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

現在很多企業主認為,新媒體是企業宣傳、發聲的重要渠道,並且,新媒體還能為用戶在線上提供相關的服務,所以,企業做新媒體,既是一石二鳥,又是大勢所趨。

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有時,因為“隔行如隔山”,企業主本身並不瞭解新媒體,而且得不到新媒體從業者的建議支撐,總是沒辦法將自己的企業需求與新媒體建設連接起來。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麼一個案例。

提問

用戶A的背景:

用戶A有一個教孩子標準英語發音和英語學習的落地項目。

每個孩子回家做完作業後,她都需要給孩子們反饋。隨著孩子越來越多,她批改作業的工作量急劇上升。

另外,她還需要在微信群組裡與家長們進行互動,這也會花掉她很多時間,但幼兒教育項目就是這樣,周到細緻的服務才是贏得用戶、生存下去的關鍵。

用戶A的需求:

希望做一個有關開放式兒童英語語音教學和糾正的技術產品,如APP。功能需求為:如字母“A”的發音,通過類似AI的技術方式,能夠對孩子的發音進行直接判斷與糾正反饋。由此,解放自己課下群組的交流時間。

用戶A的問題:

這種技術產品可不可做,需要花多少錢做。

"

現在很多企業主認為,新媒體是企業宣傳、發聲的重要渠道,並且,新媒體還能為用戶在線上提供相關的服務,所以,企業做新媒體,既是一石二鳥,又是大勢所趨。

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有時,因為“隔行如隔山”,企業主本身並不瞭解新媒體,而且得不到新媒體從業者的建議支撐,總是沒辦法將自己的企業需求與新媒體建設連接起來。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麼一個案例。

提問

用戶A的背景:

用戶A有一個教孩子標準英語發音和英語學習的落地項目。

每個孩子回家做完作業後,她都需要給孩子們反饋。隨著孩子越來越多,她批改作業的工作量急劇上升。

另外,她還需要在微信群組裡與家長們進行互動,這也會花掉她很多時間,但幼兒教育項目就是這樣,周到細緻的服務才是贏得用戶、生存下去的關鍵。

用戶A的需求:

希望做一個有關開放式兒童英語語音教學和糾正的技術產品,如APP。功能需求為:如字母“A”的發音,通過類似AI的技術方式,能夠對孩子的發音進行直接判斷與糾正反饋。由此,解放自己課下群組的交流時間。

用戶A的問題:

這種技術產品可不可做,需要花多少錢做。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回答

咱們會發現,從現在的主流市場狀況為出發點觀察和思考,在用戶A的描述裡有3個問題:

"

現在很多企業主認為,新媒體是企業宣傳、發聲的重要渠道,並且,新媒體還能為用戶在線上提供相關的服務,所以,企業做新媒體,既是一石二鳥,又是大勢所趨。

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有時,因為“隔行如隔山”,企業主本身並不瞭解新媒體,而且得不到新媒體從業者的建議支撐,總是沒辦法將自己的企業需求與新媒體建設連接起來。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麼一個案例。

提問

用戶A的背景:

用戶A有一個教孩子標準英語發音和英語學習的落地項目。

每個孩子回家做完作業後,她都需要給孩子們反饋。隨著孩子越來越多,她批改作業的工作量急劇上升。

另外,她還需要在微信群組裡與家長們進行互動,這也會花掉她很多時間,但幼兒教育項目就是這樣,周到細緻的服務才是贏得用戶、生存下去的關鍵。

用戶A的需求:

希望做一個有關開放式兒童英語語音教學和糾正的技術產品,如APP。功能需求為:如字母“A”的發音,通過類似AI的技術方式,能夠對孩子的發音進行直接判斷與糾正反饋。由此,解放自己課下群組的交流時間。

用戶A的問題:

這種技術產品可不可做,需要花多少錢做。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回答

咱們會發現,從現在的主流市場狀況為出發點觀察和思考,在用戶A的描述裡有3個問題: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1、描述中的3個問題

1)開發成本過高

所有機構開發屬於自己的技術產品,都是以加盟店已達到一定數量,機構學員數也已達到一定規模為前提的。

這時候,分攤給用戶的開發成本,是最低的。其實,就是多一個用戶使用,開發成本就會低一些。

在上述案例中,現在的當量(一個班的小孩),如果花費二三十萬開發一個技術產品的話,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樣成本會非常高。

2)市場推廣會很難

類似的少兒英語教育機構都有了類似產品,他們都有在線評分、在線交互環節,而且用戶已經被這些產品綁定、使用了,那用戶憑什麼換用她的產品?

所以,看上去這類市場需求很大,但其實這是一個類飽和的市場。

3)假想了需求

她認為,以現有業務模式、為用戶提供精緻化服務為前提,自己已經批改不完學生作業了,但這只是她自己的想法、需求,並不是所有英語老師的需求。

甚至和她一樣獨立開辦線下培訓課程的英語老師,可能也沒有這種需求,因為她這種需求,過於個性化。這是她自己的剛需,並不是同類者的一致需求,所以咱們把它叫做“假想需求”。

另外,她還假想了家長的需求。她認為,這款APP上線後,用戶畫像是家長。

但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普遍認為:我花錢了,我把孩子交給你了,所有事就應該你來辦,憑什麼讓我來監督孩子學習和做作業?

所以,經過深入思考,我們就會發現,用戶A設定的這個產品的使用受眾需求,即操作端的英語老師,接收端的家長需求,其實都是假想需求。

所以,當下做這款APP註定是失敗的。

"

現在很多企業主認為,新媒體是企業宣傳、發聲的重要渠道,並且,新媒體還能為用戶在線上提供相關的服務,所以,企業做新媒體,既是一石二鳥,又是大勢所趨。

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有時,因為“隔行如隔山”,企業主本身並不瞭解新媒體,而且得不到新媒體從業者的建議支撐,總是沒辦法將自己的企業需求與新媒體建設連接起來。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麼一個案例。

提問

用戶A的背景:

用戶A有一個教孩子標準英語發音和英語學習的落地項目。

每個孩子回家做完作業後,她都需要給孩子們反饋。隨著孩子越來越多,她批改作業的工作量急劇上升。

另外,她還需要在微信群組裡與家長們進行互動,這也會花掉她很多時間,但幼兒教育項目就是這樣,周到細緻的服務才是贏得用戶、生存下去的關鍵。

用戶A的需求:

希望做一個有關開放式兒童英語語音教學和糾正的技術產品,如APP。功能需求為:如字母“A”的發音,通過類似AI的技術方式,能夠對孩子的發音進行直接判斷與糾正反饋。由此,解放自己課下群組的交流時間。

用戶A的問題:

這種技術產品可不可做,需要花多少錢做。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回答

咱們會發現,從現在的主流市場狀況為出發點觀察和思考,在用戶A的描述裡有3個問題: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1、描述中的3個問題

1)開發成本過高

所有機構開發屬於自己的技術產品,都是以加盟店已達到一定數量,機構學員數也已達到一定規模為前提的。

這時候,分攤給用戶的開發成本,是最低的。其實,就是多一個用戶使用,開發成本就會低一些。

在上述案例中,現在的當量(一個班的小孩),如果花費二三十萬開發一個技術產品的話,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樣成本會非常高。

2)市場推廣會很難

類似的少兒英語教育機構都有了類似產品,他們都有在線評分、在線交互環節,而且用戶已經被這些產品綁定、使用了,那用戶憑什麼換用她的產品?

所以,看上去這類市場需求很大,但其實這是一個類飽和的市場。

3)假想了需求

她認為,以現有業務模式、為用戶提供精緻化服務為前提,自己已經批改不完學生作業了,但這只是她自己的想法、需求,並不是所有英語老師的需求。

甚至和她一樣獨立開辦線下培訓課程的英語老師,可能也沒有這種需求,因為她這種需求,過於個性化。這是她自己的剛需,並不是同類者的一致需求,所以咱們把它叫做“假想需求”。

另外,她還假想了家長的需求。她認為,這款APP上線後,用戶畫像是家長。

但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普遍認為:我花錢了,我把孩子交給你了,所有事就應該你來辦,憑什麼讓我來監督孩子學習和做作業?

所以,經過深入思考,我們就會發現,用戶A設定的這個產品的使用受眾需求,即操作端的英語老師,接收端的家長需求,其實都是假想需求。

所以,當下做這款APP註定是失敗的。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2、在公號裡完成4件事

那麼,我給用戶A的建議是——建立起自己的一個微信公眾號,同時做下面4件事:

1)固定時間裡完成工作量

她工作量大,是因為她把工作時間都用在交互上了。而這時候,她可以約束家長的行為,或約束自己的行為。

比如說,她每天只有下午六至八點,去做一些回覆,而讓自己在其他時間解放。這是單位時間裡,處理單個問題的一個運營手法。如果她公佈了,只在這個時間點回答問題,那麼,更多的人會在這個時間點裡去提出問題。

所以有時候,不是因為她工作的絕對量很大,而是因為她把工作戰線和時間拉得過長。

2)利用好公號裡關鍵詞及語音回覆的功能

她糾正的是發音問題,所以,她可以把很多標準發音提前上傳至後臺,而當用戶在公號會話內輸入相關關鍵詞時,就可以收到她提前錄製好的標準發音。

這樣做,就可以緩解語音糾正這部分的需求,用戶自己做語音比對就行了。

3)推出產品核心及優勢

當她想做自己的精緻化服務時,就必須把自己的服務理念、產品核心以及優勢,告訴給大家。

而這時候,需要原創內容做兩方面的事:

①讓大家更好的瞭解自己;

②把現在的這波用戶,當成是自己的首波傳播人群。

但在原創內容裡,推廣者不能說某老師好,陌生用戶就要來報名,這樣會給看客一種“王婆賣瓜”的感覺。推廣者需要一條鏈接,在家長之中去尋求傳播和推廣,這樣做會更有效。

4)使用給老用戶優惠的方式拉新

在商務模式的構建上,假如用戶A現在的課程是5千元,她可以告訴大家,我可以4500賣給你,而500元用於你為我傳播。這就是拉新人的機制,而這完全可以通過線上實現。

"

現在很多企業主認為,新媒體是企業宣傳、發聲的重要渠道,並且,新媒體還能為用戶在線上提供相關的服務,所以,企業做新媒體,既是一石二鳥,又是大勢所趨。

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有時,因為“隔行如隔山”,企業主本身並不瞭解新媒體,而且得不到新媒體從業者的建議支撐,總是沒辦法將自己的企業需求與新媒體建設連接起來。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麼一個案例。

提問

用戶A的背景:

用戶A有一個教孩子標準英語發音和英語學習的落地項目。

每個孩子回家做完作業後,她都需要給孩子們反饋。隨著孩子越來越多,她批改作業的工作量急劇上升。

另外,她還需要在微信群組裡與家長們進行互動,這也會花掉她很多時間,但幼兒教育項目就是這樣,周到細緻的服務才是贏得用戶、生存下去的關鍵。

用戶A的需求:

希望做一個有關開放式兒童英語語音教學和糾正的技術產品,如APP。功能需求為:如字母“A”的發音,通過類似AI的技術方式,能夠對孩子的發音進行直接判斷與糾正反饋。由此,解放自己課下群組的交流時間。

用戶A的問題:

這種技術產品可不可做,需要花多少錢做。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回答

咱們會發現,從現在的主流市場狀況為出發點觀察和思考,在用戶A的描述裡有3個問題: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1、描述中的3個問題

1)開發成本過高

所有機構開發屬於自己的技術產品,都是以加盟店已達到一定數量,機構學員數也已達到一定規模為前提的。

這時候,分攤給用戶的開發成本,是最低的。其實,就是多一個用戶使用,開發成本就會低一些。

在上述案例中,現在的當量(一個班的小孩),如果花費二三十萬開發一個技術產品的話,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樣成本會非常高。

2)市場推廣會很難

類似的少兒英語教育機構都有了類似產品,他們都有在線評分、在線交互環節,而且用戶已經被這些產品綁定、使用了,那用戶憑什麼換用她的產品?

所以,看上去這類市場需求很大,但其實這是一個類飽和的市場。

3)假想了需求

她認為,以現有業務模式、為用戶提供精緻化服務為前提,自己已經批改不完學生作業了,但這只是她自己的想法、需求,並不是所有英語老師的需求。

甚至和她一樣獨立開辦線下培訓課程的英語老師,可能也沒有這種需求,因為她這種需求,過於個性化。這是她自己的剛需,並不是同類者的一致需求,所以咱們把它叫做“假想需求”。

另外,她還假想了家長的需求。她認為,這款APP上線後,用戶畫像是家長。

但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普遍認為:我花錢了,我把孩子交給你了,所有事就應該你來辦,憑什麼讓我來監督孩子學習和做作業?

所以,經過深入思考,我們就會發現,用戶A設定的這個產品的使用受眾需求,即操作端的英語老師,接收端的家長需求,其實都是假想需求。

所以,當下做這款APP註定是失敗的。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2、在公號裡完成4件事

那麼,我給用戶A的建議是——建立起自己的一個微信公眾號,同時做下面4件事:

1)固定時間裡完成工作量

她工作量大,是因為她把工作時間都用在交互上了。而這時候,她可以約束家長的行為,或約束自己的行為。

比如說,她每天只有下午六至八點,去做一些回覆,而讓自己在其他時間解放。這是單位時間裡,處理單個問題的一個運營手法。如果她公佈了,只在這個時間點回答問題,那麼,更多的人會在這個時間點裡去提出問題。

所以有時候,不是因為她工作的絕對量很大,而是因為她把工作戰線和時間拉得過長。

2)利用好公號裡關鍵詞及語音回覆的功能

她糾正的是發音問題,所以,她可以把很多標準發音提前上傳至後臺,而當用戶在公號會話內輸入相關關鍵詞時,就可以收到她提前錄製好的標準發音。

這樣做,就可以緩解語音糾正這部分的需求,用戶自己做語音比對就行了。

3)推出產品核心及優勢

當她想做自己的精緻化服務時,就必須把自己的服務理念、產品核心以及優勢,告訴給大家。

而這時候,需要原創內容做兩方面的事:

①讓大家更好的瞭解自己;

②把現在的這波用戶,當成是自己的首波傳播人群。

但在原創內容裡,推廣者不能說某老師好,陌生用戶就要來報名,這樣會給看客一種“王婆賣瓜”的感覺。推廣者需要一條鏈接,在家長之中去尋求傳播和推廣,這樣做會更有效。

4)使用給老用戶優惠的方式拉新

在商務模式的構建上,假如用戶A現在的課程是5千元,她可以告訴大家,我可以4500賣給你,而500元用於你為我傳播。這就是拉新人的機制,而這完全可以通過線上實現。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以上,用戶A用了一個沒有先期成本,只需後期運營的微信公眾號的新媒體形態,就可以原則性的解決自己的困境。

當她的項目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既有了大量的用戶基礎,形成了口碑傳播形態,又利用微信試驗了成型的服務模式和商務模式,然後再開發技術產品,才能確保成功,不花冤枉錢。

"

現在很多企業主認為,新媒體是企業宣傳、發聲的重要渠道,並且,新媒體還能為用戶在線上提供相關的服務,所以,企業做新媒體,既是一石二鳥,又是大勢所趨。

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有時,因為“隔行如隔山”,企業主本身並不瞭解新媒體,而且得不到新媒體從業者的建議支撐,總是沒辦法將自己的企業需求與新媒體建設連接起來。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麼一個案例。

提問

用戶A的背景:

用戶A有一個教孩子標準英語發音和英語學習的落地項目。

每個孩子回家做完作業後,她都需要給孩子們反饋。隨著孩子越來越多,她批改作業的工作量急劇上升。

另外,她還需要在微信群組裡與家長們進行互動,這也會花掉她很多時間,但幼兒教育項目就是這樣,周到細緻的服務才是贏得用戶、生存下去的關鍵。

用戶A的需求:

希望做一個有關開放式兒童英語語音教學和糾正的技術產品,如APP。功能需求為:如字母“A”的發音,通過類似AI的技術方式,能夠對孩子的發音進行直接判斷與糾正反饋。由此,解放自己課下群組的交流時間。

用戶A的問題:

這種技術產品可不可做,需要花多少錢做。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回答

咱們會發現,從現在的主流市場狀況為出發點觀察和思考,在用戶A的描述裡有3個問題: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1、描述中的3個問題

1)開發成本過高

所有機構開發屬於自己的技術產品,都是以加盟店已達到一定數量,機構學員數也已達到一定規模為前提的。

這時候,分攤給用戶的開發成本,是最低的。其實,就是多一個用戶使用,開發成本就會低一些。

在上述案例中,現在的當量(一個班的小孩),如果花費二三十萬開發一個技術產品的話,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樣成本會非常高。

2)市場推廣會很難

類似的少兒英語教育機構都有了類似產品,他們都有在線評分、在線交互環節,而且用戶已經被這些產品綁定、使用了,那用戶憑什麼換用她的產品?

所以,看上去這類市場需求很大,但其實這是一個類飽和的市場。

3)假想了需求

她認為,以現有業務模式、為用戶提供精緻化服務為前提,自己已經批改不完學生作業了,但這只是她自己的想法、需求,並不是所有英語老師的需求。

甚至和她一樣獨立開辦線下培訓課程的英語老師,可能也沒有這種需求,因為她這種需求,過於個性化。這是她自己的剛需,並不是同類者的一致需求,所以咱們把它叫做“假想需求”。

另外,她還假想了家長的需求。她認為,這款APP上線後,用戶畫像是家長。

但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普遍認為:我花錢了,我把孩子交給你了,所有事就應該你來辦,憑什麼讓我來監督孩子學習和做作業?

所以,經過深入思考,我們就會發現,用戶A設定的這個產品的使用受眾需求,即操作端的英語老師,接收端的家長需求,其實都是假想需求。

所以,當下做這款APP註定是失敗的。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2、在公號裡完成4件事

那麼,我給用戶A的建議是——建立起自己的一個微信公眾號,同時做下面4件事:

1)固定時間裡完成工作量

她工作量大,是因為她把工作時間都用在交互上了。而這時候,她可以約束家長的行為,或約束自己的行為。

比如說,她每天只有下午六至八點,去做一些回覆,而讓自己在其他時間解放。這是單位時間裡,處理單個問題的一個運營手法。如果她公佈了,只在這個時間點回答問題,那麼,更多的人會在這個時間點裡去提出問題。

所以有時候,不是因為她工作的絕對量很大,而是因為她把工作戰線和時間拉得過長。

2)利用好公號裡關鍵詞及語音回覆的功能

她糾正的是發音問題,所以,她可以把很多標準發音提前上傳至後臺,而當用戶在公號會話內輸入相關關鍵詞時,就可以收到她提前錄製好的標準發音。

這樣做,就可以緩解語音糾正這部分的需求,用戶自己做語音比對就行了。

3)推出產品核心及優勢

當她想做自己的精緻化服務時,就必須把自己的服務理念、產品核心以及優勢,告訴給大家。

而這時候,需要原創內容做兩方面的事:

①讓大家更好的瞭解自己;

②把現在的這波用戶,當成是自己的首波傳播人群。

但在原創內容裡,推廣者不能說某老師好,陌生用戶就要來報名,這樣會給看客一種“王婆賣瓜”的感覺。推廣者需要一條鏈接,在家長之中去尋求傳播和推廣,這樣做會更有效。

4)使用給老用戶優惠的方式拉新

在商務模式的構建上,假如用戶A現在的課程是5千元,她可以告訴大家,我可以4500賣給你,而500元用於你為我傳播。這就是拉新人的機制,而這完全可以通過線上實現。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以上,用戶A用了一個沒有先期成本,只需後期運營的微信公眾號的新媒體形態,就可以原則性的解決自己的困境。

當她的項目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既有了大量的用戶基礎,形成了口碑傳播形態,又利用微信試驗了成型的服務模式和商務模式,然後再開發技術產品,才能確保成功,不花冤枉錢。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PS. 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正式上線!

雲知在為眾多企業提供新媒體矩陣運營服務、為準備就職新媒體崗位的朋友提供培訓服務的同時,也經常收到來自企業主、計劃創業者、重度腦洞爆棚者的新媒體想法。

其實,想法、創意萌生的門檻遠遠低於實際項目的操作。

在想法和創意落實的階段,是不是可以用新媒體為項目助力?

新媒體可以介入項目的哪些實操環節,帶來哪些好處?

項目運營新媒體矩陣的方向和策略應該怎麼制定?

甚至,項目新媒體矩陣運營在即,需要開展哪些工作,幹活兒的人又在哪裡?

雲知在不斷開展新媒體服務的工作中發現,上述新媒體諮詢的需求,甚至遠遠大於企業執行新媒體矩陣運營的需求。

故此,雲知自即日起正式上線,新媒體矩陣運營策略諮詢服務,為企業主、計劃創業者、微商代購轉正人群、項目發起人等提供專業的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

享受服務的模式很簡單:

後臺留言說出你的想法,雲知將給您回覆;

想法太迫切,那就備註“新媒體”直接加私信:A17865519608,獲得及時的諮詢反饋。

"

現在很多企業主認為,新媒體是企業宣傳、發聲的重要渠道,並且,新媒體還能為用戶在線上提供相關的服務,所以,企業做新媒體,既是一石二鳥,又是大勢所趨。

事實也確實如此。

但有時,因為“隔行如隔山”,企業主本身並不瞭解新媒體,而且得不到新媒體從業者的建議支撐,總是沒辦法將自己的企業需求與新媒體建設連接起來。

今天要為大家帶來的,就是這麼一個案例。

提問

用戶A的背景:

用戶A有一個教孩子標準英語發音和英語學習的落地項目。

每個孩子回家做完作業後,她都需要給孩子們反饋。隨著孩子越來越多,她批改作業的工作量急劇上升。

另外,她還需要在微信群組裡與家長們進行互動,這也會花掉她很多時間,但幼兒教育項目就是這樣,周到細緻的服務才是贏得用戶、生存下去的關鍵。

用戶A的需求:

希望做一個有關開放式兒童英語語音教學和糾正的技術產品,如APP。功能需求為:如字母“A”的發音,通過類似AI的技術方式,能夠對孩子的發音進行直接判斷與糾正反饋。由此,解放自己課下群組的交流時間。

用戶A的問題:

這種技術產品可不可做,需要花多少錢做。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回答

咱們會發現,從現在的主流市場狀況為出發點觀察和思考,在用戶A的描述裡有3個問題: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1、描述中的3個問題

1)開發成本過高

所有機構開發屬於自己的技術產品,都是以加盟店已達到一定數量,機構學員數也已達到一定規模為前提的。

這時候,分攤給用戶的開發成本,是最低的。其實,就是多一個用戶使用,開發成本就會低一些。

在上述案例中,現在的當量(一個班的小孩),如果花費二三十萬開發一個技術產品的話,其實是有問題的,因為這樣成本會非常高。

2)市場推廣會很難

類似的少兒英語教育機構都有了類似產品,他們都有在線評分、在線交互環節,而且用戶已經被這些產品綁定、使用了,那用戶憑什麼換用她的產品?

所以,看上去這類市場需求很大,但其實這是一個類飽和的市場。

3)假想了需求

她認為,以現有業務模式、為用戶提供精緻化服務為前提,自己已經批改不完學生作業了,但這只是她自己的想法、需求,並不是所有英語老師的需求。

甚至和她一樣獨立開辦線下培訓課程的英語老師,可能也沒有這種需求,因為她這種需求,過於個性化。這是她自己的剛需,並不是同類者的一致需求,所以咱們把它叫做“假想需求”。

另外,她還假想了家長的需求。她認為,這款APP上線後,用戶畫像是家長。

但中國家長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普遍認為:我花錢了,我把孩子交給你了,所有事就應該你來辦,憑什麼讓我來監督孩子學習和做作業?

所以,經過深入思考,我們就會發現,用戶A設定的這個產品的使用受眾需求,即操作端的英語老師,接收端的家長需求,其實都是假想需求。

所以,當下做這款APP註定是失敗的。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2、在公號裡完成4件事

那麼,我給用戶A的建議是——建立起自己的一個微信公眾號,同時做下面4件事:

1)固定時間裡完成工作量

她工作量大,是因為她把工作時間都用在交互上了。而這時候,她可以約束家長的行為,或約束自己的行為。

比如說,她每天只有下午六至八點,去做一些回覆,而讓自己在其他時間解放。這是單位時間裡,處理單個問題的一個運營手法。如果她公佈了,只在這個時間點回答問題,那麼,更多的人會在這個時間點裡去提出問題。

所以有時候,不是因為她工作的絕對量很大,而是因為她把工作戰線和時間拉得過長。

2)利用好公號裡關鍵詞及語音回覆的功能

她糾正的是發音問題,所以,她可以把很多標準發音提前上傳至後臺,而當用戶在公號會話內輸入相關關鍵詞時,就可以收到她提前錄製好的標準發音。

這樣做,就可以緩解語音糾正這部分的需求,用戶自己做語音比對就行了。

3)推出產品核心及優勢

當她想做自己的精緻化服務時,就必須把自己的服務理念、產品核心以及優勢,告訴給大家。

而這時候,需要原創內容做兩方面的事:

①讓大家更好的瞭解自己;

②把現在的這波用戶,當成是自己的首波傳播人群。

但在原創內容裡,推廣者不能說某老師好,陌生用戶就要來報名,這樣會給看客一種“王婆賣瓜”的感覺。推廣者需要一條鏈接,在家長之中去尋求傳播和推廣,這樣做會更有效。

4)使用給老用戶優惠的方式拉新

在商務模式的構建上,假如用戶A現在的課程是5千元,她可以告訴大家,我可以4500賣給你,而500元用於你為我傳播。這就是拉新人的機制,而這完全可以通過線上實現。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以上,用戶A用了一個沒有先期成本,只需後期運營的微信公眾號的新媒體形態,就可以原則性的解決自己的困境。

當她的項目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既有了大量的用戶基礎,形成了口碑傳播形態,又利用微信試驗了成型的服務模式和商務模式,然後再開發技術產品,才能確保成功,不花冤枉錢。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PS. 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正式上線!

雲知在為眾多企業提供新媒體矩陣運營服務、為準備就職新媒體崗位的朋友提供培訓服務的同時,也經常收到來自企業主、計劃創業者、重度腦洞爆棚者的新媒體想法。

其實,想法、創意萌生的門檻遠遠低於實際項目的操作。

在想法和創意落實的階段,是不是可以用新媒體為項目助力?

新媒體可以介入項目的哪些實操環節,帶來哪些好處?

項目運營新媒體矩陣的方向和策略應該怎麼制定?

甚至,項目新媒體矩陣運營在即,需要開展哪些工作,幹活兒的人又在哪裡?

雲知在不斷開展新媒體服務的工作中發現,上述新媒體諮詢的需求,甚至遠遠大於企業執行新媒體矩陣運營的需求。

故此,雲知自即日起正式上線,新媒體矩陣運營策略諮詢服務,為企業主、計劃創業者、微商代購轉正人群、項目發起人等提供專業的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

享受服務的模式很簡單:

後臺留言說出你的想法,雲知將給您回覆;

想法太迫切,那就備註“新媒體”直接加私信:A17865519608,獲得及時的諮詢反饋。

做個公號就能滿足你的創業需求(雲知新媒體運營諮詢服務上線!)

“媒玩兒”,是由雲知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群熱愛新媒體的年輕人,搭建的新媒體知識答疑公眾號。他們通過代運營的60多個公眾號,新零售、原創KOL的嘗試,總結出了一套成熟的新媒體方法論。新媒體,有問題,找媒玩兒!

更多精彩內容,可以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