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招聘一定要求211和985院校畢業的,是歧視嗎?

大學 教育 晴英匯 2017-04-01

工作時經常碰到有些企業要求應聘人員畢業院校為211或者985,特別是校招時候,華為京東BAT,國網鐵路菸草等等大型私企央企國字頭企業,甚至要求畢業學校為985。這是為什麼?

算是就業歧視嗎

他們這麼做著實讓一些普通本科畢業生甚至專科生有些尷尬,這些企業這麼做的真正原因有哪些?要知道即使是普通大學畢業的學生,大牛也是很多的。這麼做是真的瞧不起普通院校學生嗎?算是就業歧視嗎?

企業招聘一定要求211和985院校畢業的,是歧視嗎?

不是瞧不起普通學院的學生,而是歧視

對,你沒聽錯,選擇985/211的畢業生,就是對普通學院的歧視。

但是,歧視不可怕,可怕的是普通院校的學生打心底不願意面對、接受、承認歧視

這是一個很可怕的心理,因為歧視不可避免,有選擇,便會有歧視。

比如,你手裡同時有10個OFFER,經過各項對比之後,你最終選擇了其中一家,那你是否對其他9家形成了歧視呢?

你喜歡背LV的包包,GUCCI的項鍊,香奈兒的口紅,那對於其他同類型商品而言,你就是在歧視他們啊。

你說並沒有?那你為什麼不選擇他們呢?這不是歧視是啥。

企業招聘一定要求211和985院校畢業的,是歧視嗎?

說到歧視,不得不提一個概念:稀缺

凡有需求,必定稀缺。

名牌大學,是高中生的需求。

優秀崗位,是畢業生的需求。

優秀人才,則是企業的需求。

那麼問題來了,你喜歡的東西,別人也喜歡,你想要的東西,別人也想得到。

因此,稀缺產生了。

優秀的企業是稀缺的,優秀的人才是稀缺的。

那麼, 一些企業在招聘應屆畢業大學生時崗位要求只要985/211院校的畢業生,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為什麼企業招聘,會有這樣的區別對待?

很簡單,區別對待背後的含義是效率——名校發覺優秀人才的概率會大一些,而普通學校則沒有那麼多精力去開發。

你說臥槽,這特麼不還是歧視嗎?

對啊對啊,這就是歧視啊,不過那我換一種問法:如果沒有區別對待,那會怎麼樣?

985/211和普通大學一樣的待遇。

你說,這不挺好嗎。

企業招聘一定要求211和985院校畢業的,是歧視嗎?

那我問你,既然985,211和普通大學一視同仁了,那這些人還辛辛苦苦考211幹嘛?

既然一視同仁了,那麼企業也不要分專科,本科, 你們都一視同仁吧。

既然不分專本,那也不要有學歷要求了嘛,上不上大學都一視同仁吧。

既然沒有上過大學也能一視同仁,那還上個毛的學啊,一視同仁吧?

可是,你願意嗎?

你願意讓自己的付出沒有價值,讓不勞而獲的人坐享其成,你真的願意嗎?

這便是你想表達卻不敢表達的:歧視

非985 211的學生享受985 211學生一樣的待遇那才叫不公平吧。

小結

有人認為只看院校不看能力,只看出身不管素質,這樣的單位,如果沒能進入,應該是幸運而不是遺憾。

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認為:但這是企業減小招聘成本的一個辦法。企業沒有更多時間到普通高校選拔人選,因為名校學生的整體素質好,易選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