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河北內丘獐麼鄉將打造氣象小鎮'

"

沿太行山東麓S328省道一路盤山而上,在山上可以俯瞰整個獐麼鄉。

"

沿太行山東麓S328省道一路盤山而上,在山上可以俯瞰整個獐麼鄉。

“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河北內丘獐麼鄉將打造氣象小鎮

在山頂俯瞰獐麼鄉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早年,當地人口口相傳這裡是暴雨中心。“一下雨,天就像漏了一樣。”當地年長的村民形容說,這裡是“女媧補天遺漏的地方”。

2018年11月20日,經中國氣象學會認定,將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獐麼鄉評為“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因其在1963年8月2日至7日創下七日連續降雨量2051毫米的暴雨極值。

8月31日,內丘縣副縣長趙東昇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說,他們要用好這塊特殊的牌子,把這裡的氣象風險變成資源,通過建設氣象科普體驗館,利用多媒體虛擬技術展現聲、光、電等氣象要素,模擬暴雨降臨時的場景,打造中國的氣象小鎮,以此作為拉動山區經濟發展的一個支點。

1963年8月暴雨

在內丘縣獐麼鄉,當地上了歲數的老人都記得1963年8月的那場暴雨,瀝瀝拉拉下了一週一直沒有停過,“那雨下得就像天漏了一樣”。

"

沿太行山東麓S328省道一路盤山而上,在山上可以俯瞰整個獐麼鄉。

“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河北內丘獐麼鄉將打造氣象小鎮

在山頂俯瞰獐麼鄉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早年,當地人口口相傳這裡是暴雨中心。“一下雨,天就像漏了一樣。”當地年長的村民形容說,這裡是“女媧補天遺漏的地方”。

2018年11月20日,經中國氣象學會認定,將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獐麼鄉評為“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因其在1963年8月2日至7日創下七日連續降雨量2051毫米的暴雨極值。

8月31日,內丘縣副縣長趙東昇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說,他們要用好這塊特殊的牌子,把這裡的氣象風險變成資源,通過建設氣象科普體驗館,利用多媒體虛擬技術展現聲、光、電等氣象要素,模擬暴雨降臨時的場景,打造中國的氣象小鎮,以此作為拉動山區經濟發展的一個支點。

1963年8月暴雨

在內丘縣獐麼鄉,當地上了歲數的老人都記得1963年8月的那場暴雨,瀝瀝拉拉下了一週一直沒有停過,“那雨下得就像天漏了一樣”。

“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河北內丘獐麼鄉將打造氣象小鎮

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 視頻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視頻編輯 柳婧文 實習生 陶美婧(02:37)

據史料記載,1963年8月暴雨引起山洪暴發,內丘縣沖毀土地36403畝,沖毀房屋165674間,死亡170人,秋糧減產1474萬斤,棉花減產134萬斤,降雨之強、災害之重,歷史罕見。

內丘縣獐麼鄉是那場暴雨過程的降雨中心,單日最大降水量950毫米、三天降水量1458毫米,七日總降水量2051毫米,為河北省24小時、72小時、168小時降雨量極值。2051毫米也是當時中國七日降水的最高記錄。

“(暴雨)極值出現在南方不稀奇,但在北方內陸降水少的地方出現暴雨極值比較少見。” 邢臺市氣象局總工王叢梅說,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太行山東麓地區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的一次持續性暴雨過程,降水從8月2日-8日持續了一週,暴雨強度之大、面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均創中國當時的實測記錄。

王叢梅說,1963年8月連續性特大暴雨過程,是在穩定環流形勢下連續三個西南低渦北上、減速、停滯造成的,再加上獐麼鄉形如“喇叭口”的地形,對降雨起到了增幅作用。

受冰雹威脅的“富崗蘋果”

不僅是獐麼鄉,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地形複雜,降水局地性強、強度大,特大暴雨、極端暴雨相對較多,1950年以來內丘縣先後遭受15次暴雨襲擊,形成洪澇災害。

“1963年發生的洪澇災害尤其在河北省南部山區危害非常大,當時整個山區都損失慘重。”全國人大代表、河北農業大學研究員郭素萍說,作為林業工作者,她非常關注氣象防災減災,“一場雹災下來,這一年果農的收入就沒有了,所以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毀滅性的,如果不重視氣象防災減災,農業技術再好,一旦來一場自然災害,對農民收入影響就是非常大的。”

郭素萍所說的雹災,往往會出現“雹打一條線”的情況,即下雹地區寬度不大、長度卻很長,俗稱“雹線”。在“雹線”範圍內的地區,幾乎年年都會受到雹災威脅,給當地農業生產造成破壞性影響。

在內丘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告訴澎湃新聞,內丘縣是全國優質蘋果生產基地,著名的“富崗蘋果”科普示範基地核心示範園區就位於崗底村,但同時,崗底村又幾乎年年都會受到雹災的威脅,給富崗蘋果的生長髮育造成了很大危害。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地特色蘋果產業,內丘縣氣象局在崗底村蘋果園區建成了首座小氣候觀測站,對當地蘋果園區氣溫、溼度、風向、風速、降水、輻射等氣象要素進行24小時自動監測記錄和自動化傳輸。同時,鑑於富崗蘋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內丘縣氣象局在崗底村建設了標準化人工防雹作業點,炮手們24小時輪流值班,密切監視天氣變化,緊抓每次天氣過程,組織力量進行人工增雨和防雹作業。

"

沿太行山東麓S328省道一路盤山而上,在山上可以俯瞰整個獐麼鄉。

“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河北內丘獐麼鄉將打造氣象小鎮

在山頂俯瞰獐麼鄉 本文圖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圖

早年,當地人口口相傳這裡是暴雨中心。“一下雨,天就像漏了一樣。”當地年長的村民形容說,這裡是“女媧補天遺漏的地方”。

2018年11月20日,經中國氣象學會認定,將河北省邢臺市內丘縣獐麼鄉評為“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因其在1963年8月2日至7日創下七日連續降雨量2051毫米的暴雨極值。

8月31日,內丘縣副縣長趙東昇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說,他們要用好這塊特殊的牌子,把這裡的氣象風險變成資源,通過建設氣象科普體驗館,利用多媒體虛擬技術展現聲、光、電等氣象要素,模擬暴雨降臨時的場景,打造中國的氣象小鎮,以此作為拉動山區經濟發展的一個支點。

1963年8月暴雨

在內丘縣獐麼鄉,當地上了歲數的老人都記得1963年8月的那場暴雨,瀝瀝拉拉下了一週一直沒有停過,“那雨下得就像天漏了一樣”。

“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河北內丘獐麼鄉將打造氣象小鎮

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 視頻來源: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視頻編輯 柳婧文 實習生 陶美婧(02:37)

據史料記載,1963年8月暴雨引起山洪暴發,內丘縣沖毀土地36403畝,沖毀房屋165674間,死亡170人,秋糧減產1474萬斤,棉花減產134萬斤,降雨之強、災害之重,歷史罕見。

內丘縣獐麼鄉是那場暴雨過程的降雨中心,單日最大降水量950毫米、三天降水量1458毫米,七日總降水量2051毫米,為河北省24小時、72小時、168小時降雨量極值。2051毫米也是當時中國七日降水的最高記錄。

“(暴雨)極值出現在南方不稀奇,但在北方內陸降水少的地方出現暴雨極值比較少見。” 邢臺市氣象局總工王叢梅說,1963年8月上旬,河北省太行山東麓地區出現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的一次持續性暴雨過程,降水從8月2日-8日持續了一週,暴雨強度之大、面積之廣、持續時間之長均創中國當時的實測記錄。

王叢梅說,1963年8月連續性特大暴雨過程,是在穩定環流形勢下連續三個西南低渦北上、減速、停滯造成的,再加上獐麼鄉形如“喇叭口”的地形,對降雨起到了增幅作用。

受冰雹威脅的“富崗蘋果”

不僅是獐麼鄉,在太行山脈南段東麓,地形複雜,降水局地性強、強度大,特大暴雨、極端暴雨相對較多,1950年以來內丘縣先後遭受15次暴雨襲擊,形成洪澇災害。

“1963年發生的洪澇災害尤其在河北省南部山區危害非常大,當時整個山區都損失慘重。”全國人大代表、河北農業大學研究員郭素萍說,作為林業工作者,她非常關注氣象防災減災,“一場雹災下來,這一年果農的收入就沒有了,所以氣象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是毀滅性的,如果不重視氣象防災減災,農業技術再好,一旦來一場自然災害,對農民收入影響就是非常大的。”

郭素萍所說的雹災,往往會出現“雹打一條線”的情況,即下雹地區寬度不大、長度卻很長,俗稱“雹線”。在“雹線”範圍內的地區,幾乎年年都會受到雹災威脅,給當地農業生產造成破壞性影響。

在內丘縣崗底村,黨總支書記楊雙牛告訴澎湃新聞,內丘縣是全國優質蘋果生產基地,著名的“富崗蘋果”科普示範基地核心示範園區就位於崗底村,但同時,崗底村又幾乎年年都會受到雹災的威脅,給富崗蘋果的生長髮育造成了很大危害。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地特色蘋果產業,內丘縣氣象局在崗底村蘋果園區建成了首座小氣候觀測站,對當地蘋果園區氣溫、溼度、風向、風速、降水、輻射等氣象要素進行24小時自動監測記錄和自動化傳輸。同時,鑑於富崗蘋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內丘縣氣象局在崗底村建設了標準化人工防雹作業點,炮手們24小時輪流值班,密切監視天氣變化,緊抓每次天氣過程,組織力量進行人工增雨和防雹作業。

“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河北內丘獐麼鄉將打造氣象小鎮

防雹高炮

“有了特色產業就要通過氣象科技手段把這裡保護好。”楊雙牛說,有了人工防雹作業後,處在“雹線”上的蘋果園,近十年沒有受到雹災。

打造氣象小鎮

澎湃新聞從河北省氣象局獲悉,河北是我國受自然災害影響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氣象災害種類多、範圍廣、頻次高、強度大、損失重,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制約了河北經濟轉型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已經成為平安河北、富強河北和美麗河北建設的心腹大患。

近年來,河北省氣象部門通過不斷實化、細化氣象災害防禦責任,健全氣象災害防禦法規標準,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發佈和風險防範能力,持續推進具有河北特色的氣象災害防禦體系建設,全面提升了氣象綜合防災減災水平,氣象災害防禦總體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全省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重由上世紀90年代的3%下降到了1%以下。

內丘縣氣象局局長黃學寧說,現在氣象預報的準確率能達到92%,下一步氣象部門將努力完善“最後一公里”,實現有手機的用戶都能收到氣象預警信息,達到趨利避害的目的。

“氣象風險也可以轉換成資源。”黃學寧說,下一步他們計劃利用“中國大陸持續暴雨極值中心”這塊牌子,為內丘縣氣象科普事業打造一個以氣象科普為基礎的氣象小鎮,讓公眾瞭解氣象、感受氣象,同時也藉此拉動山區經濟發展。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