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不止是《敦刻爾克》,諾蘭德很多電影,都展現了他對時間的痴迷以及對時間操控的運用。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古希臘的戲劇理論家曾說,悲劇往往就是因為時間不夠而造成的。戲劇中的衝突往往就是時間的衝突。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不止是《敦刻爾克》,諾蘭德很多電影,都展現了他對時間的痴迷以及對時間操控的運用。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古希臘的戲劇理論家曾說,悲劇往往就是因為時間不夠而造成的。戲劇中的衝突往往就是時間的衝突。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中,諾蘭巧妙地利用夢境的一種設定,即現實中的五分鐘=夢境中的60分鐘——這就是天上方一日,人間數百年的中國老話的變體——在他的故事裡,構築了4層結構,即在最終的目標任務當中,在現實這一層之下,要深入3層的夢境。

通過不同層面的情節,形成了一種在敘事領域被稱為“越界”的有趣現象。在敘事學理論書籍《故事的變身》(Avatars of story)中,作者提出了一種“越界”的概念。就是在不同層次的故事之間搭建起一些橋樑,讓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世界產生聯通。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不止是《敦刻爾克》,諾蘭德很多電影,都展現了他對時間的痴迷以及對時間操控的運用。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古希臘的戲劇理論家曾說,悲劇往往就是因為時間不夠而造成的。戲劇中的衝突往往就是時間的衝突。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中,諾蘭巧妙地利用夢境的一種設定,即現實中的五分鐘=夢境中的60分鐘——這就是天上方一日,人間數百年的中國老話的變體——在他的故事裡,構築了4層結構,即在最終的目標任務當中,在現實這一層之下,要深入3層的夢境。

通過不同層面的情節,形成了一種在敘事領域被稱為“越界”的有趣現象。在敘事學理論書籍《故事的變身》(Avatars of story)中,作者提出了一種“越界”的概念。就是在不同層次的故事之間搭建起一些橋樑,讓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世界產生聯通。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聽起來可能有些複雜,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見到“越界”故事的例子。這個界是什麼?比如在一千零一夜中,人們聚在一起,這是一個界,他們在講著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又是一個界,而故事中的人物也在將故事,就構建了一個新的界。

在敘事當中,每個故事有其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背景設定、情境以及構成方式,是一個封閉的圓環,一旦兩個不同的故事產生越界,就會形成一個類似於莫比烏斯環,故事之間聯通,如果越界處理不好,這個故事就會坍塌。

但人們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不同的故事通過越界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更有趣的世界。比如前些年火熱的“穿越”劇,本身就是一種越界表現。古代與現代本質上無法放在一個世界中共存,但通過主角的穿越,形成了一種越界的世界幻像,主角成為了越界聯通兩個世界的介質。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不止是《敦刻爾克》,諾蘭德很多電影,都展現了他對時間的痴迷以及對時間操控的運用。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古希臘的戲劇理論家曾說,悲劇往往就是因為時間不夠而造成的。戲劇中的衝突往往就是時間的衝突。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中,諾蘭巧妙地利用夢境的一種設定,即現實中的五分鐘=夢境中的60分鐘——這就是天上方一日,人間數百年的中國老話的變體——在他的故事裡,構築了4層結構,即在最終的目標任務當中,在現實這一層之下,要深入3層的夢境。

通過不同層面的情節,形成了一種在敘事領域被稱為“越界”的有趣現象。在敘事學理論書籍《故事的變身》(Avatars of story)中,作者提出了一種“越界”的概念。就是在不同層次的故事之間搭建起一些橋樑,讓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世界產生聯通。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聽起來可能有些複雜,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見到“越界”故事的例子。這個界是什麼?比如在一千零一夜中,人們聚在一起,這是一個界,他們在講著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又是一個界,而故事中的人物也在將故事,就構建了一個新的界。

在敘事當中,每個故事有其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背景設定、情境以及構成方式,是一個封閉的圓環,一旦兩個不同的故事產生越界,就會形成一個類似於莫比烏斯環,故事之間聯通,如果越界處理不好,這個故事就會坍塌。

但人們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不同的故事通過越界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更有趣的世界。比如前些年火熱的“穿越”劇,本身就是一種越界表現。古代與現代本質上無法放在一個世界中共存,但通過主角的穿越,形成了一種越界的世界幻像,主角成為了越界聯通兩個世界的介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火熱了十年的漫威超英電影,同樣是通過越界構建起來的。《鋼鐵俠》率先試水,打開了市場,然後一些不同的獨立的超級英雄電影慢慢出現,他們之間出現了互相滲透,最初讓觀眾以為走錯了片場,最終他們匯聚在復聯中。通過個別英雄的越界,比如雷神3中亂入的浩克,漫威完成了漫威宇宙的構建,也完成了觀眾的教育,現在的觀眾在看到類似於超人大戰蝙蝠俠,甚至也許出現蝙蝠俠大戰蜘蛛俠,也都不會奇怪。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不止是《敦刻爾克》,諾蘭德很多電影,都展現了他對時間的痴迷以及對時間操控的運用。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古希臘的戲劇理論家曾說,悲劇往往就是因為時間不夠而造成的。戲劇中的衝突往往就是時間的衝突。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中,諾蘭巧妙地利用夢境的一種設定,即現實中的五分鐘=夢境中的60分鐘——這就是天上方一日,人間數百年的中國老話的變體——在他的故事裡,構築了4層結構,即在最終的目標任務當中,在現實這一層之下,要深入3層的夢境。

通過不同層面的情節,形成了一種在敘事領域被稱為“越界”的有趣現象。在敘事學理論書籍《故事的變身》(Avatars of story)中,作者提出了一種“越界”的概念。就是在不同層次的故事之間搭建起一些橋樑,讓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世界產生聯通。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聽起來可能有些複雜,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見到“越界”故事的例子。這個界是什麼?比如在一千零一夜中,人們聚在一起,這是一個界,他們在講著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又是一個界,而故事中的人物也在將故事,就構建了一個新的界。

在敘事當中,每個故事有其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背景設定、情境以及構成方式,是一個封閉的圓環,一旦兩個不同的故事產生越界,就會形成一個類似於莫比烏斯環,故事之間聯通,如果越界處理不好,這個故事就會坍塌。

但人們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不同的故事通過越界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更有趣的世界。比如前些年火熱的“穿越”劇,本身就是一種越界表現。古代與現代本質上無法放在一個世界中共存,但通過主角的穿越,形成了一種越界的世界幻像,主角成為了越界聯通兩個世界的介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火熱了十年的漫威超英電影,同樣是通過越界構建起來的。《鋼鐵俠》率先試水,打開了市場,然後一些不同的獨立的超級英雄電影慢慢出現,他們之間出現了互相滲透,最初讓觀眾以為走錯了片場,最終他們匯聚在復聯中。通過個別英雄的越界,比如雷神3中亂入的浩克,漫威完成了漫威宇宙的構建,也完成了觀眾的教育,現在的觀眾在看到類似於超人大戰蝙蝠俠,甚至也許出現蝙蝠俠大戰蜘蛛俠,也都不會奇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優秀,就是在於通過簡單的世界觀鋪墊,就輕易的在一部電影中,完成了三次以上的越界,用夢境把不同的場景,不一樣元素的故事,比如大雨中的城市街頭巷戰、酒店中的奇幻空間、雪山下的祕密基地、意識盡頭的荒蕪海邊等情境,通過一次次的越界,有機地串聯起來,讓整個電影跳脫出對夢境簡單的描繪,大大增強了商業性和娛樂性。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不止是《敦刻爾克》,諾蘭德很多電影,都展現了他對時間的痴迷以及對時間操控的運用。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古希臘的戲劇理論家曾說,悲劇往往就是因為時間不夠而造成的。戲劇中的衝突往往就是時間的衝突。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中,諾蘭巧妙地利用夢境的一種設定,即現實中的五分鐘=夢境中的60分鐘——這就是天上方一日,人間數百年的中國老話的變體——在他的故事裡,構築了4層結構,即在最終的目標任務當中,在現實這一層之下,要深入3層的夢境。

通過不同層面的情節,形成了一種在敘事領域被稱為“越界”的有趣現象。在敘事學理論書籍《故事的變身》(Avatars of story)中,作者提出了一種“越界”的概念。就是在不同層次的故事之間搭建起一些橋樑,讓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世界產生聯通。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聽起來可能有些複雜,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見到“越界”故事的例子。這個界是什麼?比如在一千零一夜中,人們聚在一起,這是一個界,他們在講著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又是一個界,而故事中的人物也在將故事,就構建了一個新的界。

在敘事當中,每個故事有其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背景設定、情境以及構成方式,是一個封閉的圓環,一旦兩個不同的故事產生越界,就會形成一個類似於莫比烏斯環,故事之間聯通,如果越界處理不好,這個故事就會坍塌。

但人們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不同的故事通過越界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更有趣的世界。比如前些年火熱的“穿越”劇,本身就是一種越界表現。古代與現代本質上無法放在一個世界中共存,但通過主角的穿越,形成了一種越界的世界幻像,主角成為了越界聯通兩個世界的介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火熱了十年的漫威超英電影,同樣是通過越界構建起來的。《鋼鐵俠》率先試水,打開了市場,然後一些不同的獨立的超級英雄電影慢慢出現,他們之間出現了互相滲透,最初讓觀眾以為走錯了片場,最終他們匯聚在復聯中。通過個別英雄的越界,比如雷神3中亂入的浩克,漫威完成了漫威宇宙的構建,也完成了觀眾的教育,現在的觀眾在看到類似於超人大戰蝙蝠俠,甚至也許出現蝙蝠俠大戰蜘蛛俠,也都不會奇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優秀,就是在於通過簡單的世界觀鋪墊,就輕易的在一部電影中,完成了三次以上的越界,用夢境把不同的場景,不一樣元素的故事,比如大雨中的城市街頭巷戰、酒店中的奇幻空間、雪山下的祕密基地、意識盡頭的荒蕪海邊等情境,通過一次次的越界,有機地串聯起來,讓整個電影跳脫出對夢境簡單的描繪,大大增強了商業性和娛樂性。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在實現了娛樂性的前提下,盜夢也就完成了真正的藝術性的展現。甚至成為了一種具有獨特氣質,獨立風格的類型片,此前從未出現過的類型電影。

意識,是盜夢空間觀念的突破

有多少人在十年前的某個夜晚,從電影院看完盜夢出來,抬頭望著星空,低頭看著水面,走在回家的路上,陷入了一種深深的思考,對自身、對世界、對存在,我們真的存在麼?現在這一刻,是否就是一場夢境?如果是,那又是誰的夢?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不止是《敦刻爾克》,諾蘭德很多電影,都展現了他對時間的痴迷以及對時間操控的運用。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古希臘的戲劇理論家曾說,悲劇往往就是因為時間不夠而造成的。戲劇中的衝突往往就是時間的衝突。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中,諾蘭巧妙地利用夢境的一種設定,即現實中的五分鐘=夢境中的60分鐘——這就是天上方一日,人間數百年的中國老話的變體——在他的故事裡,構築了4層結構,即在最終的目標任務當中,在現實這一層之下,要深入3層的夢境。

通過不同層面的情節,形成了一種在敘事領域被稱為“越界”的有趣現象。在敘事學理論書籍《故事的變身》(Avatars of story)中,作者提出了一種“越界”的概念。就是在不同層次的故事之間搭建起一些橋樑,讓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世界產生聯通。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聽起來可能有些複雜,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見到“越界”故事的例子。這個界是什麼?比如在一千零一夜中,人們聚在一起,這是一個界,他們在講著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又是一個界,而故事中的人物也在將故事,就構建了一個新的界。

在敘事當中,每個故事有其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背景設定、情境以及構成方式,是一個封閉的圓環,一旦兩個不同的故事產生越界,就會形成一個類似於莫比烏斯環,故事之間聯通,如果越界處理不好,這個故事就會坍塌。

但人們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不同的故事通過越界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更有趣的世界。比如前些年火熱的“穿越”劇,本身就是一種越界表現。古代與現代本質上無法放在一個世界中共存,但通過主角的穿越,形成了一種越界的世界幻像,主角成為了越界聯通兩個世界的介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火熱了十年的漫威超英電影,同樣是通過越界構建起來的。《鋼鐵俠》率先試水,打開了市場,然後一些不同的獨立的超級英雄電影慢慢出現,他們之間出現了互相滲透,最初讓觀眾以為走錯了片場,最終他們匯聚在復聯中。通過個別英雄的越界,比如雷神3中亂入的浩克,漫威完成了漫威宇宙的構建,也完成了觀眾的教育,現在的觀眾在看到類似於超人大戰蝙蝠俠,甚至也許出現蝙蝠俠大戰蜘蛛俠,也都不會奇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優秀,就是在於通過簡單的世界觀鋪墊,就輕易的在一部電影中,完成了三次以上的越界,用夢境把不同的場景,不一樣元素的故事,比如大雨中的城市街頭巷戰、酒店中的奇幻空間、雪山下的祕密基地、意識盡頭的荒蕪海邊等情境,通過一次次的越界,有機地串聯起來,讓整個電影跳脫出對夢境簡單的描繪,大大增強了商業性和娛樂性。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在實現了娛樂性的前提下,盜夢也就完成了真正的藝術性的展現。甚至成為了一種具有獨特氣質,獨立風格的類型片,此前從未出現過的類型電影。

意識,是盜夢空間觀念的突破

有多少人在十年前的某個夜晚,從電影院看完盜夢出來,抬頭望著星空,低頭看著水面,走在回家的路上,陷入了一種深深的思考,對自身、對世界、對存在,我們真的存在麼?現在這一刻,是否就是一場夢境?如果是,那又是誰的夢?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這些問題,柏拉圖問過,他構築了洞穴比喻;笛卡爾問過,他發出了哲學史上最著名的懷疑,也得出了那句無人不知的“我思,故我在”;康德問過,他也成功的構築了一個全新的觀念體系,把整個神學挑落馬下;黑格爾問過,他用一種新“神學”的方式,即整個世界,是一種精神的湧動,來回答了這個問題;馬克思問過,他堅定著物質的存在以及歷史的規律性發展,試圖打消整個人類的疑問。

諾蘭並沒有用深刻的哲學語句來發問,而是在一部商業片中,慢慢的把這些問題的氣泡送給觀眾。而這些氣泡,不是形而上的,是經驗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受的——在記憶中,在夢境中,我們可以獲取一個人的思想;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給人植入一些觀念,從而改變人的行為。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不止是《敦刻爾克》,諾蘭德很多電影,都展現了他對時間的痴迷以及對時間操控的運用。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古希臘的戲劇理論家曾說,悲劇往往就是因為時間不夠而造成的。戲劇中的衝突往往就是時間的衝突。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中,諾蘭巧妙地利用夢境的一種設定,即現實中的五分鐘=夢境中的60分鐘——這就是天上方一日,人間數百年的中國老話的變體——在他的故事裡,構築了4層結構,即在最終的目標任務當中,在現實這一層之下,要深入3層的夢境。

通過不同層面的情節,形成了一種在敘事領域被稱為“越界”的有趣現象。在敘事學理論書籍《故事的變身》(Avatars of story)中,作者提出了一種“越界”的概念。就是在不同層次的故事之間搭建起一些橋樑,讓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世界產生聯通。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聽起來可能有些複雜,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見到“越界”故事的例子。這個界是什麼?比如在一千零一夜中,人們聚在一起,這是一個界,他們在講著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又是一個界,而故事中的人物也在將故事,就構建了一個新的界。

在敘事當中,每個故事有其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背景設定、情境以及構成方式,是一個封閉的圓環,一旦兩個不同的故事產生越界,就會形成一個類似於莫比烏斯環,故事之間聯通,如果越界處理不好,這個故事就會坍塌。

但人們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不同的故事通過越界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更有趣的世界。比如前些年火熱的“穿越”劇,本身就是一種越界表現。古代與現代本質上無法放在一個世界中共存,但通過主角的穿越,形成了一種越界的世界幻像,主角成為了越界聯通兩個世界的介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火熱了十年的漫威超英電影,同樣是通過越界構建起來的。《鋼鐵俠》率先試水,打開了市場,然後一些不同的獨立的超級英雄電影慢慢出現,他們之間出現了互相滲透,最初讓觀眾以為走錯了片場,最終他們匯聚在復聯中。通過個別英雄的越界,比如雷神3中亂入的浩克,漫威完成了漫威宇宙的構建,也完成了觀眾的教育,現在的觀眾在看到類似於超人大戰蝙蝠俠,甚至也許出現蝙蝠俠大戰蜘蛛俠,也都不會奇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優秀,就是在於通過簡單的世界觀鋪墊,就輕易的在一部電影中,完成了三次以上的越界,用夢境把不同的場景,不一樣元素的故事,比如大雨中的城市街頭巷戰、酒店中的奇幻空間、雪山下的祕密基地、意識盡頭的荒蕪海邊等情境,通過一次次的越界,有機地串聯起來,讓整個電影跳脫出對夢境簡單的描繪,大大增強了商業性和娛樂性。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在實現了娛樂性的前提下,盜夢也就完成了真正的藝術性的展現。甚至成為了一種具有獨特氣質,獨立風格的類型片,此前從未出現過的類型電影。

意識,是盜夢空間觀念的突破

有多少人在十年前的某個夜晚,從電影院看完盜夢出來,抬頭望著星空,低頭看著水面,走在回家的路上,陷入了一種深深的思考,對自身、對世界、對存在,我們真的存在麼?現在這一刻,是否就是一場夢境?如果是,那又是誰的夢?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這些問題,柏拉圖問過,他構築了洞穴比喻;笛卡爾問過,他發出了哲學史上最著名的懷疑,也得出了那句無人不知的“我思,故我在”;康德問過,他也成功的構築了一個全新的觀念體系,把整個神學挑落馬下;黑格爾問過,他用一種新“神學”的方式,即整個世界,是一種精神的湧動,來回答了這個問題;馬克思問過,他堅定著物質的存在以及歷史的規律性發展,試圖打消整個人類的疑問。

諾蘭並沒有用深刻的哲學語句來發問,而是在一部商業片中,慢慢的把這些問題的氣泡送給觀眾。而這些氣泡,不是形而上的,是經驗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受的——在記憶中,在夢境中,我們可以獲取一個人的思想;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給人植入一些觀念,從而改變人的行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在以賽亞伯林的《觀念的力量》中,這位著名的現代學者,一再地強調,觀念是有力量的,他相信一種論斷:我們通過語言行事,言語有行事的力量。就如婚禮當中,只有說出“我願意”這個句子才能完成一樣。諾蘭在盜夢中,也正是利用了這種思想。

當小李在他妻子的觀念中,放置了“這個世界”是不真實的這個觀念之後,妻子就會不斷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以至於最終自殺身亡。想想在現實世界中,一些因為抑鬱自殺的人,往往都是因為一個“念頭”在心中慢慢的滋長,比如人間不值得,活著太無趣,當這個觀念長成參天大樹,遮蔽了現實的陽光之後,人就會選擇結束自己“悲劇”般的生活。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不止是《敦刻爾克》,諾蘭德很多電影,都展現了他對時間的痴迷以及對時間操控的運用。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古希臘的戲劇理論家曾說,悲劇往往就是因為時間不夠而造成的。戲劇中的衝突往往就是時間的衝突。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中,諾蘭巧妙地利用夢境的一種設定,即現實中的五分鐘=夢境中的60分鐘——這就是天上方一日,人間數百年的中國老話的變體——在他的故事裡,構築了4層結構,即在最終的目標任務當中,在現實這一層之下,要深入3層的夢境。

通過不同層面的情節,形成了一種在敘事領域被稱為“越界”的有趣現象。在敘事學理論書籍《故事的變身》(Avatars of story)中,作者提出了一種“越界”的概念。就是在不同層次的故事之間搭建起一些橋樑,讓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世界產生聯通。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聽起來可能有些複雜,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見到“越界”故事的例子。這個界是什麼?比如在一千零一夜中,人們聚在一起,這是一個界,他們在講著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又是一個界,而故事中的人物也在將故事,就構建了一個新的界。

在敘事當中,每個故事有其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背景設定、情境以及構成方式,是一個封閉的圓環,一旦兩個不同的故事產生越界,就會形成一個類似於莫比烏斯環,故事之間聯通,如果越界處理不好,這個故事就會坍塌。

但人們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不同的故事通過越界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更有趣的世界。比如前些年火熱的“穿越”劇,本身就是一種越界表現。古代與現代本質上無法放在一個世界中共存,但通過主角的穿越,形成了一種越界的世界幻像,主角成為了越界聯通兩個世界的介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火熱了十年的漫威超英電影,同樣是通過越界構建起來的。《鋼鐵俠》率先試水,打開了市場,然後一些不同的獨立的超級英雄電影慢慢出現,他們之間出現了互相滲透,最初讓觀眾以為走錯了片場,最終他們匯聚在復聯中。通過個別英雄的越界,比如雷神3中亂入的浩克,漫威完成了漫威宇宙的構建,也完成了觀眾的教育,現在的觀眾在看到類似於超人大戰蝙蝠俠,甚至也許出現蝙蝠俠大戰蜘蛛俠,也都不會奇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優秀,就是在於通過簡單的世界觀鋪墊,就輕易的在一部電影中,完成了三次以上的越界,用夢境把不同的場景,不一樣元素的故事,比如大雨中的城市街頭巷戰、酒店中的奇幻空間、雪山下的祕密基地、意識盡頭的荒蕪海邊等情境,通過一次次的越界,有機地串聯起來,讓整個電影跳脫出對夢境簡單的描繪,大大增強了商業性和娛樂性。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在實現了娛樂性的前提下,盜夢也就完成了真正的藝術性的展現。甚至成為了一種具有獨特氣質,獨立風格的類型片,此前從未出現過的類型電影。

意識,是盜夢空間觀念的突破

有多少人在十年前的某個夜晚,從電影院看完盜夢出來,抬頭望著星空,低頭看著水面,走在回家的路上,陷入了一種深深的思考,對自身、對世界、對存在,我們真的存在麼?現在這一刻,是否就是一場夢境?如果是,那又是誰的夢?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這些問題,柏拉圖問過,他構築了洞穴比喻;笛卡爾問過,他發出了哲學史上最著名的懷疑,也得出了那句無人不知的“我思,故我在”;康德問過,他也成功的構築了一個全新的觀念體系,把整個神學挑落馬下;黑格爾問過,他用一種新“神學”的方式,即整個世界,是一種精神的湧動,來回答了這個問題;馬克思問過,他堅定著物質的存在以及歷史的規律性發展,試圖打消整個人類的疑問。

諾蘭並沒有用深刻的哲學語句來發問,而是在一部商業片中,慢慢的把這些問題的氣泡送給觀眾。而這些氣泡,不是形而上的,是經驗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受的——在記憶中,在夢境中,我們可以獲取一個人的思想;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給人植入一些觀念,從而改變人的行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在以賽亞伯林的《觀念的力量》中,這位著名的現代學者,一再地強調,觀念是有力量的,他相信一種論斷:我們通過語言行事,言語有行事的力量。就如婚禮當中,只有說出“我願意”這個句子才能完成一樣。諾蘭在盜夢中,也正是利用了這種思想。

當小李在他妻子的觀念中,放置了“這個世界”是不真實的這個觀念之後,妻子就會不斷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以至於最終自殺身亡。想想在現實世界中,一些因為抑鬱自殺的人,往往都是因為一個“念頭”在心中慢慢的滋長,比如人間不值得,活著太無趣,當這個觀念長成參天大樹,遮蔽了現實的陽光之後,人就會選擇結束自己“悲劇”般的生活。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而小李,也因為自己的這個錯誤,在內心構築起一座城堡。把與妻子相處的種種都鎖在這座城堡裡,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進入城堡,反覆的回味著、不斷地痛苦著。這像極了一個失去了自己摯愛的人,終日生活在痛苦與悔恨中,把自己關進內心的監牢,永遠得不到解脫。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不止是《敦刻爾克》,諾蘭德很多電影,都展現了他對時間的痴迷以及對時間操控的運用。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古希臘的戲劇理論家曾說,悲劇往往就是因為時間不夠而造成的。戲劇中的衝突往往就是時間的衝突。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中,諾蘭巧妙地利用夢境的一種設定,即現實中的五分鐘=夢境中的60分鐘——這就是天上方一日,人間數百年的中國老話的變體——在他的故事裡,構築了4層結構,即在最終的目標任務當中,在現實這一層之下,要深入3層的夢境。

通過不同層面的情節,形成了一種在敘事領域被稱為“越界”的有趣現象。在敘事學理論書籍《故事的變身》(Avatars of story)中,作者提出了一種“越界”的概念。就是在不同層次的故事之間搭建起一些橋樑,讓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世界產生聯通。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聽起來可能有些複雜,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見到“越界”故事的例子。這個界是什麼?比如在一千零一夜中,人們聚在一起,這是一個界,他們在講著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又是一個界,而故事中的人物也在將故事,就構建了一個新的界。

在敘事當中,每個故事有其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背景設定、情境以及構成方式,是一個封閉的圓環,一旦兩個不同的故事產生越界,就會形成一個類似於莫比烏斯環,故事之間聯通,如果越界處理不好,這個故事就會坍塌。

但人們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不同的故事通過越界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更有趣的世界。比如前些年火熱的“穿越”劇,本身就是一種越界表現。古代與現代本質上無法放在一個世界中共存,但通過主角的穿越,形成了一種越界的世界幻像,主角成為了越界聯通兩個世界的介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火熱了十年的漫威超英電影,同樣是通過越界構建起來的。《鋼鐵俠》率先試水,打開了市場,然後一些不同的獨立的超級英雄電影慢慢出現,他們之間出現了互相滲透,最初讓觀眾以為走錯了片場,最終他們匯聚在復聯中。通過個別英雄的越界,比如雷神3中亂入的浩克,漫威完成了漫威宇宙的構建,也完成了觀眾的教育,現在的觀眾在看到類似於超人大戰蝙蝠俠,甚至也許出現蝙蝠俠大戰蜘蛛俠,也都不會奇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優秀,就是在於通過簡單的世界觀鋪墊,就輕易的在一部電影中,完成了三次以上的越界,用夢境把不同的場景,不一樣元素的故事,比如大雨中的城市街頭巷戰、酒店中的奇幻空間、雪山下的祕密基地、意識盡頭的荒蕪海邊等情境,通過一次次的越界,有機地串聯起來,讓整個電影跳脫出對夢境簡單的描繪,大大增強了商業性和娛樂性。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在實現了娛樂性的前提下,盜夢也就完成了真正的藝術性的展現。甚至成為了一種具有獨特氣質,獨立風格的類型片,此前從未出現過的類型電影。

意識,是盜夢空間觀念的突破

有多少人在十年前的某個夜晚,從電影院看完盜夢出來,抬頭望著星空,低頭看著水面,走在回家的路上,陷入了一種深深的思考,對自身、對世界、對存在,我們真的存在麼?現在這一刻,是否就是一場夢境?如果是,那又是誰的夢?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這些問題,柏拉圖問過,他構築了洞穴比喻;笛卡爾問過,他發出了哲學史上最著名的懷疑,也得出了那句無人不知的“我思,故我在”;康德問過,他也成功的構築了一個全新的觀念體系,把整個神學挑落馬下;黑格爾問過,他用一種新“神學”的方式,即整個世界,是一種精神的湧動,來回答了這個問題;馬克思問過,他堅定著物質的存在以及歷史的規律性發展,試圖打消整個人類的疑問。

諾蘭並沒有用深刻的哲學語句來發問,而是在一部商業片中,慢慢的把這些問題的氣泡送給觀眾。而這些氣泡,不是形而上的,是經驗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受的——在記憶中,在夢境中,我們可以獲取一個人的思想;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給人植入一些觀念,從而改變人的行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在以賽亞伯林的《觀念的力量》中,這位著名的現代學者,一再地強調,觀念是有力量的,他相信一種論斷:我們通過語言行事,言語有行事的力量。就如婚禮當中,只有說出“我願意”這個句子才能完成一樣。諾蘭在盜夢中,也正是利用了這種思想。

當小李在他妻子的觀念中,放置了“這個世界”是不真實的這個觀念之後,妻子就會不斷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以至於最終自殺身亡。想想在現實世界中,一些因為抑鬱自殺的人,往往都是因為一個“念頭”在心中慢慢的滋長,比如人間不值得,活著太無趣,當這個觀念長成參天大樹,遮蔽了現實的陽光之後,人就會選擇結束自己“悲劇”般的生活。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而小李,也因為自己的這個錯誤,在內心構築起一座城堡。把與妻子相處的種種都鎖在這座城堡裡,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進入城堡,反覆的回味著、不斷地痛苦著。這像極了一個失去了自己摯愛的人,終日生活在痛苦與悔恨中,把自己關進內心的監牢,永遠得不到解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很多時候,我們的境遇往往都取決於我們的一念之間。諾蘭的盜夢並沒有說哪一種念是好的,哪一種念是壞的。他只是製造了一些我們都能在生活的大海中遇到的氣泡,讓我們通過氣泡看到自己真實的人生,看到自己執著於某一些念頭的種種。

在觀念的世界裡,我們可以是自由之人,也可以是帶罪之身。我們可以賦予自己幸福,也可以強加自己審判。盜夢的陀螺,轉與不轉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只有在觀念中放開自己的人,才能自由無拘束的繼續旋轉。

"
你在等一輛將會帶你遠去的火車,你知道自己心向何方,但卻不知道將會被載到何處,但這並不重要——因為我們在一起。
You're waiting for a train, a train that will take you far away. You know where you hope this train will take you, but you can't be sure. But it doesn't matter, because we'll be together.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諾蘭的《盜夢空間》這輛列車已經駛離我們將近十年了,這一路停靠了《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但這十年裡,依然有人心心念著“小李”最後的陀螺是否倒下,一切究竟是一場幻境,還是真實發生。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電影本身就是一場夢,諾蘭給我們造了一個更加斑斕的夢境,結局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漫威超級英雄電影肆虐的十年中,竟沒有一部能夠超越《盜夢空間》的科幻大片,哪怕是諾蘭自己的《星際穿越》,在世界觀和電影性上面,依然照《盜夢空間》差了一大塊。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一部電影,大都分離出三個層面:技術-藝術-觀念。

一般來說做到技術合格,都可以博得個5分左右的及格分數,像大多數的好萊塢片、上個世紀的港產片以及我們所謂的國產大片,都能在“服化道”、演員陣容、基本故事、人物塑造等技術層面達標;

突破了技術,就會來到藝術的層面。大多數的我們認可的6-8分的電影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藝術一般來說就是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產生共鳴。諸如諸多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片、王家衛或陳可辛的《一代宗師》、《甜蜜蜜》等都是在保證了技術的基礎上,點中了觀眾的某一個情感突破口;

而能被稱為“獨特”,超越9分的好電影,則一定是在保證了技術性和藝術性的基礎上做到了“觀念”上的突破。最典型的就是《黑客帝國》、《阿凡達》。這種影片,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跟自己以往經驗衝突的感受,有一種獲得一種新生的體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空間》的優秀,正是來自於技術、藝術和觀念三個方面的突破。

華麗,是盜夢空間的技術表現

盜夢在電影層面的技術展現,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華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首先就是演員陣容(cast)的華麗組合。奧斯卡陪跑數年、皺眉帝、可能是近三十年來地球上最帥的男演員之一的“小李”就不用介紹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還有銀幕硬漢,毒液上身的“湯老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風流帥氣,浪蕩不羈的“囧瑟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日本硬漢,鐵血商人“渡邊謙”。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配上諾蘭御用的“地主家傻兒子”——墨菲和蝙蝠俠的貼身老管家——“阿福”。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雖然是個男性群戲,但是女演員依然亮眼。特別是美國小妞、國民偶像佩吉,在團隊中穿針引線,在一派陽剛氣氛中,增加了些許的柔美。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另外作為隱形女boss身份出現的“法蘭西之光”歌迪亞,每一次現身,都將真個電影的銀幕從美國的商業大片氛圍中解救出來,轉入一種法式藝術片的情境,她眉目間緊鎖的憂鬱氣質,抵消了小李頻頻皺上的眉頭,呈現出了作為一個女人最大可能的優雅與美麗。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當然,這些出眾的卡司,若不是諾蘭,也很難聚合在一起產生化學反應。這個總票房超過40多億美元、幾乎毫無失手、遊走在藝術與商業的邊緣、講述著自己對於電影獨特理解的導演。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第二個華麗,在於夢境特效的打造。片中對於快與慢的應用,空間與幾何學的延展,失重狀態下的動作的塑造,幾乎都成為後續電影汲取營養的模板。甚至在漫威的《奇異博士》中,都能明顯看到盜夢對於空間塑造的影子。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最後在臺詞和故事的講述方面,盜夢形成了自己的一種獨特的華麗的方式。臺詞本身通俗易懂,但圍繞著電影的“夢境世界觀”,把現代的心理學、關於意識、當代藝術等多方面的內容落到不同的演員嘴裡,形成一種帶有後現代感的華麗錯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由此形成的故事,也在看似是紮根於我們所在的當代社會的背景下,衍生出來獨立的世界觀,真實而又夢幻。作為主角的小李在片中有著一種足夠的動力——回到美國,見到自己的孩子,在這種動力的驅動下,他願意以身犯險,招募了一眾隊友,展開了這個“盜夢”的歷險。

歷險過程也不是一帆風順,解決了一些現實的阻礙之後,進入目標夢境還遇到了目標的反抗,同時小李內心的困著的,那個害死自己妻子的心魔,成為了一種不定時的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跳出來帶來新的衝突。正是這種主角的堅定目標動力和重重障礙之間的衝突,在技術層面,成就了盜夢這個好的故事。

時間,是盜夢空間藝術的追求

在《敦刻爾克》上映前後,諾蘭來到中國,聊起自己的電影觀念時,他很欣賞艾倫帕克說的“所有電影都在於操控,在於操弄人心”,諾蘭在《敦刻爾克》中所做的,就是操控觀眾對於時間的感受,並把它擺出來。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不止是《敦刻爾克》,諾蘭德很多電影,都展現了他對時間的痴迷以及對時間操控的運用。從《記憶碎片》、《盜夢空間》再到《星際穿越》。古希臘的戲劇理論家曾說,悲劇往往就是因為時間不夠而造成的。戲劇中的衝突往往就是時間的衝突。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中,諾蘭巧妙地利用夢境的一種設定,即現實中的五分鐘=夢境中的60分鐘——這就是天上方一日,人間數百年的中國老話的變體——在他的故事裡,構築了4層結構,即在最終的目標任務當中,在現實這一層之下,要深入3層的夢境。

通過不同層面的情節,形成了一種在敘事領域被稱為“越界”的有趣現象。在敘事學理論書籍《故事的變身》(Avatars of story)中,作者提出了一種“越界”的概念。就是在不同層次的故事之間搭建起一些橋樑,讓兩個完全不同的故事世界產生聯通。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聽起來可能有些複雜,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見到“越界”故事的例子。這個界是什麼?比如在一千零一夜中,人們聚在一起,這是一個界,他們在講著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又是一個界,而故事中的人物也在將故事,就構建了一個新的界。

在敘事當中,每個故事有其自己獨特的世界觀、背景設定、情境以及構成方式,是一個封閉的圓環,一旦兩個不同的故事產生越界,就會形成一個類似於莫比烏斯環,故事之間聯通,如果越界處理不好,這個故事就會坍塌。

但人們往往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不同的故事通過越界結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更有趣的世界。比如前些年火熱的“穿越”劇,本身就是一種越界表現。古代與現代本質上無法放在一個世界中共存,但通過主角的穿越,形成了一種越界的世界幻像,主角成為了越界聯通兩個世界的介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其實火熱了十年的漫威超英電影,同樣是通過越界構建起來的。《鋼鐵俠》率先試水,打開了市場,然後一些不同的獨立的超級英雄電影慢慢出現,他們之間出現了互相滲透,最初讓觀眾以為走錯了片場,最終他們匯聚在復聯中。通過個別英雄的越界,比如雷神3中亂入的浩克,漫威完成了漫威宇宙的構建,也完成了觀眾的教育,現在的觀眾在看到類似於超人大戰蝙蝠俠,甚至也許出現蝙蝠俠大戰蜘蛛俠,也都不會奇怪。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盜夢的優秀,就是在於通過簡單的世界觀鋪墊,就輕易的在一部電影中,完成了三次以上的越界,用夢境把不同的場景,不一樣元素的故事,比如大雨中的城市街頭巷戰、酒店中的奇幻空間、雪山下的祕密基地、意識盡頭的荒蕪海邊等情境,通過一次次的越界,有機地串聯起來,讓整個電影跳脫出對夢境簡單的描繪,大大增強了商業性和娛樂性。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在實現了娛樂性的前提下,盜夢也就完成了真正的藝術性的展現。甚至成為了一種具有獨特氣質,獨立風格的類型片,此前從未出現過的類型電影。

意識,是盜夢空間觀念的突破

有多少人在十年前的某個夜晚,從電影院看完盜夢出來,抬頭望著星空,低頭看著水面,走在回家的路上,陷入了一種深深的思考,對自身、對世界、對存在,我們真的存在麼?現在這一刻,是否就是一場夢境?如果是,那又是誰的夢?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這些問題,柏拉圖問過,他構築了洞穴比喻;笛卡爾問過,他發出了哲學史上最著名的懷疑,也得出了那句無人不知的“我思,故我在”;康德問過,他也成功的構築了一個全新的觀念體系,把整個神學挑落馬下;黑格爾問過,他用一種新“神學”的方式,即整個世界,是一種精神的湧動,來回答了這個問題;馬克思問過,他堅定著物質的存在以及歷史的規律性發展,試圖打消整個人類的疑問。

諾蘭並沒有用深刻的哲學語句來發問,而是在一部商業片中,慢慢的把這些問題的氣泡送給觀眾。而這些氣泡,不是形而上的,是經驗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感受的——在記憶中,在夢境中,我們可以獲取一個人的思想;反過來,我們也可以給人植入一些觀念,從而改變人的行為。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在以賽亞伯林的《觀念的力量》中,這位著名的現代學者,一再地強調,觀念是有力量的,他相信一種論斷:我們通過語言行事,言語有行事的力量。就如婚禮當中,只有說出“我願意”這個句子才能完成一樣。諾蘭在盜夢中,也正是利用了這種思想。

當小李在他妻子的觀念中,放置了“這個世界”是不真實的這個觀念之後,妻子就會不斷懷疑這個世界的真實性,以至於最終自殺身亡。想想在現實世界中,一些因為抑鬱自殺的人,往往都是因為一個“念頭”在心中慢慢的滋長,比如人間不值得,活著太無趣,當這個觀念長成參天大樹,遮蔽了現實的陽光之後,人就會選擇結束自己“悲劇”般的生活。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而小李,也因為自己的這個錯誤,在內心構築起一座城堡。把與妻子相處的種種都鎖在這座城堡裡,每到夜深人靜的時候,獨自一人進入城堡,反覆的回味著、不斷地痛苦著。這像極了一個失去了自己摯愛的人,終日生活在痛苦與悔恨中,把自己關進內心的監牢,永遠得不到解脫。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正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很多時候,我們的境遇往往都取決於我們的一念之間。諾蘭的盜夢並沒有說哪一種念是好的,哪一種念是壞的。他只是製造了一些我們都能在生活的大海中遇到的氣泡,讓我們通過氣泡看到自己真實的人生,看到自己執著於某一些念頭的種種。

在觀念的世界裡,我們可以是自由之人,也可以是帶罪之身。我們可以賦予自己幸福,也可以強加自己審判。盜夢的陀螺,轉與不轉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只有在觀念中放開自己的人,才能自由無拘束的繼續旋轉。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那個陀螺還在旋轉麼?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