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人物檔案

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安康工務段巴山線路車間巴山線路工區黨支部書記、工長,入選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4年度推薦人物,曾獲得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好人榜”敬業奉獻好人、感動陝西十大人物、全路百名標杆班組長以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王庭虎臉龐黝黑

走路腳下生風

認準一件事就有股堅韌不拔

敢幹敢拼的虎勁兒

被工友們親切地稱為“巴山虎哥”

1988年

19歲的王庭虎走進巴山線路車間

成為一名養路工

至今31年堅守崗位

31年來

他從師傅手上接過接力棒

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的一段線路

帶領工區職工實現了41年安全無事故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襄渝線是一條流著烈士鮮血的大動脈,我們要是養不好,實在對不住築路烈士們。

四等小站巴山站建在千仞絕壁處,站臺位於凌空飛架的橋上,橋如沉入山谷的彎月,一頭鉤著黑水河鋼樑橋,另一頭嵌入大巴山隧道群。

巴山線路工區坐落在橋頭逼仄之地,管轄12公里線路設備,集中了襄渝線最高的橋樑、最長的隧道、最小的曲線半徑和最大的坡度區段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在山下的展覽館裡,發黃的史料揭示了“巴山精神”的孕育史:20世紀70年代,鐵道兵挺進秦巴山區,用鮮血和汗水建成了襄渝線。此後,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一代代鐵路人來到巴山,培育了以“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務實創新”為基本內涵的“巴山精神”,被陝西省委譽為“新時期的延安精神”。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1988年,王庭虎被分配到車間所轄的松樹坡線路工區。松樹坡緊鄰巴山站,環境更為艱苦。他和工友時刻牢記第一代巴山養路人解和平所說的一段話。

“解師傅說,巴山的條件再苦,它也在共和國的版圖上。鐵路修到這裡,總要有人來養護。我們不來,別人就得來。既然來了,在一天就要幹好一天。”王庭虎說,“襄渝線是一條流著烈士鮮血的大動脈,我們要是養不好,實在對不住築路烈士們。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大巴山2號隧道堪稱“地質博物館”,曾被列為全路重點病害區段,常年翻漿冒泥,病害不斷,起初列車限制時速15公里。幾位外國專家來查看後,給隧道判了“死刑”:要麼報廢,要麼重建。

巴山職工們偏不信,在陰冷潮溼的隧道里,一代接著一代整修線路設備,硬是將列車經過大巴山隧道的時速提到了60公里。2000年,王庭虎調到巴山線路工區任工長,帶著大夥兒繼續鉚足勁兒幹,使列車經過大巴山隧道的時速達到90公里,把一條“擔心線”建成了“放心線”。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入路第二年,王庭虎就把自己的戶口從安康市遷到巴山鄉,至今沒遷走。

安康工務段曾多次對長年在巴山等艱苦站區工作的職工進行崗位調整。可每次,王庭虎都主動要求留下。他說:“我的青春留在了巴山,我已經和巴山融為一體了。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標準鬆一格,火車通過時的風險就增一分。上千萬旅客的生命安全攥在養路人的手裡,檢查必須精細精細再精細。

王庭虎的眼睛黝黑明亮,他目測過的鋼軌水平度和彎道平順度,堪比用弦繩、水準儀測量過的一樣。多年來,他幾乎從未看走眼。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鋼軌的軌距水平關係到列車是否能夠平穩運行。全路鋼軌以1435毫米軌距為基準,大6毫米、小2毫米都在合格範圍內,而巴山標準是“1435毫米±1毫米”,只允許有1毫米的正負誤差,比國家標準更嚴格,而且是在襄渝線曲線半徑最小的山區區段。

王庭虎這樣解釋巴山標準:“標準鬆一格,火車通過時的風險就增一分。上千萬旅客的生命安全攥在養路人的手裡,檢查必須精細精細再精細。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工區所轄的12公里線路,有22080根枕木、88320套扣件,每次巡查,王庭虎和工友們都一個不漏地檢查,他們用1.1萬次彎腰換回1.1萬個數據。31年來,憑藉腳功、眼功、耳功、手功和儀器檢測,他們消除了數千起安全隱患。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接過工長的接力棒後,王庭虎不斷創新工作方法,探索出道岔養護四步法、大兵團移動式作業等線路養護法,保證了線路設備優良運行,實現安全生產31年,也確保工區安全生產持續穩定。

巴山運動會至今已舉辦了38屆,是全國開展群眾體育運動的一個品牌,也是弘揚‘巴山精神’的一個方面。

每年4月下旬,巴山站區就有幾天彩旗飄揚,上千名鐵路職工和當地群眾喜迎大山深處的“小奧運”——巴山路地群眾運動會。王庭虎說:“運動會至今已舉辦了38屆,是全國開展群眾體育運動的一個品牌,也是弘揚‘巴山精神’的一個方面。

1981年,在地無三尺平的河灘上,巴山職工們平整出半個籃球場,舉行了首屆運動會,此後,運動會每年舉行一次,站區職工、守橋武警、巴山老鄉和中小學生紛紛參與。除了舉行運動會,籃球場還經常舉行表演比賽、辦篝火晚會。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王庭虎到巴山後,帶領大夥一起共建文化家園,從辦運動會、架水管引山泉到建文化長廊、修路地和諧廣場……31年不間斷。

在一次次火熱實踐中,王庭虎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強大力量。他把弘揚“巴山精神”作為“傳家寶”,倡議工區成立“學雷鋒愛心小站”,和工友們一起為巴山鄉修路架橋,給孩子們捐款助學。

然而王庭虎的生活擔子並不輕鬆,他既要贍養80多歲的老母親、照顧因病停職在家的妻子,又要承擔兒子的上學費用,每個月的工資都捉襟見肘。儘管如此,他還是拿出部分獎金,資助多名巴山孩子完成學業。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近幾年,一些年輕人分配到巴山工作。為留住這些青工,每年清明節,王庭虎都帶領他們為巴山築路烈士掃墓、描碑文,每月都組織他們參觀“巴山精神”榮譽室,觀看反映巴山鐵路人奮鬥史的紀錄片《巴山路魂》,引導青工們找準人生座標。

在工作中,王庭虎毫無保留地傳授青工線路養護方法,並在一次次施工作業中激勵年輕人成長。

新時代·鐵路榜樣丨王庭虎:31年守護襄渝線最難養護線路


在巴山工作的日子裡,王庭虎用激情和責任給職工樹立了榜樣,讓職工的心安定下來。他先後培育10多名優秀青工走上工班長、管理幹部崗位,這些年輕人就像一粒粒種子,將“巴山精神”根植於新的崗位,不斷髮揚光大。

不管外面的世界多麼精彩

“巴山虎哥”都耐得住

山區的寂寞和清貧

在艱苦的工作、生活環境中

成為“巴山精神”的忠實實踐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