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中的大連故事——大連港是這樣選址的'

"

100多年前,大連灣南岸古樸自然的青泥窪村註定要在世紀之交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1900年10月27日,南岸邊擁來一群碧眼高鼻的異族,他們衣著考究,男人脫帽、女人戴帽,以莊重虔誠的禱告儀式祈禱即將開工的港口一切便利。自此,俄國橫跨歐亞大陸,在大連灣南岸舉棋落子,大肆修築港口。

"

100多年前,大連灣南岸古樸自然的青泥窪村註定要在世紀之交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1900年10月27日,南岸邊擁來一群碧眼高鼻的異族,他們衣著考究,男人脫帽、女人戴帽,以莊重虔誠的禱告儀式祈禱即將開工的港口一切便利。自此,俄國橫跨歐亞大陸,在大連灣南岸舉棋落子,大肆修築港口。

檔案中的大連故事——大連港是這樣選址的

兩年後,港口已初具規模,並正式開港。

那麼,是什麼吸引俄國跋涉萬里之遙,選擇荒僻的大連灣南岸築港立市?百餘年前俄國在港口選址上又有過怎樣的考慮與紛爭呢?

一切得從俄國的“不凍港夢想”說起。

俄官員奏報:大連灣是“一個真正值得考慮的地方”

19世紀中下葉,俄國雖已強佔海參崴,並將其打造為俄意欲控制東方的戰略要地,但令其不能愜意的是,這個港口冬季結冰期長達4個月,其間,俄太平洋艦隊不得不租借日本的長崎港越冬,每年收穫的大量穀物等也無法通過該港運出,港口貿易處於停滯狀態,且海參崴囿於日本海之困。這樣,在遠東尋找一個不凍港成為19世紀末俄國迫在眉睫的戰略任務。

其後俄國尋求不凍港的目光先後逡巡於朝鮮半島和中國的膠州灣,都因種種原因作罷。最後俄國將目標鎖定遼東半島,1898年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為其打通遠東出海口、建立自由港奠定基礎。

“大連灣是一個橫向寬十俄裡的寬闊海灣,擁有四個獨立的港灣。宜於停泊吃水22尺、甚至吃水更深的船隻……大連灣不冰凍,加之面積和地位特徵,它成了我們打算建設頂級商業港口時,一個真正值得考慮的地方。”這是1897年7月28日,俄國駐芝罘(今山東省煙臺)副領事在清政府官員陪同下“參觀”了大連灣和旅順港,並向俄政府發回的奏文報告。這次目的性極強的“參觀”甚至關注到“原來的中國北洋艦隊停泊時,冬天用的是大連灣北岸,而夏天更願意待在大連灣西南岸。”

報告認為:“旅順港小很多,旅順的停泊場只能躲避北風和西風,海岸是一些垂直入海的陡峭岩石。總體而言,旅順雖然可以停泊船隻,但遠不如大連灣方便。”誠然,在旅順口建港的意圖遭到俄有關方面的反對,認為軍港和商港合修一處,“會產生諸多的不便且有擁塞之弊”,商港需另擇他處。

高層部門在大連港選址問題上的交鋒

俄羅斯國家歷史檔案館保存的一份檔案,收集了1898年俄各部門關於在遼東半島選址建港的往來電報,記錄了在選址問題上的分歧。分歧爭端起自軍部。1898年5月25日,軍部給外交部部長髮去密函。軍部認為:“根據阿穆爾河州州長的彙報,遼東半島的貔子窩(今大連市普蘭店區皮口街道)非常好,引起了東清鐵路建設者們的重視,建議在那裡建設主要港口並作為該鐵路的終點。”實際上,提議港口選址貔子窩是軍部出於軍事防衛的需要。

軍部的來函引起了外交部的疑惑與恐慌,外交部立即發密件給財政部部長謝爾蓋·尤里耶維奇·維特。

這份密件從外交角度,表達了深深的不安——“(1898年)5月7日,我們同中國全權代表簽署了補充紀要,我們中國政府承諾,連接西伯利亞和遼東半島的幹線鐵路終點,應該是大連灣阿爾圖爾港(旅順港),而不是半島沿岸其他的地點………恐怕目前不能和北京政府聯絡關於鐵路修到貔子窩的問題,軍部佔領的貔子窩灣以及周圍土地,是不屬於我們租借範圍內的部分,違反了佔領區和中立區紀要的規定……可能破壞中國人對我們的信任,加大我們今後同他們處理其他問題的外交關係的難度。不顧簽訂的條約,用軍事力量強佔中立區的領土,使其劃入租借區,會引起其他列強採取同樣措施對待中國,給遠東地區帶來相當危險和絕不願看到的麻煩。”

中東鐵路公司:一致同意選定西南部的維多利亞灣

1898年5月27日,中東鐵路公司接到了來自財政部的詢問函。中東鐵路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蓋爾別茨他火速於5月29日給財政部部長維特發去密電,對於商業港口選址之事做出詳細解釋,從密電中看出,不同的聲音不止一個。其中阿穆爾河州州長認為“應該把貔子窩納入我們的範圍……”,軍部“實際上已經派遣部隊佔領貔子窩”。而“遼東當地政權(清地方政府)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指給我們離阿爾圖爾港西南11俄裡的鴿子灣(今旅順羊頭窪)作為商業港”。

隨即,中東鐵路公司進行了實地考察——“我們自己考察阿爾圖爾港、大連灣和鴿子灣(今旅順羊頭窪)後,認為最好是大連灣的維多利亞灣作為商業港……鴿子灣很不適合作為商港。”

其實,俄負責遼東半島商港選址的中東鐵路公司副董事長蓋爾別茨等人反對在貔子窩建港的另一個主要理由,就是貔子窩冬天是冰凍的,不屬於不凍港。每年冬天,北黃海從今天的金石灘直到丹東港均被海冰封凍。這與俄要尋找不凍港的目標顯然不符。

1898年6月10日,中東鐵路公司董事會副董事長蓋爾別茨給財政部發去電報,就商業港口選址問題做最後的彙報。電報中說:“在大連灣考察商業港口的選址,一致同意選定西南部的維多利亞灣。”

在這封電報原稿上,維特親筆寫著:陛下恩准我下令,不能耽擱時間,抓緊安排中東鐵路公司在大連灣建設港口。

大凡海岸線地質結構一般有三種類型。一種為基岩,適合建設海港;一種為沙礫,適合海水浴場、旅遊;一種為淤泥,適合海水養殖。單就水深而言,大窯灣水深達8.5米,有利於大型船隻停泊,是建設商業港口比較合適的選擇。

但是綜合當時的技術條件和依港建城的思路,俄當局最終放棄了在大窯灣建港和在大孤山半島建城的選項——“大連灣臨近的各海灣中,水深最合適的是基爾灣,如果臨近這一海灣建設城市,那麼城市就坐落在山的南坡上。但是,此處缺水,鋪設鐵路有技術難度,缺乏城市所需的海岸地段,所以,只能選擇維多利亞灣”。

俄特別會議敲定港口選址

俄羅斯國家歷史檔案館第350全宗18號檔案向我們揭示了大連灣商業港和城市規劃草案審查特別會議的內幕。

1899年5月,在有俄陸軍部、海軍部、交通部、財政部、中東鐵路公司董事會等部門代表參加的特別會議上,蓋爾別茨通報了薩哈洛夫起草的大連灣商業港口和城市規劃草案,會議進行全面研究後,得出商業港口選址結論:選擇維多利亞灣建設商業港,是一個正確的決定。

這是因為該港灣比大連灣其他港灣都大,能避風浪,而且其港口規模日後可為港口設施提供最大的發展空間,港灣毗鄰區域完全可以建設一個大型港口城市。距離規劃中的港口位置10俄裡處,有馬欄河和一個超過100平方俄裡(1平方俄裡=1.138平方千米)大小的水域,可以為港口和城市供水補給相當豐富的水資源。最後一點,只要建設一條15俄里長的鐵路支線,規劃中的這一港口就可輕鬆與東清鐵路南滿支線連通。

至此,港口選址塵埃落定。

俄殖民當局之所以選定今天大連港所在地為其商港,有其眾多的原因,歸納起來主要為:其一,港闊水深,面積數百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處85米,適於大型船舶停泊;其二,面向東南,南部有山阻擋,減輕了太平洋季風的影響;其三,港灣三面陸地環繞,呈半封閉狀,可避風;其四,毗鄰陸地廣闊沿岸地帶依山勢而下的緩坡綿延數十里,有利於大型港口和城市建設;其五,北面663米高的大黑山阻擋了冬季西伯利亞強北風的直接侵襲;其六,灣內無較大的內陸河流流入,鹽度稀釋有限,避免冰凍,泥沙來源少,不淤;其七,距馬欄河水源地僅10.67千米,可解決港口和城市供水;其八,建港地帶海底多為黏土層和泥沙,便於疏淺挖淤,建港區域水深適宜,便於填海和水下施工;其九,連接南滿鐵路便利,僅16千米,有利於港、城鐵路一體規劃建設;其十,遠處有防禦工事,以備發生戰爭時應急之需。

來源:大連晚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