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背景下的高校資源爭奪戰,985大學幾乎全被認領

大學 南方科技大學 經濟 清華大學 天津曉月 2017-05-31

最近,各個城市宣佈引進大學新建校區已經不算是新鮮事。

北青島,南深圳

據青島當地媒體報道,目前青島市已引進並初步運行的高校(機構)有13所,已簽署合作協議並正在推進的國內外高校(機構)16所。山東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一批“985”“211”高校在我市設立校區,並已計劃或開始招生,青島學生足不出“青”,就可實現在家門口上名校的夢想。

美好規劃藍圖下,青島儼然成為中國高教重鎮。

在南方,實力雄厚但高校資源稀缺的深圳也動作頻頻。被譽為創新之都的深圳,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經濟體量已經相當龐大,其每平方公里產出GDP、財政收入等指標均居全國大城市首位。與深圳經濟地位不相匹配的便是教育資源的匱乏。深圳民間智庫綜合開發研究院2015年的一份統計和調查顯示,當地高校資源不足。深圳每萬人口高校在校學生人數與其他一線城市相比,相差甚遠。而且,近幾年來深圳與這些城市的差距也沒有明顯縮小,甚至與廣州的差距還在迅速增大。比如,從代表高校質量的“985”和“211”院校數量上來看,北京分別有8所和18所,上海分別有3所和7所,廣州各有2所,深圳則均為0。

但目前的情況正在改變。在深圳的“盛情應邀”下,清華北大南下 世界名校紛紛進駐 。據小編統計,目前深圳的名校朋友圈正在迅速擴大,除了本地的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外,近年引進的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深圳校區,清華大學深圳國際校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校區,北京中醫藥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深圳校區,中國人民大學深圳校區和正在籌備的武漢大學深圳校區等。

為了實現深圳高等教育大發展的目標,深圳除了給地皮給政策外,在資金投入上也毫不含糊。深圳市財政委主任湯暑葵此前表示,深圳和中外高校建立合作辦學共計有18所大學,未來大學的建設要花600多億元,每年都將增加100多億元。

豪擲重金下,深圳的高教短板有望彌補。

事實上,不僅是青島深圳,一些原本高校數量相對較少的城市,紛紛抓住高校擴張的機遇,把引進高校作為城市引智的重要舉措,掀起了新一輪的“高校爭奪戰”。其中,深圳和青島是其中的佼佼者,有人談起引進高校時,甚至用“南深圳、北青島”來形容兩市的力度。

雙一流背景下的高校資源爭奪戰

如上一輪的高校資源合併潮一樣,如今的分校熱潮也來勢凶猛。

如果說上一輪高校擴張的背景是211、985工程的實施,那麼此輪高校資源的地域重組則是“雙一流”的實施。

2016年教育部官網發佈了《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國家語委關於宣佈失效一批規範性文件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該《通知》宣佈共382份文件失效,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這些文件中共有八份是和“985”、“211”工程相關的文件。

隨之而來的是官方有意淡化“985、211”工程。2015年底國務院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中國正式啟動大學“雙一流”建設,根據該方案,力爭到2020年,我國若干所大學和一批學科進入世界一流行列。

隨著“雙一流”的出臺,985、211固有身份被打破,中國的高校格局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各個高校都在積極作為,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新的變化。這也成為高校樂於建校區的原動力。

對於城市來說,大學是城市的創新引擎。一座城市擁有大學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乎城市的創新力量。在中國的傳統教育版圖中,直轄市和省會城市是高校的聚集區。作為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本科院校的多少無疑是一個城市或一個區域高等教育資源匯聚的重要體現。本科院校聚集愈多,說明該城市的辦學實力或水平就愈強。數據顯示,本科院校最多的15個城市均是省會城市(直轄市)。

傳統的高校分佈,讓一些年輕的非省會發達城市有些尷尬。在中國的傳統教育版圖中,直轄市和省會城市是高校的聚集區。作為教育發展的重要力量,本科院校的多少無疑是一個城市或一個區域高等教育資源匯聚的重要體現。本科院校聚集愈多,說明該城市的辦學實力或水平就愈強。數據顯示,本科院校最多的15個城市均是省會城市(直轄市)。

傳統的高校分佈,讓一些年輕的非省會發達城市有些尷尬。對經濟發展較快的非省會(直轄市)城市來說,他們並不甘於“望洋興嘆”。其往往給出優惠的“引進”條件,吸引名校的入駐。

有專家認為,一座城市擁有大學的數量和質量,直接關乎其發展前途、科研創新力量、社會影響力、城市知名度和親和力,以及城市青春度與活力。特別是在當前轉型發展時期,科技與人才之於城市,無疑是至關重要的資源。“高校爭奪戰”的打響,不僅將顛覆傳統的高校分佈版圖,還將改變城市的教育、科研、人才格局,進而影響城市的發展。

“雙一流”背景下的高校資源爭奪戰,985大學幾乎全被認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