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觀中蜂結團特性,探究中蜂箱框效能:何世鈞

畜牧業 三農 上海蜜蜂繁育研究基地 2018-12-10

2000 年退休後無事可忙, 我又重新養起了中蜂和意蜂。總結以前經驗教訓, 通過學習, 我對中蜂的結團特性有進一步認識。為了探索箱框與中蜂結團究竟存在何種因果關係, 就乾脆取一套郎氏標準箱, 下用活動箱底, 中間用標準繼箱, 上用一不鏽鋼絲網紗窗作副蓋, 上蓋大蓋作蜂箱。春季用一較強分蜂群 ( 約 3 框蜂) 投蜂入箱不用框, 讓其在紗蓋下面結團造脾, 紗蓋上蓋覆布。這樣做只要拿去大蓋、覆布就可觀察箱中蜂團情況; 提起紗蓋可全面觀察; 提起活動箱圈可觀察到蜂團下面, 又便於清理箱底雜物、巢蟲, 很方便。通過對野外、倉庫、農舍中缸或櫃內築巢等自然中蜂群的觀察, 進一步明確中蜂結團特性。再通過對箱內無框及有框群蜂團內、箱內蜂團外溫溼度的觀察, 得知中蜂和意蜂結團特性有較大差距。具體地說, 中蜂團內繁殖區溫溼度與意蜂相似或接近, 但團外箱內溫溼度則相差甚遠。意蜂團外箱內溫度較高溼度較小, 中蜂則相反, 這也是中蜂飼料消耗相對比西蜂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越冬箱內蜂團外意蜂總是把箱內溫度調到10℃或更高, 在 7℃以下團外意蜂將會被凍死。而中蜂即使團內仍有蟲卵在培育, 箱內團外溫度可基本接近箱外氣溫或略高。晚秋初冬季節中蜂仍有一定粉蜜採入, 則團內溫度為育子溫度時因有相當水蒸汽發散出, 團外箱內溫度又相對較低, 因此箱內溼度較大而呈飽和並有露點, 使箱內十分潮溼。而意蜂則相對溼度較低。從團外觀察, 中蜂團似屬“緊密型”而意蜂團相對鬆散, 但深入到團內觀察則相反:中蜂蜂團外緊內鬆, 意蜂蜂團外鬆內緊。當箱內外溫度在 15℃以上時意蜂基本上是滿脾滿箱爬而中蜂仍在結團護脾。中蜂表現出對意蜂箱、框的不適應。

中蜂適應什麼樣的箱、框呢? 四川農大龔鳧羌老師對中蜂箱、框設計的數學模型是根據中蜂蜂王產卵能力和成蜂壽命來計算, 也就是說以中蜂群的“蜂量”為依據來設計箱、框尺寸。我的想法和思路是通過對中蜂自然築巢群的蜂團大小 ( 直徑和高度)及其造脾特性、過程來探討中蜂箱、框的選型和設計, 並進一步探究如何科學合理地運用。根據我多年觀測中蜂自然群蜂團的直徑, 發現強群 30~35 cm,高度則隨貯蜜量的多少在 25~40 cm。在自然群內又觀察到, 凡蜜貯存量少、新分出不久的群結團呈半球形; 貯蜜較多的多年老群, 冬天的蜂團呈扁球狀,部分上部老熟封蓋蜜脾護脾的蜂稀稀疏疏, 蜂團集中在蜜圈下方的子圈及下方。中蜂群對箱體的大小、形狀要求並不苛刻, 這從中蜂在樹洞、巖洞、土洞、牆內空隙、圓桶、方箱、長形箱等等不同形狀的空間內均能築巢這一點上即可說明, 而它自築的巢脾倒有一定的規律。這又告訴我們箱型其實並不重要,對框的大小、結構、形狀、功能則要有一定的要求。

假設一直徑在 15 cm 左右的分出群或交尾群放入郎氏箱內用一意蜂巢框裝上中蜂巢礎造脾, 又放上隔板, 留出只是寬 30~40 mm 的一條狹小空間, 那麼這群中蜂能適應嗎? 又怎麼能結成一個球狀蜂團呢? 中蜂的回報是不接受並且把巢礎咬成碎屑!

根據中蜂自造巢脾的形狀、張數和大小都按照它的蜂量這一規律, 我們就只能設計能合適地 “套住”這些巢脾的巢框了。

在一個自由空間內築巢的強群中蜂團直徑一般在 30~35 cm, 高 25~40 cm, 呈半球形, 向扁球形發展, 中間巢脾較大, 兩側較小。每張巢脾的上部及兩端為貯蜜區, 隨貯蜜量增加成熟封蓋區由上向下、由內向外擴展。下部為貯粉區, 即粉圈, 呈新月狀。再下為子脾區, 呈圓形。從中間向兩側子圈直徑漸小, 構成圓球形。中蜂護脾主要集中在子圈及其下方結團, 主要任務是護子, 其次是休閒。由此我們可以構想: 內圍尺寸以 30~35 cm 的方形框為宜。其實, 中蜂和意蜂的蜂團基本相似, 只是意蜂團大, 直徑 40~45 cm, 正常蜂量時要加上繼箱, 上下兩框巢脾也就構成了 45 cm 高和寬的方形。中蜂巢箱的容積要求比意蜂箱略小。具體地說, 1 只郎氏巢箱加上 1 只淺繼箱已足夠供中蜂強群居住。

因考慮到郎氏蜂箱是通用性最廣, 市場售價又便宜, 且又能十分方便地及時購得, 一旦用郎氏蜂箱飼養中蜂解決了其適用性的理論和實際問題之後,用它來推廣和提倡活框飼養中蜂將是最能被蜂友接受並採用、最易推廣的最佳方案。目前做一隻別的型號的蜂箱都要 150 元或更多成本, 而郎氏蜂箱只賣 70 元左右一套。

2001 年以後, 我又用現成的意蜂箱再次試養中蜂, 並對框脾結構、尺寸和箱內擺放作了改進, 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到 2007 年 12 月 16 日發稿時, 越冬的中蜂群勢在 0.7 m2, 相當於 9~10 個郎氏標準框的蜂量。

巢框的結構、尺寸和具體制作方法如下: 意蜂箱內圍長 47 cm、寬 37 cm、高 25 cm, 能容得下蜂團直徑 35 cm 的中蜂強群, 在蜂量、進蜜量和貯蜜量較大時可加淺繼箱以擴大箱內容量, 當蜂量較少時可用隔板以縮小箱內容積並留一定空間給中蜂和人。新設計的中蜂巢框內圍尺寸方案有兩種: 一種是在郎氏蜂箱內側釘 2 根木條以承放框耳; 另一種則不用釘木條,用鐵片做的框耳直接掛在箱側上。前一種框內圍寬31 cm, 後者寬 33 cm, 其餘尺寸均一樣。用長 22 cm意蜂框的邊條木做邊條, 用長 330 或 350mm、寬 10mm、厚 4~5 mm 的 木 條 或 竹 條 做 上 下 框 樑, 為 子 脾 框。另用 1 根邊條木中間鋸斷作邊條, 上下框樑也用一樣大小的小竹木條做蜜框。因為蜜框將直接放在子脾上、框樑上, 兩框樑若過寬, 接合處易生巢蟲, 上下樑均用小竹木條中蜂造脾時會對中造。用 0.35~0.50mm 厚白鐵皮做成如 L 形狀的連接板, 用法是當新分群蜂量僅兩三框時可暫不用蜜框, 連接板框耳與子脾框上樑平著連結。用 2 枚直徑 5 mm、長 10 mm 自攻木螺釘把連接板固定在兩邊條木上。當蜂量有 2 脾以上時, 2 個蜜框上下串連放在脾外一側讓中蜂造脾,待各有約半張時就可將二蜜框拆開放脾兩側繼續造脾併產子或貯蜜。蜂量再增加時在兩邊蜜框內側再放 1個子脾框, 待造整張脾時, 天氣轉暖可加半繼箱。將子脾框連接板往上移半框固定, 在子脾框上面便可裝蜜框了, 蜜框與側連接板不用旋螺釘, 插在側連接板的溝槽中, 搖蜜時不用動下面子脾框, 只抽取上面蜜框即可。在 3 個整框外側可放空子脾框或蜜框以擴大蜂巢。只要蜂數密集有造新脾擴巢需求, 中蜂就會不斷造新脾。

由 於 新 設 計 的 蜜 框 外 圍 尺 寸 僅 35 cm×12 cm,不能用原搖蜜機取蜜, 要用 4 根意蜂框上樑和 4 根邊條, 做 2 個“擔架”狀的框, 中間能裝入蜜框, 才能用原搖蜜機取蜜。

具體管理方法簡述: 中蜂在下面巢箱內的子脾春夏季節一般只保持 2~3 脾, 外側放一 1/3 巢礎或用小塊中蜂耳狀脾的空子脾框或空蜜框以擴大蜂巢, 有4 脾及以上蜂時就可加淺繼箱並在子脾上加蜜框以擴大巢脾及蜂巢。擴脾、擴巢的原則是看成蜂是否密集。只要蜂能把巢脾護得不露脾且產卵積極、造新脾快, 便要及時加空脾擴巢。氣溫較高季節一般不必放隔板, 但為使新加入的框造脾平整, 在外加一隔板也無妨。到晚秋初冬天氣轉冷下面子脾框可適當多幾框並在外側加保溫隔板; 冬季和早春, 蜂巢應遠離巢門, 可減少外出蜂數量, 活動箱底不動, 把巢箱調個頭擺放。若越冬蜂在 4 框以下, 則在中間放一隔板,箱底兩頭開門, 一箱可養雙群對越冬春繁極有利。

中蜂取蜜時只取全封蓋蜜框中的蜜, 原則上不取下面子脾框中的蜜。子脾框中的封蓋蜜若影響產卵,可用刀片割去蜜蓋, 再噴少量清水以作獎飼, 促使產卵、加快造新脾。用專用蜜框也可生產巢蜜。


細觀中蜂結團特性,探究中蜂箱框效能:何世鈞


文獻僅供參考學習!如有不正確請糾正與補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