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地迎來高溫酷暑天氣 豬價面臨滯漲小跌的風險

畜牧業 農民 三農 傳染病 中國養豬網 2017-07-16

在高溫天氣的影響下,豬肉消費進入淡季,零售市場呈現量價齊跌的現象,大中院校陸續放假,集中消費減少,導致生豬的消費需求疲軟,屠宰企業對適重豬源的採購壓力明顯緩解,開始壓價,但春節前後曾發生嚴重的仔豬腹瀉疫情,當前可出欄的標豬供應量相對來說並不是特別多,這也奠定了豬價難以下跌的基礎,所以,市場整體呈現出穩中小幅調整的走勢。

全國多地迎來高溫酷暑天氣 豬價面臨滯漲小跌的風險

但整體來看,近兩日國內豬價走勢較前期明顯偏弱,短期來看,豬價有繼續小幅盤整的趨勢,天氣預報顯示,未來三天河北、河南、山東、陝西、陝西、內蒙古、上海、浙江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39℃,高溫天氣增加了壓欄牛豬的風險,局部或繼續小跌。

觀察1:養大豬已經面臨利潤下降的風險

業內認為7月份生豬市場供應量不會明顯增加,但是大豬還佔有一定的比例,只不過現在適重優質豬源主導市場,而且屠宰企業也青睞優質豬源,現在大豬出欄存在困難,而且企業對其依舊採取壓價策略。

從現在的飼養成本來看,玉米等原料價格漲價,飼料成本增加,加之高溫天氣不利於豬隻的生長,疫情風險增加,所以建議養殖戶養至合理體重之後逢高出欄為宜,若現在還以增加生豬體重來增加收益,這個算盤就打錯了。因為現在養大豬已經面臨利潤下降的風險,尤其是二次育肥養殖戶保本的話基本就已經出現困難。所以說現在“壓”並不是最明智的做法,逢高出欄、把握收益才是關鍵。

觀察2:豬價橫盤達一個月之久

市場膠著態勢盡顯

縱觀上半年生豬價格的走勢,1月份衝高至9元之後,豬價一直呈現的是不斷下跌的狀態,而且一跌就跌至了6元的區域,而且當時很多地區都跌破了6.5元的價位。進入6月份後豬價開始觸底反彈,並且開啟了緩慢回升的道路。

自此之後,豬價橫盤達一個月之久,供需博弈激烈,市場膠著態勢盡顯,豬價也出現了艱難破7的態勢,但是達到7元之後,豬價就開始了震盪調整的態勢。業內認為由於供需處於極端平衡的狀態,所以豬價僵局難破。而7元確實是一個關口,一觸碰就震盪。屠宰企業或許難以接受更加高位的豬價,而養殖戶也不同意更加低位的豬價。

分析機構認為,此次豬價雖有上漲,但持續大幅上漲的動力仍顯不足,原因有以下幾點:

1.大豬存欄量仍較大,掣制豬價。雖然近期生豬略顯緊俏,但是大豬的存欄量較多將會導致斷檔不會有特別明顯的體現。目前市場上大豬價格仍舊偏低且收購情況順暢。以主要消耗大豬的貴州為例,當地收購外省大豬的價格仍處於較低水平,為12元/公斤~12.6元/公斤,且收購基本無難度。

2.終端持續低迷,豬價上漲受阻。夏季是傳統的消費淡季,本身就是此階段最大的利空因素,豬價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外加暑假將至,各大院校放假,集中消費減少,消費量將面臨再次下滑。

3.生豬出欄量持續增長,產能充足。2017年是產能恢復的一年,豬價從2016年的高位一路走低,夏季即使斷檔,生豬的出欄量仍處於增長狀態,產能充足。

4.規模場持續擴產,生豬出欄有計劃性。規模場多按計劃出欄,儘管存在斷檔期,但市場上生豬不會有太明顯的短缺,加之規模場技術管理水平較高,斷檔期效應或在規模場體現的不明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