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全民義工行動”系列活動-壽光“全民義工行動”幫扶困難群體

慈善 農民 蒲公英 正能量 壽光日報 2017-06-22

蒲公英公益服務中心、彌水公益服務中心看望弱勢群體,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在我市,活躍著眾多公益組織,他們熱心公益,傳遞社會正能量,為壽光的文明城市建設做著貢獻。6 月18 日,作為壽光“全民義工行動”系列活動的參與團體,蒲公英公益服務中心、彌水公益服務中心分別到侯鎮、孫家集街道看望弱勢群體,帶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部分善款,以實際行動弘揚文明新風,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壽光“全民義工行動”系列活動-壽光“全民義工行動”幫扶困難群體

壽光“全民義工行動”系列活動-壽光“全民義工行動”幫扶困難群體

壽光“全民義工行動”系列活動-壽光“全民義工行動”幫扶困難群體

壽光“全民義工行動”系列活動-壽光“全民義工行動”幫扶困難群體

壽光“全民義工行動”系列活動-壽光“全民義工行動”幫扶困難群體

壽光“全民義工行動”系列活動-壽光“全民義工行動”幫扶困難群體

義工用實際行動 關愛身邊弱勢群體

在侯鎮王家辛章村,6 歲的王文強生長在一個困難家庭。五年前,王文強的爸爸因車禍重度癱瘓,母親離家出走,今年,爺爺又被查出肝癌晚期,眼下僅靠年邁的奶奶支撐著這個家。我市蒲公英公益服務中心瞭解到這個家庭的不幸後,決定看望這家人,當天,義工們帶去了面、油、奶等生活用品和部分善款,鼓勵一家人堅強面對困難。

“老人家你要堅強,孩子還小,以後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給我們打電話。”在文強的家中,義工們一邊拉著文強奶奶的手,一邊跟老人家說,不論家庭多困難,有小文強就有希望和動力。見義工們來看望,文強的爸爸和爺爺很受感動,他們不停地說著“謝謝”,並趕忙招呼大家坐下歇歇。“真不知道說啥好,謝謝大傢伙的好心和幫助,有這麼多好心人關注著孩子,關注著我們,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文強爸爸眼含熱淚說。隨後,來自蒲公英公益服務中心的義工們還給小文強穿上了買去的新鞋子,耐心地和他聊天,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

在孫家集街道嶽寺李村,這樣溫情的畫面也在上演,來自彌水公益服務中心的義工們先後走訪了村裡的兩個困難家庭。因為種種原因,兩個家庭的孩子由爺爺奶奶撫養,屬於農村留守兒童,當天,義工們自發地買了油、米、面、衣服等生活用品,還帶去了做好的飯菜,和他們一起吃了個“團圓飯”。“還是好人多,不僅給我們送來吃的喝的用的,還和我們拉家常,瞭解我們的生活困難,讓我們老兩口不知道說啥好。”老人感激地說,他們會好好教育孩子,讓他長大後也做一個助人為樂的好人。

有愛的城市才 是文明的城市

現場採訪時,記者能深深地感受到,來自慈善組織的義工們,無論所到何處,都面帶微笑,主動親近這些弱勢群體和困難孩子,用他們樂觀的一言一行表達著善心和關愛。

來自蒲公英公益服務中心的志願者王香梅,今年41 歲,平日裡經營著自家的門店,但只要到週末,王香梅總會把生意放下,主動地加入到一次次慈善走訪活動中去。“關心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人與人之間愛心的傳遞,通過參加慈善活動,讓我看到很多有愛的畫面,感動了別人,也感動了自己。”王香梅告訴記者,她加入慈善組織有兩年多的時間,在這裡,她感受最多的是社會溫情,每當瞭解到困難人群身上的故事,她都覺得這樣的幫扶特別有意義。“溫暖他人,就是溫暖自己。”王香梅表示。

今年29 歲的隋海明是一位來自彌水公益服務中心的義工,他說,城市文明也體現在對弱勢群體的關愛和幫扶上。開展親情傳遞、愛心接力等慈善活動,是城市文明的體現,現在,正值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關鍵時期,每一位市民都應是城市文明的參與者和傳遞者,都有義務盡己所能維護文明、促進文明,對於慈善組織來說,“文明的城市,肯定是有愛的城市。”

公益活動讓城市升溫 讓文明“昇華”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居民的文明素養,提倡人文關懷是重要環節之一。社會上有很多弱勢群體需要關注,在全市緊鑼密鼓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之際,我市眾多慈善組織也響應號召,開展了一系列愛心公益活動,把愛心關懷切實送到弱勢群體身邊,讓他們感受到文明城市的情感和溫度。

彌水公益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王英彬表示,慈善活動旨在關注身邊的特殊困難群體,打破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增進人與人之間的感情,讓整個城市的“ 愛” 傳遞開來, 形成“ 城市慈善文化”。我們也相信,壽光會因為文明創建變得越來越美好,會因為愛心公益變得更有品質,“我們要把人文關懷精神弘揚開來,讓全市人民參與創城,共享創城成果。”

蒲公英公益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文明是一個城市的靈魂體現,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愛心志願者用實際行動,關愛孤殘兒童,關注弱勢群體,這正是社會文明的一種體現。隨著“全民義工行動”系列活動的不斷開展,我們的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會更加深入,最終實現“創城”的目標。

本報首席記者 王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