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副其實的四有好老師——記鐘山區大灣鎮大灣中學張思鴻老師

作者:貴州省六盤水市第十三中學 丹心

名副其實的四有好老師——記鐘山區大灣鎮大灣中學張思鴻老師

編輯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曾記得,2011年大學畢業時,我通過參加鐘山區人事局組織的教師招考來到大灣中學。報到的第一天,張思鴻老師為我們安排住宿,忙前忙後,噓寒問暖,對我們關懷備至。從此,他那平易近人,富有愛心的形象深深的刻在了我的心上。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漸漸瞭解到,他是學校的總務主任,大家習慣叫他“張總”,同時他也是學校一名優秀的歷史任課老師。他對工作盡職盡職,任勞任怨,學校後勤的大事小事都是他在操心,教師宿舍,學生宿舍,教室裡沒電沒水,第一時間找他,他再苦再累都會及時為大家解決;教室的門窗,桌椅壞了也找他;學校的食堂也是他在操心;還要精心備課上課,參加教研活動。我們都說他是“超人”,什麼都會,不知疲憊,他總是一笑而過。

教學工作中,他從不以老教師的身份擺老資格,遇到學生很難理解的疑難知識點,或者連老師們都拿捏不準的問題,他會打電話或者到辦公室找我們進行研討。每一次的集體教研活動,他再忙都會合理安排時間參加,積極發言,總是能提出一些新穎的思想觀點和富有建設性的建議或意見。對於年輕教師,工作上,他不願其煩地聽課評課,耐心指導,提出很多中肯的改進建議,幫助年輕教師快速進入角色,使其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教育教學質量。生活上,他對其關懷備至,細緻入微。看到有年輕教師工作受挫,受了委屈,心情低落時,他會耐心開導,寬慰心靈,他幽默又富含哲理的話語總能讓你赫然開朗,使你很快釋懷。對於他的幫助和提攜,作為年輕教師的我們,無以回報,心存感激的同時只能更加努力的工作,以此來表達對他無私的付出和幫助的回報。

為了解決全校師生的安全飲水問題,他不辭辛勞地到處尋找安全優質的水源,最後終於在離學校幾公里的大山深處找到合適的水源,他一次又一次地和農戶磋商,思考如何將安全水源通過深埋管子的方式引到學校。為很好地解決此事,他不分晝夜,不分節假日,前前後後奔波忙碌了好幾個月。嶄新的皮鞋不知踏破了多少雙,嶄新的衣服不知被荊棘掛破了多少套,他沒有一句怨言,也從沒跟任何人訴過苦,更沒有跟學校提過任何要求,始終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地心甘情願地為學校的發展付出他所有的心血。對於的付出,全校師生都看在眼裡,心疼他辛苦的同時也不勝感激。

就是這樣的一位優秀的領導,優秀的老師,他卻將名利置之度外。每年年終評優評摸時,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民主推薦他,認為優秀教師加優秀領導非他莫屬,對於這樣的榮譽他也是實至名歸。可出乎意料的是,每一次他都平靜說道:“推我幹什麼,我不需要,給其他領導或老師,給需要的年輕人們”。無論大家怎樣勸說這是他付出應該得的,名副其實,他都態度堅定地推辭不要。他淡泊名利,無私奉獻,關愛後輩,對工作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的崇高品質令人敬佩,更是大家學習的楷模。

也許多年廢寢忘食,不辭辛勞的工作使他積勞成疾。2018年11月,突然傳來了他身染重病的噩耗。同事告訴我:“聽說張老師得了很嚴重的病,我們抽時間去看望一下他吧”。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猶如晴天霹靂,我怎麼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因為就在10月初,我坐公交車到德烏,下車時遇到了他,我們還在一起聊天。

我問他:“張總,您到這裡來幹什麼?”

他說:“我在這裡買了新車,今天來提車”。

我們還說到二胎的事情,我問他:“您家二胎生了嗎?”

他說:“生了,都一歲零一個月了”。

我又問:“男孩還是女孩?”

他很幽默地說到:“本來是想生一個女孩的,可是‘點子’不好,又生了一個男孩”。他的話音剛落,我不禁被他幽默的說法逗得哈哈大笑,他也跟著很開心地笑了起來。

沒想到,時隔不到一月,就聽到他身患重病的消息,我一時無法接受這個事實。11月初的一天,我們2015年7月一起考調到城裡的幾位同事,約好一起回去看望他。來到他家,他正躺在病床上,看到我們,他起身坐了起來。僅僅一月沒見,此時的他臉色蒼白,身體虛弱,整個人消瘦了很多,精神狀態也欠佳。我們和他聊了一會兒,他便下樓上廁所去了,後來他就一直坐在樓下,我們見他半天沒上去,於是說下樓去看看。在樓梯上,我們看到他獨自一人坐在桌子旁,手指間夾著香菸,神情落寞地望著門外。也許他正想著自己現在已病入膏肓,不久於人世了,看到昔日的同事,更是徒增悲傷。而我們看到眼前的這一幕,不禁悲從中來,傷心的淚水突然湧了上來,但我們強壓住不讓淚水流出來,不敢再跟他多說一句話了,只是告訴他,希望他放寬心,好好休養,早日康復。說完便不敢回頭再看他一眼,怕他看到我們掉下的淚水。可事實是,當我轉身的那一瞬間,淚水已經像斷了線的珠子不斷地掉了下來。我們深知,或許這是我們大家今生今世最後一次相見,以後再也見不到了。

後來侯,我一直幻想著會有奇蹟出現,他會康復。可天不遂人願,2019年3月13日凌晨5:00,我們可親可敬的張老師與世長辭了,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43歲。聽到張老師與世長辭的噩耗,我感到整個世界突然變暗,視線模糊了,心臟也變得異常沉了。腦子裡一片模糊,身體開始失重,似乎要飄起來。一種掉入黑洞般的感覺變化成淚水從眼裡奪眶而出。想到他一歲半的小兒子,還沒讓爸爸好好抱抱,連爸爸的模樣都不能記住的時候,爸爸卻永遠地離開了他,從此,爸爸再也不能陪他嬉戲玩耍,陪他長大了,更是悲痛的不能自已。

2019年2月17日,張思鴻老師的追悼會在大灣鎮安樂村老家舉行。哀樂低迴,北風哀號,雲天低垂,物無光華,花無月色,百草凋枯,萬木蕭條。此刻的我才不得不相信事實,一生愛國愛黨,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關心後輩,辛勤儉樸,無私奉獻,任勞任怨,忘我工作的“四有好老師”——張思鴻老師永遠離我們而去了。從此,他的妻子失去了一位好丈夫,他的兒子失去了一位好爸爸,他的學校失去了一位好領導,他的學生們失去了一位好老師,而我們失去了一位好同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