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半九百,滄海之水匯一粟——記一粟突破900行善群

慈善 國學 南懷瑾 社會 一粟文化 2017-06-08

千里之行半九百,滄海之水匯一粟——記一粟突破900行善群

2014年9月,為了完成南懷瑾先生的遺願,古國治老師在全國發起了“日行一善”活動,一粟積極響應。自建立第一個行善群以來,一粟的同學們在薛健老師的鼓勵和帶領下不斷將善行推廣。截止2017年5月31日,由群主周立檳建立“一粟讀書會第900個群(浙江農林2群)”為止,一粟的日行一善活動群已突破900個,參與者人數逾萬,並將善的種子撒向神州大地甚至走向海外。

“日行一善”活動的開展並非易事,推廣的道路上我們遇到過各種困難和挫折:第一次拿著宣傳單面對陌生人的羞澀、來自他人的質疑、遭遇周圍人的不理解等等,一粟的同學們不斷地總結經驗、反思與改進,努力把我們的群辦的更好,讓參與者的收穫最大化。在“日行一善”利己利人,弘揚社會正氣的願景下,一粟的老師和同學們一做就是近三年。這三年裡,一粟的同學們在老師帶領下,一面學著做人做事,不斷提升自己;一面秉承踏實做事的風格,低調卻不失堅定地感染著周圍一批又一批的人。我們都不是完人,但我們是一群向善的年輕人,這裡的每一篇日記都平凡地記錄著生活裡的感動和溫情。我們在善意的氛圍裡,分享著彼此的經歷和感悟,從生活點滴中學習著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讓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加美好。

在“撿幸福”活動的影響下,吉林省的一位小學老師,李綿康老師帶領他的學生們在當地開展“撿幸福”活動。近兩小時的活動結束之後,孩子們累得滿頭大汗,但他們的臉上仍然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活動之後,同學們還就“如何治理農村亂扔垃圾”展開討論。一位男同學說:“如果我是縣長,我就讓我們縣教育局局長在全縣開展日行一善活動,教育大家不但不亂丟垃圾,還要時時撿垃圾。”日行一善就在這群孩子心中,種下了“善”的種子,在陽光和雨露的滋養下,慢慢生根發芽,終會長成參天大樹,影響更多的人們。

千里之行半九百,滄海之水匯一粟——記一粟突破900行善群

圖1 李綿康老師帶學生們撿幸福出發前

千里之行半九百,滄海之水匯一粟——記一粟突破900行善群

圖2 學生們展示勞動成果

一粟一路走來,一共有三次轉型:第一次是由單純的讀書學習轉型為資助困難同學、幫助抑鬱煩惱的同學。第二次是轉型為弘揚善行和傳統文化,於是產生了“日行一善”系列活動和國學啟蒙群。此次,一粟進行第三次轉型,轉型為徹底的公益團體和義工群體,同時升級了一粟平臺,把平臺打造成融文化、國學、文史、公益、線上學習的綜合性平臺。現在平臺已經啟動(即本平臺:“一粟文化”)。我們成立了志願者與義工群,廣泛招募有志於善行善心的人,給所有人提供積累善行福報的機會。一粟也將徹底打破只在大學發展招募的範圍,面向社會上樂於付出的所有人,從而推動中國的義工文化和傳統文化的發展,啟發更多人貢獻社會、回報社會。弘揚傳統文化、扶助弱勢群體,是一粟永遠的使命!現在一粟已經啟動“護送小學生過馬路”的志願活動。而且一粟成立“慰問演出團”將來專門去敬老院為老人服務,邀請有多年唱歌經驗的付老師免費教大家歌舞。隨著越來越多志願者的加入,一粟也將啟動更多的義務、扶助工作,幫助醫院、養老院,扶助弱勢群體等等。

一粟同學利用空閒時間,前往徐州師範學校第一附屬小學進行志願活動。在徐師一附小門口,身著黃色馬甲的一粟同學,護送著上學或放學的孩子們。家長們瞭解到志願活動之後,一粟的志願者立即獲得了家長們的支持和讚許。小朋友們看到溫柔的大哥哥、大姐姐們的付出,也很信任他們。一位小姑娘主動跑過來請我們的志願者送她過馬路。十字路口的交警瞭解到活動之後,也為大家讚賞,並且說明會支持活動的開展。一粟的同學們,正是用真誠的付出才贏得公眾的信任和讚賞。

千里之行半九百,滄海之水匯一粟——記一粟突破900行善群

圖3 一粟同學護送小學生過馬路

在這個崇尚物質,追逐物慾的時代,人們忙忙碌碌的工作和生活,不僅忽略自己的內在被外物所役使,往往也忽略他人的感受,漸漸對身處的環境變得麻木。我們很難再像小時候那樣容易從平凡的事情中獲得快樂。如此一來,幸福感與自己漸行漸遠。“日行一善”就像清晨破窗而入的一縷陽光,能給生活帶來光明和溫暖。它是一種提醒:不僅提醒我們去感受生命中的恩惠,更是提醒我們去做幸福的創造者。它可能是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一份舉手之勞,或是對親人多一份關心、對伴侶多一份關注,對他人多一份感恩……它帶給我們的不是金錢或名利,而是真正獲得幸福的能力。

撰文:沙柳、夢姣、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