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服務內涵 打造氣象數據服務生態 中國氣象數據匯交平臺正式上線

大氣科學 經濟 穿戴設備 智能手機 中國氣象局 2017-06-08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釗 通訊員陳東輝報道6月1日,中國氣象數據匯交平臺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將集約、統籌海量氣象資料,既包括氣象部門的數據,也包括來自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和社會組織、個人乃至智能微型氣象探測設備的氣象觀測資料,改變單向的數據服務形式,構建交互式服務生態。目前,用戶可登錄中國氣象數據網在線匯交數據。

當前,基於水利、海洋、農業、公路、航空等行業自身的業務需要,其自主開展的氣象探測活動不斷增多;同時,一些個人的智能手機、智能可穿戴設備等室內外微型氣象探測設備也可隨時隨地開展氣象探測,這些探測活動均產生大量氣象資料。要使這些分散的資料發揮更大的價值,就需要一個統一的資料匯交規範和匯交途徑,將其集約整合和共享應用。

為此,中國氣象局研究制定了《氣象探測資料匯交管理辦法》,並於5月2日面向全社會發布執行。為落實辦法,國家氣象信息中心基於中國氣象數據網構建中國氣象數據匯交平臺,並於6月1日正式上線運行。該平臺能夠集約統籌原本分散的氣象數據資源,提供更加廣泛便捷的共享應用,加強氣象數據資源與其他行業數據的融合,升級數據服務為資源服務。

該平臺建立了統一的匯交規範,實現匯交資源的收集、吸納和存儲。同時,平臺建立匯交資料認證制度,為匯交數據提供知識產權保護(匯交者可申請註冊數字對象唯一標誌),並對匯交主體進行積分獎勵,同時納入氣象信息服務的信用評價體系。根據氣象資料匯交服務指南, 資料匯交負責人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並保證資料的真實性。當資料匯交註冊並通過審核後,將面向全社會公開、共享。

下一步,中國氣象數據網將探索建立數據交易平臺,規範數據交易及收益分配,使匯交主體可以獲取經濟價值等多方面鼓勵,進一步提高匯交和共享積極性。

又訊為了提升用戶的黏性,引導用戶產出(數據分享、數據評價等),6月1日,中國氣象數據用戶成長體系配合氣象數據匯交功能同步上線。

數據網技術開發團隊通過深入分析數據網用戶行為數據,制定出會員等級、經驗值和積分的數值計算模型。對於數據網用戶來說,用戶成長體系的建立有助於進一步引導用戶使用數據網數據和產品功能,滿足用戶成就感,尊享更多特權,同時能從數據網平臺中獲得利益。

據介紹,目前,中國氣象數據網採用會員制管理,分為普通、實名、單位和科研四類用戶。以普通會員為例,每天有500M的下載流量。會員如需額外的流量,可以用積分兌換。後期,待數據交易平臺上線後,用戶可以用手中的積分換取相應價值的數據。

中國氣象數據網自2015年9月上線以來,目前累計註冊用戶18萬,數據下載量近44T,訪問量8600餘萬次,有效支撐社會公眾開展氣象數據增值性、公益性開發和創新應用。(陳東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