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傳聲:不敢動,不能動?權健事件後的直銷行業現狀

直銷邦訊 伴隨著4月進入了尾聲,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已正式告一段落,但是,這次百日行動給市場帶來的整肅卻是會一直持續下去。權健事件已經過去了5個月,在這5個月的時間裡:百日行動開啟,13個督導組分赴各地督查;商務部開展直銷企業自查摸底和信息審核登記的工作;兩會期間,兩個條例修改成了行業熱議的話題;商務部表示將出臺《直銷經營許可管理辦法》……

那麼到了今天,直銷市場的狀況如何?市場一線的直銷員和經銷商們又面臨著哪些困境呢?

不敢做市場,市場做不動

據直銷邦瞭解,多家直銷企業業績都有下滑,有的甚至出現裁員、暫停直銷業務等情況。市場管得嚴,企業也就不敢有所動作,就怕被有關部門和媒體“盯”上,所以開會少了、報單少了,進而導致業績也少了。更有市場人士向直銷邦反映,從去年年底到現在,業績嚴重縮水到20%,不是不敢做市場,就是市場做不動。

上市直企業績下滑或微增

從12家上市直企發佈的2018年財報來看(詳情回顧《重磅!12家上市直銷公司公佈2018年財報,天士力、康寶萊、如新、優莎娜等8家報漲》),2018年企業整體以業績下滑或微增為主基調,照今年的形勢來看,這種基調還會一直保持。

停止國內業務,全面佈局海外市場

有消息稱某內資直銷公司目前已基本停止國內直銷業務,將退出中國市場,全面進軍海外直銷市場。

效益不好,資金出現困難

一些由微商轉型直銷的企業,在這段敏感時期內,不僅停掉了公司的業務,還遣散了管理團隊並搬離了原來辦公地點。在公司效益不好以及出現資金困難的情況下,一些公司不得不“壯士斷腕”。

影響遠超1998年的“一刀切”

某大型外資直銷企業高管透露,她認為,權健事件帶來的消極影響、對拿牌或正在申牌的企業的影響,已經超過20年前的“一刀切”了。

申牌企業拿回2000萬保證金

今年2月,商務部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已經暫停辦理直銷相關的審批、備案等事項。該消息一出,對於已經遞交申牌資料,或者已經受理公示的企業來說,可謂是個“噩耗”。鑑於市場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一些企業紛紛要求取回保證金。應企業要求,商務部也下發了要求地方商務廳(局)動員本地內資申牌企業主動撤回直銷申請,取回保證金的通知。

謀求與新商業模式結合

除了以上幾種相對消極的做法,直銷企業中也不乏留守行業、積極修煉內功的。在抖音、短視頻、直播等工具迭代更新的背景下,有些公司已經謀求與社交電商模式結合,以實現自身的轉型突破。

兩個條例修改,《直銷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即將出臺

在監管層面上,今年3月,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在會見美國安利公司董事會聯合主席德·狄維士先生一行時表示,政府正在探索建立長效機制,通過修訂法律法規等多項措施規範直銷行業。據知情人士透露,有關部門已經著手對兩個條例進行修訂,即將出臺《直銷經營許可管理辦法》來作為直銷審批的規範,但是目前還沒有確切的聲音表明出臺的具體時間。

從現在的市場環境來看,監管部門對直銷的監管還將持續加強。近日,湖北省出臺打擊傳銷和整治違法直銷專項行動方案,將打擊傳銷和違規直銷的工作持續到2019年結束。正如市場監管總局多次提到的,將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來規範直銷行業。監管勢必是越來越嚴的了,直銷行業若想重整旗鼓,就不能消極下去,亟需提振市場信心,守正創新,破繭而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