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華人:若想出國不被歧視,中國人要積極健身

大學 日本 亞洲 加拿大 泰國 先鋒學習 2018-11-28

近來華人的生存環境有不斷惡化的趨勢,甚至於不斷有當地人對著菲律賓裔、越南裔喊回中國的,讓人生氣又無奈。或許大家覺得無所謂,我又不出國!但當今世界,國際交流日趨頻繁,或許下個月你就出國旅遊了呢。


海外華人:若想出國不被歧視,中國人要積極健身


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些呢?在加拿大生活的電氣工程師程先生認為,主要原因是人們把亞洲人視為容易被欺負的目標,欺負後沒什麼不良後果。他們不在乎你是韓國人、日本人、蒙古人,他們全部把你當成中國人。

在西方,有一種成見認為亞洲男人是書呆子,軟弱,矮,瘦。這就是欺凌者所憑仗的,他們取笑中國人,因為這樣做沒有任何後果。他們會認為你會保持沉默,而不是反擊。另一方面,黑人被定型為好鬥和強壯,在取笑一個黑人之前,人們通常會三思而後行。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很簡單,只要開始舉重鍛鍊身體,吃更多的蛋白質,讓身體變得強壯起來。


海外華人:若想出國不被歧視,中國人要積極健身


只要你長得像那些人,沒人會取笑你。

這不是唯一的因素。在美國,亞洲人被視為模範少數族裔,人們認為我們是有被取笑的特權(沒有所謂的亞洲特權)。人們認為種族主義只適用於黑人、阿拉伯人、墨西哥人,而不是亞洲人。如果一個人取笑一個黑人,他會被認為是種族主義者,無知,但如果他對一個亞洲人做同樣的事情,那麼這個人就是幽默的。你告訴他這是種族主義者,他會說你過於敏感,告訴你要學會開個玩笑。

我們可以把這歸咎於我們的歷史老師。歷史主要講的是猶太人的起訴,大屠殺,黑人奴隸,但他們從不談論對亞洲人的種族主義。他們從不談論日本的拘留營,黃 禍,排華法案,中國人被迫修建鐵路,其中很多人都死了。即使他們這樣做了,他們也很少談論這件事。結果,沒有人知道對亞洲人有種族歧視。


海外華人:若想出國不被歧視,中國人要積極健身


有一種人有個特別的稱謂:湯姆叔叔。他們通常告訴別人,他們是亞洲人,但他們沒有被冒犯。如果你是這種類型的亞洲人,你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你可能覺得那些種族主義的笑話無所謂,但這將會扼殺你孩子們的自尊,他們會為自己是亞洲人而感到羞恥。

最後,我們仍然是少數民族,沒有能力做任何事情。在美國有多少亞洲人?可能只有4 - 5% 。他們還將被細分為南亞人,東南亞人,他們與東亞的笑話沒有任何關係。即使我們喊種族主義,他們也沒有人會聽我們的。

住在紐約的王先生也分享了他的經歷:我最近有一段有趣的經歷。我參加了一個招聘活動,與紐約大學的工程專業學生交談了許多。

我注意到有兩種類型的申請人。有一種人會自信地走起來,把他們的簡歷遞給我,然後對他們的資歷、職業目標和技能進行一分鐘的高談闊論。另一種類型在桌子周圍徘徊,直到其他人離開,進行試探性的眼神交流,除了回答有關他們簡歷的問題之外,沒有說太多話。

第二組的所有學生都是中國學生,他們很聰明,很有資格,但很難了解他們並建立聯繫,因為他們太害羞了。

在中國長大,大多數孩子在專業背景下都沒有自信。因此,在不熟悉的環境中,更容易形成一種害羞、過於安靜的行為。我注意到自己時不時地陷入這種模式。這在中國是完全沒問題的,這種行為是意料之中的,但在美國,人們應該堅持自己的主張。因此,在美國的中國人往往被認為是軟弱和容易被忽略的,我認為這是中國人被視為一個容易被攻擊的目標的核心所在。

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可以通過平靜和外交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從而幫助自己建立自信和積極形象。在美國,開放性、建設性的異議和自我表達是被高度重視的,這些屬性將提高個人的自信度和可信度。

一位叫魯塞爾的大學老師也表示:在大學的學生中,他注意到同樣的現象,在小組工作中,所有的中國學生都很安靜,從不和任何人意見不一致,或者提出自己的想法。他們的英語很好,他們對材料的理解也很好(他們可以做小組想要的部分),但這幾乎就像是一個只有3個人的5人小組。中國學生髮聲太少。

在泰國做教師的布朗(Nathaniel Brown)提示了更深層原因:因為你是與眾不同的。喜劇演員把它當作一種娛樂的工作,不只是對中國人,而是所有人。有時是文化上的:澳大利亞人侮辱他們喜歡的人(和他們不喜歡的人,但方式略有不同)。德國人以不取笑任何人和認真對待而聞名。有時是恐懼。現在很多人都不太開心,正在尋找替罪羊,它曾經是猶太人,現在是中國人,因為中國經濟持續增長。

怎麼樣各位小夥伴,先鋒君為了你不再戴著近視眼鏡挺著瘦弱的身體低頭玩手機,已經幫你把健身上升到了維護民族氣節的高度了,還不下定決心開始鍛鍊?

如果你同意我的建議開始鍛鍊身體,請點關注,讓我知道有多少人認同此觀點。同時領導表示,增加一個關注,小編加一毛錢工資,就高抬貴手幫忙點一下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