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著8個家教哲理的經典電影——《海蒂與爺爺》

【每月4日、14日、24日更新】

藏著8個家教哲理的經典電影——《海蒂與爺爺》

圖片來自網絡

《海蒂和爺爺》這部由瑞士作家長篇小說《海蒂》改編的電影,對我來說並不陌生。

1978年版的同名電視連續劇中善良、可愛的女孩形象,早已成為我少年記憶的一部分。兩年前沉浸於阿爾卑斯山脈童話般的體驗更讓我相信,海蒂對於家鄉魂牽夢繞的眷戀真實而溫暖。

然而今天,當我從親子關係的角度再看這部電影時,又全然有了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試圖在海蒂、彼得和克拉拉交錯的這一生活片段中搜尋:他們怎樣從各自的起點成長?他們如何彼此影響?他們又將成為怎樣的人?

藏著8個家教哲理的經典電影——《海蒂與爺爺》

圖片來自網絡

一、孩子需要玩伴

無論海蒂到了城市大宅中總想起一起放羊的彼得、回到老家又經常給克拉拉寫信,還是克拉拉為了挽留海蒂扔東西、發脾氣,又或者彼得嫉妒克拉拉的到來奪走了海蒂的友誼而故意損壞克拉拉的輪椅,這些都生動地表現出孩子對於玩伴和友誼的珍視。

雖然海蒂有爺爺、彼得有父母和奶奶、克拉拉有爸爸和僕人陪伴,但他們仍然想更多與同齡人相處。雖然他們的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差距很大,但他們仍然能夠成為彼此精神的支持與寄託。

玩伴是可貴的,玩伴是美好的,玩伴是不可或缺的,玩伴是不可替代的。

藏著8個家教哲理的經典電影——《海蒂與爺爺》

圖片來自網絡

二、戶外讓孩子更健康

克拉拉母親早逝,父親長期在外奔波。她終日被保護在大宅中,很少與外界接觸。因此孱弱的她不僅雙腿癱瘓,還經常生病。

到了阿爾卑斯山,雖然這裡衛生條件不佳,喝奶用木盤、吃奶酪用手抓、在乾草上睡覺,但溫暖陽光、新鮮的空氣、青草、岩石和牛羊,都讓她的身心煥發出新的活力,終於成功地重新站了起來。

現在的我們對舒適的生活越來越依賴,走出家門、走向戶外的時間越來越少。然而生命只有在自然界中才能呈現出最自然、最舒展的狀態。

藏著8個家教哲理的經典電影——《海蒂與爺爺》

圖片來自網絡

三、無法替代的父母的陪伴

克拉拉的母親去世了,爸爸寵愛女兒的方式是讓她住在一個豪華大宅中,管家、僕人、家庭教師伴隨左右,並因為擔心危險不允許她跨出家門。

為了讓女兒快樂,爸爸還找來海蒂做她的玩伴。他認為女兒這樣就會幸福、安全、快樂,於是放心地長期在外奔波。

可是,對於克拉拉來說,管家、僕人、家庭教師甚至玩伴,都無法給予她如父母一般全心全意、毫無保留的陪伴。就像海蒂,即使與她感情再深,也隨時可能離去。

因此,安全感對於孩子來說不僅是穩定無憂的生活,更是隨時能夠獲得的父母的關愛。

藏著8個家教哲理的經典電影——《海蒂與爺爺》

圖片來自網絡

四、獨立思考的可貴

在家人和村裡人的眼裡,離群索居的爺爺是固執而古怪的。於是爺爺對海蒂說:"人們總愛說閒話。你必須自己判斷:決定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還是相信其他人說的話。"

放羊時彼得對海蒂說:"在山上生活的人不用認字。"但克拉拉的奶奶對她說:"人也不一定要相信別人說的話。你喜歡故事,認了字,就可以知道發生什麼了。"

很多時候,我們總想讓孩子接受自己的觀念。但長此以往,他就會缺少主動思考的意願,也就失去了獨立判斷的能力。

輕信別人的後果很可怕,這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思考能力重要的原因。

藏著8個家教哲理的經典電影——《海蒂與爺爺》

圖片來自網絡

五、引導孩子的基礎是瞭解他

海蒂開始識字時,老師反覆教了很久,可她還是連字母都記不住,女管家甚至認為她智力低下。

有一天,克拉拉的奶奶給她帶來了一本關於阿爾卑斯山牧羊人的故事。可是隻講了一個開頭就不繼續了,她告訴海蒂:"認了字,就可以知道發生什麼了。"於是海蒂開始主動、刻苦地學習認字,很快就可以閱讀那本書了。

老師自戀地說:"只要遇到好老師,每個孩子都能閱讀。"但真正開啟海蒂學習動力的,是奶奶對海蒂的瞭解,和由此切入的引導。

傾聽孩子的心聲,就能找到打開他心門的鑰匙。這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愛的表達。

藏著8個家教哲理的經典電影——《海蒂與爺爺》

圖片來自網絡

六、做自己喜歡的事最幸福

海蒂回到老家上學,老師問孩子們將來想做什麼?有人想做放羊倌,有人想做農民,有人想做鐵匠。當海蒂說自己想寫故事時,卻招來了其他孩子的鬨笑。

後來海蒂和克拉拉的奶奶說起這件事,奶奶對她說:"如果做某件事能讓你開心,那就儘管去做,無論別人說了什麼。"

"做自己喜歡的事",說的容易,想要達到卻真的很難。但此時,如果父母都能像這位奶奶一樣,無條件地鼓勵孩子、支持孩子,那麼事情就會變得非常簡單,孩子也會終生快樂和幸福。

藏著8個家教哲理的經典電影——《海蒂與爺爺》

圖片來自網絡

七、拓展孩子成長空間

海蒂想寫故事卻遭村裡孩子的鬨笑,克拉拉的奶奶對她說:"那是因為他們知道的太少。他們只見過這個村子,可是你見過外面的世界。"

而當女管家看到海蒂捧著碗喝湯,覺得她粗魯;克拉拉的爸爸來到阿爾卑斯山,覺得地面的岩石不方便行走,這難道不同樣是不瞭解、不接納外面的世界嗎?

所謂增長見識,並非只有生活在鄉村或貧困地區的人需要,很少走出城市甚至自己房間的人,也同樣需要。

經常走出自己生活的環境,經常與不同生活經歷的人交流,經常體驗不同的文化,這樣的孩子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藏著8個家教哲理的經典電影——《海蒂與爺爺》

圖片來自網絡

八、打開孩子的心結

雖然女管家認為大宅中的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想,但海蒂仍然心心念念想要回到爺爺身邊。可是克拉拉捨不得她離開,克拉拉的爸爸也希望她可以替自己陪伴女兒。在這樣的壓力下,海蒂患上了夢遊症。

經過醫生的建議和母親的開導,克拉拉的爸爸終於把海蒂送回了日思夜想的爺爺身邊,送回了阿爾卑斯山的懷抱,她的夢遊症也就不治而愈了。

很多時候,孩子都會壓抑自我,為父母而活。所以一些孩子心理問題的形成,與父母有著直接的關係。父母只有更多體諒孩子,幫他打開心結,才能讓孩子的臉上重新綻放笑容。

每個成人都有過童年,每個孩子都將會長大。盡我們的力量給孩子構建一個美好的童年記憶吧,讓他未來回憶起來,都是滿滿的快樂和幸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