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大荔縣,秦朝稱臨晉,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衛生城市

陝西省大荔縣,秦朝稱臨晉,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衛生城市

大荔縣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古稱臨晉,同州,總面積180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5萬。先後榮獲“中國棗鄉”“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衛生城市”“全國綠化模範縣”等榮譽稱號。

一、歷史沿革

陝西省大荔縣,秦朝稱臨晉,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衛生城市

春秋時期的大荔戎國

陝西省大荔縣,秦朝稱臨晉,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衛生城市

秦朝時期的臨晉縣

1、春秋為芮國、大荔戎國。秦穆公二十年(前640年)滅芮;秦厲共公十六年(前461年)滅大荔戎國,築高壘逼臨晉國,故名臨晉。秦置臨晉縣,治今縣東,屬內史。西漢屬左馮翊。東漢建安初左馮翊治遷臨晉,十八年(213年)縣治遷今城關鎮。三國魏改左馮翊為馮翊郡。

2、西晉武帝改臨晉縣為大荔縣,北魏初複名臨晉縣;太和十一年(487年)華陰縣遷此,改名華陰縣,同時於縣治置華州和華山郡。孝昌二年(526年)改華陰縣為武鄉縣、華山郡為武鄉郡。西魏改華州為同州。

陝西省大荔縣,秦朝稱臨晉,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衛生城市

隋朝時期的馮翊縣

3、隋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存州;大業三年(607年)改武鄉縣為馮翊縣,改同州為馮翊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復改馮翊郡為同州。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省馮翊縣,轄地由同州直轄。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為同州府,並復設大荔縣。

4、1914年屬關中道,1928年直屬陝西省。1929年析朝邑東部黃河灘地於大慶關(今已陷入黃河)置平民縣。1949年中共陝甘寧邊區大荔分區由合陽遷駐大荔。1950年省平民縣屬朝邑縣,二縣屬渭南專區。1956年直屬省。1958年廢朝邑縣入大荔縣後成今境。1969年屬渭南地區,1994年屬渭南市。

二、地名來歷

以大荔戎國故地得名。“大荔”一詞追溯於先秦時期的遊牧民族—大荔戎,是西北地區古羌分支之一。《史記·匈奴列傳》載,周幽王驪山烽火戲諸侯,導致犬戎遷居於涇渭之間、關中之地盡為戎有。周平王五十一年(前720),逐水草而居的大荔戎沿洛河而下進入大荔境內,滅掉同阝國與芮國毗鄰而居,築王城(今朝邑),建大荔戎國。

三、風景名勝

陝西省大荔縣,秦朝稱臨晉,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衛生城市

1、豐圖義倉。義倉是舊時各地儲糧備荒的一種社會習俗。隋唐已有。豐圖義倉位於陝西省大荔縣城東17公里處朝邑鎮南寨子村。1882年(清光緒八年)由東閣大學士閆敬銘倡議修建的民辦糧倉,歷時四年竣工。慈禧太后曾御封此倉為“天下第一倉”,並在倉頂賜“虎”、“龍”二字。豐圖義倉與蘇州的“豐備義倉”並重一時,馳名全國。

陝西省大荔縣,秦朝稱臨晉,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衛生城市

2、岱祠岑樓。亦名岱祠樓,俗名東嶽廟戲樓。始建於宋政和八年(1118年),坐落於岱祠正南方,高17.5米,明穆宋隆慶六年(1572年)增建,清時又多次重建。新中國成立後,於1963年至1964年間再次進持整修。登樓遠眺,可北望蜿蜒起伏的鐵鐮山巒,南視雄偉俊秀的太華三峰,俯瞰黃、洛、渭河景色。

陝西省大荔縣,秦朝稱臨晉,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衛生城市

3、同州湖景區。同州湖景區以同州湖為核心,南至官池科技產業園區,北到縣城馮翊路,西鄰同州湖西路休閒景觀大道,東瀕洛河,景區規劃面積4平方千米。其中同州湖核心區佔地約2000畝,水面面積1000畝。

陝西省大荔縣,秦朝稱臨晉,全國文化先進縣,國家衛生城市

4、沙苑國家沙漠公園。大荔縣沙苑位於大荔縣蘇村境內,地處渭洛河夾槽地帶,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沙漠,面積360公頃,2014年被國家林業局批准同意,正式納入國家沙漠公園試點建設,成為陝西省首個國家級沙漠公園。

四、歷史著名人物

1、楊堅(隋文帝),隋朝開國皇帝,出生在馮翊郡(今大荔縣城龍窩巷)。

2、張奚若(1889年—1973年)字熙若,自號耘,陝西大荔縣朝邑鎮人,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社會活動家、政治學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名由其提出。

3、史豐收(1956年2月23日—2009年9月29日),陝西省大荔縣兩宜鎮人,史豐收速算法發明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