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已20年,他列出了創業破局的三個關鍵點和CEO最應解決的問題

<div><p>一段時間以來,似乎中國的互聯網技術超越了美國,網上流傳著的“中國新四大發明”,其中之一就是基於互聯網的共享單車。</p><p>醒醒吧,就算美國停止五年不發展,中國的互聯網技術都不一定趕得上。你看到的繁榮,不過是計劃生育帶來的人口紅利。真正的偉大來自技術革命而非商業模式的創新。</p><p><img src='full/4f539172fe26a3c9e54caf91751f5323e9de7c68' img_width='1365' img_height='908' alt='創業已20年,他列出了創業破局的三個關鍵點和CEO最應解決的問題' inline='0'></p><p>吳波是知名的互聯網創業家,從1997年創辦影立馳到後來耕耘焦點房產網到拉手網再到美澳居,這其中還包括“美加樂”等多個創業項目,到今年已是創業20年。一路走來,經驗滿滿。判斷一個創業者是否傑出,就看他在項目“一無所有”時是否能夠獲得投資。吳波的海外房產O2O項目“美澳居”在只有一個想法的時候,便獲得了5000萬融資。</p><p>吳波一年裡的多數時間都在硅谷,自然瞭解這處代表美國最先進生產力中心的一切變化。當中國的人工智能還停留在少數幾家頭部公司的創新項目時,美國的人工智能項目已遍地開發。2017年7月22日,在希鷗網舉辦的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領袖峰會上,吳波說,在今天這個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基礎上,如果你創業的公司還是純粹的在用人工解決問題,我覺得創業成功的機率就沒有這麼大。</p><p>吳波認為,“戰略”是創始人最應該考慮的問題。他以馬雲舉例,軟銀的孫正義和雅虎的楊致遠才是阿里巴巴商業帝國裡的最大贏家,馬雲為了阿里的生與死殫精竭慮,孫和楊則“躺著”享受阿里的榮耀和財富,“歸根到底是兩位的戰略眼光”,他們十年前就看清了中國未來廣大的消費市場和電子商務市場。</p><p>吳波說,大家在創業之初,最早在選方向、定產品的時候,一定要花足夠的時間想清楚,而且要不斷地想一個問題,我做的東西在5年、10年以後是否還有市場,這東西是不是還存在?他以樂視電視為例,向現場1200位創業者拋出問題,你們還有多少人每天會打開電視?90後、00後還有多少人會看電視?大家的“視”線早就換成了電影、iPad、遊戲機。</p><p>吳波認為,快速迭代是企業生產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另一個核心競爭力是為真正的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並不斷的擴大、發展起來。 這個發展、擴大的過程是什麼?你先找到10個用戶以後,你要對他更瞭解,要做出比他期待值更好的產品、服務,對你的事情一定要有數據反饋,要有一個很明顯的數學模型/公式評價你的成功,再就是省錢,別把錢花光了,儘快實現盈利,不斷的循環這個過程,使你的用戶從10個變成100個、變成1000個、變成1萬個。</p><p>以下內容整理自吳波在希鷗網第五屆中國創新創業領袖峰會上的演講:</p><p>謝謝志磊,有這樣一個很優秀的團隊,有機會跟大家一起分享這麼多年創業的體會,和總結出來的一些方法論。就我個人來說,創業已經很久了,也看到了很多互聯網公司的起起伏伏。今天,希望把總結出來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對大家有幫助的東西分享給大家。</p><p>今天為什麼講人工智能?是因為在今天這個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基礎上,如果你創業的公司還是純粹的在用人工、關係,或者是其它為基礎來做的話,我覺得你後面成功的機率就沒有這麼大。在今天的硅谷,如果你創立公司沒有一個“.AI”的域名,他都不好意思去見VC。從今天的角度來說,如果你在創業的話,你一定要想辦法用人工智能的技術來幫助自己、提高自己的效率,你才有可能在下一波創業的熱潮裡能夠脫穎而出。</p><p><strong>創業總結來說,作為創始人CEO,你最該解決的就三個問題:1.你要做什麼、你要幹什麼?2.你怎麼做(戰略、戰術)?3.從哪個地方、從哪個切實實際的地方切入?如果你這把這幾個東西搞清楚、想清楚以後,你的成功率就會大一些。</strong></p><p>我認為,<strong>創業更關鍵的是要懂“戰略”。</strong></p><p>大家都覺得馬雲特牛,你看弄這麼大一個阿里巴巴,還有後面的螞蟻金服什麼的。你知道還有一個人比馬雲更牛,什麼事都沒幹,就變成了世界首富,大家都知道是——孫正義,還有楊致遠,把當時在中國門戶的第五名的中國雅虎公司,加了一點錢再折算了點投到阿里巴巴裡,現在變成了目前雅虎公司手裡最值錢的資產——就是阿里巴巴的股票,為什麼可以做到這一點?歸根結底是什麼?是他們兩位有戰略眼光。</p><p>他們兩位在10年以前就看清楚了中國未來廣大的消費市場,和中國電子商務廣大的消費市場。當然,也是對馬雲團隊的認可。所以,這樣的投資就使他在戰略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strong>你今天創業,你要怎麼給自己的企業定位?你要怎麼找你企業產品的切入點?其實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想象一下5年10年以後,你想進入的這個市場是什麼樣的?然後再倒過來推你的決定。</strong></p><p>在座有多少人是做跟VCD、DVD相關技術創業的?沒有吧!在座有多少人在做跟電視機有關的相關創業?其實沒有是好事,你知道為什麼?樂視什麼的在講什麼智能電視,講得很火,在今天來說,如果要去做電視機的創業,其實我就會擔心了,為什麼?</p><p>因為你看看90後、00後,有多少人在看電視?他們不是看iPad就是看手機,電視只是偶爾上課的時候用一個大屏幕去看。5年、10年以後這個產品會變成什麼形態?會變成什麼東西的時候,你自己都開始擔心了。如果你做一個東西,5年或10年以後,有可能都沒了,你最好還是不要做這方面的創業了。</p><p>以我自己這次創業為例,我們開始做美澳居的時候,大概是3年半以前,那時候我們眼看著中國的中產階層迅速成長起來,越來越多的孩子出國留學,越來越多的中國中產階層想把他的資產進行國際化配置。當時,我們就做了美澳居,幫助中國人在國外用開發的方式得到更好的回報。但是,沒想到,整個大市場變了,國家更希望我們中國人和中國企業投資中國本土的技術、資產。所以,就有各種各樣的政策出臺。實際上,也讓我們有點措手不及。今天,我們也在調整。</p><p>即使你用5年、10年的想法去看、去想,這中間也還是有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出現這種不確定性怎麼辦?我們本身還是很樂觀的。我覺得咱們中國的經濟,後面會更好的發展,中國人會更加有錢。5年、10年以後不會對我們有大的影響,可能近一兩年對我們有大的影響,這一兩年怎麼辦?熬過去就可以了。在你難的時候,你在做決策的時候,做戰略決策的時候,你還是要有一個5年、10年的眼光去看。在你順利的時候你更要這樣,這時候你的佈局就可以做得更準。</p><p>所以,有一句話,實際上說的是什麼?<strong>往往最大的成功和勝利都是戰略上的正確決定的。</strong>換句話說,孫正義當時投的馬雲,就決定了他對中國互聯網的佈局,以及在電子商務上的成功。</p><p>大家在創業之初,最早選方向、選商品的時候,一定要花足夠的時間想清楚,而且要不斷地想,我做得東西在5年、10年以後是否還跟我有關,這東西是不是還存在?當你把這件事想清楚以後,下面該怎麼辦?就是互聯網的一個做法,我們管它叫快速迭代。</p><p>我把它總結成了“七步法則”,這個東西本身也參考了很多創業者的一些總結。千萬不要說頭一天就想做一件的事,特別難。可以告訴大家,大平臺的機會都不是我們創業公司能夠做的,這都是大公司能夠做的甚至大公司比你晚一年做都照樣能成,你可能都沒有辦法成。</p><p>怎麼做?找一個很窄的切入點,不斷的提煉自己,不斷的提高自己。怎麼找到你很聚焦的一個切入點?你可以找你身邊的朋友,甚至是你的親戚,想辦法找到你的服務,或者是你產品的頭10個特別愛你用戶。</p><p>我講的是特別愛你的用戶,他們會說你的東西太棒了,我真的特別想用,而且是付費的。真正有價值的,對於早期創業公司來說,找到10個愛死你的人,比找100萬個知道你的人還要重要。通過這10個愛死你的人,你可以不斷的提高你的產品、提高你的服務,把這10個愛死你的用戶變成100個、1000個、1萬個。</p><p>其實這麼多年,我看這麼多成功的公司,和見過這麼多起起伏伏的各種各樣的浪潮,其實最核心的是,你怎麼給你真正的用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不斷的擴大、發展起來。這個發展、擴大的過程是什麼?就是我剛才提到的“七步法則”。</p><p>這“七步法則”是說,你找到這10個用戶以後,你要對他更瞭解,要做出比他期待值更好的產品、服務,對你的事情一定要有數據反饋,要有一個很明顯的數學模型/公式評價你的成功,再就是省錢,別把錢花光了,儘快實現盈利,不斷的循環這個過程,使你的用戶從10個變成100個、變成1000個、變成1萬個。</p><p>志磊早期開始做希鷗網的時候,開始的線上講座可能就10個人、100個人、1000個人,一直這樣不斷的擴,從北京擴到上海,擴到深圳,一步一步的來,不斷的搞清楚你們的需求,不斷的來提高你們的服務。這是在創業過程中最基本的循環方法論。但是,最關鍵的點是說,一定要超過你用戶的預期,是愛死你的用戶,這個很重要。</p><p>另外,一定要有數據反饋,不能說我覺得他愛我,或者是我覺得他怎麼樣,一定要有數字,要有打開率,要有訪問率,要有日活、周活、月活這些數據來支持。這整個過程就可以歸納為這七個方法,你就可以把你的產品進行不斷的優化,從而給做起來。</p><p>企業突破點,你在選突破點的時候怎麼選?</p><p><strong>1.選年輕用戶</strong></p><p>我記得我講了一個特別古老的例子,大概是10年以前,當時有QQ,還沒有微信,還有一個MSN。當時,MSN基本上都是白領,尤其是外企在用。QQ他們都說是小孩玩的,中學生、高中生、大學生玩的,但是,他忘了過了10年以後,這些中學生、高中學、大學生就變成了白領,所以,MSN就沒有了。</p><p>年輕用戶還有一個好處,因為他們天生就有網絡基因,就像這些黑人跑的快一樣,這點說得也不完全對,中國接力隊剛贏,所以,苦練還是有必要的。中國90後就有這樣的基因,他對網絡特別敏感,傳播速度非常快。</p><p>我說一個例子,我們公司當時面試的時候過了兩個人,一個是70後,一個是90後。我們基本上是用微信發給他們工作的通知信,結果,70後的同學大概一個小時之後才反饋,我們90後的同學基本上是在1分鐘之內就反饋回來了。當時,雖然兩個人都要了,但是做了兩個月以後留下來的是那個90後,70後還是離開了。因為他沒有辦法融入我們互聯網公司這麼快的互動和聯繫。</p><p>你的客戶如果是年輕的客戶,你推廣的速度就比年老的用戶要快的多,你的成長速度也會快很多。為什麼,新一代的用戶他們本身一出生、一進入這個社會,一開始拿手機就有這樣的基因,他就能做得更快。</p><p><strong>2.要儘量做高頻的服務。</strong></p><p>高頻服務對用戶的黏性更高,你佔領高頻服務以後,你更容易搶佔低頻的市場。</p><p>為什麼滴滴在易到已經做了一年之後,他從做出租車這個角度把易到的市場給搶了過來,當你把高頻的服務做起來的時候,你再把低頻的服務帶進來就很容易,如果你做的是低頻的,你再去搶高頻的是很不容易的。</p><p>什麼是突破點?你在選突破點的時候就要想清楚,你做的這件事,你做了半天會不會是白做?我給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現在中國的電商只有平臺存在,不存在垂直電商,為什麼?噹噹主要是賣書的,做的比京東早,上市也比京東早,早期京東更有錢,為什麼京東全都佔了,大家都不怎麼去噹噹買東西了?</p><p>其實很簡單,當電商做全品類的時候,你買什麼東西都會想著去上京東、天貓,這樣就增加了頻次,就會增加你的黏性,當你情不自禁的想要買書的時候你也會去這上面去找。從這個角度出發,其實高頻和低頻的角度也解釋的為什麼中國只有平臺電商,沒有垂直電商。</p><p>我之前碰到另外一個很成功的90後的企業家,他是做垂直電商的,他說他現在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發愁中國垂直電商能不能活下來,最終的命運還是要被合併給這種平臺公司,或者是賣掉。這還是一個最根本的東西,就是頻次。大家說,為什麼團購活下來了?其實本質上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它的服務特性,它用服務來切入和用產品來切入是兩個不同的角度,大家吃飯、看電影,頻次也足夠高。從高頻、低頻這個角度,你也要想清楚這一點。</p><p>講這件事,想提醒大家的是,你千萬別做一個低頻的東西,很容易被人家高頻的給搶走了。你做了半天,實際上是白做。你走不到5年、10年以後。</p><p><strong>3.重視產品(服務)品質</strong></p><p>在品質上和提供產品的價格上,一定要從高品質往低品質打。從一個高價格的產品通過降價促銷來做是很容易,但是把一個低價格的東西拉上去是很難的。一個好的品牌的價值也要相對高一些。在這個領域,這三點是在選突破點裡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你的目標群體要儘量是年輕的、未來的。你選的突破產品頻次儘量要高。有品質的產品在同類產品裡有制高點。這樣,才容易把它做成一個突破點,把它做起來。</p><p><b>希鷗網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b></p></div>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