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道德經》裡10句話,終身受用,安身塵世間做個明白人精選

道德經 老子 哲學 文化 春秋時期 唐玉達藝術觀察 2019-06-20

春秋時期老子(李耳)的哲學作品,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現代《道德經》通行本,總共5162字,可以說是字斟句酌,極度深刻凝練。

讀懂《道德經》裡10句話,終身受用,安身塵世間做個明白人精選

曾經嘗試用一個月來背誦道德經終於還是沒能通篇背誦下來,期間看的註解書一多,越發理解其中的哲學思想和含義。今天把其中筆者認為最有生活知道意義的10句話摘錄下來,以供大家共同學習和體悟。

1、無為而無不為。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八章》。【譯文】處於無為的境界之中,沒有什麼不能做到的。

2、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九章》。【譯文】聖人常常沒有自己的私心,而把百姓的心當作自己的心。

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出自《道德經·第五十六章》。【譯文】言語無法表達“道”的真意,所以有智慧的人不會說“道”,如果有人在說“道”,肯定不瞭解“道”的真意。

4、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出自《道德經·第四十章》。【譯文】天下的萬物都產生於“有”,而“有”卻從“虛無”中來。

5、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選自《道德經·第六+三章》。【譯文】聖人自始至終重視細微的小事,不做什麼所謂的大事,所以能夠成就大事。

讀懂《道德經》裡10句話,終身受用,安身塵世間做個明白人精選

6、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出自《道德經·第五十七章》。【譯文】執政者要遵循天道、順從人倫,以常規的道理治理國家。但用兵卻要用詭詐、出奇制勝。要取得天下太平,須用“無為”之法、自然之道。

7、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出自《道德經·第三十八章》。【譯文】喪失了大道,才強調道德.喪失了道德,才強調仁愛。喪失了仁愛,才強調正義。喪失了正義,才強調禮法。

8、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出自《道德經·第三十五章》。【譯文】大道一旦講出來,就會感到平淡無味,看起來不起眼,聽起來不人耳,用起來卻受益無窮。

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選自《道德經·第六十四章》。【譯文】合抱的大樹,是從很小的小樹長成的;九層的高臺,是用一筐筐的土壘起來的;千里的遠行,一步步走才能到達。

10、將欲歇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出自《道德經·第三十六章》。【譯文】要想收斂,必先張開。要想削弱,必先加強。要想廢棄,必先興盛。要想奪取,必先給予。這是知細微之理而收顯著之效。

讀懂《道德經》裡10句話,終身受用,安身塵世間做個明白人精選

世間道理千千萬,老子用5000多個字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和總結,2000多年來,對於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樸素的辯證法,社會理論,美學思想,文化成就可以說是對於我們當代以及後世的有著極強的指導意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