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
"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大悟縣隸屬於湖北省孝感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鄂豫邊界,總面積1985平方公里,總人口共有73萬。大悟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帶,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周恩來、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在大悟留下光輝的戰鬥足跡。

一、歷史沿革

1、北魏析永陽縣置東隨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東隨為禮山縣,以縣境禮山得名,屬義陽郡。唐初省禮山入應山。

2、1933年以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黃陂、孝感及河南省羅山等縣部分地域析置禮山縣,駐河背嘴(今新城)。

3、1949年屬孝感專區。1952年改名大悟縣,遷治二郎店(今城關鎮)。以境內大悟山得名。1970年屬孝感地區,1993年屬孝感市。

二、地名來歷

1949年4月6日,禮山縣全境解放。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禮山縣愛國民主政府改稱禮山縣人民政府。1952年9月10日,為了紀念大悟山區人民在歷次革命戰爭中的英雄業績,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備案,將禮山縣改名大悟縣。

三、風景名勝

"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大悟縣隸屬於湖北省孝感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鄂豫邊界,總面積1985平方公里,總人口共有73萬。大悟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帶,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周恩來、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在大悟留下光輝的戰鬥足跡。

一、歷史沿革

1、北魏析永陽縣置東隨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東隨為禮山縣,以縣境禮山得名,屬義陽郡。唐初省禮山入應山。

2、1933年以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黃陂、孝感及河南省羅山等縣部分地域析置禮山縣,駐河背嘴(今新城)。

3、1949年屬孝感專區。1952年改名大悟縣,遷治二郎店(今城關鎮)。以境內大悟山得名。1970年屬孝感地區,1993年屬孝感市。

二、地名來歷

1949年4月6日,禮山縣全境解放。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禮山縣愛國民主政府改稱禮山縣人民政府。1952年9月10日,為了紀念大悟山區人民在歷次革命戰爭中的英雄業績,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備案,將禮山縣改名大悟縣。

三、風景名勝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1、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位於大悟縣白果樹灣,舊址共5間,面積約300平方米,磚木結構。舊址設立在白果樹灣南的一座青磚瓦屋內.此屋造型大方,大小四間,外間為正廳,中間夾有天井,寬敞明亮。1996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在原址建立紀念館,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

"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大悟縣隸屬於湖北省孝感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鄂豫邊界,總面積1985平方公里,總人口共有73萬。大悟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帶,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周恩來、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在大悟留下光輝的戰鬥足跡。

一、歷史沿革

1、北魏析永陽縣置東隨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東隨為禮山縣,以縣境禮山得名,屬義陽郡。唐初省禮山入應山。

2、1933年以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黃陂、孝感及河南省羅山等縣部分地域析置禮山縣,駐河背嘴(今新城)。

3、1949年屬孝感專區。1952年改名大悟縣,遷治二郎店(今城關鎮)。以境內大悟山得名。1970年屬孝感地區,1993年屬孝感市。

二、地名來歷

1949年4月6日,禮山縣全境解放。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禮山縣愛國民主政府改稱禮山縣人民政府。1952年9月10日,為了紀念大悟山區人民在歷次革命戰爭中的英雄業績,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備案,將禮山縣改名大悟縣。

三、風景名勝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1、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位於大悟縣白果樹灣,舊址共5間,面積約300平方米,磚木結構。舊址設立在白果樹灣南的一座青磚瓦屋內.此屋造型大方,大小四間,外間為正廳,中間夾有天井,寬敞明亮。1996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在原址建立紀念館,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2、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孝感市大悟縣城關鎮澴河東岸江崗山西麓。鄂豫邊區,虎踞中原,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的革命鬥爭如火如荼,風起雲湧,僅大悟縣內就爆發了汪洋店、夏店、芳家畈農民暴-動和宣化店起義,隨後建立起蘇維埃政權。紅四方面軍曾在這裡浴血奮戰,先後取得了三次反“圍剿”的勝利。

"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大悟縣隸屬於湖北省孝感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鄂豫邊界,總面積1985平方公里,總人口共有73萬。大悟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帶,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周恩來、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在大悟留下光輝的戰鬥足跡。

一、歷史沿革

1、北魏析永陽縣置東隨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東隨為禮山縣,以縣境禮山得名,屬義陽郡。唐初省禮山入應山。

2、1933年以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黃陂、孝感及河南省羅山等縣部分地域析置禮山縣,駐河背嘴(今新城)。

3、1949年屬孝感專區。1952年改名大悟縣,遷治二郎店(今城關鎮)。以境內大悟山得名。1970年屬孝感地區,1993年屬孝感市。

二、地名來歷

1949年4月6日,禮山縣全境解放。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禮山縣愛國民主政府改稱禮山縣人民政府。1952年9月10日,為了紀念大悟山區人民在歷次革命戰爭中的英雄業績,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備案,將禮山縣改名大悟縣。

三、風景名勝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1、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位於大悟縣白果樹灣,舊址共5間,面積約300平方米,磚木結構。舊址設立在白果樹灣南的一座青磚瓦屋內.此屋造型大方,大小四間,外間為正廳,中間夾有天井,寬敞明亮。1996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在原址建立紀念館,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2、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孝感市大悟縣城關鎮澴河東岸江崗山西麓。鄂豫邊區,虎踞中原,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的革命鬥爭如火如荼,風起雲湧,僅大悟縣內就爆發了汪洋店、夏店、芳家畈農民暴-動和宣化店起義,隨後建立起蘇維埃政權。紅四方面軍曾在這裡浴血奮戰,先後取得了三次反“圍剿”的勝利。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3、宣化店談判舊址。位於宣化店竹竿河西岸,原“湖北會館”。1946年5月周恩來副主席偕同中原軍區司令員李先念與美國代表白魯德、國民黨方面代表徐永昌的代理人王天鳴在這裡進行了舉世聞名的“宣化店談判”。

"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大悟縣隸屬於湖北省孝感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鄂豫邊界,總面積1985平方公里,總人口共有73萬。大悟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帶,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周恩來、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在大悟留下光輝的戰鬥足跡。

一、歷史沿革

1、北魏析永陽縣置東隨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東隨為禮山縣,以縣境禮山得名,屬義陽郡。唐初省禮山入應山。

2、1933年以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黃陂、孝感及河南省羅山等縣部分地域析置禮山縣,駐河背嘴(今新城)。

3、1949年屬孝感專區。1952年改名大悟縣,遷治二郎店(今城關鎮)。以境內大悟山得名。1970年屬孝感地區,1993年屬孝感市。

二、地名來歷

1949年4月6日,禮山縣全境解放。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禮山縣愛國民主政府改稱禮山縣人民政府。1952年9月10日,為了紀念大悟山區人民在歷次革命戰爭中的英雄業績,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備案,將禮山縣改名大悟縣。

三、風景名勝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1、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位於大悟縣白果樹灣,舊址共5間,面積約300平方米,磚木結構。舊址設立在白果樹灣南的一座青磚瓦屋內.此屋造型大方,大小四間,外間為正廳,中間夾有天井,寬敞明亮。1996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在原址建立紀念館,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2、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孝感市大悟縣城關鎮澴河東岸江崗山西麓。鄂豫邊區,虎踞中原,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的革命鬥爭如火如荼,風起雲湧,僅大悟縣內就爆發了汪洋店、夏店、芳家畈農民暴-動和宣化店起義,隨後建立起蘇維埃政權。紅四方面軍曾在這裡浴血奮戰,先後取得了三次反“圍剿”的勝利。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3、宣化店談判舊址。位於宣化店竹竿河西岸,原“湖北會館”。1946年5月周恩來副主席偕同中原軍區司令員李先念與美國代表白魯德、國民黨方面代表徐永昌的代理人王天鳴在這裡進行了舉世聞名的“宣化店談判”。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4、九女潭。地處宣化店東大山的九女潭,有十里大峽谷,九處勝景潭,五道香末址,八道險谷灘,四處孤山寨等旅遊勝景。

"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大悟縣隸屬於湖北省孝感市,地處湖北省東北部鄂豫邊界,總面積1985平方公里,總人口共有73萬。大悟縣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腹心地帶,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周恩來、董必武、李先念、徐向前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在大悟留下光輝的戰鬥足跡。

一、歷史沿革

1、北魏析永陽縣置東隨縣。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東隨為禮山縣,以縣境禮山得名,屬義陽郡。唐初省禮山入應山。

2、1933年以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黃陂、孝感及河南省羅山等縣部分地域析置禮山縣,駐河背嘴(今新城)。

3、1949年屬孝感專區。1952年改名大悟縣,遷治二郎店(今城關鎮)。以境內大悟山得名。1970年屬孝感地區,1993年屬孝感市。

二、地名來歷

1949年4月6日,禮山縣全境解放。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禮山縣愛國民主政府改稱禮山縣人民政府。1952年9月10日,為了紀念大悟山區人民在歷次革命戰爭中的英雄業績,經中南軍政委員會批准,報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備案,將禮山縣改名大悟縣。

三、風景名勝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1、新四軍第五師司令部舊址。位於大悟縣白果樹灣,舊址共5間,面積約300平方米,磚木結構。舊址設立在白果樹灣南的一座青磚瓦屋內.此屋造型大方,大小四間,外間為正廳,中間夾有天井,寬敞明亮。1996年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在原址建立紀念館,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支持。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2、鄂豫邊區革命烈士陵園。位於孝感市大悟縣城關鎮澴河東岸江崗山西麓。鄂豫邊區,虎踞中原,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這裡的革命鬥爭如火如荼,風起雲湧,僅大悟縣內就爆發了汪洋店、夏店、芳家畈農民暴-動和宣化店起義,隨後建立起蘇維埃政權。紅四方面軍曾在這裡浴血奮戰,先後取得了三次反“圍剿”的勝利。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3、宣化店談判舊址。位於宣化店竹竿河西岸,原“湖北會館”。1946年5月周恩來副主席偕同中原軍區司令員李先念與美國代表白魯德、國民黨方面代表徐永昌的代理人王天鳴在這裡進行了舉世聞名的“宣化店談判”。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4、九女潭。地處宣化店東大山的九女潭,有十里大峽谷,九處勝景潭,五道香末址,八道險谷灘,四處孤山寨等旅遊勝景。

湖北孝感大悟縣----古稱東隨、禮山,地處鄂豫邊界

5、大悟山。在縣境南部,屬大別山脈,主峰金頂海拔813米,總面積217平方公里。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縣內第一支農民革命武裝在此誕生;抗日戰爭時期,又成為新四軍第五師根據地和鄂豫皖湘贛邊區抗戰的指揮中心。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