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橫沙島位於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瀕江臨海,生態宜人。在這個沒有工業企業,沒有高樓大廈,全島綠化覆蓋率達到70%,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超過大都市200倍的“綠島”上,如今建生態廊道又成了“熱詞”。走進島上的民生村,這裡綠樹成蔭,河網交織,農田、果園環繞著紅牆白瓦的村舍,民生村以其“水清路淨田園美,風正氣盛人好客”的聲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休閒觀光。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橫沙島位於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瀕江臨海,生態宜人。在這個沒有工業企業,沒有高樓大廈,全島綠化覆蓋率達到70%,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超過大都市200倍的“綠島”上,如今建生態廊道又成了“熱詞”。走進島上的民生村,這裡綠樹成蔭,河網交織,農田、果園環繞著紅牆白瓦的村舍,民生村以其“水清路淨田園美,風正氣盛人好客”的聲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休閒觀光。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既有綠樹繁花

又有魚蝦悠遊

原本在農村,沿路架設的電線杆很常見,人們大多習以為常。隨著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老百姓對於生態宜居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幾年,村裡最大的變化就是清退了大部分蟹塘,統一規劃建設了生態廊道,拓寬了幾條鄉村道路。”民生村村支書顧春榮介紹說,對於環境的改善,老百姓還是滿意的。然而,道路上樹立的電線杆卻成了“眼中釘”,不少村民反映,一眼望過去,這些電線杆與周圍環境很不協調。

對於村民的訴求,民生村兩委班子十分重視,村幹部先後走訪了電信、電力、廣電等部門,多次聽取指導意見和合理化建議,並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採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方案。“我們正好趁生態廊道提標建設的機會,將這些線路全部埋到地下,並在周邊補種了綠植。”如今,走在民生村寬闊的鄉間道路上,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原先蜘蛛網般的空中線路不見了,路邊東倒西歪的水泥杆子沒有了,映入眼簾的是漂亮的民宅和四季花開的生態廊道。

近年來,民生村新建組團式綠化4處,生態景觀廊道500畝,村域範圍內種花、草養、植樹等綠化面積1230畝,綠化覆蓋率高達79%。其中以新惠路地塊樂居公園為主要特色,“將來,這個地塊將以樂居公園為基礎,打造特色民宿,扶持家庭農場,逐步形成觀光旅遊休閒產業鏈。”

調結構引技術

村民更有獲得感

打造生態宜居環境的同時,民生村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動足了腦筋。顧春榮介紹,之前,不少村民以養蟹為主,雖然一年也有不錯的收入,但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當時,正值區裡搞生態廊道建設,我們立即抓住機遇,對村民進行引導教育,對蟹塘進行清退,規劃建設了首批生態廊道。”顧春榮表示,村裡的老百姓都很支持配合清退工作,沒有向村裡多要一分錢,“不少人家種了多年的橘樹,也在廊道的規劃區域內,原本一棵樹收購價在300元左右,但他們都沒有要錢。”

借生態廊道建設的契機,民生村還對村裡的種植結構進行調整,除水稻家庭農場外,種植了經濟價值較高的紅美人柑橘,市場價達30元/斤。“目前,我們正引進幾個高檔果蔬的品種進行試種。此外,我們還要搞活水系,使民生村既有綠樹繁花,又有魚蝦悠遊。”顧春榮表示,要把民生村打造成一個“花園村”,吸引更多人氣,打開商機,以此增加農民收入,讓他們有更多獲得感。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橫沙島位於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瀕江臨海,生態宜人。在這個沒有工業企業,沒有高樓大廈,全島綠化覆蓋率達到70%,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超過大都市200倍的“綠島”上,如今建生態廊道又成了“熱詞”。走進島上的民生村,這裡綠樹成蔭,河網交織,農田、果園環繞著紅牆白瓦的村舍,民生村以其“水清路淨田園美,風正氣盛人好客”的聲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休閒觀光。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既有綠樹繁花

又有魚蝦悠遊

原本在農村,沿路架設的電線杆很常見,人們大多習以為常。隨著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老百姓對於生態宜居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幾年,村裡最大的變化就是清退了大部分蟹塘,統一規劃建設了生態廊道,拓寬了幾條鄉村道路。”民生村村支書顧春榮介紹說,對於環境的改善,老百姓還是滿意的。然而,道路上樹立的電線杆卻成了“眼中釘”,不少村民反映,一眼望過去,這些電線杆與周圍環境很不協調。

對於村民的訴求,民生村兩委班子十分重視,村幹部先後走訪了電信、電力、廣電等部門,多次聽取指導意見和合理化建議,並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採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方案。“我們正好趁生態廊道提標建設的機會,將這些線路全部埋到地下,並在周邊補種了綠植。”如今,走在民生村寬闊的鄉間道路上,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原先蜘蛛網般的空中線路不見了,路邊東倒西歪的水泥杆子沒有了,映入眼簾的是漂亮的民宅和四季花開的生態廊道。

近年來,民生村新建組團式綠化4處,生態景觀廊道500畝,村域範圍內種花、草養、植樹等綠化面積1230畝,綠化覆蓋率高達79%。其中以新惠路地塊樂居公園為主要特色,“將來,這個地塊將以樂居公園為基礎,打造特色民宿,扶持家庭農場,逐步形成觀光旅遊休閒產業鏈。”

調結構引技術

村民更有獲得感

打造生態宜居環境的同時,民生村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動足了腦筋。顧春榮介紹,之前,不少村民以養蟹為主,雖然一年也有不錯的收入,但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當時,正值區裡搞生態廊道建設,我們立即抓住機遇,對村民進行引導教育,對蟹塘進行清退,規劃建設了首批生態廊道。”顧春榮表示,村裡的老百姓都很支持配合清退工作,沒有向村裡多要一分錢,“不少人家種了多年的橘樹,也在廊道的規劃區域內,原本一棵樹收購價在300元左右,但他們都沒有要錢。”

借生態廊道建設的契機,民生村還對村裡的種植結構進行調整,除水稻家庭農場外,種植了經濟價值較高的紅美人柑橘,市場價達30元/斤。“目前,我們正引進幾個高檔果蔬的品種進行試種。此外,我們還要搞活水系,使民生村既有綠樹繁花,又有魚蝦悠遊。”顧春榮表示,要把民生村打造成一個“花園村”,吸引更多人氣,打開商機,以此增加農民收入,讓他們有更多獲得感。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布點“生態神經元”

讓低碳生活遍佈村莊

喝過長江水的人都說江水是甜的,來過橫沙島的人都說海島是美的。在橫沙島的河道里、農田裡、林地裡佈滿了一個個生態感知觸點,它們就像“神經元”,時刻記錄著相應點位的生態指標。每個觸點上都裝有數量不等的傳感器,每個傳感器分別記錄某一類指標的生態數據。“生態神經元”蒐集到的這些數據,每10分鐘通過物聯網發送至數據中心,進行分析建模。

顧春榮介紹,為了留住鄉村“原味”,橫沙島上布點上百個“生態神經元”,定期將生態數據傳送至“生態智聯大腦”,讓一草一木、一岸一水都能夠通過物聯網與人“對話”。預計到2020年末,橫沙生態感知觸點數量將超過5萬個,對水、土、林、氣生態數據的感知“顆粒度”會更細,系統自動記錄、自動預測的精準度更高,全島生態流程決策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成為生態保護和發展的重要手段。

在民生村,環境治理一直是頭等大事。村裡不僅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系統,及時分類處理農戶生活垃圾,還對村內汙水進行改造,建造了5個汙水處理站,解決了汙水排放難題;為加強垃圾的收集和路面、河道的保潔及季節性的秸稈清運和處理等事務,村裡組建和健全了一支多功能的保潔隊伍,要求村民樹立“從我做起”的意識,齊抓共管保證村容整潔,著實體驗低碳生活。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橫沙島位於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瀕江臨海,生態宜人。在這個沒有工業企業,沒有高樓大廈,全島綠化覆蓋率達到70%,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超過大都市200倍的“綠島”上,如今建生態廊道又成了“熱詞”。走進島上的民生村,這裡綠樹成蔭,河網交織,農田、果園環繞著紅牆白瓦的村舍,民生村以其“水清路淨田園美,風正氣盛人好客”的聲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休閒觀光。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既有綠樹繁花

又有魚蝦悠遊

原本在農村,沿路架設的電線杆很常見,人們大多習以為常。隨著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老百姓對於生態宜居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幾年,村裡最大的變化就是清退了大部分蟹塘,統一規劃建設了生態廊道,拓寬了幾條鄉村道路。”民生村村支書顧春榮介紹說,對於環境的改善,老百姓還是滿意的。然而,道路上樹立的電線杆卻成了“眼中釘”,不少村民反映,一眼望過去,這些電線杆與周圍環境很不協調。

對於村民的訴求,民生村兩委班子十分重視,村幹部先後走訪了電信、電力、廣電等部門,多次聽取指導意見和合理化建議,並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採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方案。“我們正好趁生態廊道提標建設的機會,將這些線路全部埋到地下,並在周邊補種了綠植。”如今,走在民生村寬闊的鄉間道路上,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原先蜘蛛網般的空中線路不見了,路邊東倒西歪的水泥杆子沒有了,映入眼簾的是漂亮的民宅和四季花開的生態廊道。

近年來,民生村新建組團式綠化4處,生態景觀廊道500畝,村域範圍內種花、草養、植樹等綠化面積1230畝,綠化覆蓋率高達79%。其中以新惠路地塊樂居公園為主要特色,“將來,這個地塊將以樂居公園為基礎,打造特色民宿,扶持家庭農場,逐步形成觀光旅遊休閒產業鏈。”

調結構引技術

村民更有獲得感

打造生態宜居環境的同時,民生村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動足了腦筋。顧春榮介紹,之前,不少村民以養蟹為主,雖然一年也有不錯的收入,但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當時,正值區裡搞生態廊道建設,我們立即抓住機遇,對村民進行引導教育,對蟹塘進行清退,規劃建設了首批生態廊道。”顧春榮表示,村裡的老百姓都很支持配合清退工作,沒有向村裡多要一分錢,“不少人家種了多年的橘樹,也在廊道的規劃區域內,原本一棵樹收購價在300元左右,但他們都沒有要錢。”

借生態廊道建設的契機,民生村還對村裡的種植結構進行調整,除水稻家庭農場外,種植了經濟價值較高的紅美人柑橘,市場價達30元/斤。“目前,我們正引進幾個高檔果蔬的品種進行試種。此外,我們還要搞活水系,使民生村既有綠樹繁花,又有魚蝦悠遊。”顧春榮表示,要把民生村打造成一個“花園村”,吸引更多人氣,打開商機,以此增加農民收入,讓他們有更多獲得感。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布點“生態神經元”

讓低碳生活遍佈村莊

喝過長江水的人都說江水是甜的,來過橫沙島的人都說海島是美的。在橫沙島的河道里、農田裡、林地裡佈滿了一個個生態感知觸點,它們就像“神經元”,時刻記錄著相應點位的生態指標。每個觸點上都裝有數量不等的傳感器,每個傳感器分別記錄某一類指標的生態數據。“生態神經元”蒐集到的這些數據,每10分鐘通過物聯網發送至數據中心,進行分析建模。

顧春榮介紹,為了留住鄉村“原味”,橫沙島上布點上百個“生態神經元”,定期將生態數據傳送至“生態智聯大腦”,讓一草一木、一岸一水都能夠通過物聯網與人“對話”。預計到2020年末,橫沙生態感知觸點數量將超過5萬個,對水、土、林、氣生態數據的感知“顆粒度”會更細,系統自動記錄、自動預測的精準度更高,全島生態流程決策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成為生態保護和發展的重要手段。

在民生村,環境治理一直是頭等大事。村裡不僅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系統,及時分類處理農戶生活垃圾,還對村內汙水進行改造,建造了5個汙水處理站,解決了汙水排放難題;為加強垃圾的收集和路面、河道的保潔及季節性的秸稈清運和處理等事務,村裡組建和健全了一支多功能的保潔隊伍,要求村民樹立“從我做起”的意識,齊抓共管保證村容整潔,著實體驗低碳生活。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帶

民生村的美不僅表現在外部環境上,還體現在人文素養上。為確保美麗鄉村示範村工作的有效推進,民生村黨支部針對不同群體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教育,在抓好黨員教育的基礎上,對全體村民思想教育也在有的放矢地分步進行。通過組織黨員志願者上門宣講、開闢道德講堂、村民夜課堂和畫廊宣傳等多種方式使創建工作逐漸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戶曉。

以民為本,為民造福。如今的民生村,村內各主要交通道口安裝了高清攝像頭32個,實行全天候監控;村級志願者隊伍和夜間巡邏隊伍一年365天,堅持治安巡邏和管理,確保全村的平安與穩定。民生村先後獲得“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平安小區”“上海市民主法治村”“上海市健康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文字:歐陽蕾暱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橫沙島位於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瀕江臨海,生態宜人。在這個沒有工業企業,沒有高樓大廈,全島綠化覆蓋率達到70%,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超過大都市200倍的“綠島”上,如今建生態廊道又成了“熱詞”。走進島上的民生村,這裡綠樹成蔭,河網交織,農田、果園環繞著紅牆白瓦的村舍,民生村以其“水清路淨田園美,風正氣盛人好客”的聲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休閒觀光。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既有綠樹繁花

又有魚蝦悠遊

原本在農村,沿路架設的電線杆很常見,人們大多習以為常。隨著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老百姓對於生態宜居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幾年,村裡最大的變化就是清退了大部分蟹塘,統一規劃建設了生態廊道,拓寬了幾條鄉村道路。”民生村村支書顧春榮介紹說,對於環境的改善,老百姓還是滿意的。然而,道路上樹立的電線杆卻成了“眼中釘”,不少村民反映,一眼望過去,這些電線杆與周圍環境很不協調。

對於村民的訴求,民生村兩委班子十分重視,村幹部先後走訪了電信、電力、廣電等部門,多次聽取指導意見和合理化建議,並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採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方案。“我們正好趁生態廊道提標建設的機會,將這些線路全部埋到地下,並在周邊補種了綠植。”如今,走在民生村寬闊的鄉間道路上,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原先蜘蛛網般的空中線路不見了,路邊東倒西歪的水泥杆子沒有了,映入眼簾的是漂亮的民宅和四季花開的生態廊道。

近年來,民生村新建組團式綠化4處,生態景觀廊道500畝,村域範圍內種花、草養、植樹等綠化面積1230畝,綠化覆蓋率高達79%。其中以新惠路地塊樂居公園為主要特色,“將來,這個地塊將以樂居公園為基礎,打造特色民宿,扶持家庭農場,逐步形成觀光旅遊休閒產業鏈。”

調結構引技術

村民更有獲得感

打造生態宜居環境的同時,民生村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動足了腦筋。顧春榮介紹,之前,不少村民以養蟹為主,雖然一年也有不錯的收入,但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當時,正值區裡搞生態廊道建設,我們立即抓住機遇,對村民進行引導教育,對蟹塘進行清退,規劃建設了首批生態廊道。”顧春榮表示,村裡的老百姓都很支持配合清退工作,沒有向村裡多要一分錢,“不少人家種了多年的橘樹,也在廊道的規劃區域內,原本一棵樹收購價在300元左右,但他們都沒有要錢。”

借生態廊道建設的契機,民生村還對村裡的種植結構進行調整,除水稻家庭農場外,種植了經濟價值較高的紅美人柑橘,市場價達30元/斤。“目前,我們正引進幾個高檔果蔬的品種進行試種。此外,我們還要搞活水系,使民生村既有綠樹繁花,又有魚蝦悠遊。”顧春榮表示,要把民生村打造成一個“花園村”,吸引更多人氣,打開商機,以此增加農民收入,讓他們有更多獲得感。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布點“生態神經元”

讓低碳生活遍佈村莊

喝過長江水的人都說江水是甜的,來過橫沙島的人都說海島是美的。在橫沙島的河道里、農田裡、林地裡佈滿了一個個生態感知觸點,它們就像“神經元”,時刻記錄著相應點位的生態指標。每個觸點上都裝有數量不等的傳感器,每個傳感器分別記錄某一類指標的生態數據。“生態神經元”蒐集到的這些數據,每10分鐘通過物聯網發送至數據中心,進行分析建模。

顧春榮介紹,為了留住鄉村“原味”,橫沙島上布點上百個“生態神經元”,定期將生態數據傳送至“生態智聯大腦”,讓一草一木、一岸一水都能夠通過物聯網與人“對話”。預計到2020年末,橫沙生態感知觸點數量將超過5萬個,對水、土、林、氣生態數據的感知“顆粒度”會更細,系統自動記錄、自動預測的精準度更高,全島生態流程決策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成為生態保護和發展的重要手段。

在民生村,環境治理一直是頭等大事。村裡不僅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系統,及時分類處理農戶生活垃圾,還對村內汙水進行改造,建造了5個汙水處理站,解決了汙水排放難題;為加強垃圾的收集和路面、河道的保潔及季節性的秸稈清運和處理等事務,村裡組建和健全了一支多功能的保潔隊伍,要求村民樹立“從我做起”的意識,齊抓共管保證村容整潔,著實體驗低碳生活。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帶

民生村的美不僅表現在外部環境上,還體現在人文素養上。為確保美麗鄉村示範村工作的有效推進,民生村黨支部針對不同群體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教育,在抓好黨員教育的基礎上,對全體村民思想教育也在有的放矢地分步進行。通過組織黨員志願者上門宣講、開闢道德講堂、村民夜課堂和畫廊宣傳等多種方式使創建工作逐漸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戶曉。

以民為本,為民造福。如今的民生村,村內各主要交通道口安裝了高清攝像頭32個,實行全天候監控;村級志願者隊伍和夜間巡邏隊伍一年365天,堅持治安巡邏和管理,確保全村的平安與穩定。民生村先後獲得“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平安小區”“上海市民主法治村”“上海市健康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文字:歐陽蕾暱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微信:shac021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橫沙島位於長江入海口最東端,瀕江臨海,生態宜人。在這個沒有工業企業,沒有高樓大廈,全島綠化覆蓋率達到70%,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超過大都市200倍的“綠島”上,如今建生態廊道又成了“熱詞”。走進島上的民生村,這裡綠樹成蔭,河網交織,農田、果園環繞著紅牆白瓦的村舍,民生村以其“水清路淨田園美,風正氣盛人好客”的聲譽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此休閒觀光。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既有綠樹繁花

又有魚蝦悠遊

原本在農村,沿路架設的電線杆很常見,人們大多習以為常。隨著世界級生態島建設不斷向縱深推進,老百姓對於生態宜居的需求也越來越高。“這幾年,村裡最大的變化就是清退了大部分蟹塘,統一規劃建設了生態廊道,拓寬了幾條鄉村道路。”民生村村支書顧春榮介紹說,對於環境的改善,老百姓還是滿意的。然而,道路上樹立的電線杆卻成了“眼中釘”,不少村民反映,一眼望過去,這些電線杆與周圍環境很不協調。

對於村民的訴求,民生村兩委班子十分重視,村幹部先後走訪了電信、電力、廣電等部門,多次聽取指導意見和合理化建議,並得到了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採取整體規劃、分步實施的方案。“我們正好趁生態廊道提標建設的機會,將這些線路全部埋到地下,並在周邊補種了綠植。”如今,走在民生村寬闊的鄉間道路上,視野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原先蜘蛛網般的空中線路不見了,路邊東倒西歪的水泥杆子沒有了,映入眼簾的是漂亮的民宅和四季花開的生態廊道。

近年來,民生村新建組團式綠化4處,生態景觀廊道500畝,村域範圍內種花、草養、植樹等綠化面積1230畝,綠化覆蓋率高達79%。其中以新惠路地塊樂居公園為主要特色,“將來,這個地塊將以樂居公園為基礎,打造特色民宿,扶持家庭農場,逐步形成觀光旅遊休閒產業鏈。”

調結構引技術

村民更有獲得感

打造生態宜居環境的同時,民生村在增加農民收入方面動足了腦筋。顧春榮介紹,之前,不少村民以養蟹為主,雖然一年也有不錯的收入,但對生態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當時,正值區裡搞生態廊道建設,我們立即抓住機遇,對村民進行引導教育,對蟹塘進行清退,規劃建設了首批生態廊道。”顧春榮表示,村裡的老百姓都很支持配合清退工作,沒有向村裡多要一分錢,“不少人家種了多年的橘樹,也在廊道的規劃區域內,原本一棵樹收購價在300元左右,但他們都沒有要錢。”

借生態廊道建設的契機,民生村還對村裡的種植結構進行調整,除水稻家庭農場外,種植了經濟價值較高的紅美人柑橘,市場價達30元/斤。“目前,我們正引進幾個高檔果蔬的品種進行試種。此外,我們還要搞活水系,使民生村既有綠樹繁花,又有魚蝦悠遊。”顧春榮表示,要把民生村打造成一個“花園村”,吸引更多人氣,打開商機,以此增加農民收入,讓他們有更多獲得感。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布點“生態神經元”

讓低碳生活遍佈村莊

喝過長江水的人都說江水是甜的,來過橫沙島的人都說海島是美的。在橫沙島的河道里、農田裡、林地裡佈滿了一個個生態感知觸點,它們就像“神經元”,時刻記錄著相應點位的生態指標。每個觸點上都裝有數量不等的傳感器,每個傳感器分別記錄某一類指標的生態數據。“生態神經元”蒐集到的這些數據,每10分鐘通過物聯網發送至數據中心,進行分析建模。

顧春榮介紹,為了留住鄉村“原味”,橫沙島上布點上百個“生態神經元”,定期將生態數據傳送至“生態智聯大腦”,讓一草一木、一岸一水都能夠通過物聯網與人“對話”。預計到2020年末,橫沙生態感知觸點數量將超過5萬個,對水、土、林、氣生態數據的感知“顆粒度”會更細,系統自動記錄、自動預測的精準度更高,全島生態流程決策智能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成為生態保護和發展的重要手段。

在民生村,環境治理一直是頭等大事。村裡不僅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運處置系統,及時分類處理農戶生活垃圾,還對村內汙水進行改造,建造了5個汙水處理站,解決了汙水排放難題;為加強垃圾的收集和路面、河道的保潔及季節性的秸稈清運和處理等事務,村裡組建和健全了一支多功能的保潔隊伍,要求村民樹立“從我做起”的意識,齊抓共管保證村容整潔,著實體驗低碳生活。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帶

民生村的美不僅表現在外部環境上,還體現在人文素養上。為確保美麗鄉村示範村工作的有效推進,民生村黨支部針對不同群體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教育,在抓好黨員教育的基礎上,對全體村民思想教育也在有的放矢地分步進行。通過組織黨員志願者上門宣講、開闢道德講堂、村民夜課堂和畫廊宣傳等多種方式使創建工作逐漸深入人心,做到家喻戶曉。

以民為本,為民造福。如今的民生村,村內各主要交通道口安裝了高清攝像頭32個,實行全天候監控;村級志願者隊伍和夜間巡邏隊伍一年365天,堅持治安巡邏和管理,確保全村的平安與穩定。民生村先後獲得“上海市文明村”“上海市平安小區”“上海市民主法治村”“上海市健康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文字:歐陽蕾暱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微信:shac021

美麗鄉村丨崇明區橫沙鄉民生村: 感受宜居宜遊的“鄉村大花園”魅力

微博:上海三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