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官場,不站隊才能站到最後|張宏傑

看曾國藩的歷史可以得知,曾國藩前半生更像是一個官場愣頭青,一個憤怒青年。然而在他初到北京城做官時,曾經創下了十年七遷,連躍十級的道光朝紀錄,也刷新了湖南人在清朝的升官紀錄。他升官如此迅速,除了考試成績好、廣交朋友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朝中有人幫他。

他的一個貴人是道光年間最重要的大臣——穆彰阿。穆彰阿在道光年間是最得寵的大臣,任軍機大臣達二十年之久。當然關於這個人,歷史上爭議很多。有人說,他在鴉片戰爭中是投降派;有人說,這個人沒什麼建樹,只會對皇帝溜鬚拍馬,說他“以順承旨意為工,阿附之外,無他語也”。

在官場,不站隊才能站到最後|張宏傑

《瀛寰之志》,馮恩鶴飾穆彰阿

對這個人,有這樣一段評價是比較中肯的,說他“在位二十年,亦愛才,亦不大貪,惟性巧佞,以欺罔矇蔽為務”。也就是說,他當了二十年軍機大臣,其實是一個挺愛才的人,也不怎麼太貪。唯一的問題,喜歡吹捧皇上、糊弄皇上。

確實,穆彰阿不管有多少缺點,畢竟有一個長處,那就是愛才,喜歡延攬人才。曾國藩考進士那次,穆彰阿正好是主考,所以按慣例,曾國藩應該稱他為座師,兩個人從此就算有了師生之誼。

在那之後,道光二十三年(1843)那次翰林大考,曾國藩用典用錯了,穆彰阿也是總考官。曾國藩不但沒有受到處分,成績還非常好。而且交卷後,穆彰阿做出一個不尋常的舉動,他主動向曾國藩索取應試詩賦,就是說把你考試時寫的詩給我看看。這是什麼意思呢?這是對曾國藩表示關心,表示我以後會提攜你。所以曾國藩當天立刻謄清詩賦,親自送往穆宅。說來也巧,這次拜訪成了曾國藩飛黃騰達的新起點,從此之後,升官速度越來越快。

在官場,不站隊才能站到最後|張宏傑

《天地民心》,王洛勇飾穆彰阿

正是因為穆彰阿和曾國藩之間的這種特殊淵源,所以野史中有一些編造的傳說。比如《清稗類鈔》裡記載了一件事,說是穆彰阿不斷向道光帝推薦曾國藩,於是道光帝感興趣了,打算召見曾國藩,面試一下。曾國藩一聽,非常高興。那一天,曾國藩進了皇宮,被太監帶到了一座大殿裡,說你在這兒等著吧。可是一直等到下朝,太監才跑過來通知,稱皇上今天有事,不見了,改日吧。曾國藩莫名其妙,回去後連忙去問穆彰阿這是怎麼回事。

穆彰阿一聽,沉思片刻,就明白了道光帝的用意,就問曾國藩:“你是否留意了你待的那間大殿牆上都寫了些什麼?”曾國藩說:“沒有,我只等著皇上召見,哪有工夫注意到那些啊。”穆彰阿一聽,一拍大腿,說:“哎呀,機緣可惜!”怎麼辦呢?穆彰阿派了自己的僕人,說:“你去拿四百兩銀子,交給宮中的某個太監,然後求他把宮中那間大殿牆上字畫的內容抄下來給我。”僕人把內容抄回來,穆彰阿給了曾國藩,讓他背熟了。第二天,道光皇帝召見曾國藩,果然問到那間房裡的牆上都寫了些什麼字,曾國藩準備充分,對答如流,道光皇帝大喜,認為曾國藩這個人心思縝密,留心細節,可以大用。曾國藩從此便交了好運。

在官場,不站隊才能站到最後|張宏傑

曾國藩像

這個傳說聽起來挺好玩,可惜只是一個傳說而已。因為按照清代朝廷的成例,曾國藩那時僅是一個普通七品翰林官員,皇帝是不可能單獨召見的。晚清戊戌變法前,光緒皇帝想召見身為工部主事的康有為,但是廷臣舉出“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大員不得召見”的理由,光緒皇帝也沒法反駁。而且皇帝見誰,事先都有明確的計劃,不可能臨時更改。道光皇帝又是一個特別遵守成例的皇帝,因此不可能破這個例。

不過這個傳說也反映出,穆彰阿確實是曾國藩升官路上一個重要人物,對曾國藩的飛黃騰達起到了助力的作用。所以曾國藩對穆彰阿是感念終生的。二十年後,曾國藩又一次回到北京,還專門到穆彰阿家裡去探望。當然那時候穆彰阿早已去世了,他探望的是穆彰阿的家人。

在官場,不站隊才能站到最後|張宏傑

穆彰阿像

當然,在與穆彰阿的交往中,雖然穆彰阿欣賞曾國藩,但曾國藩並沒有因此就大喜過望,撲上去抱住穆彰阿的大腿不鬆手。看曾國藩的一生,與上級交往,是很注重分寸的,從不失態。他和穆彰阿交往,完全保持在正常範圍內,走動並不是特別勤,所以後來穆彰阿倒臺,曾國藩也沒有受到牽連。

這是曾國藩一生的一個重要原則。

後來曾國藩在統率湘軍時,在朝中又遇到過一個特別支持他的權臣肅順。正是在肅順的建議下,曾國藩才當上了兩江總督。但是曾國藩跟他,也沒有建立私交,後來慈禧聯手恭親王奕欣發動政變,肅順等三位贊襄大臣被殺。消息傳來,曾國藩也很惶懼不安,雖然他一生的原則是不攀附權貴,和肅順的個人關係並不密切,但是誰都知道,曾國藩是“肅順這條線”上的人。


在官場,不站隊才能站到最後|張宏傑

《戲說慈禧》馬景濤飾肅順

肅順已倒,他會不會受到牽連?然而,在肅順家裡查到很多私人書信,但是裡面沒有曾國藩寫的。慈禧因此十分感嘆,稱讚曾國藩為第一正人,很信任曾國藩。曾國藩的權位在政變後不但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反而還進一步加強。政變不到二十天,朝廷就發佈諭旨,任命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統轄江蘇、安徽、江西三省,並浙江全省軍務,並著杭州將軍瑞昌幫辦軍務,這在清朝是前所未見之事。

在官場,不站隊才能站到最後|張宏傑

曾國藩立像

到了更晚的時候,曾國藩晚年,有一個更重要的人物,醇郡王奕譞,好多次想跟曾國藩交往,託人給曾國藩帶了封信,對曾國藩大加恭維。醇郡王奕譞是當時同治皇帝的親叔叔,更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夫。長期以來,他一直想和哥哥恭親王奕訢一爭高下,所以主動拉攏曾國藩,想以此增強自己的政治實力。一般人對這樣的親貴,主動往上攀還來不及,曾國藩卻連他的信都沒回。曾國藩只給帶信的人回了封信,說:“敝處函牘稀少,未便於醇邸忽改常度。”也就是說,我一向不怎麼跟別人通信,也不便因為醇郡王就改了我的老習慣、老作風。

醇郡王還不放棄,過了幾年又寫詩寄給曾國藩,讓曾國藩點評,還說希望曾國藩也寫首詩應和一下。曾國藩仍然沒有給他回信,而是給捎信的人寫了封信說:

醇邸於敝處折節下交,拳拳摯愛,極為心感。……緣弟處向來書札稀少,朝端貴近諸公多不通問,未便於醇邸特致私愛,致啟他嫌。

在官場,不站隊才能站到最後|張宏傑

醇郡王奕譞照片

也就是說,醇郡王對我如此垂青,我十分感動,但是我的原則是,對朝廷上那些親貴人物,一貫不和他們建立私人交往,所以這次也不打算破例。

又一次給了奕譞一個不折不扣的難堪。

曾國藩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一個是因為歷朝歷代,都嚴禁朝中的親王與外面的臣子之間私下交往,因為這樣容易形成朋黨。曾國藩遵守朝廷的原則。另外一點,曾國藩從來不改他不攀附私人的原則。清朝官場講究“跟人”,跟人有跟人的好處,跟對了,升遷確實可能很快。但是官場風波重重,如果所跟著的人倒了,自己也會受牽連。曾國藩做事的作風是從不取巧,踏踏實實,不搞任何歪門邪道,不走捷徑。事後證明他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

在官場,不站隊才能站到最後|張宏傑

《大國船夢》杜雨露飾曾國藩

而曾國藩傳也總結了自己與權貴打交道的原則:凡權要人聲勢赫然時,我不可犯其鋒,亦不可與之狎,敬而遠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在官場,不站隊才能站到最後|張宏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