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

2019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即將完成,從各省市情況反饋來看,總體錄取情況平穩,符合預期。然而也有一些地區一本滑檔率比較高,大量的高校和專業出現志願徵集。一旦考生志願落榜就只能進入到志願徵集環節,那就意味著基本上告別該批次的錄取了,因為徵集志願的學校和專業基本上都是“歪瓜裂棗”,同時又是“僧多粥少”還不一定輪到你。此時此刻,不禁回想當初經過仔細的篩選和比較的9所高校,卻沒有一個被錄上,這是為什麼呢,值得深思。那麼,填的9所高校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它們具體指的是——

"

2019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即將完成,從各省市情況反饋來看,總體錄取情況平穩,符合預期。然而也有一些地區一本滑檔率比較高,大量的高校和專業出現志願徵集。一旦考生志願落榜就只能進入到志願徵集環節,那就意味著基本上告別該批次的錄取了,因為徵集志願的學校和專業基本上都是“歪瓜裂棗”,同時又是“僧多粥少”還不一定輪到你。此時此刻,不禁回想當初經過仔細的篩選和比較的9所高校,卻沒有一個被錄上,這是為什麼呢,值得深思。那麼,填的9所高校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它們具體指的是——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1、院校梯度一定要把握好,梯度設置合理才有機會

在平行志願模式下,高考錄取率整體提高了不少,同時也造成了少部分考生的徹底滑檔,真的屬於機遇與風險共存,為此才會設立志願徵集,但是志願徵集作為補救措施基本上是象徵性地走一下過場。為什麼這麼說呢?通常情況志願徵集的學校很少,而且專業往往都是別人選剩下的歪瓜裂棗專業,極少有好專業。又有不少的落榜生等待著徵集,其中還有不少高分段考生,於是大家都會緊盯每一個學校和專業,無形之中抬高了分數,通常比第一次正式錄取分高上10分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很多高分段考生即使打算復讀,但也會填報,只有說出去自己是被錄取的,而不是落榜生要好聽得多!由此可見中低分段落榜生陪玩的時候居多!

第一次填報必須成功才是最關鍵,縱觀那些失敗的志願,基本上都是院校梯度沒有把握好所致。第一次填報志願心高氣傲,一路狂奔,所有志願都是“衝一衝”的院校,層次過高,也就是壓根“衝不上去”,直接導致第一次志願錄取風險大增。

志願填報,講究的就是梯度,穩妥一定要重視,所謂的衝一衝也是有限度的,而非不切實際。如果是九個志願能選擇三所即可,中間部分院校,選擇與自己成績持平甚至低的,數量在三所,最後三所則必須要比成績低十分以上,這樣才會穩妥。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衝一衝(心儀大學)、穩一穩(門當戶對大學)、保一保(門當戶對專業)、墊一墊(心儀專業)”,只要把握好梯度,落榜絕不可能,而且有更大機會去心儀大學和專業。

"

2019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即將完成,從各省市情況反饋來看,總體錄取情況平穩,符合預期。然而也有一些地區一本滑檔率比較高,大量的高校和專業出現志願徵集。一旦考生志願落榜就只能進入到志願徵集環節,那就意味著基本上告別該批次的錄取了,因為徵集志願的學校和專業基本上都是“歪瓜裂棗”,同時又是“僧多粥少”還不一定輪到你。此時此刻,不禁回想當初經過仔細的篩選和比較的9所高校,卻沒有一個被錄上,這是為什麼呢,值得深思。那麼,填的9所高校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它們具體指的是——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1、院校梯度一定要把握好,梯度設置合理才有機會

在平行志願模式下,高考錄取率整體提高了不少,同時也造成了少部分考生的徹底滑檔,真的屬於機遇與風險共存,為此才會設立志願徵集,但是志願徵集作為補救措施基本上是象徵性地走一下過場。為什麼這麼說呢?通常情況志願徵集的學校很少,而且專業往往都是別人選剩下的歪瓜裂棗專業,極少有好專業。又有不少的落榜生等待著徵集,其中還有不少高分段考生,於是大家都會緊盯每一個學校和專業,無形之中抬高了分數,通常比第一次正式錄取分高上10分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很多高分段考生即使打算復讀,但也會填報,只有說出去自己是被錄取的,而不是落榜生要好聽得多!由此可見中低分段落榜生陪玩的時候居多!

第一次填報必須成功才是最關鍵,縱觀那些失敗的志願,基本上都是院校梯度沒有把握好所致。第一次填報志願心高氣傲,一路狂奔,所有志願都是“衝一衝”的院校,層次過高,也就是壓根“衝不上去”,直接導致第一次志願錄取風險大增。

志願填報,講究的就是梯度,穩妥一定要重視,所謂的衝一衝也是有限度的,而非不切實際。如果是九個志願能選擇三所即可,中間部分院校,選擇與自己成績持平甚至低的,數量在三所,最後三所則必須要比成績低十分以上,這樣才會穩妥。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衝一衝(心儀大學)、穩一穩(門當戶對大學)、保一保(門當戶對專業)、墊一墊(心儀專業)”,只要把握好梯度,落榜絕不可能,而且有更大機會去心儀大學和專業。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

2019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即將完成,從各省市情況反饋來看,總體錄取情況平穩,符合預期。然而也有一些地區一本滑檔率比較高,大量的高校和專業出現志願徵集。一旦考生志願落榜就只能進入到志願徵集環節,那就意味著基本上告別該批次的錄取了,因為徵集志願的學校和專業基本上都是“歪瓜裂棗”,同時又是“僧多粥少”還不一定輪到你。此時此刻,不禁回想當初經過仔細的篩選和比較的9所高校,卻沒有一個被錄上,這是為什麼呢,值得深思。那麼,填的9所高校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它們具體指的是——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1、院校梯度一定要把握好,梯度設置合理才有機會

在平行志願模式下,高考錄取率整體提高了不少,同時也造成了少部分考生的徹底滑檔,真的屬於機遇與風險共存,為此才會設立志願徵集,但是志願徵集作為補救措施基本上是象徵性地走一下過場。為什麼這麼說呢?通常情況志願徵集的學校很少,而且專業往往都是別人選剩下的歪瓜裂棗專業,極少有好專業。又有不少的落榜生等待著徵集,其中還有不少高分段考生,於是大家都會緊盯每一個學校和專業,無形之中抬高了分數,通常比第一次正式錄取分高上10分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很多高分段考生即使打算復讀,但也會填報,只有說出去自己是被錄取的,而不是落榜生要好聽得多!由此可見中低分段落榜生陪玩的時候居多!

第一次填報必須成功才是最關鍵,縱觀那些失敗的志願,基本上都是院校梯度沒有把握好所致。第一次填報志願心高氣傲,一路狂奔,所有志願都是“衝一衝”的院校,層次過高,也就是壓根“衝不上去”,直接導致第一次志願錄取風險大增。

志願填報,講究的就是梯度,穩妥一定要重視,所謂的衝一衝也是有限度的,而非不切實際。如果是九個志願能選擇三所即可,中間部分院校,選擇與自己成績持平甚至低的,數量在三所,最後三所則必須要比成績低十分以上,這樣才會穩妥。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衝一衝(心儀大學)、穩一穩(門當戶對大學)、保一保(門當戶對專業)、墊一墊(心儀專業)”,只要把握好梯度,落榜絕不可能,而且有更大機會去心儀大學和專業。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

2019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即將完成,從各省市情況反饋來看,總體錄取情況平穩,符合預期。然而也有一些地區一本滑檔率比較高,大量的高校和專業出現志願徵集。一旦考生志願落榜就只能進入到志願徵集環節,那就意味著基本上告別該批次的錄取了,因為徵集志願的學校和專業基本上都是“歪瓜裂棗”,同時又是“僧多粥少”還不一定輪到你。此時此刻,不禁回想當初經過仔細的篩選和比較的9所高校,卻沒有一個被錄上,這是為什麼呢,值得深思。那麼,填的9所高校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它們具體指的是——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1、院校梯度一定要把握好,梯度設置合理才有機會

在平行志願模式下,高考錄取率整體提高了不少,同時也造成了少部分考生的徹底滑檔,真的屬於機遇與風險共存,為此才會設立志願徵集,但是志願徵集作為補救措施基本上是象徵性地走一下過場。為什麼這麼說呢?通常情況志願徵集的學校很少,而且專業往往都是別人選剩下的歪瓜裂棗專業,極少有好專業。又有不少的落榜生等待著徵集,其中還有不少高分段考生,於是大家都會緊盯每一個學校和專業,無形之中抬高了分數,通常比第一次正式錄取分高上10分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很多高分段考生即使打算復讀,但也會填報,只有說出去自己是被錄取的,而不是落榜生要好聽得多!由此可見中低分段落榜生陪玩的時候居多!

第一次填報必須成功才是最關鍵,縱觀那些失敗的志願,基本上都是院校梯度沒有把握好所致。第一次填報志願心高氣傲,一路狂奔,所有志願都是“衝一衝”的院校,層次過高,也就是壓根“衝不上去”,直接導致第一次志願錄取風險大增。

志願填報,講究的就是梯度,穩妥一定要重視,所謂的衝一衝也是有限度的,而非不切實際。如果是九個志願能選擇三所即可,中間部分院校,選擇與自己成績持平甚至低的,數量在三所,最後三所則必須要比成績低十分以上,這樣才會穩妥。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衝一衝(心儀大學)、穩一穩(門當戶對大學)、保一保(門當戶對專業)、墊一墊(心儀專業)”,只要把握好梯度,落榜絕不可能,而且有更大機會去心儀大學和專業。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2、各種條件的組合不合理,最後“各種落榜”

高考錄取環節主要涉及到兩大方面,第一方面是考生成績必須進入調檔線範圍;第二方面是被正式錄取。如果院校選擇過高,就無法進入調檔線範圍,那就意味著直接判了“死刑”,不可能有任何被錄取的機會,院校選擇完全失敗。還有更為可惜的是在第二環節遭遇淘汰。我們知道,調檔線的劃定是通常按照錄取計劃的105%進行的,這本身就說明會有個別上線考生不被錄取。

雖然有省教育考試院硬性規定:凡是調檔考生只要考生體檢合格,服從調劑,原則上不允許退檔!即錄取沒問題;但是難免有單科成績無法達到要求而落榜。如果不勾選專業服從調劑,情況就複雜了很多。這時候,對於那些成績壓線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志願,只能落榜。常見的組合是:前邊的幾個志願選擇專業服從調劑,但是上不了調檔線,最後的幾個能達到調檔線,卻又在專業上不服從調劑,只能被退檔,一旦退檔就一定是落榜,該批次錄取結束。

"

2019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即將完成,從各省市情況反饋來看,總體錄取情況平穩,符合預期。然而也有一些地區一本滑檔率比較高,大量的高校和專業出現志願徵集。一旦考生志願落榜就只能進入到志願徵集環節,那就意味著基本上告別該批次的錄取了,因為徵集志願的學校和專業基本上都是“歪瓜裂棗”,同時又是“僧多粥少”還不一定輪到你。此時此刻,不禁回想當初經過仔細的篩選和比較的9所高校,卻沒有一個被錄上,這是為什麼呢,值得深思。那麼,填的9所高校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它們具體指的是——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1、院校梯度一定要把握好,梯度設置合理才有機會

在平行志願模式下,高考錄取率整體提高了不少,同時也造成了少部分考生的徹底滑檔,真的屬於機遇與風險共存,為此才會設立志願徵集,但是志願徵集作為補救措施基本上是象徵性地走一下過場。為什麼這麼說呢?通常情況志願徵集的學校很少,而且專業往往都是別人選剩下的歪瓜裂棗專業,極少有好專業。又有不少的落榜生等待著徵集,其中還有不少高分段考生,於是大家都會緊盯每一個學校和專業,無形之中抬高了分數,通常比第一次正式錄取分高上10分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很多高分段考生即使打算復讀,但也會填報,只有說出去自己是被錄取的,而不是落榜生要好聽得多!由此可見中低分段落榜生陪玩的時候居多!

第一次填報必須成功才是最關鍵,縱觀那些失敗的志願,基本上都是院校梯度沒有把握好所致。第一次填報志願心高氣傲,一路狂奔,所有志願都是“衝一衝”的院校,層次過高,也就是壓根“衝不上去”,直接導致第一次志願錄取風險大增。

志願填報,講究的就是梯度,穩妥一定要重視,所謂的衝一衝也是有限度的,而非不切實際。如果是九個志願能選擇三所即可,中間部分院校,選擇與自己成績持平甚至低的,數量在三所,最後三所則必須要比成績低十分以上,這樣才會穩妥。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衝一衝(心儀大學)、穩一穩(門當戶對大學)、保一保(門當戶對專業)、墊一墊(心儀專業)”,只要把握好梯度,落榜絕不可能,而且有更大機會去心儀大學和專業。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2、各種條件的組合不合理,最後“各種落榜”

高考錄取環節主要涉及到兩大方面,第一方面是考生成績必須進入調檔線範圍;第二方面是被正式錄取。如果院校選擇過高,就無法進入調檔線範圍,那就意味著直接判了“死刑”,不可能有任何被錄取的機會,院校選擇完全失敗。還有更為可惜的是在第二環節遭遇淘汰。我們知道,調檔線的劃定是通常按照錄取計劃的105%進行的,這本身就說明會有個別上線考生不被錄取。

雖然有省教育考試院硬性規定:凡是調檔考生只要考生體檢合格,服從調劑,原則上不允許退檔!即錄取沒問題;但是難免有單科成績無法達到要求而落榜。如果不勾選專業服從調劑,情況就複雜了很多。這時候,對於那些成績壓線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志願,只能落榜。常見的組合是:前邊的幾個志願選擇專業服從調劑,但是上不了調檔線,最後的幾個能達到調檔線,卻又在專業上不服從調劑,只能被退檔,一旦退檔就一定是落榜,該批次錄取結束。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3、過於依賴歷年錄取分數線,造成誤判

填報志願是極高風險的事,大家都是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推測分析後,確定最終的各批次院校。於是,歷年錄取分數數據就成了最關鍵的依據,甚至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然而,如果對數據利用不當,錯誤解讀,就會造成誤判,同樣出現進檔而導致滑檔。

院校歷年錄取分數線僅僅是當年最低錄取分數線,這個分數線隨機性非常大,真的僅供參考而已。比如某985大學,去年錄取最低分是630分,這已經是歷史最低,極其不正常。原因或許是去年僅僅招收1人,很多考生因為招生計劃少,所以往年該分數段的考生都願意浪費志願去填報,相反來了一個低分段630分的人填著玩卻被錄取啦,這就是所謂的斷檔。如果你再以去年630分的位次來定位填報今年的志願就大錯特錯。

院校專業錄取分數線同樣差別非常大,最低錄取分數線也只是具有象徵性,不能被最低線誤導。比如某211大學,最低錄取分是570分,你認為這很低,但是這可能是該校所錄取88人中最低的一個,其他87個人錄取成績都在600分以上,這時你再以570分作參考,勢必造成誤判。相比於最低分,平均分更能說明問題,同時需要適當參考“大小年”問題。

"

2019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即將完成,從各省市情況反饋來看,總體錄取情況平穩,符合預期。然而也有一些地區一本滑檔率比較高,大量的高校和專業出現志願徵集。一旦考生志願落榜就只能進入到志願徵集環節,那就意味著基本上告別該批次的錄取了,因為徵集志願的學校和專業基本上都是“歪瓜裂棗”,同時又是“僧多粥少”還不一定輪到你。此時此刻,不禁回想當初經過仔細的篩選和比較的9所高校,卻沒有一個被錄上,這是為什麼呢,值得深思。那麼,填的9所高校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它們具體指的是——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1、院校梯度一定要把握好,梯度設置合理才有機會

在平行志願模式下,高考錄取率整體提高了不少,同時也造成了少部分考生的徹底滑檔,真的屬於機遇與風險共存,為此才會設立志願徵集,但是志願徵集作為補救措施基本上是象徵性地走一下過場。為什麼這麼說呢?通常情況志願徵集的學校很少,而且專業往往都是別人選剩下的歪瓜裂棗專業,極少有好專業。又有不少的落榜生等待著徵集,其中還有不少高分段考生,於是大家都會緊盯每一個學校和專業,無形之中抬高了分數,通常比第一次正式錄取分高上10分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很多高分段考生即使打算復讀,但也會填報,只有說出去自己是被錄取的,而不是落榜生要好聽得多!由此可見中低分段落榜生陪玩的時候居多!

第一次填報必須成功才是最關鍵,縱觀那些失敗的志願,基本上都是院校梯度沒有把握好所致。第一次填報志願心高氣傲,一路狂奔,所有志願都是“衝一衝”的院校,層次過高,也就是壓根“衝不上去”,直接導致第一次志願錄取風險大增。

志願填報,講究的就是梯度,穩妥一定要重視,所謂的衝一衝也是有限度的,而非不切實際。如果是九個志願能選擇三所即可,中間部分院校,選擇與自己成績持平甚至低的,數量在三所,最後三所則必須要比成績低十分以上,這樣才會穩妥。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衝一衝(心儀大學)、穩一穩(門當戶對大學)、保一保(門當戶對專業)、墊一墊(心儀專業)”,只要把握好梯度,落榜絕不可能,而且有更大機會去心儀大學和專業。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2、各種條件的組合不合理,最後“各種落榜”

高考錄取環節主要涉及到兩大方面,第一方面是考生成績必須進入調檔線範圍;第二方面是被正式錄取。如果院校選擇過高,就無法進入調檔線範圍,那就意味著直接判了“死刑”,不可能有任何被錄取的機會,院校選擇完全失敗。還有更為可惜的是在第二環節遭遇淘汰。我們知道,調檔線的劃定是通常按照錄取計劃的105%進行的,這本身就說明會有個別上線考生不被錄取。

雖然有省教育考試院硬性規定:凡是調檔考生只要考生體檢合格,服從調劑,原則上不允許退檔!即錄取沒問題;但是難免有單科成績無法達到要求而落榜。如果不勾選專業服從調劑,情況就複雜了很多。這時候,對於那些成績壓線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志願,只能落榜。常見的組合是:前邊的幾個志願選擇專業服從調劑,但是上不了調檔線,最後的幾個能達到調檔線,卻又在專業上不服從調劑,只能被退檔,一旦退檔就一定是落榜,該批次錄取結束。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3、過於依賴歷年錄取分數線,造成誤判

填報志願是極高風險的事,大家都是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推測分析後,確定最終的各批次院校。於是,歷年錄取分數數據就成了最關鍵的依據,甚至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然而,如果對數據利用不當,錯誤解讀,就會造成誤判,同樣出現進檔而導致滑檔。

院校歷年錄取分數線僅僅是當年最低錄取分數線,這個分數線隨機性非常大,真的僅供參考而已。比如某985大學,去年錄取最低分是630分,這已經是歷史最低,極其不正常。原因或許是去年僅僅招收1人,很多考生因為招生計劃少,所以往年該分數段的考生都願意浪費志願去填報,相反來了一個低分段630分的人填著玩卻被錄取啦,這就是所謂的斷檔。如果你再以去年630分的位次來定位填報今年的志願就大錯特錯。

院校專業錄取分數線同樣差別非常大,最低錄取分數線也只是具有象徵性,不能被最低線誤導。比如某211大學,最低錄取分是570分,你認為這很低,但是這可能是該校所錄取88人中最低的一個,其他87個人錄取成績都在600分以上,這時你再以570分作參考,勢必造成誤判。相比於最低分,平均分更能說明問題,同時需要適當參考“大小年”問題。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4、大學和專業怎麼選擇,心裡要有明確的答案。

最好的志願就是能被心儀大學和心儀專業錄取,當然要實現這個目標太難,除非你是省狀元,因為你第一位選擇,所以你可以隨心所欲選擇。但是狀元只有一個,更多考生還是要在大學和專業之間作出抉擇。

如果你覺得大學就是鍛鍊自己的一個平臺,至於學什麼都OK,那你就直接衝著學校去就可以。這種志願最好填報,比如可以填報9個院校,也許我就會衝——5個院校,穩——2個院校,保——1個院校,墊——1個院校。其中沖和穩的學校一般就3分一段找一個學校,儘量密集點,純粹滿足“不浪費一分”填報,實現分數的最大化。

如果你覺得專業才是自己唯一的選擇,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才能達到人生巔峰。意思很明確保專業為主。這種志願依然最簡單,直接找一個學校合適,然後看專業收分,根據往年情況大概能夠留足5分左右的餘地保專業應該可以,即使沒有保住最好的專業,也能進學校非常好的專業。這種填報是小編非常推崇的填報方式!前一種填報只顧學校不顧專業,確實不適合大眾,人生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肯定會大打折扣,同加之到大學裡面調專業的難度大,因為大家都是高手,沒有誰會照顧你,讓你先調!

"

2019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即將完成,從各省市情況反饋來看,總體錄取情況平穩,符合預期。然而也有一些地區一本滑檔率比較高,大量的高校和專業出現志願徵集。一旦考生志願落榜就只能進入到志願徵集環節,那就意味著基本上告別該批次的錄取了,因為徵集志願的學校和專業基本上都是“歪瓜裂棗”,同時又是“僧多粥少”還不一定輪到你。此時此刻,不禁回想當初經過仔細的篩選和比較的9所高校,卻沒有一個被錄上,這是為什麼呢,值得深思。那麼,填的9所高校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它們具體指的是——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1、院校梯度一定要把握好,梯度設置合理才有機會

在平行志願模式下,高考錄取率整體提高了不少,同時也造成了少部分考生的徹底滑檔,真的屬於機遇與風險共存,為此才會設立志願徵集,但是志願徵集作為補救措施基本上是象徵性地走一下過場。為什麼這麼說呢?通常情況志願徵集的學校很少,而且專業往往都是別人選剩下的歪瓜裂棗專業,極少有好專業。又有不少的落榜生等待著徵集,其中還有不少高分段考生,於是大家都會緊盯每一個學校和專業,無形之中抬高了分數,通常比第一次正式錄取分高上10分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很多高分段考生即使打算復讀,但也會填報,只有說出去自己是被錄取的,而不是落榜生要好聽得多!由此可見中低分段落榜生陪玩的時候居多!

第一次填報必須成功才是最關鍵,縱觀那些失敗的志願,基本上都是院校梯度沒有把握好所致。第一次填報志願心高氣傲,一路狂奔,所有志願都是“衝一衝”的院校,層次過高,也就是壓根“衝不上去”,直接導致第一次志願錄取風險大增。

志願填報,講究的就是梯度,穩妥一定要重視,所謂的衝一衝也是有限度的,而非不切實際。如果是九個志願能選擇三所即可,中間部分院校,選擇與自己成績持平甚至低的,數量在三所,最後三所則必須要比成績低十分以上,這樣才會穩妥。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衝一衝(心儀大學)、穩一穩(門當戶對大學)、保一保(門當戶對專業)、墊一墊(心儀專業)”,只要把握好梯度,落榜絕不可能,而且有更大機會去心儀大學和專業。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2、各種條件的組合不合理,最後“各種落榜”

高考錄取環節主要涉及到兩大方面,第一方面是考生成績必須進入調檔線範圍;第二方面是被正式錄取。如果院校選擇過高,就無法進入調檔線範圍,那就意味著直接判了“死刑”,不可能有任何被錄取的機會,院校選擇完全失敗。還有更為可惜的是在第二環節遭遇淘汰。我們知道,調檔線的劃定是通常按照錄取計劃的105%進行的,這本身就說明會有個別上線考生不被錄取。

雖然有省教育考試院硬性規定:凡是調檔考生只要考生體檢合格,服從調劑,原則上不允許退檔!即錄取沒問題;但是難免有單科成績無法達到要求而落榜。如果不勾選專業服從調劑,情況就複雜了很多。這時候,對於那些成績壓線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志願,只能落榜。常見的組合是:前邊的幾個志願選擇專業服從調劑,但是上不了調檔線,最後的幾個能達到調檔線,卻又在專業上不服從調劑,只能被退檔,一旦退檔就一定是落榜,該批次錄取結束。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3、過於依賴歷年錄取分數線,造成誤判

填報志願是極高風險的事,大家都是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推測分析後,確定最終的各批次院校。於是,歷年錄取分數數據就成了最關鍵的依據,甚至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然而,如果對數據利用不當,錯誤解讀,就會造成誤判,同樣出現進檔而導致滑檔。

院校歷年錄取分數線僅僅是當年最低錄取分數線,這個分數線隨機性非常大,真的僅供參考而已。比如某985大學,去年錄取最低分是630分,這已經是歷史最低,極其不正常。原因或許是去年僅僅招收1人,很多考生因為招生計劃少,所以往年該分數段的考生都願意浪費志願去填報,相反來了一個低分段630分的人填著玩卻被錄取啦,這就是所謂的斷檔。如果你再以去年630分的位次來定位填報今年的志願就大錯特錯。

院校專業錄取分數線同樣差別非常大,最低錄取分數線也只是具有象徵性,不能被最低線誤導。比如某211大學,最低錄取分是570分,你認為這很低,但是這可能是該校所錄取88人中最低的一個,其他87個人錄取成績都在600分以上,這時你再以570分作參考,勢必造成誤判。相比於最低分,平均分更能說明問題,同時需要適當參考“大小年”問題。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4、大學和專業怎麼選擇,心裡要有明確的答案。

最好的志願就是能被心儀大學和心儀專業錄取,當然要實現這個目標太難,除非你是省狀元,因為你第一位選擇,所以你可以隨心所欲選擇。但是狀元只有一個,更多考生還是要在大學和專業之間作出抉擇。

如果你覺得大學就是鍛鍊自己的一個平臺,至於學什麼都OK,那你就直接衝著學校去就可以。這種志願最好填報,比如可以填報9個院校,也許我就會衝——5個院校,穩——2個院校,保——1個院校,墊——1個院校。其中沖和穩的學校一般就3分一段找一個學校,儘量密集點,純粹滿足“不浪費一分”填報,實現分數的最大化。

如果你覺得專業才是自己唯一的選擇,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才能達到人生巔峰。意思很明確保專業為主。這種志願依然最簡單,直接找一個學校合適,然後看專業收分,根據往年情況大概能夠留足5分左右的餘地保專業應該可以,即使沒有保住最好的專業,也能進學校非常好的專業。這種填報是小編非常推崇的填報方式!前一種填報只顧學校不顧專業,確實不適合大眾,人生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肯定會大打折扣,同加之到大學裡面調專業的難度大,因為大家都是高手,沒有誰會照顧你,讓你先調!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總之,只因不注意這四個問題,填了9個大學卻全部落榜,教訓值得深思。

"

2019年的高考錄取工作即將完成,從各省市情況反饋來看,總體錄取情況平穩,符合預期。然而也有一些地區一本滑檔率比較高,大量的高校和專業出現志願徵集。一旦考生志願落榜就只能進入到志願徵集環節,那就意味著基本上告別該批次的錄取了,因為徵集志願的學校和專業基本上都是“歪瓜裂棗”,同時又是“僧多粥少”還不一定輪到你。此時此刻,不禁回想當初經過仔細的篩選和比較的9所高校,卻沒有一個被錄上,這是為什麼呢,值得深思。那麼,填的9所高校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它們具體指的是——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1、院校梯度一定要把握好,梯度設置合理才有機會

在平行志願模式下,高考錄取率整體提高了不少,同時也造成了少部分考生的徹底滑檔,真的屬於機遇與風險共存,為此才會設立志願徵集,但是志願徵集作為補救措施基本上是象徵性地走一下過場。為什麼這麼說呢?通常情況志願徵集的學校很少,而且專業往往都是別人選剩下的歪瓜裂棗專業,極少有好專業。又有不少的落榜生等待著徵集,其中還有不少高分段考生,於是大家都會緊盯每一個學校和專業,無形之中抬高了分數,通常比第一次正式錄取分高上10分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很多高分段考生即使打算復讀,但也會填報,只有說出去自己是被錄取的,而不是落榜生要好聽得多!由此可見中低分段落榜生陪玩的時候居多!

第一次填報必須成功才是最關鍵,縱觀那些失敗的志願,基本上都是院校梯度沒有把握好所致。第一次填報志願心高氣傲,一路狂奔,所有志願都是“衝一衝”的院校,層次過高,也就是壓根“衝不上去”,直接導致第一次志願錄取風險大增。

志願填報,講究的就是梯度,穩妥一定要重視,所謂的衝一衝也是有限度的,而非不切實際。如果是九個志願能選擇三所即可,中間部分院校,選擇與自己成績持平甚至低的,數量在三所,最後三所則必須要比成績低十分以上,這樣才會穩妥。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衝一衝(心儀大學)、穩一穩(門當戶對大學)、保一保(門當戶對專業)、墊一墊(心儀專業)”,只要把握好梯度,落榜絕不可能,而且有更大機會去心儀大學和專業。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2、各種條件的組合不合理,最後“各種落榜”

高考錄取環節主要涉及到兩大方面,第一方面是考生成績必須進入調檔線範圍;第二方面是被正式錄取。如果院校選擇過高,就無法進入調檔線範圍,那就意味著直接判了“死刑”,不可能有任何被錄取的機會,院校選擇完全失敗。還有更為可惜的是在第二環節遭遇淘汰。我們知道,調檔線的劃定是通常按照錄取計劃的105%進行的,這本身就說明會有個別上線考生不被錄取。

雖然有省教育考試院硬性規定:凡是調檔考生只要考生體檢合格,服從調劑,原則上不允許退檔!即錄取沒問題;但是難免有單科成績無法達到要求而落榜。如果不勾選專業服從調劑,情況就複雜了很多。這時候,對於那些成績壓線又不服從專業調劑的志願,只能落榜。常見的組合是:前邊的幾個志願選擇專業服從調劑,但是上不了調檔線,最後的幾個能達到調檔線,卻又在專業上不服從調劑,只能被退檔,一旦退檔就一定是落榜,該批次錄取結束。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3、過於依賴歷年錄取分數線,造成誤判

填報志願是極高風險的事,大家都是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推測分析後,確定最終的各批次院校。於是,歷年錄取分數數據就成了最關鍵的依據,甚至成了最後的“救命稻草”。然而,如果對數據利用不當,錯誤解讀,就會造成誤判,同樣出現進檔而導致滑檔。

院校歷年錄取分數線僅僅是當年最低錄取分數線,這個分數線隨機性非常大,真的僅供參考而已。比如某985大學,去年錄取最低分是630分,這已經是歷史最低,極其不正常。原因或許是去年僅僅招收1人,很多考生因為招生計劃少,所以往年該分數段的考生都願意浪費志願去填報,相反來了一個低分段630分的人填著玩卻被錄取啦,這就是所謂的斷檔。如果你再以去年630分的位次來定位填報今年的志願就大錯特錯。

院校專業錄取分數線同樣差別非常大,最低錄取分數線也只是具有象徵性,不能被最低線誤導。比如某211大學,最低錄取分是570分,你認為這很低,但是這可能是該校所錄取88人中最低的一個,其他87個人錄取成績都在600分以上,這時你再以570分作參考,勢必造成誤判。相比於最低分,平均分更能說明問題,同時需要適當參考“大小年”問題。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4、大學和專業怎麼選擇,心裡要有明確的答案。

最好的志願就是能被心儀大學和心儀專業錄取,當然要實現這個目標太難,除非你是省狀元,因為你第一位選擇,所以你可以隨心所欲選擇。但是狀元只有一個,更多考生還是要在大學和專業之間作出抉擇。

如果你覺得大學就是鍛鍊自己的一個平臺,至於學什麼都OK,那你就直接衝著學校去就可以。這種志願最好填報,比如可以填報9個院校,也許我就會衝——5個院校,穩——2個院校,保——1個院校,墊——1個院校。其中沖和穩的學校一般就3分一段找一個學校,儘量密集點,純粹滿足“不浪費一分”填報,實現分數的最大化。

如果你覺得專業才是自己唯一的選擇,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才能達到人生巔峰。意思很明確保專業為主。這種志願依然最簡單,直接找一個學校合適,然後看專業收分,根據往年情況大概能夠留足5分左右的餘地保專業應該可以,即使沒有保住最好的專業,也能進學校非常好的專業。這種填報是小編非常推崇的填報方式!前一種填報只顧學校不顧專業,確實不適合大眾,人生幹自己不喜歡的事情,肯定會大打折扣,同加之到大學裡面調專業的難度大,因為大家都是高手,沒有誰會照顧你,讓你先調!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總之,只因不注意這四個問題,填了9個大學卻全部落榜,教訓值得深思。

填了9所大學居然全部落榜,填報志願4點提醒,新高三同學要牢記

版權聲明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