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軍人信息採集與待遇是否掛鉤?退役軍人事務部迴應

大數據 社會保險 軍事 新京報 2018-11-29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我國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採集工作計劃年底前基本完成,這是我國第一次對全體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進行的全面、科學的數據採集,將形成大數據平臺。

退役軍人事務部為此成立了信息採集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軍地11個部門參與的部際聯絡員機制。目前,全國各地正全面展開信息採集工作,例如北京市成立了14個部門和區政府相關人員參加的協調工作小組,全市各區共設立採集點1100多個;湖北全省成立省市縣三級工作專班96個,工作人員785人,安排信息採集工作經費1000餘萬元。

信息採集過程中,有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提出了一些問題,如退役軍人信息採集與待遇是否掛鉤?轉業志願兵、退役參戰參試人員等為何沒有單獨列項?退役軍人事務部相關負責人近日進行了解釋。

信息採集不直接作為個人享受相關待遇的依據

據退役軍人事務部介紹,開展此次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採集工作,是因為長期以來,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信息數據分散在各相關部門,信息不翔實、數據不準確、標準不統一。全面開展信息採集,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廣大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是建立精準服務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大數據平臺的重要步驟。

信息採集是否與待遇掛鉤?退役軍人事務部相關負責人解釋,信息採集主要為了全面掌握管理保障對象情況,不直接作為個人享受相關待遇的依據。但從長遠看,這項工作又與每位採集對象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如果出現遺漏情況,一方面可能影響國家制定相關政策的精準性,另一方面一旦有新政策出臺,沒登記信息的人員可能無法第一時間享受相關政策。

據退役軍人事務部信息採集工作領導小組第一副組長曹俊表示,目前仍有很多退役軍人對信息採集工作認識不到位,信息採集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對於今後退役軍人的管理、保障等工作將起到重要作用,退役軍人應積極主動前往信息採集點進行登記。

各地採集內容和標準保持一致

信息採集的對象包括退役軍人和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等退役軍人事務主管部門服務管理的所有相關人員。主要包括12類:軍隊轉業幹部;退役士兵;軍隊離退休幹部和退休士官;軍隊無軍籍離退休退職職工;退伍紅軍老戰士(含西路軍紅軍老戰士和紅軍失散人員);複員軍人;殘疾軍人;傷殘民兵民工;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現役軍人家屬。

退役軍人事務部專門開發了信息採集系統,各地主要通過軟件統一錄入相關信息。但有些地區不具備硬件條件或為了更加方便採集對象,根據軟件填報項目設計了表格,由採集對象先手工填寫,再統一錄入系統,各地採集內容和標準是一致的。

信息採集具體內容主要包括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的個人身份信息、政治面貌、對象類別、基本生活狀況等,涵蓋戶籍、救助、社保、醫療、住房、撫卹優待、服役及安置情況等多項基礎信息和照片。

但近期網上流傳著一些假冒偽造的表格,隨意調整更改統計項目,混淆視聽。退役軍人事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採集對象通過官方渠道瞭解相關信息,避免被誤導。

能夠歸併的類別儘量歸併,通過詳細信息區分開特定人群

針對轉業志願兵為何沒有單獨列項的問題,退役軍人事務部解釋,在對象分類中,志願兵在退役士兵這一大類下進行了單獨設置。對轉業志願兵,在志願兵欄目下通過“退役安置方式”選項進行了細化。

沒有單獨設置“參戰”“參試”選項,是因為退役參戰參試人員有嚴格的認定標準和認定程序,下一步將專門組織進行核查確認。此次信息採集不涉及參戰參試身份認定和相關待遇問題,已經認定的退役參戰參試軍人信息已有登記,不會因為不採集該項內容而影響其享受的待遇。

同時,復員幹部也沒有單獨列項,這是因為此次信息採集中,能夠歸併的類別儘量歸併,在不同類別內通過相關數據項區分不同群體。復員幹部是複員軍人的一種,可以通過詳細信息區分開特定人群,所以沒有單獨列項。

新京報記者 倪偉 見習編輯 於音 校對 陸愛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