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全力開展地質災害防範工作 汛期安全轉移群眾9704人

大氣科學 三農 時政 九江新聞網 2017-07-30

訊(唐欣 本報記者 朱曦薇)天空像是被劃開了一道口子,傾盆大雨傾瀉而下,6月22日以來,我市遭遇罕見強降雨過程,全市平均降雨量達164.4mm,其中修水縣高達212.6mm,大部分地區發生超警戒洪水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進入汛期以來,我市經歷了十餘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廣大幹群晝夜堅守在防汛救災一線,緊急轉移地災隱患點受威脅群眾,由於防治及時、處置得當,有效保障了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我市地貌多為山地和丘陵,是地質災害易發區、多發區,已排查出地質災害隱患點1755處,每年主汛期更是地質災害發生的頻繁期。6月份以來,市地質災害應急值班室共收到地質災害災情險情報告55起,直接經濟損失538.31萬元,潛在經濟損失8283.9萬元。

6月24日9時,修水縣廟嶺大路移民新村(石坑)發生工程邊坡滑坡險情,潛在威脅47戶176人;7月1日7時左右,修水縣馬坳鎮遊家槎村7組發生山體滑坡,方量約2萬方,摧毀2棟房屋,另一棟房屋嚴重受損;7月2日15時左右,湖口縣雙鍾鎮洋港安置小區東側山體出現3條主裂縫……所幸的是,我市根據氣象預報及時發佈預警,廟嶺大路移民新村受威脅群眾已在4月份提前組織全部安全轉移;6月26日,已經將馬坳鎮遊家槎村受威脅的高壓桿線及時遷移,組織了該隱患點7戶35人安全撤離,未造成人員傷亡;雙鍾鎮洋港安置小區受威脅的12戶30人也已全部轉移。

“我們到群眾家裡做轉移避讓工作的時候,有些人存在僥倖心理,覺得可能不會發生險情,但我們的職責就是要確保老百姓的安全,寧可聽到千句怨言,不可聽到一句哭聲。”修水縣礦管局礦產監察稽查大隊隊長姚擁輝說到。6月24日省防總視頻會後,我市認真開展在冊地災隱患點和巡查新發現的地災隱患點受威脅群眾轉移安置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轉移地災隱患點群眾2674戶、9704人。

“要抓實地質災害防範,把轉移人員的工作做到位,做到三個百分之百轉移,做到不漏一戶一人。”“地質災害、山體滑坡、地面塌陷等要作為重中之重,全面排查、重點整治。”我市歷來高度重視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入汛以來,市委書記楊偉東,市委副書記、市長林彬楊分別對地質災害防禦工作進行再部署。市領導熊永強、董金壽、張榮先、孫金淼也多次作出批示指示,強調要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當前要重點做好地質災害的防禦。

省國土資源廳高度關注九江災情險情,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並派出督導組和專家組來我市指導應急處置工作。6月27日,我市啟動地質災害Ⅲ級應急響應,由市國土局牽頭,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衛計委組成地災應急工作組,28日上午進駐修水縣督導。7月3日,針對湖口縣洋港安置小區(省級監測點)新發生的中型地質災害險情,及時啟動了該點的Ⅲ級應急響應。

在修水縣發現裂縫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記者看到,專業技術人員經分析討論後,對該隱患點進行填土夯實並用薄膜加蓋,設置簡易抗滑樁加固山體,並密切關注有變化的監測點。我市對重大地質災害隱患,積極協調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支撐單位,指導開展應急處置,確保搶險工作科學有效,6月份以來累計派出專家65人次赴各地指導地災防治工作。

市國土資源局與市氣象局聯合發佈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及時發佈氣象預警信息,指導全市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全市各地國土資源部門均已與氣象部門形成聯動機制,以廣播、電視、手機短信等形式向社會發佈防災預警信息,保證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信息及時、快速傳遞到縣、鄉、村、組防災責任人、群測群防監測員和受地質災害威脅群眾。

我市地災防禦和應急處置工作,嚴格實行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和日報制度,堅持領導帶班、雙人值守。分管市領導靠前指揮、市國土資源局主要負責人坐鎮指揮調度,確保災情險情第一時間得到有效處置。同時,及時奔赴現場督查指導,切實做好強降雨期間地質災害防範工作。

“地質災害與降雨相比有一定的滯後性,險情不因降雨停止而全部消除。”市國土資源局相關負責人說,下一步,我市將全面落實防汛Ⅱ級響應、地質災害Ⅲ級應急響應的各項要求,進一步壓實責任,嚴防死守。

目前,各地繼續加強監測,重點檢查轉移群眾是否到邊到角、值班人員是否到崗到位,在地災隱患點已轉移村民的房屋加把鎖、貼封條,並安撫受災群眾,確保“隱患不排除、村民不迴流”。

同時,及時總結強降雨期間地質災害應急處置工作的經驗教訓,不斷完善應急機制;著手做好災後重建各項工作,對已發生的地質災害災情險情進行分類,做好申請國家和省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的前期準備;加大工程治理力度,指導督促各縣(市、區)加快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項目實施進度,並加強對項目的監督管理,對在項目管理中不按照規定實施的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