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探周朝人物(18):吳國奸臣伯嚭,居功忘義,終成國家大患

春秋戰國 伯嚭 周朝 伍子胥 探史風雲 2017-05-19

前幾文一直說的吳國的正面人物,今天來說說一個反面的。他迷惑吳王夫差,害死忠臣伍子胥,葬送了強大的吳國。 這個人就是吳國的大奸臣伯嚭。伯嚭鼻上的白粉是在他後半生漸漸塗上的,在當初他可不是這種人。

早年的伯嚭,其經歷和伍子胥差不多。他本是楚國人,父親伯郤宛位居高官,頗有賢名,因遭迫害而自殺,他逃往吳國。父死之仇,家毀之恨,共同的深仇大恨,使他到了吳國,和伍子胥一拍即合,一致希望對楚報仇雪恨。

他來吳來得正是時候:吳把戰略矛頭划向了楚。他出身名門,深諳楚國國情,吳國需要他。吳國的需要,加上伍子胥的保薦,他轉眼成了吳國的要人。

密探周朝人物(18):吳國奸臣伯嚭,居功忘義,終成國家大患

伯嚭能成為吳國的核心人物,除了上述兩個因素外,關鍵靠的是自己,靠自己的才幹,靠自己的做人。

論才幹,他有著出眾的政治頭腦,有著不錯的軍事水平,搞政治、搞軍事,都拿得起、放得下。論做人,他機巧,能屈能伸,有分寸,知道什麼人在什麼時候用得著,什麼時候該踢開,知道什麼場合說什麼話。他發威時能讓人感到大人物的氣派,恭順時能讓人感到極其的舒服。

伯嚭是個道地的政客,一個非常有水平的政客。這個政客在入吳後的前段生涯中,應該說對吳是真心實意的,他無家可依,無國可歸,也只能在吳安家,以吳為國了。攻楚,他是方面主將,盡智盡力地帶好隊伍,衝鋒陷陣,拿下不少城池,取後配合主力直搗楚都,成功地完成了統帥部交給他的戰略任務。

密探周朝人物(18):吳國奸臣伯嚭,居功忘義,終成國家大患

根據史書記載: 對楚平王掘墓鞭屍,是他和伍子胥一起幹的。“子胥、伯嚭鞭平王之屍以報父仇。”遺憾的是,當秦兵遠征救楚時,他低估了對方的實力,盲目恃勇出戰,結果被秦軍合圍,若無伍子胥的相援,後果不堪設想。

功過相比,他還是有功的,而且是建了大功的。這一功,是他向吳王獻上的見面禮,為他在吳安身立命提供了紮實的基礎。這一功,使他了結了血海深仇,出了胸中的怨氣,盡了孝道。

伯嚭有上乘的表現,吳王看重他,伍子胥欣賞他,唯獨孫武不以為然,斷言:“伯嚭為人矜功自任,日久必為吳國大患!”

密探周朝人物(18):吳國奸臣伯嚭,居功忘義,終成國家大患

伍子胥不信孫武的話,依然把伯嚭當做親密無間的好朋友,當做志同道合的好夥伴。

可伍子胥萬萬沒有料到,這個好朋友、好夥伴會走向另一個方向,變成水火難容的政敵,變成將自己置於死地的殺手。伍子胥估計失誤,他倆終於分道揚鑣。

變化點起於攻越的勝利,問題出在是否接受越投,是否讓越繼續存在下去。和伍子胥堅決滅越的主張相反,伯嚭在拿了越國給的好處後,積極為越國生存出力,為勾踐復活奔走。他用“仁義道德”說動夫差,用人生享受打動夫差,把越國從絕境中解救了出來。

密探周朝人物(18):吳國奸臣伯嚭,居功忘義,終成國家大患

步履維艱走過大苦大難的伯嚭,“看透”了世界,“看透”了人際關係,相信的是及時行樂、自己過得好。他翻雲覆雨,始終把自己按在一個“利”的位置上。為了加強自己的地位,他逢迎吳王;為了留一條後路,他姑息越王;為消除政治障礙,他不得不打擊伍子胥。躺在越國送來的美女懷中,他以為自己將永遠會處於主動。不過,他失算了。

與伍子胥相比,他死得更慘,遭到族滅。他的下場,應了一句“惡有惡報”的民諺。

密探周朝人物(18):吳國奸臣伯嚭,居功忘義,終成國家大患

在吳國滅亡後,他以為對勾踐有保護、周旋之功,帶著得意的神情走進了越廷,坦蕩地準備投靠新主子,接受豐厚的賞賜。然他太不瞭解曾經向他磕過頭的勾踐,不知道他從前的“仁慈”行為,已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勾踐看不起這類謀私叛國、賣主求榮的“小人”,他借伯嚭的人頭,對他的臣下作了一次血淋淋活生生的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