此,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偉中提出,深圳“要大膽探索,銳意改革,更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實行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加快補齊教育、醫療等短板,深化服務型政府建設,努力營造全國最優科技創新環境”。

30多年前,深圳的吸引力造就了“孔雀東南飛”的盛景;現在的深圳,正在努力培育人盡其才、人才輩出的政策環境和社會土壤,營造“全國最優科技創新環境”。

深圳在不斷釋放改革活力,增強對科技人才的吸引力。這些年深圳出臺了不少人才政策,去年3月,市委常委會通過的《關於促進人才優先發展的若干措施》,內容多達20個方面、81條、178個政策點。其中特別針對高層次人才尤其是尖端人才總量不足的問題,提出了實施傑出人才培育引進計劃、深化和拓展“孔雀計劃”、設立“引才伯樂獎”等眾多措施。這份文件大大方便了高層次人才進行自我評估,讓他們清楚地知道深圳能給他們多大的支撐、他們將獲得多大的舞臺。

深圳有多種多樣的創新平臺,承載各種創新人才。近年來,深圳的基礎研究和源頭創新突飛猛進、成果斐然,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設計了一套扶持支持新型科研機構在深圳發展的制度,催生了以華大基因、光啟研究院等一批被稱為“四不像”的新型科研機構,深圳還在不惜成本引進更多國內外著名高校來深辦學。此外,深圳90%的創新資源集中在企業,華為、騰訊、大疆、柔宇等一大批高科技企業層出不窮,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已經飈升到8000多家。只要是人才,就一定能在深圳找到用武之地。

針對人才的各類訴求,深圳在不斷補短板、創優勢。比如,要吸引高層次人才,就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這也是美國硅谷成為創新之都的一個關鍵。深圳正在強化知識產權的保護,讓創新成果得到完善的法律保護和豐厚的經濟回報;深圳提出的安居措施,不僅覆蓋院士等高精尖緊缺人才、博士後等基礎研究人才,還覆蓋到高校畢業生等中初級人才、工匠等技能人才。宜居宜業,深圳正在成為一座讓人才來了能留下的城市。

深圳有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有包容多元的城市文化,更有打造“全國最優科技創新環境”的雄心與努力……

在這個“科學的春天”裡,深圳會是其中最美的風景。

廣大的科技工作者們,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已經吹響,激情燃燒的時代已經來臨,深圳歡迎你!來源:深圳商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