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在清朝最厲害,但有位官員竟騙她的官帽子,膽子比倭瓜大

慈禧 中國歷史 中國近代史 李鴻章 小張說歷史故事 2017-07-17

慈禧太后在1868年準備幹一件事,那就是修復頤和園,可是慈禧的建議,卻遭到了恭親王奕訢的堅決反對。

這道理很簡單,清朝國庫見空,每年的花銷入不抵出,如果按照內務府和安德海的建議,修建頤和園可以按村,按土地,按照人頭徵收修繕頤和園的費用,在此國窮民貧的非常時期,這不純屬是“敗家”嗎,甚至有可能激起民變。

慈禧太后在清朝最厲害,但有位官員竟騙她的官帽子,膽子比倭瓜大

恭親王奕訢考慮的是國家,而慈禧太后考慮的是個人,可是恭親王奕訢權力再大,也大不過慈禧太后,但奕訢卻有釜底抽薪的絕招,他運用手中的權力,將內務府支持慈禧重修頤和園的德泰、貴祥二人發配黑龍江,而大太監安德海因為違反祖制,為慈禧太后承辦龍衣而南下,恭親王就暗中命令丁寶楨將其處決。

慈禧太后遭此打擊,真是憋氣帶窩火,最後大病了一場。可慈禧太后並非是一個甘於於失敗的人,她一直尋找著機會,準備翻盤子,反正一句話,那就是頤和園一定要修。

1873年.同治皇帝已經17歲了,慈禧以“還政”的名義,準備“退休”,但她退休,卻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重修頤和園,讓自己有一個養老的地方。

慈禧太后在清朝最厲害,但有位官員竟騙她的官帽子,膽子比倭瓜大

這時候恭親王奕訢已經大權旁落,朝廷中雖有“帝師”李鴻藻、御使遊百川等人的反對和苦諫,但依然阻止不了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的腳步。

這時候,朝廷內外“一些沒有底線”的大小官員們,為了迎合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他們紛紛掀起了“報效”的歪風,那就是按照官職大小,孝敬慈禧太后一定的銀子……這時候,就出現了一個大騙子,他要騙慈禧太后的一頂“帽子”,準備弄一個大大的官當。

這個大騙子名叫李光昭,他原本是一個販賣木材的小販,後來賺到了一些錢,竟“捐”來了一個知府,可是這個知府是一個虛職,李光昭一直在尋找機會,準備要“轉正”。

慈禧太后在清朝最厲害,但有位官員竟騙她的官帽子,膽子比倭瓜大

李光昭得知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的消息,覺得這真的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隨後和內務府的官員們取得了聯繫,並放出了一顆“衛星”準備報效慈禧太后三十萬元的木材。

慈禧修建頤和園,缺東少西,她一聽有人獻上三十萬元的木材,那喜悅的心情自然是溢於言表,當即表示同意。

李光昭隨後刻了一個“奉旨採運圓明園木值李銜”的關防,並以“奉旨採辦”名義,到南方各省去採辦木材。

李光昭打得如意算盤是,他以“奉旨採辦”的大帽子壓人,自己花很少的一部分錢,就能籌夠30萬元的木材,這些木材獻上去,不僅能討來慈禧太后的歡心,更能夠換得一個實打實的官位。

可是李光昭只是有一些小聰明,根本就沒有什麼大格局,我們都知道,清朝末期,國力不繼,現在別說國庫中沒錢,就是財源滾滾,也是難以買到合適的重修頤和園的木頭了。

李光昭“衛星”放出去了,總得對內務府的官員們有一個交代,他沒有辦法,只得開始繼續行騙——他以假“關防”做擔保,向一位法國商人,訂購了五萬多元的木材,三船木材運到天津後,李光昭隨後以木材不和尺寸而拒收。

慈禧太后在清朝最厲害,但有位官員竟騙她的官帽子,膽子比倭瓜大

李光昭深深懂得“貨到地皮死”的規矩,他認為自己拒收後,法國商人就得哭爹喊娘地降價銷售,他就可以用很低的價格,取得這三船木材。

可是李光昭確實是“格局太窄”,他並不知道請朝廷怕洋人,那名法國商人被李光昭欺騙後,他找到了法國領事,由法國領事向清政府提出了抗議,當時的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負責管理此事,他根據律令,判處了李光昭斬監候,秋後處決的極刑。

慈禧太后在清朝最厲害,但有位官員竟騙她的官帽子,膽子比倭瓜大

李鴻章覺得藉助此事炒作一下,正可以阻止慈禧太后修建頤和園,可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慈禧傳下了一道聖旨,將停修頤和園的醇王、文祥、李鴻藻等王公大臣盡行革職,而頤和園還得要修下去,慈禧手中握有權力,她就是這樣任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